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何福礼:竹影有心、匠人有情 ——指尖竹丝有乾坤
时间:2024-05-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89 分享:
在浙江东阳这片竹海之中,有一位竹编大师,他的名字叫作何福礼,每当提及他,人们都会由衷地赞叹道:“这才是真正的竹编艺术家!”何福礼大师不仅技艺高超,更是东阳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他的故事,就像一根根竹子,坚韧而富有生命力,在东阳大地上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竹,挺拔秀丽,四季苍翠,苏东坡曾著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的一生都被先人赋予了风骨气节,嫩竹破土而出,开枝发叶,象征着有志有节,竹竿外表光滑,挺拔洁净,象征着清虚自守。竹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文人雅士所喜爱,古今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作品歌咏竹的神韵与气节。而竹同样也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材料来源,那就是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竹编是一门有着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技艺,历史悠久。竹编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竹的利用逐步发展为工艺,图案装饰愈加反复,竹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滴之中。浙江的竹编工艺品生产集中在东阳、嵊州一带,尤其是素有“工艺美术之乡”美誉的东阳。东阳竹编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器具,以实用功能为主;一类是立体陈设与建筑装饰,以艺术欣赏功能为主。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的编织技法有一百五十多种,竹编工艺可分为人物、动物、器皿、家具、竹丝镶嵌、竹编书画等二十五大类,三千多个花色品种,畅销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东阳竹编在宋代以编织龙灯、花灯而著名,明清时期,东阳竹编已经形成成熟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清代东阳竹编发展迅速,因入选为皇宫贡品而名扬天下。据《东阳县志》记载,康熙年间,“笙竹质软可作细篾器,旧以充贡”。现代的东阳竹编以立体编织为主,与平面编织技艺相结合,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色彩典雅,具有浓郁的民间美术特征,充分体现出东阳竹文化的风貌。2006年,东阳竹编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何福礼先生则是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传承人的竹韵人生,看他与竹编艺术的不解之缘。何福礼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年幼时便对竹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这样写道:“当我降临人世时,朦胧中我看到的是葱郁秀岚的竹叶,听到的是风过竹林清越的沙沙淳音,闻到的是竹散发的清幽雅香,竹的美好就这样自然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14岁那年,为了谋生,他进厂学艺,开始了与竹子为伴的生涯,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后来的游刃有余,他一步一个脚印,在竹艺编织的第一线摸爬滚打,磨砺出了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功底。何福礼大师擅长运用竹编技艺,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之中。因此他的作品也风格多样,有的灵动活泼,如栩栩如生的竹编小动物,有的则沉稳典雅,如竹编家具,造型端庄大气。何福礼曾在采访中说道:“人家没做过的东西,我喜欢做,人家做不来的东西,我更喜欢做。”何福礼以其独特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创作了许多引人注目的竹编艺术作品,1983年,他主持《九龙壁》的编制工作,九条龙融合了150余种技法,获得了目前竹编行业最高殊荣金杯奖,被列为国家级珍品。1997年,香港回归,他受邀带队特制的竹编《工艺长龙》,全长达2500米,创下了世界最长舞龙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百鸟朝凤》是何福礼为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而制,作品中,仙鹤、喜鹊、鸳鸯、燕子等鸟类品种和造型无一重复,栩栩如生,寓意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善、喜庆、祥和。《望月楼》以故宫角楼为原型,融合了四十多种竹编技法,耗时3000多工,一砖一瓦真实还原,精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2008年,他更是情系奥运,到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去义务植树,并亲自制作了一对竹编大熊猫送给奥林匹亚市政府。2020年,全长100厘米的《竹编红船》,是何福礼大师从艺60余年的扛鼎之作,也是他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对建党100周年的献礼之作。
