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晓峰:赓续科技文脉,谱写雕塑华章——解读“致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主题雕塑创作展”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立于世界之林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自身实力,其中的国防军事与科技力量一向十分重要,否则强国之梦就是空谈。因此,一代代科学技术专家,为了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献出毕生精力。他们在科学研究大道上,将自己与国家、民族融合在一起。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许多科学技术专家从海外学成归来,他们带着为祖国奉献青春的梦想,用自己的知识、理论造就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中,离不开几代科学技术专家的贡献,其中以“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他们的精神、事迹及形象非常值得艺术家进行审美的再创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这23位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以报国、献身、创新为关键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间与地点,描绘了最美的青春风采。他们的不朽精神,凝结着深沉的家国情怀,蕴含着崇高的价值追求,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人文与艺术价值。
2023年12月4日,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学术支持,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江苏大剧院承办的“2023江苏雕塑月—―致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主题雕塑创作展”在江苏大剧院开幕。展览聚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的独特形象、感人事迹,通过形体塑造来探寻其内心世界。雕塑家们为英雄造像、为民族塑魂、为时代立碑,自觉地通过创作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自我,推动“两弹一星”精神焕发更加璀璨的新时代之光。其意义,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开幕式祝贺视频中所言:“这一次是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展览,我觉得艺术工作者来表现那些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人类的进步、祖国的强盛作出贡献的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他们塑像,把他们的精神熔铸在青铜里,留于今时、传于未来,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在江苏举办这样的展览,意义非凡,为更多观众领悟科学家们不朽的精神与事迹带来了形象的传播载体。此次共有24件展品展现“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这些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写实、写意,在塑造形式上可分为头像、全身像、胸像、半身像及群像,笔者分为四类加以解析。
一、精神毕现的头像
本次雕塑展展出了吴为山馆长创作的钱学森、周光召、朱光亚3位科学家的头像。源自2021年吴为山馆长为中国科技协会历任主席所做的雕像,今天在这里再次展出,表达了吴为山馆长向为祖国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由衷致敬。在《钱学森》头像(图1)中,自信、从容、淡定的神情,充满睿智的双眼,使一代科学家的睿智与风范脱颖而出。周光召先生的头像,则展现他会心一笑的瞬间,在其中,观者能领悟到先生对于理论物理学的深入把握,以及祖国发展壮大的信心。吴为山馆长在塑朱光亚先生头像时,使其眉宇间微微皱起,将先生忧国忧民的神情表达得入木三分。在其深邃的眼神中、噘起的嘴角上,折射出这位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当和使命,令人感动。
二、多元创造的全身像
展览中,雕塑家们使用手法最多、形式最多的是科学家全身像,多达13件。其中多数设计了相关道具进行衬托。这当中,有的是坐具,如坐在石头上、土堆上,坐在其工作环境中,有的则使用了他们在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仪器与设备,这些是科学家们在工作中经常研究琢磨的物质材料,雕塑家使它们与科学家们的形象融为一体。也有表现科学家一手提行李箱、一手拿衣服,风尘仆仆地奔波于不同工作地点的情景,展现其科学工作的投入与忙碌。如黄嘉欣塑造的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姚桐斌全身像(图2)。
