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创新传承 引领教产融合——才大颖理事长在第三届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论坛的主题报告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资讯中心
观点 | 坚持创新传承 引领教产融合——才大颖理事长在第三届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论坛的主题报告
时间:2023-08-3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8      分享:

2023年8月26日,第三届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论坛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长沙基地举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应邀出席并以“坚持创新传承,引领教产融合”为题作主题报告。

才大颖理事长在主题报告中讲到:非常感谢鸿俊书记的盛情邀约,感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让我有机会在这里讲上几句。这个论坛已经是第三届了,非常不容易,刚刚又发布了《湖南传统工艺蓝皮书》,让这个论坛更具有了专业水准,更具有引领意义。围绕“传统工艺”这一永恒主题,可以展开的话题辐射范围很宽泛,我相信假以时日,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同仁的努力下,这个论坛会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有影响力。

‘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在业内已经提出若干年了,相关部门独立或联合发布的有关文件也不少,各路专家、学者所发表的洞见、观点也很多,各相关地方政府的特色支持性政策加持越来越落地。应该讲,这些年‘传统工艺’得到的阳光雨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得多,对‘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的认知从上到下,从业内到业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通达得多,即使经历了三年疫情,时至今日,这种热度依然常在常新。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展览从一楼到六楼日日有展,观众更是天天爆满,各种特色小镇的人头攒动,其中‘传统工艺’的多种形式表现几乎占据了半壁河山,可以说,‘传统工艺’日渐欣欣向荣,逐步开始走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回望这些年,‘传统工艺’在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的成就不少,但问题也很多。主要集中在发展与提升上,认知上的差别很大,甚至是混乱的,有些已经无意中阻碍了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低头拉车者多,抬头看路者少,加之‘传统工艺’产品市场的不成熟与不稳定,在传承与创新的理解上脱离市场,在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上定位不清,在短暂的繁荣背后留下一地鸡毛的案例比比皆是。‘传统工艺’振兴发展实际上已经走在了需要抉择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国工艺美术重要组成的“传统工艺”亟需方向性的破题。

此次论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逢时举办,我想借此机会,围绕‘中国工艺美术’这个更大的范畴与大家分享三点体会,论坛就该是海纳百川,允许百花齐放,只是自身认识水平有限,不足之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中国工艺美术产业

在今日中国,关于工艺美术的行业属性,有相当一批业内人士一直辨析不清,尤其是2018年以后,这种认知更加模糊,国家统计局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统计保障,专门出台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目录,这个分类主要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仍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为基础,只是依据文化生产活动的特点,将相关行业分类重新组合而派生出《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工艺美术即使按此可以归为文化及相关产业,但溯源归类,目前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仍属于制造业,既第二产业,归属于工信系统的轻工行业。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在中国轻工业所属的四十五个行业中,其他行业的发展轨迹几乎一样,只有一个行业的变化有着自己的独特轨迹,就是我们所处的工艺美术行业,在制造业中,其特有的文化属性为这个行业留下了永远属于自己的特殊历史印记。一个行业变化得怎么样,只有业内人自己的感受最深,发展得怎么样,只有看行业是否踏上了时代节拍,业内人如果能够分享到行业的红利,说明行业跟上了时代。反之,行业内如果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氛围,大家都活得很挣扎,说明不单是个体问题,而是行业本身出了问题。事实上,工艺美术行业有过属于自己的躺赢时代,几乎所有的从业者都有着忙碌并快乐地收获的经历,不过那已经是很多年以前的光景了,改革开放初期出口创汇的荣光及十几年前全民文玩的热炒,昙花不再。时至今日,业内很多同仁甚至一度期盼、笃定盛世辉煌的那个时代还会重现,我要说,时代不会一成不变,躺赢不会随便再来,工艺美术界的同仁们目前很难做到大家都可以分享到全行业的红利,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艰难,行业再次来到了十字路口,又一次面临着时代的选择,“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面临着如何抬头找路的问题。

