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五彩瓷上的民俗画(上)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 清代五彩瓷上的民俗画(上)
时间:2024-06-0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8      分享:

清代康熙五彩瓷在表现题材上,出现了许多反映民间生活气息的题材。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戏曲故事、人物、花鸟、山水、宗教、民俗题材应有尽有。特别是大量耕织图的出现,形成了这一时期的一大特色,人物形象生动,景致安排巧妙,绘制精巧细腻。      

五彩耕织图盘(清) 巴黎吉美美术馆
        五彩耕织图盘现藏于法国巴黎吉美美术馆,直径38.8厘米。画中精心绘制茅屋柴扉、院落、池塘等,一派田园风光。屋内二妇人正忙于绞轮引丝,屋外一孩童正手牵妈妈的衣襟哭闹。整幅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日常生活情景,色调淡雅,颇有生活气息,瓷盘上部题有《耕织图》诗文。  
五彩耕织图瓶(清) 故宫博物馆
         这是康熙年间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耕织图瓶,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又称“棒槌瓶”。瓶身彩绘4组纹饰。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此画虚实相应,真实生动,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结构严谨,制作精致,是难得的写实风格的艺术佳作。
分箔图

《分箔图》题诗为:

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康熙五彩瓷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

舂碓图
        《春碓图》描绘农夫碓米的场景,共有六人,有的碓米,有的运粮,人物动作不同,细腻生动。《分箔图》画有蚕架、蚕箔,有妇女、儿童六人。两名妇女正将蚕箔中的蚁蚕分到不同的空蚕箔中,远处还有妇女、儿童走来帮忙。       
清五彩耕织图鱼藻纹大瓷缸  颐和园馆藏
        此瓷缸平沿,唇口,微束颈,深弧腹,圈足,砂底无釉,造型端庄沉稳。胎体厚重,胎色洁白,胎质坚细;釉层莹薄、透亮。缸外壁主体图案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劳动写照——耕织图。大缸内壁绘六尾金鱼游弋在水藻间,还有一尾藏在缸底水藻中,如此满堂金鱼之景,可寓为“金玉满堂”之意。 
清乾隆青花春耕图双福如意耳大抱月瓶   
        抱月瓶全器以青花绘就,口沿外部绘如意云头纹一周,颈部则绘蝙蝠作饰。腹部两面开光,一面绘春耕图之“耕”,图中农夫赶牛犁地;另一面则绘“耙耨”,农夫站立木耙上以牛拖行,以打碎泥块。两面背景相同,运笔流畅,繁而不乱,与莹白滋润的釉面相互映衬,别有一番韵味。   
清·粉彩耕织图盘·耖(chào) 上海拍卖行
        耖在元王祯《农书》中有载:耖,疏通田泥器也。以耖搅碎泥滓、使其均匀。上有横梁,下有一列钉齿。用于耕耙后把土块弄碎。
清·康熙青花耕织图诗文盘·碌碡(liù zhou)
        碌碡是用石头做成的圆筒形农具,用于平整水田。经过对稻田的几番精耕细作,三春欲尽,放眼望去万顷平畴,为下一步插秧做好了准备。
清·粉彩耕织图盘·布秧 
        梅黄雨生肥,农民们抓住时节播种育秧。布秧是水稻种植的一个重要环节,农谚说“秧好半年粮”。
清光绪粉彩耕织图碗 北京保利
        二耘画面构图以农妇携幼送午饭为前景,农人田间除草推后,颇有意趣。二耘时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农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只为将顽固的杂草一一去除,以期禾苗茁壮成长。

清耕织图茶叶罐   纽约苏富比
       在灌溉图中有两处农具,近处是桔槔,杠杆结构,前悬空桶,后坠重石,起落之间,汲水灌溉;远处是历史悠久的龙骨水车。此处诗文还用到了“揠苗助长”和“抱瓮灌园”的典故。
清道光粉彩耕织图花口盘    中国嘉德
        上图瓷盘左上部即为「舂碓」场景,近处为舂,远处为碓,都是用工具使稻谷进一步从稻穗中脱离。
清康熙五彩耕织图碗   北京保利簸扬是将未饱满的谷物临风扬除
清晚期耕织图诗文壶    中国嘉德
        浴蚕是养蚕育种的关键步骤,一般在农历二月有雨的时节进行。宋代有朱砂温水浴法;元代出现了天浴,利用低温选优汰劣;明代出现了石灰水、盐水浴种等方法。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史纲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