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海:紧紧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探索壮乡民族建筑传承与人居环境建设新路径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原题:基于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在地民族建筑传承与人居环境建设
文/林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接粤港澳,西联云贵川,背靠湘赣,面向东盟,处于我国西南出海大通道关键节点上。这里不仅拥有独特而灿烂的多民族艺术文化遗产,而且在省际、跨境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因复杂的地缘关系塑成了丰富而浓厚的文化交融语境。近年来,广西在艺术教育、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建筑传承、人居环境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实践经验,鲜活印证了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的在地民族建筑传承与人居环境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作为具有丰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广西,如何更好地加强对本土民族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与研究,以构建起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与创作实践体系,以及具有西南、华南少数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场域”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研究方向。它要求我们具备研究与实践的双重视角,一是“文化学”视角,把民族建筑传承与人居环境建设放诸历史人文的维度探究审视,通过对其民族文化构成的追溯,为保护与传承寻根铸魂;二是 “新工科”视角,把科技前沿、大数据、信息技术等新方法与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建筑传承、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工程与艺术相融合、理论与实践相并重的人居环境设计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最终建构基于人居环境及相关产业为导向的工艺融合专业集群。
(一)广西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
广西的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相继启动传统稀有剧种剧目抢救性保护记录工程试点工作,重点推进“壮族文化(百色)生态保护区”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积极推进自治区级侗族文化(三江)、苗族文化(融水)、瑶族文化(金秀)和桂派戏曲曲艺文化(桂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和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2014年以来,广西共建设了19个非遗传承基地,多项遗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6年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9处世界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实绩突出,完成宁明花山岩画本体三期、兴安灵渠秦堤防渗加固、富川瑶族自治县马殷庙等一批国家、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实施靖江王府及王陵、甑皮岩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合浦汉墓群等大遗址保护工程。
(1)在保护文化遗产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
广西“十三五”规划,将文化+产业“双特色”融合发展作为文化总体规划布局的重要一环,明确提出要“建设北部湾特色文化产业圈、西江特色文化产业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特色文化产业带,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和特色文化城镇、街区、村屯建设,树立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一地一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我们通过乡村振兴规划与非遗技艺产业接轨,在建设智慧人居环境的同时,重视挖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对广西现有文物分布进行了考察。基于这些研究,开展了“罗坡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图1)”“贵州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设计 (图2)”“姑辽村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图3)”等一系列实践项目。”
图 1 罗坡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以南宁缸瓦窑艺术村的改造设计为例。该村位于邕江畔,村落沿江排布,整体随形就势。历史上缸瓦手工业盛极一时,文化遗迹数量较多。201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缸瓦窑村列入广西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进行了景观规划设计改造工作。我们本着保护当地的文化原生性的原则,努力唤醒缸瓦窑村沉睡的文化记忆,并为其现代转型发展注入生机活力,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图 2 铜关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研究中心设计
首先,重塑景观特征。在尊重村落原生规划格局基础上,保护传统建筑,延续缸瓦窑、缸瓦屋、香火龙、红色文化、民族民俗等特色设计,保护现有古树和独特红色文化——革命烈士林景云故居,以留住乡愁记忆。在新建筑设计中,延续村落肌理,建筑样式,乡土材料,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演绎。造型及结构上以简洁、利落的线条,开阔、留白的空间视觉设计为主,满足艺术家、艺术行业相关从业者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等实际功能需求(图4)。
图 3 姑辽村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
第二,调整与恢复自然空间。在景观设计中,结合缸瓦窑村原有的场地自然特点与空间特征,构建“一轴、一带、四片区”景观空间结构(图5),并进行针对性地采取去污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保育等措施,使“文”“人”“居”相互融合。
图 4 缸瓦窑艺术村建筑概念图
第三,因地制宜置入产业,立足于缸瓦窑村的手工业历史,定位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通过置入新兴手工艺产业,多媒体艺术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等内容,将缸瓦窑村打造成一个以艺术生产创作为主体,以传承发展广西特色手工艺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创意基地;一个致力于整合跨界资源,结合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还原古埠繁盛面貌的旅游休闲村。通过恢复其自我“造血功能”,令缸瓦窑村再次焕发活力。
图 5 “一轴、一带、四片区”
(2)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才