既然是行业层面上需要抉择,我们首先要厘清工艺美术的产业特质,从制造业的视角去定义工艺美术产业,可以这样表述:工艺美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由创意思维引领、人文与科技双轮驱动的、进而带动产业集聚的技能密集型产业。具有经济与文化双重属性,承担着繁荣文化、满足需求、稳定就业的三大任务。不仅是承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观载体,更是承接一产、服务三产的客观载体,完全有别于其他制造业,有着属于自己的独有特质。

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方向恰恰是由其产业特质决定的,其文化属性决定了其繁荣文化的基本任务: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打造大国重器,追求在每一个门类中的每一个品种的当代艺术水准都能够接近或者超越历史的最高水平。时代赋予了工艺美术界同仁这样一个圣神的重任,有些品类已经完成并超越,但绝大多数的品类与历史高峰尚有相当的距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高原无数,高峰难寻之所在,亟需‘传承人’在传承的道路上去继续追赶,实现“传统工艺”的振兴,在打造‘大国重器’路上还有漫漫长夜路要走,可谓任重道远。

其二就是重塑中国符号,以工艺美术产品为载体,让工艺美术的艺术形式、文化价值、审美取向、消费理念同世界对接,创造一个手工艺的世界语境,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不仅要展现中国工艺美术的材质之美、技艺之美、文化之美、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以不同品类、不同形式的日用消费品为载体来感动世界、获得世界认同,以民间艺术交流的形式感悟民心相通。在这条路上,工艺美术曾经有过辉煌,那时,更多的是体制的力量,很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就是在这条路径上赢得了称号,也是“传统工艺”最值得骄傲的时光,只是当下我们渐渐远离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重塑中国符号责在肩上。

其三就是引领消费,这是工艺美术产业的未来,也是‘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方向,更是驻足十字路口下‘中国工艺美术’的时代选择。工艺美术界的同仁们,一定要当仁不让地抢在潮头,凝练工艺美术之精华,与实用器物的融合,绝不能仅仅甘于当下低端文创的满足,要运用当今最新的科技成果与当代艺术设计的最新理念融合,去创造新的品类,为品质生活赋能,从供给侧的角度不断地创造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就是时代赋予工艺美术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那就是一定打通‘艺术生活化’的路径,在供给上满足时代需求,这是‘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之路的不二选择。

事实上,疫情三年打击了几乎所有的行业,由于工艺美术行业的双重属性,使其具有极强的抗压韧性,这样也掩盖了工艺美术产业自身的一些问题,转型与发展的矛盾并没有激化,“传统工艺”的痛定思痛感并不迫切。相当一批工艺美术从业者,依然在原有的赛道上劳作奔波,尤其是一些省大师们的状况令人纠结。一边是近万数量级的省级大师们千军万马地直奔独木桥,似乎,此生就是为国大师而生。一边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高品质的工艺美术日用消费品供给的严重不足。还有一边,则是人声鼎沸的文创伴手礼类的作品在艺术设计类院校的毕业季中刷着存在感,这也给当下行业的突围带来了方向性的不确定。

如果跳过行业看产业趋势的话,当下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时代与数字时代并行的时代,从产业经济背景看,工艺美术必须主动转型、积极拥抱新的消费时代,尤其是在“十四五”期间,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极有可能迎来消费5.0的时代,也就是小众消费成为主流的时代,不止是消费调性,更要消费品牌,而品牌恰恰又是中国工艺美术的软肋与短板。对于工艺美术业内的同仁来说,未来主要思考的不是该不该转型的问题,而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地选择问题,要有预期地针对消费5.0时代的到来提前布局,要围绕着‘满足时代需求’来调整产业思维,要充分认知到未来经济:一定是‘人以群分’的社群经济,满足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一定是‘物以类聚’的分享经济,满足小受众的供给需求;一定是“轻奢品质”的品牌经济,满足时尚感的价值需求;一定是‘沉浸消费’的数字经济,满足场景式的体验需求。这就是‘传统工艺’转型、振兴、发展的预期方向,一定要记住‘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轻奢品质’、‘沉浸消费’,你可以不拥抱未来经济,但一定不要拒绝未来经济。

