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成钢:为时代赋能,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现状与思考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教授,围绕中国城市雕塑的时代发展特征、雕塑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建议等问题展开访谈。
曾成钢院长曾数次在国家级重要展览中担任评委、组织策划大型展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1992年被提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艺术奖候选人,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从事雕塑艺术数十年来,曾成钢教授获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他的《鉴湖三杰》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龙舟》曾获全国体育美展一等奖等。近日,其参与主创的大型雕塑《伟业》随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正式开馆,在北京落成。
曾成钢
记者: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二一工程是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来,最重要的国家大型主题雕塑项目。《信仰》、《伟业》、《攻坚》、《追梦》四组作品展示出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智慧与才情,您作为《伟业》的主创人员,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能否阐释下您的创作理念和心得?
伟业,汉白玉,长15米,中国共产党历史陈列馆
战友,花岗岩,高4米,中央党校
曾成钢:我认为城市雕塑是一种历史悠久、方式经典的文化建设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院在孤山照胆台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雕塑系,标志着中国高等雕塑艺术教育的开端。李金发、王静远、王子云等一批留法归中的雕塑家们开创了中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先河。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雕塑服务于历史事件与城市建设,被当成一种历史记忆、文化传播和时代的精神象征。改革开放之后,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学术界出现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但与其他艺术相比,雕塑总体仍然处于发展缓慢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慢半拍”。1982年,全国城雕小组成立,面对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机遇,以刘开渠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雕塑家,提出“城市雕塑”的概念,旨在给中国雕塑的发展指明方向。这个过程中,城市雕塑承担着连接社会多元结构主体、促进地区文化经验交流的作用。
圣火接力,铜,高4米,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破晓,铜,高4米,芜湖神山雕塑公园
曾成钢:可以从最简单的层面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什么是雕塑?从历史层面来讲,雕塑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结晶,是记录文化的古老方式;从技术层面,雕塑是雕、刻、塑造、构造的统称;从性质层面,雕塑的本质是空间与体积;从传播层面,雕塑一旦被人看见,就拥有一种视觉共享性,公共性也是雕塑的根本属性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雕塑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空间,成为营造空间、定义空间和激活空间的一种手段。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传统的城市雕塑概念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就产生了户外雕塑、城市雕塑、环境雕塑、泛雕塑、公共艺术等不同的概念演绎。今天的城市雕塑应在传统雕塑的基础上,融合了雕塑艺术、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的综合特点,所以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雕塑、雕塑公园、雕塑展览、创作营、雕塑事件。总体而言,今天的城市雕塑是在努力实现艺术为人、艺术为生活、艺术为城市,这是它发展始终所承担的重要职能。再深入一点,就涉及到很多深层的原因,文化差异的问题、美育普及的问题、学术争论的问题,包括审美标准引导问题等等。
莲,不锈钢,高2.5米,南京博物院
神鹿,铜,高5米,德国汉堡
记者:您是如何评判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
曾成钢: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好坏,我认为应当至少从这个五个方面去考量:立意、风格、材料、尺寸和环境。一件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立意,要考虑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艺术语言和尺寸,并辅助以精良的制作,并充分表达艺术家的观念与构思,展示艺术家的天赋与魅力,从而才能为观众带来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的体验。当然,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的诞生,离不开运作机制的完善和提升。当下我们还存在着供需不平衡、系统不协调、管理不永续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各个层面对公共雕塑的基础认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促成更多好的公共雕塑作品落地。
大禹,花岗岩,高7米,温州黄石山雕塑公园
春之舞夏之乐,铜,高3米
记者:上海美术学院主校区的建设消息到了来自各界广泛的关注。新校区的建立会为上海美术学院乃至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新的可能性?
曾成钢:宝武工业遗址的建设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瞩目的工程。这是一个在宏伟钢铁中崛起的美院,这是一次工业与艺术的碰撞,这是一种火与风的交融。这里未来将是上海美术学院的主校区,占地180亩,长1000米,宽120米,高24米,建筑改造量22万平方米,建筑按照“一切空间皆有记忆,一切空间皆可共享,一切空间皆有艺术”的理念来设计,将建成院城融合的开放式大学校区,“园区就是校区,校区就是园区”,计划在2024年竣工投用。
原文载于:雕塑频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