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赏读|细说中国屏风的古与今
时间:2023-03-2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71      分享:
为了让现代屏风的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更加和谐,避免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通过回顾中国屏风历史,研究中国屏风分类,赏析中国现代屏风作品,从而对屏风有更深度的认识。通过查阅现存有关中国家具的学术专著,关注研究现存 屏风收藏品,以及多年当代家具从业的实践经验,屏风随着时代的不断演进,人们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对屏风的功能性和装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屏风从地位和财富的象征逐渐转向家居生活的营造。不论需求和技艺如何变化与改进,造物设计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却没有改变。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传递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是促进中国特色屏风类家具设计 积极健康发展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元素。

1中国屏风的历史

1.1屏风的起源 
屏风自古以来在中式室内家具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不可缺少的家具。据考证,古代的《物原》便 有“禹作屏”一说,至今已有四千年之久。根据史料《逸周书 · 卷六 · 明堂解》中记载:“天子之位负斧扆南面。”说明早在先秦或西周(约前1046年—前771年)时期,类屏风家具便已出现于帝王朝堂之中。“斧扆”也可称为“斧依”,扆是古代的一种屏风,因为上面雕有斧型图案故得此名。早期的屏风可能多作为天子之器,用于体现权力与地位。
1.2屏风的普及
经过时代的不断演变,随着物质逐渐丰富,文化逐渐繁荣,类屏风家具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逐渐普及起来,不再是帝王专属之物,从皇权的地位象征逐步进入到普通阶层的生活中,承载起挡风,遮蔽,装饰等功能。在西汉(前202年—8年)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有道:“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由 此可证“屏风”一词在汉代便已出现,同时也展现了屏风在当时的功能性,为记录者提供了一个单独的空间,起到了临时分隔室内空间,保护隐私的作用。除了文献可以证明屏风的悠久 历史,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西汉时期的随葬冥器——彩绘漆屏风,证明了屏风在几千年前的存在与价值。此 件漆屏风也是至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块较为完整的屏风。
 1.3屏风盛世
在西汉以后的千百年里,随着朝代不断地更替,屏风承载了每朝每代不同的文化,无论在材质或是形式上都各有特点。起初的屏风设计主要是为了其功能性,装饰性次之。
直至明朝(1368年—1644年),屏风不再是一件功能性家具,更是一件屋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又一个长治久安的黄金时期,共传十六帝,总计276年。明 朝时期社会稳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发达,工匠获得了更多自由与重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到了明朝中期,贵族富商们 新建成的府宅需要配置大量的家具,又恰逢郑和下西洋这一场海上远航,从盛产顶级木材的南洋各国运回了大量高档木料,其中 最出名的莫过于紫檀与花梨。这诸多有利条件为中国家具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在明朝时达到了顶峰,也自然成为了屏风的鼎盛时期。在式样上,明朝工匠们除了在历代屏风的传统形式 上加以改良,还在屏风的使用属性上做出了重大突破。挂屏的出现,使得屏风不再是一件功能性家具,而摇身一变成为了用来代替画轴的一种纯粹的装饰家具。除了挂屏,屏风的主要呈现形式为座屏、围屏等。
到了清朝,经过了明朝时期的沉淀,屏风在制作工艺上更 加注重于多种材质与多种技法的综合运用,使屏风更具装饰性和 观赏意味。工匠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技艺,将饱含大量文化信息的 图案、纹饰、文字融入屏风的制作之中,使其既能表现文人墨客 追求的高雅情趣,又能寄托人们祈福迎祥的精神慰藉。
西汉彩绘漆屏风(正面-上图)
西汉彩绘漆屏风(背面-下图

2中国屏风的种类

屏风的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一般可按其构造、题材、材 料和工艺来归类。根据屏风的不同构造大致可分为:座屏、折 屏、挂屏、桌屏。
2.1座屏
座屏一般摆设在室内主要位置,下有底座,根据屏风与底 座相连方式是否可拆卸,不可拆卸的称之为“连座式座屏”,可 拆卸的称之为“插屏式座屏”。座屏又可按照屏芯的数量分为多 扇屏和独扇屏,其数量多为奇数。
2.2折屏
折屏又可叫作曲屏,也有地方称其为围屏。折屏正如其 名,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屏风,与座屏不同,折屏多以偶数组成,或四,或六,或八,在现已发现的传世实物珍品中最多至十二 屏。折屏下无底座,使用时需要将其以曲齿形摆列,若需要中间 扇屏风摆成直线可将折屏两端向中心兜转,好似形成环抱之势, 便可摆稳。
2.3挂屏
挂屏出现于明朝末期,主要以成双形式出现,多为二挂 屏,四挂屏,六挂屏。与其他屏风种类不同,挂屏已基本失去屏 风的功能性,成为了一件纯粹的装饰家具。
2.4桌屏
桌屏是一种放置在桌案上的小型座屏。古人研墨写字作画 为了防止研好的墨被风吹干,桌屏就此出现,也有地方称其为研 屏。随着时代发展,桌屏起初的功能性也逐渐失去了意义,后期 的桌屏如挂屏一般更多的是作为装饰家具供人欣赏。
清 紫檀木边座嵌瓷白地青花山水图插屏

