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琼珮:“男巧巧”的黑剪花 南沟村剪纸文化的活态传承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分支机构
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 >
民艺 | 孔琼珮:“男巧巧”的黑剪花 南沟村剪纸文化的活态传承
时间:2021-03-1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36      分享:

“男巧巧”的黑剪花:

南沟村剪纸文化的活态传承



【摘要】在中原文化中,黑色普遍象征严肃、悲哀或不吉利,尤其在节庆婚嫁等欢庆场合,黑色往往成为需要慎重使用的色彩。然而,河南省三门峡南沟村的剪纸却独尚黑色,无论大喜的婚事还是张灯结彩的春节,南沟村的村民都用黑剪花来装点生活。黑剪花作为个案,不仅展现了黑色剪纸的独特艺术形态,还反映了南沟村黑剪花以男人为传承主体的风俗文化和当代传承的活态性。

引 言

南沟村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这里是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3000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南沟村地处秦晋豫金三角地区,交通畅达,与秦晋多有交流和融通,因而民俗风情接近,其剪纸风格也和陕西、山西剪纸存有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关系。此外,南沟村地处南北方剪纸的过渡带上,因此,北方剪纸的古拙粗犷和南方剪纸的精巧细腻兼而有之,别有一番韵味。南沟村虽处于山川纵横之间,但塬面较大,土壤肥沃又因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而孕育了较为发达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很完备的民间农耕习俗,素有“南甘山北黄河山清水秀,东崤陵西函谷人杰地灵”之称。南沟村剪纸无论从民俗寓意还是纹样修饰,都发展得较为成熟。

南沟村剪纸除了常见的红色剪纸、染色剪纸外,还有着独一无二的黑剪花。每逢过年,黑色窗户剪花贴在南沟村百姓家的门窗上;迎亲娶媳的人家,也用黑色剪纸来布置洞房,为新人装点生活。贴在窑洞里、门窗上的不再是一张张没有生命的纸张,而是村民们对自然的感受,是他们最原始而淳朴的审美理念,是心灵慰藉的寄托,是美好生命的诉求。纸张在村民手艺人游走的剪刀下,融生了情感温度。


一、手艺精湛的“男巧巧”

“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中国农村亿万劳动妇女群体。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她们为了生存信仰及自身习俗生活的需要,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代代相传下来。这是中国劳动妇女对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一大贡献。”这一剪纸的传承现状是针对全国而言的,但南沟村却有着独特的男人剪纸的文化风俗。南沟村的任孟仓老先生已年逾80岁,但是拿起剪刀依然游刃有余,糊灯笼、扎社火、做旱船,这些民间手艺他样样精通。像他这样手艺精湛的民间艺人在南沟村又被称为“巧巧”。在传统的中原农耕文化中,大多以男人习读耕作,女人裁布铰花为家庭分工。女人手中的剪刀犹如男人手中的毛笔,剪刀随心走,自然流畅。然而在南沟村,这一司空见惯的分工悄然而变,拿起剪刀游刃有余的手艺不再是女人的专属特长。剪花成为了男人的拿手戏,须眉弄剪,不让巾帼,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之余,用粗糙的大手创作出精美、细腻而清秀的剪花,让人惊叹。因而,手艺出众的男性剪花传承人在当地又被称为“男巧巧”(图1)。

图1 南沟村窑洞中剪纸的男巧巧
从左往右依次为:任国昌、任更厚、任铁旺
(作者拍摄,2013年2月)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南沟村剪纸其始祖是任伯相(1738—1799)与其堂弟任伯善(1740—1803)。由于农村的封建思想,非同一家人的男女之间并没有太多交流,所以,剪纸就在同村的男人们中相互流传。春节里贴窗花是必不可少的民俗。20世纪60年代之前,南沟村的男人们在腊月里挎着篮子赶会转乡卖剪花,由此,南沟村剪花的男巧巧们成为这一地区乃至全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在口述史调研中,据任国仓回忆,任崇卓曾对他说:“国仓呀,你还是学剪窗户花吧,这可是一窠瓢利!”一方窗花,除了纸张和颜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一窠瓢利”便成为民间艺人对窗花利润最形象、最通俗的诠释。每年从腊八磁钟街集会起到腊月二十八左右,十里八乡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集市或庙会。白天,南沟村的男人们就成群结队,挎着用包袱包裹的“玻璃盒”(上面带玻璃的木框盒子,内放窗户花,防止被风吹散,从盒子外面就可以看到窗户花,便于挑选),到周边乡镇去赶会(俗称“转乡”),或走村串乡卖窗户花。这样,一直忙到年底。每户卖窗花的平均收入在300元左右,最高的能卖到900多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甚至多于全家一年务农收入的总和。很多人跟着村里的巧巧学剪花,走村转乡出去卖窗户花。因而,在南沟村,剪花不再是女人的专利,而是男人养家糊口、谋生计的一种手段。