何福礼的成就不仅仅局限于国内,他的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就代表中国,远赴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瑞士展出,彻底折服国外同行,被他们誉为“魔术师”。他的竹编艺术作品不仅走出国门,为世人展示了东阳竹编的艺术魅力,还曾在国际艺术展上获得多项大奖,为东阳竹编走上国际舞台树立了艺术的丰碑,为中国的竹编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对中国手工艺十分感兴趣的德国学生曾远赴重洋拜师学艺,何福礼大师十分热情,手把手地教他们编织鸟巢。何福礼也曾前去伊朗进行文化交流,由于工具的限制,伊朗的手工艺人只能制作略微粗糙的实用性工具,而何福礼从加工本身的原材料开始进行教学,并把一整套竹编工具留在伊朗,将竹编文化带出国门,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而面对技艺传承,何福礼大师认为只要喜欢竹编,他都愿意教,但做这个是很辛苦的,必须要坚持才行。何福礼大师一直致力于竹编艺术的教育与传承工作。他深知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和引导,才能够让竹编艺术焕发出更长久的生命力,作为一名资深的竹编艺术家,何福礼大师不仅注重自身的艺术创作,更重视将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后辈,他通过举办讲座、体验工坊的形式,积极地向年轻一代传授竹编的技艺与理念,激发他们对传统工艺的兴趣和热爱,何福礼大师的辛勤耕耘和教育传承工作,为竹编艺术的薪火相传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动力。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工艺美术强国,一件件工艺珍宝述说着中国的历史故事,何福礼的竹编工艺也在这故事里有着举足轻重的篇章。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国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张文彬先生,在欣赏了何福礼大师的作品后称赞道:“何福礼的竹编工艺珍宝,将成为时代的绝唱,博物馆收藏的国宝级文物的作者在全国竹编技艺能达到这种炉火纯青的,只有何福礼一人。”作品是人格的再现,融入了匠人的心绪、气质与灵魂。不断变换的艺术形态,源于矢志不渝的艺术追求,穿梭于时间、空间交织的世间,何福礼大师无时无刻不在探寻艺术生命的本意,始终以文化传播使者的角色,在践行传承的道路上发光发热。每一件古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承载了千年文韵,默然等待,只为与有缘之人的相遇。何福礼与故宫博物院的缘分,还要从2004年说起。那一年,故宫着手修复倦勤斋。倦勤斋,是乾隆打算退位后颐养天年的地方,由他本人亲自设计。取名“倦勤”,就是倦于勤务的意思。倦勤斋被誉为故宫内建筑级别最高、最为豪华的场所之一。内部装潢集绘画、木雕、玉雕、织绣、竹编于一体,尤其是以大面积的竹编营造出低调奢华的感觉,是宫内其他建筑所罕见的。但年久失修,损坏很多。为此,故宫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竹编名匠,并开出了3道考题:鱼鳔胶怎么做?翻簧雕刻怎么做?竹丝镶嵌怎么做?自此,6年间,何福礼常带着儿子何红兵进京,进行文物修复工作。他们带领着团队不仅将故宫最精美的建筑倦勤斋修复一新,还奇迹般地恢复了失传200余年的竹丝镶嵌和竹簧雕刻等多种工艺,独创了桂圆穿孔花、紫藤花、彩色渲染编织法和乱编织法等新技法,得到故宫专家的肯定。何福礼也因此被誉为天才的艺术家,将中国竹编工艺再次推向新高度。何福礼曾多次受邀并负责故宫文物的修复任务,他对待每一件文物都如同对待生命一般,细致入微地修复着那些经历了岁月沧桑的古物。他在修复工作中,不仅注重技术细节,更注重文物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通过修复这些文物,何福礼不仅在物质层面延续了其生命,更通过它们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忆。何福礼善于观察文物的纹理和结构,如同医生诊断病情一般,巧用“望闻问切”细致观察和分析,寻找到每一件文物的“病因”,并据此制定出精准的修复方案。他熟练运用细致与灵活的竹编技艺,将这些技巧巧妙地应用在文物的修复之中,让文物在他的手中不只是得以修复,更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和美感。首先是对材料的寻找。故宫要求竹簧厚度仅为0.03毫米,而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关键则在于取材和加工技法,材料必须是生长在朝南黄土坡上,生长期为三年的毛竹,唯有满足这样的条件才能保证竹子有足够的韧性,且不宜腐烂,不宜虫蛀。其次是技术的挑战。由于时间久远,破损严重,有的地方几乎没有样本,只能根据各种资料图片进行摸索推敲。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即把缺损的竹丝补上,并且要求粗细、厚薄、长短甚至颜色都要和原物一模一样。最后是环境的恶劣。何福礼曾经以玩笑的口吻表示,为了修复文物,他仿佛是在蒸笼中进行精细的刺绣工作。这并非言过其实,为了让胶水早点干,他必须选在夏天制作,北京的七月酷热难耐,汗水如雨,淋漓不止,他们却因为竹丝太轻无法使用电扇。在修复故宫的那一年,他已年过六十。