学术交流
学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光荣:“新民艺”,源自我们的生活方式
时间:2021-03-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474      分享:

吴光荣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委会(筹)副主任委员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

 

 

“民艺”一词,原是来自日本,它的创造者柳宗悦在《民艺之旨趣》一文中这样界定它:“我们却是以最质朴的意义,取‘民众’的‘民’与‘工艺’的‘艺’,从而创造了‘民艺’这一词汇。”他认为:“所谓‘民艺品’,应该是指忠实于生活的健康的工艺品,可以看作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伴侣。”

 

对此,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执行馆长吴光荣提出:“民艺,我们今天把它理解、概括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在此生活方式中所产生的相关造物、生活器具、技艺、民俗、思想等。有的已经过去了,有的正在发生。

 

他更愿意在“民艺”之前加上一个“新”字,是为“新民艺”,以区别于源自日本的“民艺”概念。源自日本的“民艺”,强调的是“民众性的工艺”,柳宗悦认为其是“与‘贵族工艺美术’相对立的工艺”。吴光荣提出的“新民艺”则可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生活方式纳入其中,一起讨论

 

民艺博物馆定位于“讨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手艺》:您提出的“新民艺”概念,强调的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比我们过去所理解的来自日本的“民艺”概念外延更大。“新民艺”这一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吴光荣 :在老一辈学者的理解里面,民艺跟我们过去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俗等概念类似。我提的“新民艺”,主要是为了跟过去的民艺概念比较。过去大家理解民艺,常会把它跟一些偏远的、落后的地域联系起来,或者认为它是“乡土”的,这就不包括传统的宫廷、文人甚至外销的东西了,这个面就很窄。

 

民艺馆“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展览现场

 

实际上,某种东西一旦成为时尚——无论这种东西是源自宫廷的,还是被文人所推崇的——只要被老百姓用到了他的生活中,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成为民艺。当下的情况也是一样的,社会是流动的,城乡之间生活方式几乎不再有大的差别,但很多人会关注乡村里的民艺,很少有关注城市民艺的,这也是被过去传统的概念束缚了。

 

民艺馆从 2015 年开馆后,最初给外界的关于“民艺”的解释还是按照日本的柳宗悦的说法,即朴实的、民众的工艺。我们其实也一直在找,一直觉得应该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有所拓展,最终我们将其定位于“讨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很多很多东西都可以纳入进来,更容易让传统里面比较优秀的手艺回到今天的生活方式里面来。如果还是局限于过去的那种小的视角小的范畴,结果会很难深入到生活里面去。

 

民艺馆“民艺中国器物展”展览现场

 

 

《手艺》:我注意到,您一直在强调“生活方式”,在说“回到生活”,您是怎么看待手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

 

吴光荣 :手艺应该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比如过去,某个人家里需要一张床,他可能找到一个人有这方面的手艺,就请这个人做了,而这个会做床的人不见得就是专职做床的,他可能本职工作是干别的行业的。再比如我这个年龄,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会有一些关于手艺的记忆。我记得我小时候父亲有辆自行车,他很爱惜,每天都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经常自己给它做保养,我认为这些生活细节都是跟手艺相关的。

 

手艺就像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技能。而现在人们对于手艺的认识和理解太窄了,“手艺”一词成了专门针对某一部分人的概念,仿佛只有这些人才有“手艺”,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再发生关系了,甚至有些常识性的东西都没有了,这个是最要命的地方。

 

民艺馆“民艺中国——女工系列展”上展出的圆形布贴刺绣围涎

 

不仅如此,我们的很多传统生活方式是靠着手艺来传递的。我们之前曾做过一个刺绣展,刺绣背后的文化内涵很丰富,先秦时期的《考工记》把它定义为“女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论是处于哪个阶层的人都有母亲,通过母亲的双手,我们的生活得以美化。

 

当时办展览的时候,我很大的一个感触,就是过去人们的一生都是靠母亲来装扮,儿子走向远方,或者女儿出嫁了,母亲就会为孩子做衣服、做针线活,母亲的这种审美文化其实代表了当时社会最主流的时尚观念。但是看看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这些东西都没有了,买衣服去商场,或者去网上买,不再需要母亲动手做了,所以好多细微的东西都从我们的生活里面消失了。

 

民艺馆“民艺中国——女工系列展”上展出的童帽

 

 

《手艺》:作为一个手艺人,必须要从生活中获取一些重要的经验。

 

