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器中的“南青”与“北白”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赏读| 瓷器中的“南青”与“北白”
时间:2023-07-2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5      分享:
在中国陶瓷的发展过程中,“南青北白”一定是绕不开的一段历史。在荣耀的唐王朝里,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争相辉映,共同展现了各自的最佳风姿。这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两朵奇葩,是并驾齐驱的两种烧瓷技术,两者并没有高下之分。
“南青”是指地处江南的越窑青瓷,在唐朝越窑被尊以“诸窑之冠”的名号。青瓷历经了商周、战国、秦汉、六朝等朝代的更迭,在时间和历史的沉淀中,烧造技艺愈发娴熟,那一抹青色亦愈发沉稳。

五代 越窑青釉璧形底碗 国家博物馆藏

青瓷为何呈现青色则要得益于大地的恩惠,当瓷土中的铁含量在1-3%时,烧制出的瓷器就会带有青色或者青绿色。青瓷在器型迭代与色泽更替的过程中早已融入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唐 越窑青釉双系瓜棱执壶 国家博物馆藏

    青瓷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有“越瓷类玉”的美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用于进宫给宫廷的“秘色瓷”,唐代诗人徐寅曾在诗中用“捩翠融青”“古镜破苔”“春水”“绿云”等词汇来描述秘色窑的品貌。

《贡馀秘色茶盏》

唐·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滨。

中山竹叶香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五代 越窑青釉秘色瓷刻莲花纹盒 国家博物馆藏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3件秘色瓷向世人证明了古人的极尽谥美之词绝非空穴来风。

唐 越窑青釉八棱瓶  图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越窑青瓷在其色彩上独具魅力,在装饰手法上亦有刻花、划花、印花、堆贴等技法。能工巧匠的手中不仅有华夏民族的血脉流传,民族融合的证明也被妙手藏在瓷器的形态和纹样上,于是后人便在瓷器中便看到了时代的流动与文化的交融。
“北白”指北方地区烧窑厂所产出的白瓷,以被世人称为“中国白瓷第一窑”的邢窑为代表。白瓷之所以烧成后呈白色,关键是瓷土中的含铁量要低于2%。


唐 邢窑白釉瓶  图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白瓷造型简朴,色泽淡雅却摄人心魄,在当时有“邢瓷类雪”的美誉。白瓷在装饰上虽是以釉色取胜,但是在造型和附件上的花草之物样式是不同于之前的莲花纹等宗教性纹样,其中的转变可以从世人哲学观的转变得窥一二——宽裕的生活使人们的注意力从宗教神佛转向生活本身,生活本身才是应该唯一用心供奉的存在。


隋 白釉印花扁壶  国家博物馆藏

唐 白釉侈口环柄杯  国家博物馆藏

中唐时期李肇在史籍《国史补》中说“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表明唐中期白瓷已成为常见的日用品。唐朝人手里的茶盏、酒器、食器、花瓶或青或白,清静淡雅。与当时如火如荼的社会风貌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唐人生活图卷。

五代 白釉盒 国家博物馆藏

唐中期南方也开始制作质量上乘的白瓷,唐代晚期北方耀州窑也开始烧制青瓷。此外,又因青瓷较之白瓷更适合作为茶器,而饮茶之风是由南传北,《封氏闻见记》卷六记载:“茶...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故“南青北白”的说法亦是对南北地区流行器具的描述。

宋 耀州窑青釉洗 图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五代 定窑白釉盏 国家博物馆藏

总地来说,正是有了以越窑“南青”与邢窑“北白”所形成的发展格局,才为宋朝百窑争辉的场面奠定了基础,进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输出之路上点燃了永不熄灭的火把。

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