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明山(清)《仕女》
△ 张明山(清)《仕女》(局部)
1.实体空间和场域空间:传统雕塑的自身的形体和结构关系就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间体系,而不同的结构比例,给人的空间感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传统雕塑依靠层叠穿插构成雕塑本体的结构空间体系,如佛教造像中衣纹的处理、寺庙作为背景悬塑的山岩峭石的处理,都充分体现出一种东方意味的、压缩的空间关系处理。中国传统雕塑中的庙堂寺观造像除了雕塑本体的造型涉及到空间外,造像所处的场域空间也对造像的视觉感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有限的空间当中,要使造像塑造到位,令信众由衷生发出对于神佛的敬畏敬仰之情,必须要在空间、尺度及比例方面进行深入的推敲,也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造像仪轨、量度,从而更好地传达宗教的教旨和主题。
△ 山西长治观音堂(明)
2.功能性对空间的限定:中国传统雕塑大型庙堂寺观造像多是宗教性造像,目的是使教众更加笃信,因此造像的空间设定不仅仅是艺术问题,更是一个与政治、社会、哲学、宗教相关连的个人精神世界的问题。空间的营造并不仅仅是将审美作为唯一追求,而是有更加深层次和多样化的需求。无论是在石雕龛窟的石刻造像还是庙堂寺观中的泥塑造像,主要是在正面的主视角度进行表现。通常观者无法围绕塑像进行360°的观看,所以传统雕塑中的空间整体呈现出一种舞台性,在民间小型彩塑中也有“看前不看后,看上不看下”的说法。
△ 彩塑粉本1(清)
△ 彩塑粉本2(清)
3.绘画性和材料性对空间的影响:传统雕塑造像多有制作的绘画依据,称为“粉本”,也可称“画样儿”,一般指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画稿,或泛指一般的画稿。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曰:“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实际上,画样也包括塑像之初的起样画稿,如称“素画”者,以及作为塑像范本并世代相传的画稿样本。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敬爱寺”条云:佛殿内菩提树下弥勒菩萨像,麟德二年自内出王玄策取到西域所图菩萨像为样。”王玄策在《西国行传》中还记述“僧金刚三藏,狮子国人。善西域佛像。运笔持重,非常画可拟。东京广福寺木塔下素像,皆三藏起样。”此处“素像”是指“塑像”。黄宗羲《撰杖集》记述了刘元从绘画中得到雕塑创作之灵感:“以此知雕塑之出于画也。”正是基于传统雕塑的这些特点,其空间处理与绘画的关联比之西方雕塑更为明显,也更加强调装饰性与线条的应用。
传统雕塑中的泥塑造像或依窟开凿,或在建筑内部现场制作,以石芯或木芯为骨,表面捆扎草绳或搅拌稻草谷壳,敷泥塑造。有限于此,造型多以团块化为主,人物的整体动作通常不做过大动态,而以重心较为稳定的姿势为主,肢体动作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材料的支撑强度,同时也对造像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北方天王像 莫高窟194窟(唐)
△ 麦积山144窟佛坐像(北周)
4.色彩对空间的补充:色彩在中国传统雕塑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雕塑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剥离了原有的绘色传统,而在中国,无论是大型的庙堂寺观彩塑、小型陈设性彩塑亦或是具有赏玩性质的民间泥塑玩具中,始终延续了塑绘结合的手法。色彩在三维立体造像上通过明度、纯度、冷暖的变化,以及纹饰繁简、线条与色块的对比,从而产生了形体空间上的新层次:在同一个平面上,深色显得凹陷,亮色显得凸起,色彩对空间的层次产生了新的变化。
△ 听法罗汉 山西长治崇庆寺(明)
传统雕塑对于“空间”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梳理中国雕塑造像的民族化特点,关注中国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独立艺术表现形式,构建起一个与西方雕塑体系相对应的中国雕塑传统,并在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框架中去不断整理、健全本民族雕塑的理论体系和评价系统是当代艺术家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