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鲁生: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015年,“振兴传统工艺”写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2017年,“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纳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正式出台。传统工艺的品种、技艺得以不断发掘、保护与传承,文化内涵融入生产、生活、教育等层面。可以说,传统工艺具有生态智慧、艺术审美等人文价值,其振兴需进一步融入当代生活。政策机制、文化基础、当代生活由此构成了传统工艺振兴的内生动能。
一、传统工艺的资源禀赋
1997年,我国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二条对“传统工艺美术”作出如下界定:传统工艺美术,是指百年以上,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世代相传,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采用天然原材料制作,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日本在1973年颁布的《传统工艺品产业振兴法》第二条为“传统工艺品”的认定列出五个具体指定条件:(1)主要应用于日常生活;(2)主要制造过程为手工制作;(3)依靠传统技术或技法制造的物品;(4)使用传统原材料为主要原材料制造的物品;(5)在一定区域内有为数不少的从业者进行或参与此款制造工作。可见,中日两国在传统工艺界定中都对其传统文化资源载体作出认定。
传统工艺的资源禀赋包括传统工艺思想及其影响下的生活方式、审美习惯和生活品质等。传统工艺的创造者作为社会历史主体,参与创造了传统社会的生活史、文明史。他们所秉持的认识世界的宇宙观、自然观以及造物思想观,构成了传统工艺的思想基础。这些工艺思想或集中见于中国古代专门的设计文献(如《考工记》《天工开物》等),或散见于先秦诸子、史书、诗词歌赋乃至文人笔记中,其内容涉及:工艺的功能、材料、工具、工法、工序,以及色彩、结构、造型、品鉴,甚至工艺造物活动的管理等方面。中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如儒家、墨家以及道家的造物思想,都体现了传统工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比如,“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工艺造物原则,体现了人文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的统一。如果将传统生活方式置于传统工艺思想、文化的语境中进行审视,就会发现,传统工艺思想文化与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两者是互动同构的。做好中华传统工艺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对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传统工艺受“天人合一”观念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形成了“巧师造化”的工艺美学观。同时,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工艺品内容和形式、功能和装饰相统一,形成了“文质彬彬”的工艺美学观。如明代黄成所著《髹饰录》里明确提出“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的“三法”,核心思想在于“巧法造化”,而“质则人身”和“文象阴阳”则是“巧法造化”的具体化。由此,不仅强调了纹饰应遵循取法天地万象的原则,而且指出纹饰应与胎质相符合,与“文质彬彬”的美学观亦有联系。又如《考工记》等工艺文献,强调工艺制作中阴阳协调、刚柔相济的方法。根据这样的工艺原则加工出来的器物,就会呈现出一种自然质朴的审美效果。在工艺发展史上,除与礼制关系密切的器物之外,大量在生活中使用的器物多具有顺应自然的美学风格,在园林、日用品中都有体现,在后世的工艺文献中也有反映。如明代沈春泽在《长物志》序中指出,器物的美学特征应该是“几榻有度,器具有式,位置有定,贵其精而便、简而裁、巧而自然也”。《闲情偶寄》则总结了宅舍装修基本的设计原则:“总其大纲,则有二语: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长物”与“闲情”,无不在培育和提升生活品质,在工艺的实用与审美上保持动态的平衡。一方面满足人们物质层面、感官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满足和培育人们精神层面、理念层面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美好生活也从物质层面进一步转向精神层面,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传统工艺的资源禀赋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因子。
二、传统工艺的文化传承
传统工艺是一支活态文脉。古已有之的技艺分类、技艺传承方式及文化传承的活态性等,都彰显了生产生活的实用价值和人文艺术价值。
(一)技艺分类的延续性