3中国屏风的今世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玻璃工艺的不断发展,屏风 的功能性逐渐变得不再重要,现在的屏风更多地是以一种艺术装 饰家具的形式存在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精神。由上海强艺红木 打造的“国色天香”双面木雕插屏,凭借精湛的工艺、精妙绝伦 的雕刻装饰,被业内奉为当代中国屏风的经典代表。下面从型、 材、艺、韵方面一一着墨重点介绍。
3.1型、材
国色天香双面木雕插屏为大红酸枝木质,屏芯为红豆杉。红豆杉色泽淡雅,与韵味深沉的大红酸枝相搭,使得插屏整体视 觉冲击力更强。整个屏风通体使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精确巧妙 地连接着各个部件,部件之间连接紧密,稳健牢固。也正是因为 榫卯结构的使用,方可保证屏风的造型在拥有线条柔美,曲线流 畅的同时,也方便拆卸。
3.2艺、韵
3.2.1正面
“国色天香”双面木雕插屏正面屏芯以牡丹为题,配有锦鸡,蝴蝶,竹子,通过深雕与镂空雕两种不同技法使得整个构图 层次分明,风格清新典雅,雅俗共赏。古往今来,中国传统文化 对牡丹情有独钟,赋予牡丹“国色天香,花中之王”之美誉。牡 丹其花朵雍容尔雅,端庄华丽,给人一种富贵祥和之感,并在中国文化中派生出与之相关的诸多象征意义,常被视为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象征,也被用于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屏芯 中的牡丹花花朵形态各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喜迎春天,花瓣重重叠叠、饱含生机。
牡丹上方雕有展翅高飞的锦鸡,给整幅构图平添一丝生机。锦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受人喜爱的绘画及雕刻题材,许多地方都将锦鸡视为吉祥之物,将其形象融入装饰纹样中,锦鸡与牡丹花同时出现时,更有“锦上添花”之寓意。
在屏芯上的细节处还雕有竹叶与蝴蝶,在丰富构图的同时赋予更多美好祝愿。蝴蝶象征着自由与美丽。竹,生命力顽强,可以很好地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且因其宁折不弯,长青不败等特性,自古以来受人喜爱,将其视为长寿,正直的象征。也因竹与 “祝”同音又赋予了吉祥祝福之寓意。
屏风外框雕有百福图与卍字纹作为装饰,卍字纹亦可称之为万字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透雕的“卍”字在梵文中意为 “吉祥之所集”,常被用于装饰纹饰,象征吉祥幸福,生活美满。
在万字纹外圈,雕有现代创作的百福图,百福图字体稳重,端庄,在赋予屏风期盼万福降临的同时也很好地将传统纹饰与现代纹饰结合。
3.2.2背面
屏芯背面以童趣为题,通过浅浮雕的方式描绘了一群活波 开朗的孩子们在柳絮纷飞的春日,正兴致勃勃地放着自己心爱的风筝的和谐景象,表现了人们对一片祥和盛世,百姓安居乐业的 美好祝愿。与正面不同,屏风背面用祥云纹代替了百福图,使得屏风两面各具特色。祥云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样之一,寓意祥瑞。常用于表达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美好向往。
3.2.3底座
国色天香双面木雕不仅屏芯构思精巧,其底座也饱含寓意。底座中心以如意为题,伴有蝙蝠与荔枝。如意是中国最为传统的吉祥物之一,其造型是由一根长柄将祥云与灵芝连接而成。如意,顾名思义寓意着万事如意,事事顺心。“蝙蝠”与“遍 福”同音,蝙蝠伴如意表达了希望生活处处如意,幸福安康、延绵无边的美好祝愿。灵芝有着“瑞草”“仙草”之美称,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心中的吉祥之物,被视为祥瑞的征兆。底座中心的如意被灵芝四周围绕,寓意着生活处处被祥瑞笼罩。底部灵芝中还雕有囍字,囍字由两个喜字组成,亦惯称双喜,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寓意双喜临门。底座四周配有可转动的圆球,象征时来运转,财源滚滚。

国色天香双面木雕插屏
插屏背面局部(左上)插屏底座(左下)插屏正面局部(右下)

4结语

       屏风不单单是一件中国的传统家具,它更是一种可以反映时代推进,记录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从作为代表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到步入百姓生活,屏风的发展伴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社会屏风的功能性已然不再那么的重要,更多的是作为一件艺术作品来体现人们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祝愿。
清 御制紫檀掐丝法琅蓝地百宝嵌四季花卉屏风
清乾隆 御制长寿多子图百宝嵌 紫檀框挂屏

原文载于: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