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品昌:艺术创作无规则不自由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观点 | 吕品昌:艺术创作无规则不自由
时间:2024-01-3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5      分享:
20世纪以来,不同门类的艺术家通过多面向、多维度的创作实践铺陈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美术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当代美术创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伴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美术进程的推进,当下的美术创作应该围绕哪些问题展开?如何结合创作实践具体地把握这些命题的文化意涵?美术创作怎样才能实现对中国意韵与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围绕这些问题,《美术》杂志社融媒体中心将陆续推出系列专题视频,旨在通过呈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取得一定成果的美术家的观点与作品,由点及面地梳理、总结破题之道。本期特邀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吕品昌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规则与自由这一主题展开阐述与回应。
艺术创作无规则不自由
吕品昌:我82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思考应该创作什么样的作品,难道陶瓷没有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吗?恰好碰到85新潮,当时国内的形势和学术氛围比较开放与自由,所以我开始在创作中寻求变革,在传统的器物上做突破性的探索。



吕品昌《中国写意No.3头巾孩》1986年


吕品昌《云No.5》1987年


我希望拓展陶瓷材料在当下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因此我在98年前后创作了一批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的作品,例如《混沌的失却》《太空计划》《触摸世界》等,我将陶瓷与金属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可以生长的”陶瓷。陶瓷材料一旦和金属材料相结合就会有无限的生长空间,无论是从尺寸还是思想上都是一种新的拓展。



吕品昌《混沌的失却》1998年



吕品昌《触摸世界》2011年

吕品昌《太空计划No.15》2020年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是强调规范之下的表达。我们的艺术创作应该在一个大的框架之下自由地发挥,不能够没有规矩的绝对的自由。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们不加以运用,则是一种损失。我希望用我的作品呈现我的这种艺术观念。


吕品昌《中国写意No.44鉴宝者》2012年



吕品昌《中国写意No.27流水》2013年


《金砖》和《遗迹景观》是在方形的规范下做的,但内部充满自由。此外,还有《中国写意》系列、《阿福》系列也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吕品昌《遗迹景观No.1》1989年


吕品昌《金砖No.4》2016年

在《中国写意》系列作品当中,我尝试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水墨这种人文意趣的表达方式;在《阿福》系列作品中,则是从中国民间传统的样式里吸收营养,特别是通过陶瓷材料泥片成型的方式,将其卷成泥桶,使其形成内在张力。我希望纯化艺术语言的表达,并在形式意蕴和形式意趣的民族化表达上做更多的探索。


吕品昌《阿福No.1萌娃》1985年


吕品昌《阿福No.30母子》2016年

名家简历

吕品昌,1962年出生于江西上饶市。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第四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陶瓷分会长、中国文化艺术促进会陶瓷院院长。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公共艺术代表作品有: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信仰》、延安枣园革命博物馆《走向胜利》、方志敏干部学院《方志敏像》等。


其他代表作品有《中国写意》《阿福》《太空计划》《遗迹景观》等。


曾获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和发展杰出贡献奖、新中国60年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首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学术优秀奖、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成果展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金奖等奖项。学术论文及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观察》《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研究》《新华文摘》等刊物。其出版著作有《中国当代陶艺》《西方现代雕塑》《世界浮雕艺术》《陶艺》《陶艺•当代雕塑》《陶艺•中国》等。多件作品被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美国阿其布瑞艺术基金会。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美术杂志社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