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健: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的反思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21年 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视文艺评论工作,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为当前工艺美术批评发展指明了道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工艺美术兼具经济及文化的双重属性,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长久以来,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受宫廷或官方文化、文人意趣、民间审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已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但有关工艺美术的批评,却因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相较其它艺术批评而言,更为滞后。
20世纪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 20世纪 50年代至 90年代,工艺美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此阶段对工艺美术的历史、理论及批评的研究也投入较多。在当时的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内的工艺美术院校、各类工艺美术研究机构、各级工艺美术工厂的推动下,工艺美术的批评体系雏形初现,这对中国工艺美术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进入 21世纪,随着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展,工艺美术的研究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建设新时代工艺美术的批评机制和批评体系,成为摆在当下的重要课题。
一、工艺美术批评面临的问题
从现有的工艺美术批评的状况及工艺美术批评体系来看,无论是自身发展状况、批评体系架构、队伍建设,还是文化脉络,都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有的工艺美术批评与行业发展脱节
1997年,教育部取消工艺美术专业后,与工艺美术相关的理论研究与批评体系受到冲击,除了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尚且在部分院校延续外,设计理论及设计批评取代了旧有的工艺美术批评;工艺美术企业在工业化的冲击下,多倒闭破产,仅有少数的工厂得以保留,工艺美术的产业发展不畅;此外,因形势的变化,各省市的工艺美术研究机构也因研究对象的式微,逐渐被取消。 2000年之后,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政策的支持下,工艺美术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重现光彩,沿海的省份也逐渐形成了工艺美术的产业聚集区。但是,教育部在 2012年重新恢复工艺美术专业时,仍将其纳入设计学科之下,工艺美术相关的批评研究仍未受重视。因此,工艺美术的产业发展与理论发展的不对等导致学术研究环境较为混乱。
(二)现有的工艺美术批评体系不完善
20世纪 80年代,工艺美术的批评体系已初步建立,也涌现出一批对工艺美术有深度研究的学者。但彼时的批评体系仍不完善,一是在基础理论、批评方法及学术架构等方面,受美学、文艺学、美术学等评论体系的影响较大,在审美认知、文化形态研究等方面常受到其他学科艺术批评的左右,尚未树立工艺美术批评的特色;二是因工艺美术的属性较为特殊,制作材料、造作工艺、使用功能等因素较为突出,不少工艺美术批评的关注点并未真正放在审美特征或文化的建设上,忽略了精神内涵,工艺美术批评的发展存在误区。这种情况至今未得到根本改善。
(三)现有的工艺美术批评人才队伍建设不到位
当前的工艺美术批评人才,从来源看有如下几类:一为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人员,他们对工艺美术的批评以自身创作经验为主,多侧重技术、工艺、材料、造型等方面;二为工艺美术史论研究人员,他们对工艺美术的历史和理论研究有深入的认知,对工艺美术批评体系的梳理和建设、批评的依据和标准、功能和装饰的意趣、学科理论及审美趋势等方面有系统的研究,是工艺美术批评队伍的主体;三为其他学科的艺术评论人才,他们多以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美学评论为背景进行跨学科评论。在工艺美术批评中,相近学科的介入及超宽的研究视野,尤其是将工艺美术批评放入人文社科的大环境下,有积极的作用。但工艺美术批评人才队伍及研究成果与日益变化的工艺美术文化不相符。
