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备:古典造物“述新”的三个启发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评论 | 张备:古典造物“述新”的三个启发
时间:2022-09-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0      分享:

    对参加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学员们来说,能在壬寅盛夏这段酷热时光,抛家舍业来“回炉”,显得既奢侈又幸运,奢侈是因为,不少学员本身在业界已经有所成就(有行业管理人员、地方协会会长、高校教授、甚至是博导),能从平日紧张的工作中,抽出四五十天来学习,这难道不是一种“奢侈”吗?幸运则在于,本次培训的授课老师,无论从态度,还是内容上,都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对渴望学习的我们来说,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培训虽暂告结束,但漫漫吸收、消化、实践之路,才刚刚开始。
    工艺美术批评,有别于相对成熟的文学批评、艺术批评等其他批评门类,但不能说,作为知识史的“工艺美术”,没有其相关的“述”。且随着学科在近世的细化,以及在当代不断的“去细化”,摆在我们面前的基本问题是,古典工艺的精神内涵何以转换为今天的创新需求?除了异化而实现现代化以外,有无其他途径?就此,本次授课留给我们三种启发。



















第一、“变为本”
传统并非铁板一块,“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其经典的表达,古典造物观念的新与旧,是相对的。就传统的技、器与道而言,技、器是道的外显,技、器变而道常(山东工艺美院、徐磊)。而器物之变,徘徊于作为功能性的“有”,与审美性的“无”之间(刘成纪)。
中央美院的周博教授则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老子的“有无”之辩,成为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在文化求新求变的负担,有无概念被晚清以来的体用所代替,于是,求新求变成为了变革新文艺的共同主题。将刘成纪的器物之变,与周博的观念之变对比来看,会形成这样一个基本认识,求变与创新既为相对,又是基本,其构成了中国文化历久弥新、与时俱进的内在性。当然,创新也并非完全脱离旧的基础之上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引出第二个启发“创新不去旧”。






































第二、“创新不去旧”
所谓“创新不去旧”,既存在时间上的继承保留,也会在空间的演化中,保留本土而消化异域,从而形成“异质杂糅”之新。比如上海大学金晖教授,在考察明清外销漆器的传播路径中,提到了两条路径:一是东亚南亚到欧洲的海路;二是经“伊尔汗国”为中介的陆路。前者体现为知识的仿制、改制与再设计;后者则体现为形态的“转译”,二者最终汇于西方18世纪“中国风”的单元空间结构。又比如,清华大学尚刚教授,在研究中古工艺美术时,也指出这种杂糅性,特别是唐前中期,西方造型装饰对中华有着深远的影响,但随着联珠圆纹的式微,以及宝相花纹的出现,再次印证了中国古典工艺美学“大而能化”的特征。
在空间分布上,古典造物既有程式化的系统生产套路,也存在此与彼的相似与差异,华东师范大学朱浒教授指出了画像石的空间分区问题,认为山东为“第一分布区”,将单个的叙事性母题,进行了与其他画像石区域的比较解读,并上升到与汉代文化的关联。以上研究,再一次表明:关于造物的知识,其生成从来都不是中西各为中心的固步自封,相反,是在历史空间的不断融合中所形成。

即使是在激进的二十世纪也是如此,现代中国设计中便存在这样一个基本面向:断裂中的绵延。既存在着历史的延续性,也存在着中西、新旧的掺和(周博)。
创新与守旧存在着先后的关联,就艺术媒介产生的先后而言,往往前一个媒介是后一个媒介的参照(清华大学陈岸瑛);进而言之,文化是叠代循环的,过去的事物会成为今日的时尚,而造物的技术则是替代的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孙晓霞)。这不仅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从新和旧的个人主观中跳出?这便引发出第三个启发,即“越古今而融于物”。






































第三、越古今而融于物
物承载了历史,承载了时间,也承载了文化,正如本次项目主持姜坤鹏博士在《手工艺品的时间美学》中指出的,器物的沁色、包浆,是具体化的、可看、可触的历史时间。随着现代美学对于物的主体性开掘,物逐渐地脱离了其外在的他律属性,从而使我们逐渐拨开其迷雾,不断地直面物的本身,“艺术体系就是物体系”(刘成纪)。对于工艺美术研究而言,处理的基本对象不正是物吗?
当然,研究并非仅仅以物谈物,而是以物为切口,进行空间历史的展开,除了上述金晖、朱浒、周博等在这方面的研究之外,北京服装学院的宋炀教授围绕朱伊花布与工业革命的关系展开了手工业与现代历史的分合,提出手工艺的不可控性、个体性、民族性,成为运载和刺激工艺变革的重要力量。从而留给了我们以下的问题,在当代机器大生产的环境下,经典仍具活力的因素在何?是自身形式?还是外在功能?传统工艺要复兴什么?怎么复兴?

传承是有机的,活态的,而保护,针对的是那些即将消亡的知识技艺,创新则属于未来,是基于现实的提升(李超德),那么,复活、保护、创新则应分而待之。就此,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唐家路教授也指出,继承不是完全地挪移,而是将传统的某些系统,或者如艺术研究院牟晓林研究员所云,如传统“法式、规矩、惯例、艺诀”等,融入到现代生产、学院知识的框架中,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工艺美术的古与今、新与旧,在变与常的徘徊中,再一次地说明,我们对待造物的知识理论,是基于不同的历史时空的流变所达成的态度与实际经验,它绝非真理,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确,而是在不断复杂的历史切面中,对人、物、事所达成的某种暂时性的“理事情”。
那么,“物”与“理事情”的关系,正如杜牧所形容的丸和盘的关系,我们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既需要不断强化零散的丸,并将之有序化、聚焦化,寻找提供其活动空间的“盘”,从而不断修正既存的“理”(《装饰》杂志周志);也需要以“弘优祛劣”的客观看待传统的态度(张夫也);更需要让传统走进生活(李超德),让人回到物的日常,从日常的存在与发展之境中(王德胜),不断地强化物的“在我、在手、在身”(吕品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物的差异性、谦卑感与自豪感(李修建)。




















    综上,本次培训留给我们的三种启发中,变为本;创新不去旧;越古今而融于物,此三者为辩证关系,变为历久弥新之本,是历史演化之常态;而新往往与旧相互纠葛,于是,物也非纯然之物:它既存于历史时空的变化之中,也超越了历史的具体存在,从而形成不断的历史当下认知。就今天的我们来说,面对工艺古典美术的“述新”,可能性的解决思路是,如何跳出古今新旧眼光所形成的既有阐释,如何切近物,让物不断从其历史境遇与当下感性相遇,迸发光辉。

作者简介
张备,河南郑州人,文艺学博士,现供职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原文载于:中国工美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委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