有周一代,《考工记》中就记载了“百工之事”,分木工、金工、皮革工、设色工、刮磨工、抟埴工等。隋代,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少府监,左尚、右尚、内尚、司织、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等署都隶属于它。唐初废,太宗贞观元年(627)复置,掌百工技巧之作。金朝,少府监掌邦国百工营造之事,设有尚方、图画、裁造、文绣、织染、文思等署。尚方署掌造金银器物、亭帐、车舆、床榻、帘席、鞍辔、伞扇及装钉之事;图画署掌图画缕金匠……以织染署为例,它掌织纴、色染诸供御及宫中锦绮币帛纱縠,其下有二十多个作,每作下面又有不同的小项。如织纴之作有布、绢、绫、罗、锦、绮、绚、褐等项;组绶之作,有组、绶、绦、绳、缨等项。宋代,工巧之事多归文思院管辖。自北宋始即分为文思院上界和文思院下界,上界造作金、银、珠、玉,下界造作铜、铁、竹、木、杂料。中国古代是按工艺生产特性以及材料来建立分类体系的,这一方式、方法甚至一直影响至今。按照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拟定的分类方案,中国的传统工艺可分为工具器械制作、农畜矿产品加工、雕塑、营造、织染绣及服饰制作、陶瓷烧造、金属采冶和加工、编织扎制、髹饰、家具制作、造纸、印刷、剪刻印绘、特种工艺及其他十四大类。大类之下有门类、门类之下有种类,如此构成三级分类体系。例如,工具器械制作大类之下,又分工具、农具、机具、仪表、车辆、船只、乐器等门类;工具门类之下又分斧、凿、锯、钻、绳墨等种类。这些划分类别,就是按照工艺特性来划分的。
(二)技艺传承方式的稳定性
在前现代中国社会,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主要受手工业的业态影响。手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经营形态一直是官营手工业,它的生产主一方面要满足流通、国防以及公共事业需要,另一方面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生产。周代形成的工商食官制度,使从业者具备两个身份,既是身怀技艺的从业者同时也是行业的管理者,由政府供养,称为“百工”。在官办手工业当中,官署工匠有匠级制度,制度规定从业者不能从事其他行业,而且匠人所拥有的技艺是世代传承的。私营手工业当中的匠人,通常情况下也通过家族传承。宗族集团一方面可以使内部的成员相互保护以对抗外族,另一方面又在文化、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上形成一定渊源。因此,无论是官营手工业还是私营手工业当中的手工业匠人,其生产方式、生产技艺能够导向世代传承。换言之,家族内部长期以来所积累的手工艺的知识技能,不能流传到别的宗族家族当中,这样做是要确保自身群体或集团的竞争优势。在传统工艺中,女红打破了“传男不传女”规约的技术。在家庭手工业作坊当中,类似于女红这样的传统技艺往往是母传女,亦是世代相传。除了世代相传这样一种传统形式外,也有拜师学艺的传承形式。师徒制大概出现在宋代,也是传统工艺技艺传承的重要方式。
行会作为一种民间团体,具有民间自发组织而且有一定规约,即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广大从业者出于共同的目的或者协调复杂利益关系的需要,自发成立或者加入手工业行会。为了避免行内激烈竞争,需要对手工业的店铺、规模、从业人数做出限定。明清时期,行业行会的传承,主要是靠学徒制,这种传承制度相比较家庭传承制度来讲,更为专业化和具体化,也扩大了手工业的传播范围,促进了经验的传播与技艺的更新。手工业行会对收徒拜师的规定也非常严格,各个行会规定本行业的收徒人数、学习时间,甚至有缴费数额。这种种规定的意义,就在于限定行会内部某一店面的规格,形成各个店面规格相等的局面,基本上防止了行业垄断局面的形成,保证了行会行业持续平衡地发展。
(三)文化传承的活态性
通过上述技艺传承方式不难看出,除了造物史上的文献资料之外,传统工艺传承的活态性往往包含了相当一部分隐性知识。师徒、父子、母女等关系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得技艺传承表现为直观的“上手”状态,经过代代传承,使得传统工艺在一个不曾中断的文明体系中得以最大限度地活态保存。传统工艺从业者大多没有受过精英教育,不具备文字记录和传授的能力,工艺的传承大多通过语言这一古老朴素的方式得以实现。世代亲友邻里相授,口耳相传中形成了一整套技艺经验、规律。他们对工艺生产各个环节的关键要领进行提炼升华,使之成为本行业艺人的学习法则、从艺方法和创作圭臬,并用民间文体的形式记录下来,最终形成了行业流传的“一定之规”。这种活态传承的载体有口语、文字、事象等,这种最直观最朴素的方式,十分方便、灵活、自由、单纯,具有可再造、可重复、可比较的操作性特征,专业性、表演性、技术性突出,为民众所广为流传和应用。活态传承中口传与心授相得益彰,将工艺知识深深“嵌入”代代传承过程。这种活态传承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譬如,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人物肖像绘画的口诀:“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还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鲜活地传续着民众的审美观念、道德伦理、生活智慧、价值取向等文化集合的内容。这种家族式或师徒式传承方式的活态性被证明是传统工艺传承的内在动力。除了“人”的因素之外,工艺文化传承的活态性还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性、生产生活性等特征,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传统工艺传承的文化生态。近年来,政府和学界提出的建立传承人制度、生产性保护、构建多元传承方式,也基于工艺文化传承的活态性。
三、传统工艺的再生优势
传统工艺的再生,优势在于技艺传承、生活需要、发展潜质等方面。