(四)现有工艺美术批评的文化断层
工艺美术是时代的产物,不同时期的工艺美术折射出不同的审美内涵和文化特质,如唐代的豪放、宋代的典雅、明代的隽永。但作为时代文化形态之一的工艺美术,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往往充满波折。19世纪末至 20世纪初,积贫积弱的中国认为学习西方是唯一良药,在“西学东渐”且推崇欧美文化的态势下,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阻碍社会发展的诱因,传统工艺美术也必然备受冷落。 20世纪 60年代,在“破四旧”、反“封资修”等极端观念的干扰下,一味地破旧立新,摒弃传统,导致传统文化再遭破坏,而以此为重要土壤的工艺美术文化传承也难以为继。 20世纪 90年代中期,工艺美术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短暂且辉煌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均对当时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面对强势的工业化的冲击,工艺美术的生产体系分崩离析,发展中的工艺美术批评体系也遭受重创,逐渐被新兴的设计批评体系取代。在百余年来的三次冲击下,工艺美术文化出现断层,批评体系的传承也被割裂。
因此,为发挥当下工艺美术批评在即时性、导向性和批判性等方面的作用,建立适应时代的工艺美术批评体系,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新时代工艺美术审美观,促进工艺美术理论及工艺美术批评的研究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外,鉴于当前工艺美术批评方式的多元化,工艺美术批评体系的建设对引导和规范不同形式和途径的工艺美术评论,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艺美术批评的文化形态变迁
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对工艺美术及其批评体系的建设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国文化是兼容并包的文化,在工艺美术的发展中,不同的文化形态对其产生诸多影响。20世纪之前,传统文化是工艺美术的主要推动力;在现当代,随着生产关系和社会体制的变化,多重的文化因素对工艺美术产生重大的影响;此外,自古至今,外来文化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日渐深重。因此,工艺美术批评对文化形态的关注十分必要。
(一)古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多种思想文化交织、对立、融合的形态。从政治层面看,历代政权将儒、法、道、佛等不同思想纳为统治工具和手段,以中央集权统治为目标,冀望官方文化的主流和引导地位;从文化视角看,传统工艺美术凸显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彰显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美术特色。在传统社会,官方的工艺美术生产是主流,体现主流的审美意识、文化理念、社会思想,同时也掌握最高的生产技术。官方工艺美术的生产有严格的流程,如宫廷所用丝绸,多由内廷统一设计出款式和花样,再交由内府织染机构织造,这些样式受严格的保密制度保护,不允许流向民间。而民间的工艺美术制作首先是保障自身的需要,然后再去满足市场的需求,这些产品强调及时性和性价比,所用材料比官方的略差,制作也不如官方考究,更多的是体现民间工艺美术自给自足的文化特色。
自宋代以降,随着传统经济的发展,民间工艺美术的生产中不乏精品,不少地方的民间产品常常入贡,民间技艺精湛的工匠也常入宫廷服务。但整体来看,官方制作一直是民间工艺美术的模仿对象,尤其是体现帝王意志或审美趋向的宫廷工艺美术,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为民间所追捧。不少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在材质、品种、图案及配色上,常常因效仿官府生产而违制僭越。
(二)现当代文化
因时代的变迁,现今工艺美术体现出更复杂的文化现象,其影响因素有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等等。20世纪,工艺美术在中国经济产业中有不俗的表现,曾经一度是社会经济的有力支持,如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手工业(含工艺美术在内)经济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有极大的增长,可以说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门类之一,这凸显了工艺美术的经济特性。从早期的手工业局到后来的轻工业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国家对工艺美术的重视。至 20世纪 90年代,工艺美术的经济占比逐年下降,诸多工艺美术企业亏损严重,濒临破产。