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 才大颖:新时代工业精神需要责任之治与和谐之美——在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23年全体会议暨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时间:2023-06-0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191 分享:
5月31日上午,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2023年全体会议暨“弘扬新时代工业精神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特邀顾问、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金书波,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局级二级巡视员舒朝晖,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二级巡视员周晓岚,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宁等领导参加会议并发言。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映昆主持。
在重点发言环节,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才大颖,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委员、中国文物学会工业遗产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伯英四位专家进行了重点发言。才大颖理事长在发言中讲到:“工业文化精神有很多解读,但不能离开落地践行的载体,尤其是着眼于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更应重视载体。接到重点发言的任务后,从寻找承载工业文化精神的有效载体视角,结合这些年自己对品牌构架的研究成果,做了些体系化的思考,借此机会审慎提出:以‘责任品牌’做为新时代工业文化精神的载体,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理念,以此实现中国品牌从2.0时代向4.0时代的跨越。不当之处,仅代表个人观点。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新时代工业精神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命题,一定要置身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重要的历史方位之中。回首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讲,要弘扬工匠精神、要践行创新精神、要倡导诚信精神、要培育企业家精神等等。总体看,几乎都是遵循着以事论事的点状思维逻辑,难成体系。新的时代、新的任务,或许更需要内涵更明确、体系更完整、更符合时代要求的工业精神。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新时代的工业精神应体现在中国工业为全球发展和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的价值取向上,我的看法是,在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彰显中国价值才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国工业精神应该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无论是工匠精神、自主创新、诚信为本,还是企业家精神的树立,这些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体现,其本质都是源于我们对组织、对国家、乃至人类和地球的一份责任。所以,责任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工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根本特征 。第一,责任是一种使命。反映了中国工业精神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如何看待整个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呼唤责任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大本质要求,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桎梏。没有对家庭、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责任,我们没有勇气,更谈不上精神,去承担这份使命。第二,责任是一种智慧。反映了中国工业精神的人生观,诠释了我们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其实智慧是来自于责任的,当我们把满足用户的需求当作一种使命和责任,而不是当作一种迎合需求的时候,智慧才变得更加伟大、更有温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智,能够实现内心的平静才是慧,只有责任精神,才会让我们从物质层面深入到精神层面。第三,责任是一种力量。可以视为中国工业精神的价值观,传递了我们的价值追求,当我们把责任与中国工业精神相结合的时候,它不再是一种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种可以奋发向上,不畏挫折,甚至激发潜能,改变世界的力量。另一方面,新时代中国工业精神应该体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这几年,我们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了很大功夫,成为了指导我们建设美好生活的方向。我们对创新强调自主、对绿色倡导低碳、对开放提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对共享提出共同富裕,应该讲,这些年我们做得很不错,成功的案例很多。相对而言,协调的内涵还缺乏更准确的理解和载体,尤其是在微观的企业层面上,我的体会是,对新时代的新型工业化而言,协调恰恰找到了其落脚点,构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全体系的和谐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命题,是价值共创的导向。和谐是协调至美的一种最高境界,和谐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互利共赢,形成共同利益体。我们展现的中国工业精神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期待国际认知,引发国际共鸣,实现国际共赢,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应该体现在新型工业化的和谐之美。综上,我认为,中国工业精神需要有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工业精神也需要自己的和谐之美。我们这些年一直推行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在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增品种’要对满足用户需求负责任,‘提品质’要对用户满意负责任、‘创品牌’要对创造用户价值负责任。强化责任意识之于品牌打造的每一个环节,以责任为引领,充分体现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和谐之美,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不断与时俱进,不断与时代同频, 逐步形成‘中国品牌’就是‘责任品牌’的世界认知。尽管这条路会很漫长,只要方向对头,定位精准,坚持终有成果,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目标一定会在‘责任品牌’体系的构建中得以实现。我们今天所说的‘责任品牌’不是简单地社会责任与品牌的叠加,而是社会责任业务化、品牌创建责任化的系统工程,是中国义利并举哲学对全球品牌发展战略的新探索。主张企业由产品和用户单一价值向可持续价值取向升级;主张从单一的目标用户沟通向利益相关群体沟通升级;主张从单一成果独享向内外兼修成果共享升级。将‘责任品牌’植入新时代中国工业精神,根本目的是要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将品牌建设的投入真正转化为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因此,新时代的中国工业精神,需要责任之治与和谐之美,以责任立三观、以和谐统三链,应该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之基。以‘责任品牌’承载工业文化之内涵来引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该成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时代新解。”参加本次会议并发言的还有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原一级巡视员王有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王钦,工业和信息化部原产业政策司巡视员辛仁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二级巡视员周教彪,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赵作权,清华大学教授、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晓东,民盟北京市委一级巡视员宋慰祖,全国工业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秘书长唐明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石楠,天津大学教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徐苏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徐刚,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国际文化交流与研究中心主任单威,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党组书记张飙,重庆市工业文化协会会长崔树荃。工业文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于2022年底牵头发起成立,首批委员由来自全国工业经济、文化、设计、传播、遗产等领域的3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组成,主要职责是为工业文化发展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