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枯木逢春 雕花不败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欣赏 | 枯木逢春 雕花不败
时间:2023-03-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08      分享:



总有些器物收藏着历史的回声
总有些技艺蕴含着时间的价值
传承了数千年的技艺
造就一件件美好的器物
在细节处深藏着文化的脉络
丰富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one 1



东阳木雕起源于商周,溯源自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清。
据文献记载,唐朝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有冯氏兄弟两人,兄冯宿曾任剑南节度使、吏部尚书;弟冯定曾任工部尚书,成为显赫一时的权贵豪富。其住宅规模宏大,雕饰精美,“高楼画栏照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冯家楼的建筑表明,东阳木雕在唐朝时已具备雏形。 
宋代以前的木雕无实物可考。1963年4月24日,东阳县城南郊始建于五代越国时期的南寺塔倒塌,从中发现了一尊善财童子佛像和一尊残损的观音菩萨像,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发现较早的东阳木雕。
唐宋元明时期,是中国文学艺术、手工业大发展时期,唐诗、宋词、元曲的广泛传播,需要借助印刷业。印刷业首先要依赖雕版刻字。因此,东阳木雕艺人的雕刻技艺被广泛应用于印染业和印刷业,形成了一支技术娴熟、专门从事刻版印书的制版队伍。

明代盛行雕刻木版印书后,东阳逐渐发展成为明代木雕工艺的著名产地,主要制作罗汉、佛像及宫殿、寺庙、园林、住宅等建筑装饰。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东阳木雕已闻名中国,在选材、工艺、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都已发展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体系。其画面构思摆脱模式复制倾向,注重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观察揣摩,品类有建筑装饰和家具陈设。
嘉庆、道光年间,东阳木雕进入了鼎盛时期。数百名木雕艺人应召到京城从事皇宫雕饰。作品风格形式由简朴向繁华、由粗犷向精细转变,并借鉴绘画和其他艺术的长处,丰富题材内容,改进雕刻技艺,出现了着意模拟绘画笔意、讲究作品诗情画意的“画工体”木雕流派。
辛亥革命后,东阳木雕开始被商人运往美国、南洋等地销售,自此,东阳木雕走出国门,面对世界。

two 2 



东阳木雕可选用的木材有软、硬两种。红木、黄杨木、扁桃木、榔木等品质较好适合雕刻的材料都称为硬木,硬木几乎具备了所能雕刻木料的全部优点,是非常上等的木料。造型精美、结构复杂的木雕都是用硬木雕刻的,此类木雕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当然对于技术和成本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东阳木雕的技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一种立体造型、三维空间的雕刻,可以多角度欣赏。

透雕:是一种借圆雕技法通过镂空来表现图像立体感的雕刻技法。

浮雕:是指花纹高出底面的一种雕刻形式,在家具装饰中用得最多,特别是在清式红木家具上。

线雕:一般是用V形的三角刀(凿)在平面上起阴线的一种方法。雕刻出的花纹或画面生动优美,线条流畅,极具美感。

阴雕:是凹下去的雕刻方法的泛称。如植物花、叶的脉,动物的毛、须、羽毛等;还有雕刻书款、书铭等也常用此种方法。

Three 3



近二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木雕不再用来装饰现代建筑,东阳木雕娴熟而精湛的手工技艺、巧妙而灵动的构思和丰富的传统内涵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环境,逐渐走向衰落。现代的年轻人难以潜心传统技艺,因此出现了从业人员技艺不精、普遍流失的现象。面对濒危的东阳木雕技艺,必须尽快对之进行抢救、保护。






以经典致敬传统手工艺
以创新造就新时代的经典
了不起的匠人们
用手艺延续着“民族密码”
在一脉相承之间
更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与温度
原文载于:守艺录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