这从其管理机构的变迁可以看出。以省级管理机构为例:工艺美术先是由专门的管理部门二轻工业厅管理,后来因经济转轨,划归至集体工业联合社,再后则因产业规模较小,由专门设立的事业机构工艺美术创新中心管辖,最终创新中心也划归到工业与信息化厅消费品处,工艺美术产品被视为纯粹的商业消费品进行生产和管理。与此矛盾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启动以来,不少工艺美术产品的制作技艺,被列入非遗保护的名录。如现代漆器的生产,一方面是企业的产品,要保证产量,提高利润;另一方面,漆器的相关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不少漆器制作技术和装饰技艺)要给予保护。
所以,我们要明晰工艺美术与手工业的区别,工艺美术品是手工制品中在技艺、材料、装饰等方面较为精美的产品,用现代产业的眼光看工艺美术,追求大而全,是不符合工艺美术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如何引导工艺美术关联时代文化,既是从事工艺美术相关研究的理论家,也是工艺美术从业者关心的问题。
(三)外来文化
对以中原文化为主要依托的中国工艺美术而言,历史上外来文化多是松散地、不成体系地传入。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西亚玻璃器,到汉代的西域刻毛技术;从唐代何稠的绿釉瓷器,再到明清的珐琅工艺,均不足以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全貌,它们仅仅为一些门类提供了可借鉴的技艺或材料。
隋 李静训墓西方玻璃瓶 国家博物馆
自 19世纪后半叶至 20世纪中期,外来文化对工艺美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和表现主义艺术方面。洋务运动也好,维新运动也罢,甚至是五四运动,其重心多在借鉴西方来改良设备和技术,希望能以此推动传统手工业更好地发展,工艺美术的生产也受到这一时期技术革新的影响,有些工艺美术工场或作坊,引入机械取代部分人力;而 20世纪 20年代后,随着留学艺术家的回归,他们带来西方的表现主义艺术理念,尝试在工艺美术的装饰纹样、图案布局和装饰色彩上呈现与传统不同之处。
自 20世纪 80年代,外来文化开始从哲学或思想层面影响工艺美术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当代艺术(艺术观念)涌入,中国美术界思索变革,厌倦了苏联模式及传统模式下固化的艺术形式,希望以新的思想意识和文化形态表现当时的艺术。这在工艺美术领域也有所反映, 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高等美术院校工艺美术座谈会(西山会议),探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问题。同时,因西方社会学批评方法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批评观的纠葛,诸多工艺美术产品开始尝试表现西方艺术思潮的文化符号等,这对 20世纪 90年代工艺美术理论发展及工艺美术批评体系的建设,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当时,对工艺美术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产品本身,而且开始关注它的艺术风格、装饰意趣,以及与此相呼应的文化内涵、哲学理念等。
三、工艺美术批评的社会思想变化
如若说社会文化形态是基础,社会思想则是中国工艺美术及其批评发展的根本,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艺美术批评的价值与内涵,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的认知与社会思想的发展或变化有直接关系。从社会形态看,政治的稳固与否,政权的长久与否,不同文化思想的主导与否,手工业生产体制和发展政策稳定与否,与工艺美术的风格形成及造作文化的理念有直接的关联。
(一)主流的社会思想
一般来说,在传统社会中,工艺美术主流风格明显的时期,多在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如夏、商、西周、汉、唐、宋、明等。当然,影响这些朝代的社会思想在冲突中媾和,工艺美术往往形成以某种风格为主导,其他多种风格为辅助的此消彼长的多重的思想文化现象,这在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夏、商、西周时期,社会思想由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逐步转化为先人崇拜,再到祖先神论,由此衍生出代表主流思想的天命论。这在青铜器上有直观的表现,如青铜器繁多的品种,稳重、威严的形制,神秘、诡异的装饰,以及成套使用的祭礼器,无不是森严等级及君权天授的表现。
在汉代,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始,儒学是为此后主流的思想文化,彼时的儒学多倡导天人感应,强调人与天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又因深受楚地好巫思想的影响,汉代工艺美术常常表现出浪漫且神秘的气息,如丝绸、漆器装饰中无处不在的云气纹,沟通天地的云纹,以及四神纹等。
