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协伟:在全球性议题与中国思维中找到一种应对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观点 | 宋协伟:在全球性议题与中国思维中找到一种应对
时间:1970-01-01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205      分享: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荀子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欲望的无限增长使各种危机愈演愈烈。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频仍,其中,化石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造成的的环境灾难尤为显著。近两年新冠疫情的滋生蔓延更是进一步凸显出人类的生存困境。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是否还能够维系,世界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问题。


人类需要智慧,需要合作,需要解决方案。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2021年4月举行的世界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新发展理念。这些举措势必将对人类的前景产生重大影响,而作为一种颇具创造力的人道智慧,设计及其对于物质世界的应对——材料,当然不能置身事外。


事实上,设计界对于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早在1960年代就渐成趋势,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和理念也从那个时候起日臻成熟。而大量的解决方案,如可循环、再利用、省材料、可降解、高品质、易拆解等等,都基于我们对“人造物”的理解和“材料”的研究。在上述背景下,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携手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围绕人类的生存困境、生态可持续的主题,从材料的起源、转化、后果与进化展开叙事,共同策划了“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展。


展览的选材主要侧重于三个面向:

首先,新材料的发明及其在设计和产业中的应用。创新是文明前进的动力,新问题可以通过研发新材料来找到更有效的设计解决方案。寻找和发现新材料,已经成为跨学科的实践,不再囿于材料学、化学等学科,生物、建筑、时装、产品设计等领域也在进行材料的试验、发明和利用,多元道路上的努力同样值得我们珍视。


其次,传统材料的新设计和新应用。比如在中国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丝绸,南方广泛使用的竹子,草原地区的羊毛等等,这些从石油时代之前就开始使用的材料,几乎都是环保无害的。就像青蒿素的发明以及中草药在抗击新冠肺炎中的应用所启示我们的那样,解决新的问题不一定都用新材料,传统资源的创新性转化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和路径。


第三,围绕材料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所展开的系统设计思考。全球范围内看,有相当一部分绿色环保理念的新材料、新技术来自西方,但在中国得到了大规模的使用和超水平的发挥,这是由中国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庞大的人口和巨量经济体的国情所决定的,光伏和风能发电都说明了这一点。


“万物生息”以全球巡展的方式举办,并在中国举办全球首展,就是希望能够在全球性的议题与中国人的思维框架中找到一种应对。事实上西方人所理解的“Material(物)”,主要是没有生命的物品、材料和无机物。而在中文的“物”则既可指代无机物,又包括有机物,植物、动物、人物、物、事物,“万物”皆“物”,这大概是汉语的模糊性所致。然而,在当下的绿色生态和可持续设计中,我们却惊喜的发现,中文的这种模糊性却恰恰吻合后石油时代的设计材料观。而中国人注重天、地、人和谐共生的自然观,也为我们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总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索一个可持续的人类未来。


宋协伟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



影响


尽管现代制造业以其惊人的速度和种类多样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它的快速发展也使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今天,我们的周遭充斥着越来越多复杂和看似丰富的材料,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其消耗殆尽。过去,物的寿命往往比它的拥有者更长,但现在,服饰和智能手机等物品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两到三年。我们对材料的强烈需求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各种负面的影响。


第三部分“影响”考察并呈现了当今全球材料开采和消费体系对环境和人的影响。Zuketa电影制作公司最新委托制作的影片展示了自采矿至集约化棉花种植产业中,材料开采行为对环境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至于对人的影响,则是通过展示橡胶产业暴力史和遗产,以超大规模视觉图形的方式来探讨的。该部分包括图像、影像、文献,揭示出关于自然中神奇材料的那些复杂且往往使人震惊的故事。


人力成本:

今天,我们周遭所有的材料几乎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从攫取到加工,生产到运输,每件物品都是一系列人类行为的产物。过去,我们倾向于使用本地可用的材料。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影响,材料被运往世界各地,这导致了材料生产地和产品使用地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往往不知道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牺牲与压榨。许多材料开采与加工都存在着类似的不公,这一事实在橡胶产业中尤甚。

《在福特兰迪亚橡胶种植园清理树木》 1933年 亨利·福特基金会提供

《普图马约:魔鬼的天堂》 沃尔特·欧内斯特·哈登堡 1912

《刚果自由邦的故事》 亨利·惠灵顿·瓦克 1905年



环境成本:

我们对物质的漠视导致一部分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虽然人们把注意力大部分聚焦于塑料危机之中,但所有材料的攫取都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密集的棉花种植已经导致亚洲的咸海枯竭;疏浚河床破坏了整个东南亚的生态系统;锂矿开采威胁着阿塔卡马沙漠本已稀缺的水资源储备。随着气候危机的日益临近,尊重我们物质世界的有限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Consequences》 祖克塔电影制作 2021年 6分9秒