二、关于中国式现代化

2022年11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为破解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走向哪里,如何走的时代难题,在‘动态清零’、‘严防死守’疫情高压线之下,在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的半个月的时间内,在南昌首先打响了第一枪,举办了‘2022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引领行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把工艺美术产品打造成生活必需品’的产业发展方向。在温州开弓第一箭,举办了‘手工艺50人论坛’,明确提出‘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的产业发展目标,仅仅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两个结合’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从文化意义上去认知,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价值,力求破题解惑。在这样一个特殊时间点上,大会与论坛的首创举办,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进入到了‘工艺美术事业’与‘工艺美术产业’并举的时代,既要做好工艺美术事业这篇宏大文章,站位高远地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又要把伟大的事业要求,脚踏实地地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也就是说,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必须置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必须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一脉相通,只有这样,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要求: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要求激活了中产阶层的消费需求,而工艺美术产业恰恰在满足中产需求上存在明显的短板,尤其是与时代需求相适应的有效供给少之又少,大多数还停留在满足文旅需求的文创产品层面,中产阶层的需求供给严重缺乏。2020到2022疫情三年,我们选取中间数据,截止2021年底中国中产阶层的人数已经突破四亿,80年代以后出生的占到了总人口的60%,这是理性消费的主力军,更是品质生活消费的稳定阶层。尽管疫情之后相当一段时间会有消费降级的心里预期,长期看,尤其是疫情充分稳定之后,美好生活的期许与消费升级的趋势不可改变,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为工艺美术产业提供了远远超过万亿的产业规模。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一要求增强了人们对生活美学的普世认同,人们对品质生活的期盼体现在对“生活艺术化”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要求,而且要求会越来越高,全民审美意识与现代化的进程同频共振,城乡居民审美差异在现代化进程中会逐步缩小,尤其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浪潮中,甚至会出现示范乡村生态美学的逆势潮流,从而推高城乡居民对‘生活美学’的无限期待,也一定会催生出‘消费美学’的流行于世。‘生活美学’与‘消费美学’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的交融,使得工艺美术产品从‘消费功能’转向‘消费文化’一定会成为历史的必然,让‘文人艺术’走入家庭,与生活相生相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工艺美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要求极大刺激并丰富了‘文化消费’,工艺美术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形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曲线,一直游离于工业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更游离于现代主流生活之外,与日常生活若即若离,在产业方向上始终没有真正踏上国家发展大势的节拍,难以获取、分享到时代红利。大家所熟知的电动汽车、分享平台等等都是时代红利的获益代表,工艺美术产品作为消费品,其文化属性在满足精神享受、承载文化内涵方面完全有别于其他品类的消费品,而‘消费文化’与‘个性化消费’的孪生相伴恰恰满足了‘人以群分’的社群经济,所以说,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无疑为工艺美术分享时代红利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要求为手工艺产业提供了新的价值机遇,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之后,尤其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当下,由‘大众消费’转向‘小众消费’的拐点已经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悄然出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已经得到这个时代的逐步认同。手工艺产业不仅具有满足小众需求的天然属性,其返璞归真的生产方式与当代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更契合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学会在温州首创举办的‘手工艺50人论坛’为机遇期的中国手工艺产业明确了‘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产业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倡导“无时尚不手艺”,重在赋能时尚,体现价值,不仅引领手工艺产品成为时尚产品,重要的是让消费手工艺产品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现象,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落地有声。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要求创造了产业发展的利好环境,当下的国际环境早已今非昔比,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常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坚持双循环并以国内大市场为主,构建一个加强版的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发展路径或许更为现实。如果没有重大不可控的‘突发事件’,体量巨大的5%的增长目标与盛世文风遥相呼应,一边是相对稳定而繁荣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一边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期许的巨大消费需求,为‘传统工艺’的振兴留下了巨大的想象与作为的空间。有研究表明,人均收入达到八千美元,大众消费向小众消费的拐点已经出现,人均收入达到一万两千美元,小众消费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人均收入达到两万美元,小众消费将成为主流。事实上,中国2021年人均收入已经突破一万两千美元,预计2025人均收入突破两万美元,考虑到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这个时间也不会晚多久。所以说,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最大的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要求,如同量身定制一样,工艺美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载体,在每一个要求之处都能够找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位置,我们只有做好自己,从思维到行动统一到‘中国式现代化五大要求’之中,‘传统工艺’的振兴水到渠成,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必将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
三、关于工艺美术产业方向
2022年注定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载入史册的一年,学会在南昌首创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在温州首创举办的‘手工艺50人论坛’都入选了‘2022年中国工艺美术十大事件’。最为重要的入选原因并不在于会议本身,而是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留下了思想、方向与目标。南昌‘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引领行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与温州‘手工艺50人论坛’提出的‘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不只是大会与论坛的主题,而是未来相当一个时期,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前进方向。
面对未来,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要做的:一是要尽快融入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并逐步分享时代红利;二是要与2035文化强国的目标同频共振并引领产业创造需求。这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自身必须要回答的问题,其中,‘转换理念、拥抱创意’的思维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首先要跨越的第一道坎;‘创造需求、引领消费’的使命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必须跨越的第二道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定位是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中一定要跨越的第三道坎;只要在思维、使命、定位上形成理念的通达,中国工艺美术产业的未来一定可期,理念通达将成为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痛点、难点。

