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为习总书记表演壮锦织造技艺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在发扬传统文化这条路上,50年如一日,认准壮锦技艺,不改初心,学习、创新、再接再厉。从传统手工艺走向现代纺织艺术,壮锦技艺不断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妇女增收致富。
这些年,谭湘光将壮锦以不同方式从广西送到了世界各地。1995年,研制的精美壮锦袋被选送北京,作为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会议文件袋;2004年,指导弟子共同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织出宽3米、高4米的巨幅壮锦壁挂“双凤朝花”,令与会客商叹为观止;2007年,与弟子手工挑花、精心制作的“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大壮锦在香江隆重亮相;2019年,在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中,为“壮美广西”彩车演员们设计系列民族服装,于群众游行时展示……
16岁到66岁,一低头就做到退休
起初,谭湘光学习壮锦技艺是为谋生。1971年,16岁的她父母去世,又没钱读书,但她没灰心丧气,而是鼓起勇气去寻找生计。偶然间,谭湘光发现有一群织娘住在自家附近,织娘们织三天锦便去赶一次集,售卖织锦成品,每天有说有笑,自力更生。她便心生学习念头,拜师于其中一名织娘——中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大师梁树英女士,“当时没考虑太多,我就觉得她们能靠这门手艺养活自己,我也能” 谭湘光笑着告诉记者。
学习一段时间后,她渐渐对织锦产生兴趣。将经线头固定于卷布根,系上配备腰带,脚踩在踏板上,每投一次梭,踩一次踏板,经线上下层也不断交错……看着自己亲手织出的锦,谭湘光有种收获感。学习三个月,梁树英觉得她学得快,便推荐她到宾阳县民族织锦厂上班。
1972年,厂里有送人去广西工艺美术研究所培训三个月画画的机会,只有2个名额,谭湘光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当时就觉得很荣幸,很骄傲。”每天,她拿上馒头、水、小凳子、画板,到人民公园里,坐在花旁边,进行写生。当时,从未学过画画的她常常觉得自己画得不像,有时画的不太好,就撕掉,又再画,直到画好为止。
热爱使她坚持。从学徒到宾阳县民族织锦厂厂长,谭湘光不仅学会织锦技艺,还包揽下厂里技术、销售、业务等活。期间,她也有过跳槽到大城市的机会,也有人质疑她,“你织这些有什么前途呢?”但她都不为所动,今年66岁的她依旧埋头在民族织锦事业,“在我看来,行行都出状元,而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坚持。”
背带心到手机壳,推陈出新激活文化
耳环、手链、扇子、被子垫、桌垫、书的封皮……在谭湘光工作室里,各种带有壮锦元素的产品映入眼帘,产品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引人注目。这些都是谭湘光和徒弟的创意成果。
壮锦是中国壮族的特色手工织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瑰宝。壮锦图案构成式样大致有三种:一是平纹上织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几何纹,组成连绵的几何图案,显得朴素而明快;二是以各种几何纹为底,上饰动植物图案,形成多层次的复合图形,图案清晰而有浮雕感;三是用多种几何纹大小结合,方圆穿插,编织成繁密而富于韵律感的复合几何图案,有严谨和谐之美。
传统的壮锦图案,包括通过方格纹、字纹、水波纹、云纹、回字纹、编织纹、同心圆纹构成,有数十种之多,大都选取生活中的可见之物和象征吉祥幸福的花纹,比如有蝶恋花、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滚球、鲤鱼跳龙门等作为构图。在这些图案之中,凤的图案独占鳌头,在广西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的说法。
以往,壮锦多用于制作被面、褥面、背带心、背包、挂包、围裙等。当家里女儿出嫁,或是生小孩时,娘家会买一条编织着思念和爱的背带送给女儿。
“随着时代变迁,旧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需求。”谭湘光表示,要发展壮锦文化,不能仅仅把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收藏,还要推陈出新,将它用于日常生活。她用的手机壳图案就是自己设计的万寿花。
为改进壮锦织艺,谭湘光还引进过杭州织锦的先进设备,弥补传统设备局限,“用传统设备织一幅两米宽的壮锦,必须要先织几幅再拼起来,用新设备只用织一次。”
同时,针对传统壮锦材料较单一的问题,谭湘光也想办法进行解决。例如有些取于蚕丝的原材料没经过高温高压处理,色牢度不够,洗了容易褪色。她就尝试用化纤等国际认可的正规材料提升色牢度,“材料丰富了,可生产的产品种类也就多了,做框在玻璃里的画就可以用色牢度低的材料,也不用洗,做常用的产品就可以用色牢度高的材料。”
“不管遇到水泥桩还是木头,都要像螺丝钉一样紧紧地拧下去。”谭湘光表示,作为传统技艺,传承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希望能引领年轻人去发挥他们的智慧在市场上不断开发新产品,形成创业新思路,弘扬壮锦文化。
被扶贫到去扶贫,民间智慧再接续
谭湘光还记得,在师傅家学习时,虽然她没有专属机子练习,但师傅会经常把机子让给她学习。有时师傅早上9点浇菜,10点回来,机子空出来,她就去学;中午12点吃饭,机子空出来,她也去学,“机子总有空出来的时候,我就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去学习。”
没有谋生能力,就找师傅学习,没有生产器具,就向别人借,这一“借鸡生蛋”的做法后来也被谭湘光延用到文化扶贫事业中。
为弘扬民族织锦事业,2002年,从宾阳县民族织锦厂退休后,谭湘光在宾阳开办一个小型民间织锦作坊—— “湘光织锦坊” ,并为学徒免费提供竹笼织机,同时开始在当地义务传授壮锦织艺,既为家庭妇女提供就业机会,也传承了壮锦织艺。该作坊于2018年6月被授予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称号,2020年1月,被授予“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称号。
除了文化+扶贫,谭湘光还通过文化+教育的方式,发展技艺。2014年,她与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成为织锦技艺培训基地。2015年,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入校成立“谭湘光大师工作室”。期间,她收了许多徒弟,“要多引导年轻人发挥创意。”
2018年10月,由谭湘光设计,其徒弟范丽萍等参与制作的织锦-《锦衣华服》在“第十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18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金奖”。获奖时,谭湘光倍感喜悦,感觉自己的技艺传承有了前景和希望。
“学习谭老师技艺的同时也要学习她的精神,喜欢一样东西就要坚持,不能动摇。”
师从谭湘光四年的范丽华表示,壮锦织艺与传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值得她去传承和弘扬。2019年,她带着师傅的教诲走进了残疾人学校,为残疾人培训壮锦手工制作技能。她表示,接下来,将与师傅合作尝试更多壮锦元素与服饰的结合,打造广西壮锦服饰品牌,发展壮锦文化。
供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