隋唐时期,尤其是李唐王朝更青睐来自波斯及阿拉伯地区的伊斯兰文明,外来的宗教、思想与传统的儒学融合,塑造了中唐之前雄浑、华贵的工艺美术风格,装饰纹样、制作工艺、器物造型无不受其影响,如大量西亚纹样的丝绸、富丽的金花银器、炫目的三彩陶器等。此外,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有佛学与儒学的对立。唐宪宗崇信佛教,韩愈上表倡导儒学,对佛教进行批判,主要因为礼佛或佛寺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于社稷发展不利,这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批黄金器物可见一斑。因此,崇佛与毁佛交替,佛儒之争对唐代工艺美术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宋代经济、文化繁荣,但周遭少数民族政权林立,陆上丝绸之路难以为继,赵宋偏于恪守传统儒学,尤其是北宋二程与南宋朱熹将儒学发扬光大,创立并发展为理学。受其影响,工艺美术产品呈现出典雅、朴素的风貌。宋代工艺美术风格的形成,一是因理学盛行,对汉儒思想的挖掘,此时出现了不少新的器物造型和极具特色的装饰;二是复古之风盛行,常常于三代中取经典。
蒙元政权在吞并南宋后,以蒙古、色目为主的民族文化思想成为主流,草原和沙漠文明的风格明显,中原的思想文化一度受到压制。明代立国,便以唐、宋为格古,尝试恢复汉制,重视理学的发展,此时的官方工艺美术生产,有严密的管理体制、严格的生产程序、严厉的惩罚措施等。据《大明会典》,地方上供丝绸,押解途中如出现延误或产品污损,押运官会遭受惩罚。再如官窑瓷器烧造完成后,要由督窑太监筛选符合入贡的产品,往往十得其一二。明中后期,王守仁在理学基础上提出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呼吁人性解放,受到士人推崇。江南地区的园林、家具、玉器、竹刻等作品具有明显的文人风气。此外,明代的宗教思想中,三教合一较为突出,这主要表现在装饰纹样尤其是吉祥纹样的广泛应用上,纹样的内容基本包括了佛、道、儒,甚至是伊斯兰教的元素等,它们常常和谐地出现在同一器物的装饰中,其纹样的布局方式多在中心区域进行开光,主纹为儒学传统故事题材,辅纹则常为带有佛教或道教寓意的八吉祥或八宝纹等。
明正德 五彩八仙人物图六方连座香筒 故宫博物院
清代基本是明代的延续,宋明理学尤其是明代心学在清初仍有较大影响,康雍乾时期的官方工艺美术产品也有明代的影子。不同的是,清代是少数民族政权,宫廷工艺美术中常见满族文化的符号,且伊斯兰文化及佛学思想等在产品中也常有体现。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对基督教文化的吸收,一是传教士在清代被给予一定社会身份,二是商贸往来的影响。清代工艺美术品常常体现欧陆风情,诸多产品的装饰纹样、色彩及材料使用与欧洲 17至 18世纪盛行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有相似之处。
(二)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想
因少数民族入侵或中原地区政治对立,形成分散的政权对峙局面时,各政权在文化思想交流中,难以形成融合的态势,缺乏主导地位的思想文化,造成多种文化的并立,这也就导致工艺美术风格的杂糅或多元,以及不同思想文化背景下的工艺美术风格的冲突。
典型的如春秋战国时期,自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天子地位持续下降,天命论难以为继,世俗化的人性自觉和人道情感却愈发明显,朴素的带有人文色彩的思想崭露头角。这一时期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多种文化并存且相互融合,被誉为东方哲学思想大爆发的时期。在工艺美术上直观反映为两个层面:一是漆器逐渐取代青铜器的礼器地位,相较青铜器而言,漆器质地轻盈、形制多变、色彩丰富,造型日趋小型化,带有明显的人文色彩,一改夏商西周时威严的样式,这在其他工艺美术品类上也有所体现;二是工艺美术的装饰更为丰富,且纹饰更为清新,如凤鸟纹、莲鹤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农桑、弋射等纹样。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思想文化是内发的,体现的是中原文化的自我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五胡乱华”,则明显体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场景,诸多工艺美术品带有明显的胡风,草原民族的器物造型及胡人形象在陶瓷和丝绸中常见。当然,外来多种宗教思想的传入,中原士族及文人的避世玄学也有重要表现。具体来说,无论南方、北方,佛学和儒学的影响均不可忽视,漆夹.胎佛像是宣扬佛教文化的道具,忍冬、莲花等佛教题材纹饰在丝绸、瓷器装饰上流行;在民族融合的态势下,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自觉吸收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儒学更是南方汉族政权重要的主导思想,以此宣扬礼制、仁义、宗法等观念,表现在工艺美术上,具体的例子有北魏司马金龙墓的《烈女传》漆屏风、三国吴朱然墓的《季子挂剑》说教故事漆盘等。