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通过“传承人”的保育及相关产业的振兴,从而实现“活态传承”。通过持续开展非遗培训班、主持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广西艺术学院驻百色传统工艺工作站等人才培养项目,带动社会对于文化遗产的关注,提升高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带动精准扶贫,活化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2017年至今,我们开展了8期“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项目”(图6)、广西传统工艺工作站广西艺术学院站项目、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实施中,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的田野调查,通过培育非遗传承人的传统手艺与文旅产业相融合,达到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图 6 非遗班学员作品
(二)地域文化与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受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双重影响,地域文化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性。在这一语境下,传承与发展地域文化,应当充分秉持“尊重自然、发扬传统、理性传承”的原则。对于承载历史记忆的环境元素,应当挖掘其中与时代相符的部分进行再设计,使其符合当代设计文化的场域,凸显实用性。同时,也应在整体环境设计中巧妙融入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使之积淀审美的形式成因、彰显深邃的历史感,更有情怀,更具韵味。
从这个意义上讲,广西地域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和有的放矢相结合,整体战略和灵活多样相结合,坚持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相结合,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珠玉合璧,使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在“创新”中“守正”,在“守正”中“创新”,通过“见人、见物、见生活”,更好服务于广西现代化建设。
图 7 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创新设计青年人才培养”
(一)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培育
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应该贯穿在研究和教学两个方面。如我校承办2017-2020的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重大文化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6年陶雄军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美丽壮乡”民居建筑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项目;2017年陈建国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广西乡土景观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本人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广西少数民族纹样艺术(蜡染、织锦、银)创新设计青年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江波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广西与东南亚民族建筑艺术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等,均是基于在地文化遗产保护,广西特色建筑文化保护。
以2020年“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实践(图8)”研修班为例。该班学员多数是来自广西各地的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包括自治区级、市级以及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跨度较大,年纪最长的有五十多岁,年纪最轻的有二十多岁。当中大部分学员是传统木构建筑的掌墨师,都有着多年的木工经验。研修班以专家讲座和集中讨论的方式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广西传统民居的文化解析与传承发展、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技艺再造的类型与方法研究等科目。通过传统技艺与新技术、新理念、新需求的结合,推动传统木构技艺自我更新,更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增强产业生命力。
图 8 广西少数民族木构建筑传承与创新设计研修班学员与作品
(二)结合本科教学的传统建筑传承
结合教学进行的传统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收获了双赢的成果。广西容县真武阁,自明万历元年至今完整留存,被誉为“天南杰构”,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合成“四大名楼”。其特点是结构使用杠杆原理,采用不使用横栱的偷心造斗拱形式联系起梁柱体系,出檐深远,结构稳定。真武阁是广西珍贵的传统建筑遗存的代表之一。我们完成了对楼阁整体的测绘,及每个木构件大样的绘制。并结合了宋《营造法式》和清《工程做法》对构件的用材尺寸,结构搭接关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重制了缩尺模型,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又对“七檩歇山转角周围廊”构造进行了研究。上述两件作品入选了2019年全国美展(图9),对传统建筑传承起到了推广作用。
图 9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七檩歇山转角周围廊》与《真武阁》
(一)广西人居环境设计的地域特色
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认为,天地、四时、万物都具有自身的内在美,这种美是不必言说的,人们需要遵循这样的美。中国传统山水表现的不是浅层的表象之美,而是表现天地共有的大美。画家把自然万物的本质、运行规律描绘在宣纸之上,把自然万物延伸于画面之内。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幅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就是一个微型的自然,一个微型的宇宙,它所表现出来的秩序感和大自然的秩序是一样的。可以说,画家作画的过程就是在模仿大自然运行的过程,而画家本人则在模仿大自然之中逐渐感悟自然,进而修身、悟道,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居环境设计也是在特定的空间之内造景,达到模仿大自然的秩序感和运作过程,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异曲同工。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历来有“因画入园”的理念。中国文人寄情于山水,并将其融贯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使得古典园林成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生活环境。因此,山水画的审美内涵、布局手法、创作范式等对当下人居环境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受到山水画中“天人合一”观念的启发,人们在人居环境设计过程中也在试图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人居环境。在智慧人居环境范畴内,人和环境不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与传统山水画中所表现出的理念相契合——人是自然或环境的一部分。从古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之山水到今日倡导“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乡愁,其中均暗含了诗意栖居的理念,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思与向往。
在现代语境下,人居环境设计已不单单是要满足人们宜居的环境美,而更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追求。具体到广西人居环境设计而言,要营造极具地域特色的符合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人居环境,首先即是要立足广西文化场域,把握广西独特的人居环境特色。
第一,广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山水,既是壮乡独特的地理特征,又在源远流长的艺术创作中孕育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