传统工艺植根于广大民众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之中,是一种活化的文化元素,也是一种独特的历史记忆,为现代社会、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视角。比如,传统工艺思想中“顺应自然”“依正不二”的生态观,为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了借鉴。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发展,重塑文化自信成为包括设计在内的各文化领域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在设计领域体现为接续中国本土设计传统,有助于发展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就生活需要和发展潜质而言,传统工艺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重要内容。从历史层面看,传统工艺对国计民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同地域所展现出的不同的工艺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民众共同的生活记忆以及独特的价值,可以与现代设计文化元素结合,与现代文化产业接轨,重新焕发光彩。以传统工艺振兴为内容的文化产业,还可与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紧密结合,传统工艺振兴能够反哺当下生产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曾经在历史上为国计民生做出重要贡献的工艺文化,可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力量融入民众生活中。从国际经验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美国出现了以女性手工技艺产品为主的“Etsy网络商城”,被称作是“手艺人的ebay”。“Etsy网络商城”的手艺产品交易额每月都达近一亿美元,绝大部分卖主是女性,这些女性从事的手艺劳作大部分是业余所为。与中国古代从事女红的女性一样,她们一边照顾家庭、孩子,一边制作个性手工艺品补贴家用,其年龄大多在30至40岁,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在这个商城上,来自全球各地的购买者都能看到女性手艺从事者的店面和工作过程,顾客可以下单进行交易。与中国传统女性手艺产业活动所不同的是,“Etsy网络商城”体现的是一种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它体现手艺制作的乐趣、社会价值,另一方面也彰显着这些女性对于家庭、爱等伦理的理解。再有,由于经济效益的可观,一些女性接到更多订单的同时,不得不抽出更多时间进行手艺劳作,往往把家庭事务推向一边。但是从更为积极的角度来看,“Etsy网络商城”的文化创意产业把女性创作的手工艺推向了前台,把人们从一种歧视性的视角拉了出来,使女性的手艺创作也可以成为文化创意性产业。在日本,进入2000年以后,在服饰和生活用具方面开始进入“私人订制”时代,个性化风格得到尊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中小企业将传统工艺品与现代设计积极融合,联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现代设计师,不断推出工艺创意产业品牌(如山形县的“山形铸件”“山形工房”)。日本政府鼓励设计界与工艺界密切合作,在尊重传统工艺文化和技艺的基础上,对传统工艺品进行当代设计转化,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拓展知名度,进行品牌建设。由此,工艺生产领域便取得两个效果:第一,传统工艺得到当代性转化,重新回归生活本质,使传统工艺品更新为当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第二,设计界与工艺界结合,两个领域的人士的跨界合作,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在内容上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质。由于工艺文化是一个综合了生产、生活、艺术审美的活态文化体系,有助于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规划指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解决时代赋予我们的文化与经济命题。
四、传统工艺的振兴价值
要葆有传统工艺文化的文脉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必须实现传统工艺的当代性转换,这也是传统工艺的振兴的价值之一。传统工艺的振兴要求我们熟稔当代科技和艺术转换形式,不断开创工艺行业发展新局面。如山东地区“木版年画再造与旅游产品、礼品、饰品的开发利用”项目,将杨家埠木版年画传统题材与陶瓷烧造、珐琅填彩、青铜铸造技艺相结合,赋予现代创新理念,开发出系列旅游纪念品、礼品和家居装饰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鲁西南泡桐木系列产品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项目,也成功地结合传统鲁西南泡桐木材和现代设计与工艺,开发出桐木家居、办公用品等产品。一些拥有传统工艺的村落,近年来在大力发展工艺文化产业的同时,开拓文化空间,提升文化服务,其文化产品日趋走向多元化,与工艺的传承和保护形成良性循环。比如,以风筝、年画闻名的山东潍坊地区杨家埠村,以民族手工艺品而闻名遐迩的云南鹤庆县新华村,拥有千年文化底蕴的天津杨柳青镇等,目前都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重镇。
振兴传统工艺,进一步厘清传统工艺资源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进而培育新兴文化产业。那些在工艺产业资源开发、产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市场、收益方面走在前列的工艺行业项目,往往对保护与传承问题解决得更好,实现了振兴价值。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于2017年成立了手工艺品生产中心协会,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保持手工艺品生产地区,通过吸引消费者参观和体验工艺品生产场所,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情感的“同频共振”。这种“手工艺+旅游”的模式同时催生出新兴的文化产业内容。除此之外,传统工艺产品从内涵、形式、技艺、材质等各个方面都唤起普通民众的情感记忆,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可见,传统工艺不用担心“曲高和寡”,既可以开发为高档手工产品,也可“飞入寻常百姓家”。传统工艺作为传统文化与日用的结合体,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媒介,也是文化对话的一种方式和载体。
