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间:从“专业设计”到“社会设计”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从传统手工艺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中国设计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岁月。如果从宏观角度看,中国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7000年甚至更久之前。而改革开放后,在国家和政府的引领推动下,中国现代设计开始蓬勃发展、飞速提升,并日趋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平衡因素”。
在HIDW2023主旨演讲环节,杭间教授带来《从“专业设计”到“社会设计”》的主题演讲,站在专业、学术的视角,剖析设计领域存在的“八个局限”“四个现状”,为中国现代设计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带来更多思考和启发。
在杭间教授看来,中国现代设计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繁荣、热烈的状态,这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所有设计师的努力。但是中国设计在取得众多突出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明显的缺陷。
总结起来,这些局限可以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将前沿科技转化为设计应用的原创动力不足。
2对世界科技与设计创新的增长点缺乏预估(如美国发布新兴科技趋势报告都与设计紧密结合)。
3设计服务,从观念到管理都还比较落后。
4单一设计服务,结构和系统性薄弱。
5为民生的日常设计意识倒退,国有民营经济体缺少对资本的引导。
6设计师没有切身意识、并平衡艺术表现和环保、可持续关系。
7设计教育与行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
8从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缺乏“工匠精神”——不能始终如一的保持精工。
杭间教授表示,只有了解这些缺陷,引发设计行业对未来发展的思考,进而在发展中攻克不足,才能取得更好的进步。
四个现状
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是一个多元化、开放性的过程,融合了国际化的思潮、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复兴和科技的推动。杭间教授指出,20年来国家出台很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设计工作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中国设计的成就仍然少于预期。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杭间教授梳理出以下“四个现状”:
国家已经足够重视设计的发展,有很多文件能够体现出国家从产业到文创到设计服务的重视。但我们仍处在“呼吁”和“希望”政府重视、企业重要和人民理解的过程中。
设计的专业性狭隘在学院。设计是需要落地、跟产业相关联、跟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结合的,通过学院式教育和创作是有局限的。
设计的系统性迷失在商业。设计应该从中国整个社会的需求出发,更重视为民生的设计而非为商业的设计。此外,艺术和科学的融合也仍然停留在纸面上,还没有很好实现设计与科技关系的转换。
在这里,杭间教授引用了Dunne和Raby的著作《Speculative Everything: Design, Fiction and Social Dreaming》(即《前瞻万物:设计,虚构,社会筑梦》)中的一句话:
“建立于对未来场景中潜在问题的构想,为可替代式的人类生活方式(alternative ways of being)而设计,重构人类与现实的关系(redefine our relationship to reality)。”
杭间教授表示:“‘设计’是时候应该从‘专业设计’转向‘社会设计’了”。
从“专业设计”到“社会设计”
从以上“局限”与“现状”看来,我们距离设计“立国”、让设计成为全社会关联的生产力两个理想目标仍然很远。要实现这个理想,就需要实现从“专业设计”到“社会设计”的转变,具体表现为5个概念,即从小设计到大设计、从专业设计到大众设计、从国家需要到民生福祉设计、从商业设计到社会责任的设计、从本土的设计到融合设计。
对此,杭间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首先是关于本土和民生的设计,早在一百多年前,张謇在南通产业、文化、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实践,依旧为今天的设计带来启迪。卢作孚在北碚的实验,展现了作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他通过启迪民智和乡村教育改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东西德时期的设计是市场经济设计和计划经济设计的典型,这些都是可以借鉴和思考的。
第二是关于广义和综合,全球的哲学界、思想界和设计界对于科技艺术伦理和未来的关系已经有了综合的思考。
第三是批判和前瞻性的设计,只有从思辨的角度去掌握人类可能的未来,对那些早已习惯但仍需要去反思的惯性行为和设计思维进行扬弃,才能进一步去超越。
第四是回归第一性原理,中国的设计学院在人才培养时应注重与实际应用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让设计回到“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将环境、未来、责任真正融化在设计师的日常意识里,而不是挂在嘴边。
通过杭间教授的分享,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回到中国设计的初衷,回归真实的设计,通过思辨和批判,才能使设计在当代生活和生产中更具前瞻性,从而去解构学院专业设计的局限,建构从想象和需要出发的社会设计系统,让设计最大化发挥创新能量,为雄安的未来建设带来无限可能,为河北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源源动力。
杭 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23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策展人,设计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张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