首先是思想上的理念通达,一定要聚焦在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打通‘艺术生活化’的路径上。一是要完成‘供给思维向消费思维的转变’;二是要完成从‘大众思维向小众思维的转变’;三是要完成‘从作品思维向产品思维的转变’;四是要完成‘从产品思维向品牌思维的转变’。只有这样,方能实现把工艺美术产品打造成生活必需品,把手工艺产业打造成时尚产业的目标。

第二是行动上的理念通达,一定要聚焦在按照‘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上,打通‘生活艺术化’的路径。一是要推动‘场景式营销,沉浸式体验’的运营模式;二是要推动‘科技成果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三是要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落地;四是要推动‘传统技艺,当代表现’的示范基地的打造。只有这样,方能创造需求,激发消费,践行‘引领行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艺术当随时代,手艺当领时尚’的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是运作上的理念通达,一定聚焦在紧盯国家支持性政策的走向上,打通‘文人艺术步入家庭’的路径。一是推动生活审美教育,传播‘生活美学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让工艺美术走进课堂;二是要推动消费审美教育,传播‘消费美学从科普起航’的理念,打造‘生活方式样板间’,引领消费;三是要推动生态消费教育,传播‘消费手造,引领时尚’的理念,赋能手工艺产品的价值体现;四是要推动数字消费教育,传播‘理性养粉,美誉流量’的理念,努力把冲动型消费转换成稳定型消费。只有这样,方能对标需求,让工艺美术产业的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越走底气越足。

以上从三个方面浅谈了自己对‘工艺美术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破解‘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路径,主要是从‘抬头看路’的视角去诠释中国工艺美术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从实践操作上看,只要目标与方向不错,应该加大油门去‘低头拉车’。‘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理念通达’的不到位、甚至是错位,因此,在思想、行动、运作上的“理念通达”就是破题之策。为此谈几点建议,以此结束我今天的发言。

一是‘传统工艺’振兴与发展的核心是‘找到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重点是完成从‘传承创新’向‘创新传承’转变,创新是传承的起始点,更是落脚点,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关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论述,所有的经典都是那个时代创新传承最优秀成果的表现。

二是‘传统工艺’振兴与发展的路径是‘艺术生活化’,重点是深度挖掘工艺美术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技艺、实用、商品四大属性,一定要坚守‘为生活而艺术,为民生而设计’的初心,充分认知‘要以满足小众、个性、时尚的需求为中心,以创意创新设计来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转换’。

三是‘传统工艺’振兴与发展的目标是‘高质量发展’,也就是‘保护、传承、发展、提升’八字方针的最后两个字‘提升’,重点是完成从‘产教融合’向‘教产融合’的转变,要充分尊重工艺美术是‘创意思维’引领的产业特质,强化艺术设计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培育模式上,教育先行,引领产业提升发展,实现‘作品’即‘产品’的教产目标。”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秘书处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