第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特色。2008年国务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定位北部湾经济区以海湾文化为核心,形成涵盖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都市文化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和文化圈。北海市2010年获批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立了北海市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第三,广西的少数民族村落文化遗产资源显著。广西自古以来便是多民族聚居区,这里民风淳朴,社会关系和谐稳定,有着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无论在民族传统建筑、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音乐等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是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都体现了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第四,吸收和采纳东盟国家文化元素。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跨国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二)乡村振兴与公园城市相向而行,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新范式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广大乡村的发展路径;“公园城市”建设是为后工业时代“积劳成疾”的城市提升所开出的“药方”。二者的虽然面对不同的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却相辅相成,对立统一。它们相向而行,成为了未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范式。
每座传统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山水风光、气候资源、历史建筑、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构成了传统村落的完整面貌。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活化乡村,不仅能让村民收获经济利益,同时也能让村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收获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
“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未来的城市发展思路将是通过对城市中生态系统、游憩空间、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整合,实现“城市公园化”的融合发展。着眼城乡绿地系统的优化布局和公园体系的完善与建设,提高公园城市公共服务能力与人居生活品质,形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新时代城市景观风貌。并进一步带动城乡关系的发展,提升城市第三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公园城市的建设应该要有乡村振兴的田园情怀。
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二元结构对立仍然明显。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建设,以回归“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公园城市理念下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通过在广大的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休闲旅游中心、郊野公园等多类公园场景营造,满足城乡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使乡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传统文化遗产得以更好的挖掘与保护,同时也改变了乡村空心化等问题,使更多的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图 10 美丽乡村建设•南宁市良庆区乡村风貌提升项目
四、结 语
总的来说,当下做好广西地方性文化遗产保护,首先要坚持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抓住文化旅游契机,积极实施文化产业路径,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效益。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拓展对外传播的辐射面,形成社会效应;提升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艺术服务水平,将非遗发展成为文化体验产品,吸引游客,最大限度地让游客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传承体验之中。其次要将乡村振兴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将地方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布局中。以地方性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带动新农村建设,以留住浓浓的乡愁。
新农村的建设意味着新生活、新秩序的建立,在新农村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提倡智慧人居环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将民族技艺在新型人居环境中活化起来,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使之形成一种新的民族生活方式。只有针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大量的田野调查,才能深刻认识在地性文化产业与旅游相融合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旅融合,才能让传承人通过手艺致富,才能从根本上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推进文旅融合尤其要注重各地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的发掘与呈现,其最终还是要通过建筑、环境空间来呈现当地的文化特色。通过新型人居环境的构建,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人机信息交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各种策略来承载和表现当地的特色文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产业置于其中并成为新型智慧人居环境的一部分,从而达到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的理想效果。
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中,践行新发展理念,要基于在地文化遗产保护,对民族建筑文化有效传承,科学建设人居环境。在变局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总结经验,为加快建设壮美八桂,提升壮乡风貌探索新路径、新举措。针对当前文旅融合的迅猛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也要改变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推动在地文化遗产传承背景下的人居环境专业群的构件和人才培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并在人居环境专业群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推行文化遗产学教育,包括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在整体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评价策略等,最终服务当下的人居环境产业集群。
投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