刘元捷的雕塑《彭桓武》则表现科学家在熟悉的环境中,坐在钟爱的家具上,正翻着理论书籍进入冥想中。王超《为国铸剑—―屠守锷》表现屠先生坐在椅子上,虽然没把椅子全部塑造出来,但是先生惬意的坐姿以及充满自信的笑容,让我们足以感到这位导弹和火箭专家在学术交流中的飞扬神采。还有雕塑家在表达对象时,既兼顾科学家所处的环境、使用的家具、书籍、工具,并将几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共同的烘托作用。在这一方面,王占峰为航天科技专家和自动控制专家杨嘉墀塑造的全身像较有代表性。
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写到:“80岁以前,我是一个‘链条’,被‘挂’上了多项任务,每项任务都超额完成了,堪称是优质的‘链条人’了。”任艳明在塑造吴自良先生雕像时(图3),反而采取减法,简化他的形象塑造,只作整体表达,突出科学家投入工作时的忘我状态。方昕塑造的《惊天事业,沉默人生—―于敏》(图4)抓住了这位核物理学家对于书籍的酷爱。在他的工作室中,书籍堆积如山。他融在书籍的汪洋大海中寻找案。这件雕塑表现的是于敏院士站在他的书堆前,左手拿记录本,右手持笔,进入苦想,似乎一个伟大的发现即将诞生。
谢渊塑造的《永怀!永怀!》(图5)较有诗意,表现郭永怀院士年轻时的形象。这位著名的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更像是科学的诗人,他轻松地把手揣在口袋里,惬意地坐在石块上,回首思考着,一道命题已经解决了。雕塑家把这个状态生动地把握住了。聂计稳塑造的《钱三强》把钱先生那种刚完成工作,满意地坐在石块上的一瞬间,形神兼备地表达出来。成功后的喜悦洋溢在他的脸上,透过其放松的身姿,让观者感觉到轻松愉悦的科学趣味。
与前述不同的是,有4位雕塑家选择全身立像来塑造科学家。在他们的雕塑形式及语言中,只通过主人公自身的形体、服饰来综合表达,不借助任何道具,只是通过单纯的人物形象,综合科学家内心世界和外在表象,使他们的精神与气质脱颖而出,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方面有周阿成的《任新民》、郭维奥的《赵九章》、傅礼诚的《“东风-21”之父—―黄纬禄》(图6)、彭汉钦的《王大珩》。这四件雕塑中的主人公,有的抬头仰望,表达对祖国航天事业的高瞻远瞩;有的双手叉腰、微笑地目视前方;有的自信地远眺;有的将手插在口袋里、视线下垂,进入另一种执着状态。
三、概括提炼的胸像、半身像
另有4位雕塑家选择了胸像这种需要进一步提炼的形式来塑造科学家。比如,冯国豪的《王希季院士像》把王院士朴实认真执着的科研精神,通过概括的面部表情与胸部造型,进行突出表达。王力布、于文忠的《基石—―陈芳允》(图7),通过大胆的块面构成,将陈院士的整个工作状态,大刀阔斧地表达,大量的塑造语言是简阔的块面式的。从整体来看,我们能感受到这位电子学家、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与独有的精神世界。
李岩的《陈开甲》干脆利落、简练有力地表达一身戎装的形象,让读者感到这位核武器技术专家与众不同的风采。尹悟铭为了塑造邓稼先,突出表现他在讲座中忘我的一瞬间。在雕塑《沥血丹心—―邓稼先》中,他左手拿理论书籍,右手打手势,正向学员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地讲授核物理的奥秘。
马辉则通过半身像形式,将《两弹元勋—―王淦昌》(图8)进行了概括性表达,将王院士进入思考中深邃的一刻,用雕塑手法凝固下来,朴素而厚重,获得明确突出的艺术效果。
四、寓意深远的群像
另有两位雕塑家使用群像的形式塑造科学家们。尚荣创作的科学家群像仿佛一座丰碑,取名《俊采星驰—―南京大学“两弹一星”元勋校友》(图9)。他把程开甲、任新民、赵九章、黄纬禄、朱光亚五位院士塑造成一座院士山,虽然每人均是胸像,但是神情、手势各不相同,5位有机组合在一起,围绕他们的是魏巍群山。他们的精神与智慧,与祖国河山融为一体,形成一座科学高峰,引领后人不断推陈出新,一起向未来。
陈刚的《对,就是那颗—―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图10)颇具巧思。在雕塑家看来,一代代的科学梦想需要年轻人接力,尤其需要少年儿童的关注,因此他并没有表现科学家研究的状态,而是塑造孙家栋先生指导一位手拿望远镜的小朋友观测星空,其中的孙家栋形象生动,他左手指天,右手扶孩子,微微弯腰。他是那样的慈祥喜悦,似乎已找到中国人造卫星技术的接班人。
近十年来,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组织策划雕塑主题展,从建党百年的“丰碑”到“科技星斗”,再到“两弹一星”,均显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积极的责任担当。
本次展览在“两弹一星”精神的传承弘扬中,将激发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强国伟业,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创新创造,以精品力作赓续优秀科技文脉,谱写中国当代雕塑华章。
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博士后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