二、黑色剪纸与民俗

南沟村的剪纸在对颜色的理解上具有与众不同之处。我们所常见的剪纸,大多为红色剪纸,也有一些地区,有染色剪纸、套色剪纸或彩色拼贴剪纸。但南沟村的剪纸却以黑色剪纸为贵。黑色普遍象征悲哀、严肃,或不吉利,尤其在节日或婚嫁等欢庆的场合中,使用黑色是有禁忌的。但是在南沟村,人们却将黑色奉为神圣祛邪的色彩并在世代生活中维持着这一习俗,黑色剪花更是因为依附于百姓的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而世代相传。

生活中的民俗需求是促使剪纸世代传承的重要因素。民俗包括一个民族或地区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信仰、节日、民间工艺以及口头传承文学,它是除了法律以外,对人们最有约束力的约定俗成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的精神生活有所指引和导向。所以,民俗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尤其在农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俗还建立在一定的物质表现形式上,南沟村的黑剪花便是民俗的精神信仰和物质表现的文化载体。

(一)春节黑窗花

民谣有“二十八,贴窗花”。过年贴窗花,就像贴春联、放鞭炮一样是农家欢度春节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南沟村的剪纸走向集会、走向市场的原动力。每逢腊月二十七八,南沟村家家户户都会把风门和窗户上的旧纸撕掉,重新贴上新的白纸,然后在门窗的方格白纸上,贴上造型各异的窗花。其中纹样多为花鸟鱼虫、瓜果蔬菜和一些小动物(图2)。颜色多以黑色为主,也会在中间装点染色窗花或红色窗花。窗花的粘贴位置会根据自己审美来布置,一般位置相对称的地方贴相同的图案,靠近门闩的窗格不贴窗花,而且将糊窗户的白纸向内折一角,以方便插拔门闩。

▲图2 风门上的窗花(作者拍摄,2018年6月)

地坑院有了黑窗花的装点,显得大气而沉稳,敦厚而庄重。这些窗户上、风门上贴着的不是没有生命的纸张,而是村民对生活最殷切期盼的表达,反映了他们最原始而淳朴的审美理念。南沟村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知足常乐的心态,都被定格在质朴如土的农家地坑院里。地坑院也正是有了剪纸的装点,更使他们的生活富有独特的情趣和生机。

(二)洞房黑喜花

法国民俗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18731957)在《过渡礼仪》中对人生礼仪的结构和存在模式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他把人生礼仪称作“过渡礼仪”,认为人生礼仪就是个人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转移时所举行的礼仪,多见于诞生、成年、结婚、死亡等人生重要转折的关口。通过人生的各种礼仪,个人在一种文化中顺利完成了这种转折,从而在其所属的集团内获得了新的身份和权利。南沟村的剪纸,亦是这些人生礼仪的重要见证,具有鲜明的生命功利色彩和吉祥文化内涵,尤以婚俗中的黑喜花最为独特。

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民居形式,为南沟村剪纸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除了春节期间以黑窗花装点门窗外,迎亲娶媳的人家也用黑剪花在窑洞中装扮洞房。洞房中的黑剪花不再是平面化的几张剪花,而是在窑洞内营造一个三维的仪式空间。中国人比较含蓄,对婚姻的期盼并不直白地告诉人们,而是用隐喻的手法通过剪纸表现出来,其说服力、表现力反而更强。形态丰富的黑喜花用以祝福新人早生贵子,家族绵绵瓜瓞,家庭美满幸福,家人健康长寿。

婚俗中用到的黑剪花称为黑喜花。办婚礼的人家一般请男人来布置洞房,边剪边帖。村里只有两三个男巧巧可以单独完成,至今南沟村的任孟仓家里还保留着儿子当年结婚时布置的洞房剪纸(图3)。由于几十年前的剪纸已残破不堪,他在闲置的窑洞中复原了当时的装扮。

▲图3 任孟仓家地坑院窑洞内的洞房全景
(作者拍摄,2013年2月)

布置洞房一般先用苇杆或麻杆绑成平的顶棚,然后在顶棚上糊上白纸,再贴上黑色的顶棚花。顶棚团花多是圆形或八角圆形,纹样主要是石榴莲、药葫芦拉牡丹、鱼闹莲、太子玩莲等象征两性相爱和祈求多子的图案。此外,还有莲花、竹笙和桂花共同组合而成的图案,寓意“连生贵子”。人们常唱的民谣有:“石榴莲,连着你我结姻缘”,“药葫芦拉牡丹,越拉越喜欢!”俏皮一点的则说:“药葫芦拉牡丹,拉着你想老汉!”还有把石榴莲和药葫芦拉牡丹放在一起用歌谣唱着:“结籽儿石榴嘣籽儿莲,药葫芦儿拉牡丹,小两口儿配姻缘。”通常,在顶棚花的周圈和顶棚的四角会用角花装饰,角花常取蝴蝶、蝙蝠、知了、蟾蜍等形态,它们的翅膀上多有菊花、莲花、牡丹等纹样来装点。在顶棚的内外两头会做有隔板,即用苇杆绑成宽20厘米左右的隔断,糊上白纸做底,再贴上“富贵不断头”的剪纸,下面吊有红绿两色的条状剪纸来装饰。