传统工艺的振兴有助于培育工匠精神。历史上,传统工艺类别繁多,涌现出许多能工巧匠,他们在工艺造物的伟大实践中塑造和传承了工匠精神。古代工匠中所追求的“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等精神成为当代工匠精神的源泉。“中国制造”不能停留于粗放发展层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呼唤大国工匠,我们要以工艺振兴为契机,传承古代匠人精神,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掌握顶尖工艺,攀登全球技术之巅。
五、传统工艺要回归生活
传统工艺振兴的目的不是复古,而是保护传统工艺的种子。传承技艺文化,融入生活美学,要回归工艺造物的生活价值;传承饮食之美,器具之美,技艺之美,造物之美,要回归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活文化。
传统工艺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点。以编织扎制为例,在中国北方,柳编工艺就较为发达,而在南方,则多以竹编为盛。就金属工艺来说,汉族地区则以铁匠工具、焊接工艺、金属拉丝、铸铁、锻铁以及制铜等为常见,而少数民族地区则多以金银器装饰、日用制作为主。中国的烧造工艺源远流长,但在历时性传承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品类,白酒、米酒、老酒、黄酒、醋等业已成为国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染织技艺则更能代表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特点,早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出现了提花设备;汉代,人们就已能够织出罗、纱以及富有复杂图案的锦;染色技艺出现的也较早,周代即出现了专司染色的官职;苗族的蜡染技艺更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其蜡染技艺影响了西南地区布依族、侗族、彝族、瑶族甚至海南的黎族,各民族的蜡染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等等。因此,传承技艺传统,要回归生活美学,回归生活价值,回归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生活文化。
传统工艺服务生活日用,服务国计民生。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要求处在工艺文化产业层面的从业者转换思维模式,即文化服务要富含新价值,这种新的价值还要转化为工艺文化产业内涵的一部分,以对应于民众当代生活中新的生活品质、审美追求。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现代化大潮的影响下,民众的日常消费行为在发生改变,人们对工艺的实用性层面需求有所降低,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富含艺术性或创意设计的产品有广阔市场。对于工艺文化产业而言,要引领和培养民众建立起健康、时尚的审美习惯,更要在文化产品的打造上思考精神消费的需求增长点。
工艺文化产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紧密联系。比如,我国是印染织绣的“原乡”,人们可以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手段,改良和研发原有材质,并在“汉服唐装”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审美元素,加强时尚设计。幅员辽阔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丰富的烧造技艺、食品加工技艺,打造出一系列“舌尖上的中国”的品牌,其衍生的领域还可以扩大至食器、空间设计、服务品质及方式等,中华文化的“大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小传统”,都可以成为人文美学元素注入其中。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传统村落的保护已成为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古人的营造技艺以及空间规划设计是可资借鉴的文化财富。以之为基础,结合现代生态环保理念,增强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打造新型的宜居社区。此外,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逐渐认识到休闲型、慢节奏的生活品位的重要性,染织刺绣、金属工艺、编织扎制、髹漆、造纸、印刷和装帧、制笔、制墨、颜料制备以及其他传统工艺,都可融入高品质的现代设计元素,使消费行为成为一种艺术享受过程,提高人们的幸福生活指数。
总之,传统工艺是一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集合体,关乎人的本质创造力。唯有以当代生活为目标,传统工艺才能真正走入人的内心,体现出历史价值和现代价值,而不仅是走进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化石。我们既要从工艺的造物观念、技艺等角度审视历史,又要立足当下、立足生活,促进工艺的传承发展。关注传统工艺的传承方式、生产方式与创新方式的意义,重新审视其文化价值,将进一步激发内生动能,服务发展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