北魏 司马金龙墓漆画屏风 大同博物馆
一般来说,五代十国时期被视为传统中国社会又一动荡时期,尤其是后晋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于辽太宗,并自称“儿皇帝”,是为中原奇耻大辱。五代十国的战乱是晚唐节度使割据的延续,佛学也因战乱发展壮大,儒学则遭受压制。因此,此期工艺美术更多的是对唐代尤其是晚唐的继承,如陶瓷、金银器或漆器中,佛教的器物造型占有重要地位。此外,五代时中原文化在与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中,唐文化依然是重要内容,如契丹人的辽政权从工艺美术的管理和生产机构到产品的风格多以唐代为参照,其建筑、陶瓷、丝绸、漆器等作品充满唐代工艺美术遗风。
四、近代工艺美术批评的复杂性
19世纪中叶以来,在外来的社会文化、思想、体制及生产体系的冲击下,在反复的对峙、纠葛、融合中,中国工艺美术及工艺美术批评状况愈加复杂。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进一步摧垮了传统手工业体制,工艺美术背后的传统文化思想也逐渐失去主导性,带有明显欧洲风格的产品充斥工艺美术市场。尤其是广州、上海、福州、宁波、厦门等港口城市,异域文化活跃并开始影响工艺美术的生产。19世纪 60年代,为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部分有识之士展开洋务运动,参考西方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寻求自我革新。以传统手工业迎合机器生产的大势。在纺织、军器和机器制造等领域掀起改革浪潮。虽然这类技术层面的模仿,难以真正撼动旧有的工艺美术生产体系,却开启了主动借鉴西方文化的先河。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蔡元培“美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国民政府开展工艺美术教育,冀望借此推动带有实业性质的工艺美术经济的发展。此外,在五四运动影响下,国内学习和借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声音不绝,国民政府委派诸多知识分子赴欧美及日本等国学习先进技术及文化。在工艺美术领域有留学法国的庞薰琹、雷圭元,留学日本的陈之佛、李芝卿、沈福文等,他们回国后也投身到工艺美术教育中。民国时期的北京美专、上海美专、杭州艺专、苏州美专等学校,都开设工艺美术相关的课程,现代意义的工艺美术概念也是此时提出(蔡元培,《美术的起源》,1920)。当然,发展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工艺美术人才的理想是美好的,奈何民国时期的社会体制本身还未完全脱离封建社会的束缚,工艺美术经济正体现了买办资本主义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缺乏土壤的工艺美术仍只能走传统手工工场的老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百业待兴,亟需积累国家发展的经济资本,限于当时与中国建交的主要是以苏联为首的重工业国家,包括工艺美术在内的轻工业成为我国的主要出口方向。以手工业自救成为国家工艺美术的发展战略,各地通过公私合营、社会主义改造等手段,将家庭和私营作坊统一归国家或集体管理,延续数千年的工艺美术私营经济退场了。从社会层面看,工艺美术经济划归公有,是应急的手段。
十余年间,工艺美术经济有了极为快速的发展,其规模扩大了成百上千倍;但从文化层面看,盲目消除带有私营性质的工艺美术作坊或工场,不是最佳手段。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的思想中,批量的工艺美术产品缺乏充足的国内市场,主要以外销为主,导致器形和装饰的模式化,这种状况必然会造成产品脱离本土,不利于长期发展。尤其是 1958年的“大跃进”,诸多省、市、县,甚至乡镇,纷纷成立工艺美术工厂,全面铺开工艺美术经济。这一举措过于急功近利,忽略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自我革新,允许多种经济体制并存,促进了私营工艺美术经济及工艺美术文化的多元发展。当时的小型企业扎根当地,产品多迎合民众需求,在装饰风格及产品型制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此外,改革开放后,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潮涌入中国,尤其是西方艺术批评理念的影响,对工艺美术批评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震动颇深。因此,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和批评研究也顺势蓬勃开展,国内工艺美术院校及工艺美术研究机构的成果,初步构建了新时代工艺美术的文化体系,比较有影响的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于 1983年成立工艺美术学系,这是高等教育中第一个以工艺美术历史、理论和批评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也为工艺美术研究输送了大批的人才。20世纪 90年代末,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声浪中,工艺美术的生产模式和生产体系在工业化的冲击下独木难支,工艺美术承载的文化思想已跟不上主流文化的步伐,产品更新无力,技术滞后,装饰陈旧,日趋萎缩。