依然每天早上6点多就进入故宫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都要工作到晚上五六点,甚至经常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他的工作态度深深感动了故宫里的许多工作人员。这些艰难的挑战都被何福礼一一克服,何福礼深谙故宫文物的修复所承载的重要意义,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而每一步工艺都凝聚了他对文物的尊重和对历史的理解。他不仅是在修复文物,更是在传承历史,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再现出东方美学的灿烂光辉。何福礼一家怀着虔诚与敬畏,倾心于手,融情于艺,用丝丝条竹传承匠心。不同于一般的家族传承,何家祖孙三代对竹编技艺的传承风格多样,各美其美却又美美与共。
第一代,何福礼,东阳竹编国家级非遗唯一传承人,从一个15岁的小篾匠成长为世界顶级的竹工艺大师;第二代,何红亮、何红兵兄弟,两兄弟各钻竹艺,都是是浙江省的工艺美术大师;第三代,何凯舒,目前还在爷爷的工作室当一名小学徒,但他的竹编手办钢铁侠已经被爷爷放进了筹办中的私人艺术馆。谈到对作品创新的想法,何福礼这样说道:“创作的理想与想象是艺术创作的动力,竹编艺术的创作正如石涛所言‘盖以无法生有法,以有法贯众法也’。也就是说作者务必从自己的独特意向出发,创造出能表达作品独特形象的技法,每件不同的作品运用不拘一格的表达,就会焕然一新,作品的情韵、神韵自然会油然而生。”2016年,国际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发布了新的品牌宣传片,其中一件采用乱编法的竹编工艺LOGO,颇为惊艳。螺旋状的竹编带着放射线般的“彗尾”,构成旋转不息的视觉效果,东阳竹编乾坤交织、纹理动人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何福礼的儿子何红兵从小就对竹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8年,他开始正式学习这门手艺,何红兵既继承了父亲的竹编技艺,又有幸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姚正华学习木雕技艺,在设计竹编时,不仅使用竹编技法,还结合竹编与木雕的技艺,使他早早成为业内少有的竹木双修的复合型人才。如何让大众知晓并爱上竹编文化?为此,从开创竹编文化短视频账号介绍竹编到创作出青绿山水的《千里江山图》竹裙,从与荷兰设计师合作设计一系列时尚灯具到从装饰转向营造的巨大凤巢实验,从万花筒到七彩神鹿,何红兵正在用自己的实践为我们展现如何实现真正的创新。何红兵觉得,内在基因是传统经典的竹编,当它与现代艺术、当下生活碰撞后,才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真正走进百姓的日常,点缀我们的生活,所以非遗的传承、工艺的振兴需要创意输出。在竹编厂长大的何凯舒并不是自幼学习竹编,而是在德国留学过程中发现国外少有东方元素,于是想做些事情,把具有东方元素的中国的竹编工艺让世界看见。24岁才开始入门学习的他,在竹编领域起步不算早。“起初也会坐不住,学到一定阶段之后逐渐有了获得感,在试试看的过程中逐渐爱上竹编,开始真正理解‘干一行爱一行’的意义。开始深刻地思考如何让它活下去,传承下去。”有了想法后的何凯舒开始创作动漫竹编手办系列,造型设计立足于“Z世代”喜欢的影视作品以及国潮时尚,受到了同龄人的喜爱。将当下流行元素与传统手工艺有机结合,让传统手工艺走进年轻人的世界,被他们看见和喜爱,便是何凯舒为此努力的方向。江南爱煞绿篁丛,曳月分光玉样容。吐篾抽丝编入器,纤风细雨看犹浓。从选竹到装配,每一道工序都凝聚了手工艺人的心血和汗水。他们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将竹子锯、卷、剖、开、劈、抽,最终编织成各种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些工艺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民间工艺美术研究的重要载体。何福礼作为东阳竹编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传承者,深耕并创新这一古老的工艺,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何福礼大师也曾多次强调环境保护理念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实现用竹编尽可能代替塑料的想法。随着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和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不断追求,竹编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融合,竹编产业将以更加时尚、更加环保的形象,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何福礼大师的故事,宛如一幅东阳竹编的传奇画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工艺美术人才,传承创新,勇攀高峰,为东阳竹编艺术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何福礼: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东阳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浙江工艺美术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和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