炕上的墙壁也要用白纸糊底,贴上方形的炕围花,与顶棚的圆形团花相对。民间美术研究者靳之林称这种呼应是“构成天圆地方,地之四极,圆方相合,天地相合的基本结构”。炕围花的纹样主题与顶棚花一样,但两者图案常被区别开来。炕围团花两侧的空间贴瓶花,通常是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这四季花,寓意四季平安。炕围的上半部分常隔成五块长方形空间,内有方形剪纸做装饰,且图案对称。还有表示“滚去百病”的狮子滚绣球,健康长寿的寿桃,鸳鸯戏莲的喜花,象征福瑞的龙马等,只要寓意吉祥的图案均可作为装饰。炕的对面摆放桌椅,称为中堂。装饰方式与炕围相同。但是中间贴团花的地方有时会请村里有学问的人题写对联或诗歌,有时也贴剪纸或印刷的画页做装饰。

等到所有婚事活动都结束后,主家会给剪纸的艺人送去一两方棉布手巾,并增送些吃食,以表谢意,也将祝福吉利带给老人。

农耕社会的村社文化中,民间剪纸作为最直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紧紧依附于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中。它渗透到了春节、元宵节、正月二十三、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庆活动,并广泛应用于婚俗、丧俗、避邪、祈福、祝寿、祈雨、游艺、工艺花样等民俗事象和生活实用中。他们用剪纸祭拜神祇,用剪纸期盼生活丰裕,用剪纸祈求子孙绵延,用剪纸祛病辟邪,用剪纸完成人生礼仪。剪纸在他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必不可少,作为他们心灵的慰藉,将他们的生命情感代代流传。


三、黑剪花的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民族、民间的活态文化,是发展着的传统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存在于特定群体生活之中的“活”的内容。自2006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了南沟村剪纸以后,沉寂多年的南沟村剪纸再次浮出水面,媒体的竞相报道,使南沟村的剪纸以备受关注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不少人称南沟村为“剪纸窝”,因为南沟村的剪纸艺人不仅人数多,且分布密集,以家族式亲缘传承,附带地缘的平行扩散,使整个村庄剪纸的艺人每家呈窝分布。而且因当年人人持剪,家家卖花,整村集中剪纸,整个县市又可看成一窝。乔晓光曾说:“民间美术的发生,发展,传播,交流,以及使用功能都是在生存状态中去完成的,社会生活是民间美术存活的土壤。社会生活即是由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和人的社会活动构成的活的生命形态。”南沟村的剪纸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时代变化,依然以活态形式传承和传播。
2008年,任孟仓老人被邀请到北京的奥运会现场展演南沟村黑剪花,老人以脱稿盲剪的方式惊艳了现场的观众。当时,南沟村的艺人们还纷纷剪制福娃以庆祝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
剪纸艺人朱绣云虽已离开地坑院,迁入三门峡市区居住,但仍保留了旧有的习俗,在不同节日节气,还是按照传统的装点方式,以剪纸布置房屋。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依赖民间的生存信仰和传统习俗而存在的,因而人们朴素的生命情感和冀求便是南沟村剪纸代代相传的土壤。
具有非物质性的剪纸依托于人的存在而存在。它是“活”的动态文化,其传播不以文字方式和书写等形式为手段,而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为主。因此,人是剪纸文化记忆的承载者。剪纸活动中的声音、形象和技艺存在于从事这项活动的人身上。传承人是确保非遗“活态性”的核心因素。所幸,老一辈的剪纸艺人还有部分健在,每逢有人来村里探访,老艺人和年轻一代的传承人还能攒聚在一起,展现当地的剪纸艺术。
边剪边唱是南沟村剪纸的独到之处。每到农闲时,南沟村一窝一窝的巧巧们便会聚在一起,聊天、剪纸,兴致高时还会用当地的民间小调唱出一曲曲欢愉的歌谣。一曲《小对花》从一对到十,祈愿着生活的十全十美。一曲《十二月花》从“正月迎春”唱到“腊月寒梅”,唱出了他们生活的生机与和美。纸随剪动,剪落曲终。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他们尽情地表达并享受着美的情趣。这世辈流传的剪纸歌谣,寄托着他们的生活情感,承载着他们对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眷恋。一句句的歌谣让他们暂时抛却生活的苦难,暂时忘却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压力,而沉浸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他们将生活情感融入剪纸,又将剪纸转化成生活之歌,悠远流长。

  ▼上下滑动浏览注释: 

①陕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陕县志[M].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5.

②倪宝诚中国民间剪纸集成·豫西卷[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4.

③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 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④靳之林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7.

⑤乔晓光中国民间美术[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5. 


   作者简介: 


孔琼珮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人文。


转载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