进入 21世纪,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工艺美术又被再度认识。当然,此时的工艺美术不再刻意突出其经济形态,而是强调文化特性,如从 2002年前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普及,再到 200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提出,以及此后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等,恰恰是工艺美术文化价值的自我重塑,也是国家重视新时代的思想文化建设,提倡新时代文化理念的重要表现。
五、当前工艺美术批评的内容建构
鉴于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的文化形态变迁、社会思想变化,以及近代以来工艺美术批评的复杂性,如何建构工艺美术批评体系,使之表现与时代相融合的特质,是难以把握的事情。当前,工艺美术的思想文化自由且多元,无论是陶瓷、漆器、玻璃,还是木雕、石雕、竹刻等门类,传统儒学、佛学、道家思想,以及文人、民间的文化,甚至是完全复古的风格,常常出现在工艺美术的创作中,但唯独缺少表现当下思想文化形态,或是展现当下艺术风貌的工艺美术产品,这是值得警醒的事情。因此,工艺美术批评应当侧重工艺美术价值、精神、伦理等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批评体系建设。
(一)工艺美术批评的本质特色
工艺美术批评要关注工艺美术的适用对象。工艺美术产品是兼具物质特性和文化特质的精美的手工制品,其制作材料、造作工艺及装饰纹样都较为考究,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且经济价值不菲。传统社会工艺美术产品的拥有者大多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或经济实力雄厚。因此,工艺美术产品的适用对象必然是小众的。即便当前的工艺美术早已不是特权阶级的产物,工艺美术市场也完全开放,且中国有 4亿左右的所谓“中产阶级”,但掌握工艺美术知识、理解工艺美术审美、又愿意消费工艺美术产品的人群又能有多少?从现实的萧条的工艺美术市场中,可见一斑。因此,工艺美术产品的对象不可能迅速增多,只能慢慢去培养。
工艺美术批评要关注工艺美术的经济特质。经济属性是工艺美术的表象之一,最直接的表现是工艺美术产品的市场定位及其价格,工艺美术批评必然要关注并考虑经济因素的影响,考虑与经济相关的价格成本等问题,工艺美术产品的价格可在保障其品质的前提下合理地波动。如前所述,工艺美术在任何时期都不是低消费的产品,如若强行将工艺美术产品变成社会普及的商品,只能通过机械生产降低人工成本,以采用廉价替代物降低材料成本,以及以运用粗糙加工技艺降低技术要求等手段。如此,工艺美术必将不再是工艺美术,而成为低档的社会快销品。20世纪 90年代的工艺美术大发展时期,出现了诸多通过降低经济成本占领市场,却又因质量问题被市场摒弃的例子。因此,经济效益是工艺美术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目标。
(二)工艺美术批评的思想文化
在认知层面,新时期工艺美术是多种思想文化杂糅的产物,既有侧重传统文化审美的复古思想,也有侧重实用或适用的创新思想;既有侧重表现价值观念和个性认知的创意思想,也有侧重文化符号理念的创设思想。这些不同的思想文化是并轨发展的,相互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复古思想多针对传承传统工艺美术文化而言,表现在对工艺美术材料、技艺、装饰、造型方面的文化延续,借由古代社会有重要影响或典型特征的工艺美术文化的现代嫁接,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创新思想是 20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工艺美术的指导思想,是将现代主义的理念融入工艺美术中,注重产品的使用功能的开发,以设计的手段拓展工艺美术产品的应用领域,是以“实用美术”或“工业美术”的概念来特指工艺美术,将其作为现代设计的产品;创意思想源于 20世纪 7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之下的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是以创意文化的理念来阐述工艺美术,着重将工艺美术作为个性化追求的符号,体现在工艺美术满足大众需求基础上的自我文化再认知;创设思想严格来讲不是具体的概念,其基本理论是 20世纪 90年代有重要影响的由物质社会转向非物质社会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衍生的非物质文化的理念,从工艺美术视角看,非物质文化涉及工艺技术的传承,是将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的文化符号,探讨其思想文化的价值。