《博柏利风衣》 博柏利公司 1970年代 防水棉华达呢 里查德·威尔逊

《塔拉萨自行车轮胎》 大陆集团公司 2020年 蒲公英橡胶 设计博物馆 大陆集团公司捐赠


进化


我们的物质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我们不能继续在原路上前行,但也很难知晓如何改变我们的轨迹。这些迫切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使人感到难以承受,对许多人而言,放弃责任似乎是更容易的选择。然而,世界各地的设计师、科学家、制造者和思想家都在努力地寻找一条新的前进道路。


寻求更合理、更智慧的材料使用方式将是实现这一路径的关键所在。设计师积极采用尖端科技来研发更具可持续性的材料,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被低估的资源,并在传统方法之中找寻可取之处,用创新的旧物质和传统的新方法,重新平衡我们与赖以生存的地球之间的关系。


第四部分“进化”,展望了材料的未来,以及设计师如何在有限资源内寻找更加智慧和可持续的工作方式。该部分以十多位当代设计师的作品为背景,为当今材料设计提供了颇有启发和乐观的概述,从大规模的工业干预谈到注重个人与手工制作的超本地化项目。该部分试图提醒观者,材料设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其在解决紧迫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该部分有五个关键词:生长、再生、循环、智能、超本土化 


生长

《元塑系列》 任曰 2014年 蜂蜡、亚克力


《元塑系列》是我与蜜蜂协作的作品,我亲自饲养蜜蜂与其朝夕相处,从这一角度我即是艺术家也是养蜂人。创作的过程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真相,充满了干涉、自洽、控制、协调等一系列生命真实,对我而言蜜蜂已超出材料的概念,是自我镜像与精神体验的至上物质。“元”意指生命塑造本源,“塑”则是生命幻变的印证,“元塑”由此构成我对生命完形的理解。


《蜂蜜花瓶》 马琳·惠苏德 2016年 蜂胶


马琳·惠苏德来自一个养蜂人家庭,她借助昆虫来设计新的工艺形式。她的作品包括用蜂胶制成的花瓶,而蜂胶是蜜蜂制造的一种类似玻璃的材料。每个蜂箱每年产出的蜂胶不到100克,这使其成为一种极其珍贵的材料。通过生产这些有趣的(且芳香浓郁的)物品,惠苏德希望能够促使人们对蜜蜂以及昆虫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尊重。


再生

《玉米纤维板》 费尔南多·拉波塞 2018年 墨西哥纯种玉米壳

设计博物馆 由康兰基金会协助购买


设计师费尔南多·拉波塞与墨西哥的托纳赫克斯特拉土著社区合作,使用当地的玉米壳制作瓦片和镶嵌细工,从深紫色到奶油色颜色种类丰富。这种新材料的生产为墨西哥本土农民提供了额外的收入来源,鼓励他们保护和种植本土玉米品种,而不是选择更有利可图的转基因品种。


《森林绒毛》 塔玛拉·奥乔拉 2019年 松针纤维 设计博物馆 由康兰基金会协助购买


松树是世界上主要的木材来源。仅在欧盟国家,每年就有6亿棵松树被砍伐。占松树质量20%至30%的松针通常会被丢弃。设计师塔玛拉·奥乔拉尝试研究这数十亿未使用的松针的潜在用途。通过粉碎、浸泡和压制等技术,她将松针转化为纺织品、复合材料和纸张。还可以从这个过程中提取精油和染料。


《红泥》 Thus That工作室 2019年 铝土矿残渣 设计博物馆 美国工艺美术研究院捐赠


铝土矿残渣,也被称为“红泥”,是铝工业中的危险副产品。每一份铝的提取都会产生超过两份以上残渣,造成超过5亿吨未使用的红泥遗留在大型矿坑里。Thus That工作室与铝工厂和研究实验室合作,发现这种废料可以加工成陶瓷体和釉料。这套餐具是他们研究出来的最高成果。它展示了有毒废料如何被转化为安全而美丽的东西。