吴光荣:当然。手艺,这个不光是用心,很多的细节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个手艺人在生活中使用器具,从中有所体会,才能去对如何制作它产生想法,否则其实是做不了的。

 

我们以喝茶这件事为例。中国人很喜欢喝茶,但是包括很多做茶具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器物和泡茶的关系。我们古人喝茶对茶具是有要求的,比如像红茶这类发酵茶,要求冲泡的水温比较高,就要使用那种口比较小、保温比较好的茶具。如果喝绿茶,冲泡水温 90 摄氏度就够了,那就一般用壶体较矮、口比较宽的壶。明代人喝茶,将茶叶放入壶中,感觉自己心脏跳动三次,即可将茶汤篦出来,这个时候茶汤比较嫩,味道和口感就比较好。如果一个手艺人在对这些东西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去做茶具,很多时候就会做得不伦不类。

 

民艺馆“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展览现场

 

而今天年轻一代人,不要说体验生活了,很多人连一些基本的工具都不会使用。十五年前我在教室里就做过试验,当时拿了一把大家常用老虎钳,给一些学生看,问他们老虎钳上的一些功能该怎么用,学生中有来自发达国家的,也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有中国的、日本的、斯里兰卡的,等等,他们大多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说明这不单单是我们中国的问题,各个国家都面临同样的情况,年轻人缺少在生活中基本的、常识性的训练

 

我在学校教“泥片成型课”,原计划学生来了可以很快进入到如何做东西的学习,但实际情况根本不行,就是因为学生不会使用工具,更不会自己制作工具,所以,我的教学也只能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

 

民艺馆“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上展出的唐代“坐俑及炉”

 

《手艺》:这似乎是必然的现象,随着社会发展,很多手艺逐渐地跟我们生活的关联度就不太紧密了,就会面临衰退、甚至消失的命运,很多旧的工具则会被新的技术取代。

 

吴光荣:的确是这样的。我刚才强调手艺跟我们的生活之间关系是非常紧密的,许多手艺的出现、发展,都跟生活的需求相关,同样一种物品,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功能。比如我们民艺馆收藏了一些过去的灯具,就有高矮大小不一样的形态,功能上,有可防风的专门的书灯,还有可用于长时间照明的省油灯,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不同人对照明的不同需求。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很多物品,以及附着在物品上的手艺就会慢慢改变。

 

民艺馆“江南国匠——当代苏州园林与生活艺术展”上展出的药箱

 

 

《手艺》:您认为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吴光荣:首先是刚才说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生活不再需要了。比方说过去宜兴的陶瓷厂里会生产一种大缸,那种大缸是专门用来蓄水的,因为以前城市里面没有实现自来水到户,所以家家户户都需要这样一种大缸。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都已到户,家里面随时都有自来水了,那还要缸干嘛?我记得以前在宜兴的河边码头,整片整片都是那种泥片成型的大缸,结果瞬间都没有了。

 

还有一种情况,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材料,这些新材料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售价便宜,大家用坏了就扔,于是旧的材料、旧的工艺就逐步被淘汰了。例如过去人家里都会用到一些竹编的物品,在有了塑料和铝合金之后,很快就被取代了。还有一些过去依靠手工制作的物品,现在实现工业化了,传统的手工技艺就会慢慢消失。现在人们装修房子,除非一些对审美有特殊要求的主人,大多数人家里所使用的器物基本上都是工业化的产品。

 

另有一部分民艺,则演绎成了工艺美术,手艺人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师”,最后走的是投资和收藏的路线,完全跟生活脱离了。

 

 

民艺馆“民艺中国器物展”上展出的传统糕饼模子

 

 

《手艺》:您自己也是一位手艺人,面对熟悉的手艺和器物消失会觉得遗憾吗?

 

吴光荣:基本上到最后是一种无奈。不过我自己是做手艺的,我觉得虽然某种形式的东西不存在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手去做其他的东西,这就是我在手工艺术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进行手的能力训练的用意。要用手,同时也要会使用工具。手的能力,在过去中国人的生活中太重要、太普遍了。比方说,过去有段时间最能体现女性特点的手艺就是织毛衣,有些人会织各种花样,有些人可能根本就学不会,还有绣花也是如此。从手的能力中,我们能看出很多东西。

 

本文节选自苏旭《吴光荣:手艺,源于生活方式》,有改动。原文刊登于《手艺——来自生活》,周武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9年9月。

 

 

 

 

原载于:非遗研培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