(三)工艺美术批评的伦理意识
工艺美术不是单纯的艺术行为,也有文化、经济、技术等多重特性,它们又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构成基本的伦理关系。因此,工艺美术批评应关注工艺美术中的伦理意识。
工艺美术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相较工业化生产而言,工艺美术更贴近自然,诸多产品的制作材料直接源于自然,如玉石器、竹木器、陶瓷等的制作材料,对自然的依赖度较高。这类材料的处理要在“源于自然”上下功夫,控制好源头,严禁过度开采,在加工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如丝绸染练产生的污水,陶瓷烧造消耗的燃料与产生的废气等,都要注重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尽量减少对自然的破坏;工艺美术的创作也需要关注自然,以“师法自然”为灵感来源。人类的造物史就是不断创造第二自然的历史,是以自然为准绳的。因此,自然界中缤纷的色彩、多样的造型、丰富的纹样都是工艺美术创作的参考。
工艺美术与人的伦理关系。工艺美术要关注与人的关系,毕竟其产品本质上是服务于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因此,工艺美术要有“为人”的思想,要从造型、功用、装饰、文化、审美和身份等诸方面体现为人服务的理念。所以,工艺美术要贴近人,现代社会中那些远离人、缺乏亲近感、缺少人本意识的工艺美术产品,有悖其初衷。当然,工艺美术是由人创造的,也要关注其与生产者的关系,生产者是推动工艺美术发展的最直接的群体,工艺美术所表现出的材料美、工艺美、装饰美等,离不开生产者的努力。相比传统工匠,现今的生产者有更广阔的视野,更综合的文化素养,对新事物有更高的接受度,必然有利于工艺美术的发展。
工艺美术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工艺美术是时代的产物,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审美的变化、社会主流思想的演进,在工艺美术产品上有直观的表现。工艺美术又是与社会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门类之一。因此,工艺美术批评有必要关注工艺美术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其伦理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对工艺美术的关注度和接受度。社会关注度和接受度高的产品,引领人们生活美的发展,体现社会物质和文化的进步,这是工艺美术的正向作用。但当前仍有表现极端或畸形的工艺美术产品:一类是刻意走低俗路线的工艺美术,既冲击社会的审美水准,也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应坚决反对和抵制;一类是故作高雅,要么以过于奢侈、远超社会接受度的不菲价格显示其高贵,要么动辄以引领审美自居,标榜其为当代工艺美术的标本以显示其前卫,这也是需要警醒的。
余 论
前文已对中国工艺美术批评面临的问题、文化形态变迁、社会思想变化,近代以来工艺美术批评的复杂状况及批评体系的内容建构等,作了系统阐述,它们均是立足于固有概念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的探讨。从 19世纪中期以来的社会发展来看,工艺美术思想文化是呈动态的、波状的曲折变化,它逐渐由隐性文化向显性文化转变,尤其是 2000年以来,工艺美术的内涵与外延表现为包容的、非排他性的文化形态,这也是工艺美术批评关注它的原因。
如果说当前对工艺美术的认知囿于学界普遍认同的手工业、工业化两个时间阶段,工艺美术体现的是对手工业时期的文化反思,对工业化时期的文化反映,那工业化之后的更遥远的时期,是否仍会冠以工业化的称谓?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工艺美术的概念和性质是否又会发生变化?工艺美术文化理念的立足点是否存在?甚至工艺美术这个概念是否还会存在?这些都是难以厘清的问题。
因此,工艺美术批评在关注当下工艺美术思想文化、物质形态、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同时,也应目光长远,探讨未来工艺美术的走向,探讨未来社会体系下工艺美术文化状况,这正是工艺美术批评有待持续关注的方向。
张健,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执行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来源:《艺术评论》202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