智能

《FreshTag》徐睿 2019年 生物塑料、指示剂


⻝物浪费是世界粮农组织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物浪费不仅仅是道德和经济性问题,也消耗了有限的自然环境资源。目前,采用静态“Best Before”和“Use By”的传统标识方法可以方便消费者判断⻝品的有效保质期,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过程中带来的⻛险。因此FreshTag智能包装利用特殊材料能够实时监测和记录⻝物的品质信息,从而感知和记录⻝物的变质情况,该⻝物新鲜度指示系统可以被制成可降解生物膜、印刷型墨水和⻝物标签,准确监测⻝物变质过程中发生的微生物变化,报告当前的新鲜度状态,让消费者可以通过视觉语言更加直观的读取⻝物的状态。FreshTag希望为⻝品包装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创新,为消费者带来更健康、更智能的生活方式。


《半人类花瓶II》 杨泓捷 2019年 海拉细胞和PCL构架


作品是由三个海拉人体细胞(human HeLa cells)延伸出来的花瓶——即在三维打印花瓶结构上促成海拉细胞组织生长,再用考马斯(Coomassie)蛋白染色,生成一套外观类似于传统蓝白瓷器的花瓶。


作品基于近年来医学领域人体组织工程技术的突破,在设计领域对科技概念进行思考。设计师打破人与物之间固有的隔阂,尝试通过此种方式探索美学概念在当今科技社会中的新体现。


作品是同荷兰埃因霍温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 Dr. Patricia Dankers 及她的博士生Dan Jing Wu合作完成。


《凝固的蓝烟》 黄红岩(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气凝胶研发团队) 2021年 纳米气凝胶


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中,使用了我国独立自主研发的多项“黑科技”,其中,火星车使用的热控材料是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将分别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并且超轻特性极大地减小了火星车的负担,让它跑的更快,跑的更远。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纳米孔隙结构的轻质材料,被科学界誉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它是由纳米尺度的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网络结构间包含着丰富的纳米孔隙,孔隙率可以高达99.8%。由于它的骨架结构是纳米尺度的,可见光可以从中间穿过,同时会发生瑞利散射,让最常见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肉眼看上去像是被冻住的蓝色烟雾,这和天空呈现蓝色的原理是一样,所以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绰号,叫做“蓝烟”。


循环

《咖啡砖》Organy 2021年 生物质复合烯烃基 生物质复合烯烃基:49%咖啡壳(回收自云南)、5%合成中间体、41%烯烃


咖啡砖是为本次展览定制的,按照标准砖的尺寸制作,传播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砖可以当作镇纸,书立,装饰品,也可以做展台,搭建成各种造型。展览结束后,砖可以100%回收,做成椅子,衣架等产品。


《亚麻椅子》 克里斯汀·梅因德斯玛 2018年 亚麻纤维和聚乳酸


亚麻椅子是由亚麻纤维和聚乳酸制成的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椅子,其中聚乳酸是一种由甘蔗或谷物淀粉制成的生物塑料。亚麻是一种可持续的作物,它的种植只需要很少的水和杀虫剂。这把椅子由九层亚麻叠在一起制成,四层为编织的亚麻织物,其余五层是新开发的针毡亚麻。椅子的制作仅使用了一张这种复合材料,座椅部分从中间切割下来后,其余的材料被分开叠成V形的椅子前后腿,不产生任何材料的浪费。


《生物虹彩亮片》 艾丽莎·布鲁纳托 2019年 纤维素


塑料亮片看似小而无害,但却对海洋野生动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它们由石油基材料制成,被丢弃后通常会流入海洋并被海洋动物误认为是食物而吞食。生物虹彩亮片是一种由纤维素制成的可生物降解的替代品。纤维素这种天然材料,重量轻、强度高且可堆肥,还可以形成天然的的闪光颜色。


超本土化

《飘》张雷 Jovana Zhang Christoph John2011年竹纸 榉木



“飘”纸椅来源于设计师的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宣纸做成椅子。用天然胶水把皮宣纸一层层糊在伞骨上,这是余杭纸伞的传统工艺。“飘”纸椅利用了宣纸细腻的质感和韧性,使其既具备温暖的触摸感,同时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力。宣纸由安徽泾县宣纸作坊制作,糊纸由设计师和余杭糊伞师傅一起完成。让人惊讶的是本来给人柔弱感的宣纸,在特定工艺下,可以具备实木那样的牢固度。


《手工捻线怀旧毛毯》 Dechen Yeshi  2020年 白色牦牛绒

 

这是诺乐工坊厚重的经典作品。整件作品经工匠手工捻线五天后,才开始手工编织。细密紧凑的纹理,柔软舒适的触感,加上边部的对比色装饰,堪称完美的杰作。它以100%本真白色牦牛绒为素材,未经染色,保留其最纯的原色白,给人一种干净,简约又大气的视觉效果,且每一千头牦牛中仅有一头为白色牦牛,可见它的珍贵。


展览现场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