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人物|力求“天趣”的工艺大师郑幼林
时间:2023-06-0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78      分享:



郑幼林师从郭茂康学习寿山石雕刻,后又拜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祖光。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自与寿山石雕结缘起,他对寿山石雕刻的热爱与日俱增,如今已三十余年。在他三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最为打动他的是作品所呈现出的“天趣”与精工。

“天趣”之说古来有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中写道:“汝画信工,但少天趣。”,意思是“你的画确实很工整,但少了天然的意趣”。王士禛在《池北偶谈·谈艺五·方尔止》也提到:“桐城方尔止,潇洒有天趣。”近代则有冰心在《寄小读者》十六中提到:“道路也依着山地的高下,曲折蜿蜒的修来,天趣盎然。”

《松山、云水、禅心》

“天趣”是包罗万象中朴素而自然的展现,在寿山石的创作中则体现为因材施艺,“把顽石的丰富的色泽与不同的纹理以及瑕疵遵从内心探寻自然,从朴素中寻找‘天趣’。”精工则是精雕细琢,于作品的细节中展现作者精湛巧妙的技法。二者的结合为“形”与“意”的结合,形神兼备,方能使作品与观者产生灵魂上的共鸣。

在郑幼林初涉寿山石雕刻时,他创作时的这种“天趣”便显露出来,从他早期的代表作《竹报平安》可窥见一斑。初见雕刻《竹报平安》的田黄原石,郑幼林便被其石形深深吸引,脑海中已然浮现如何构图,如何雕刻的场景。在他看来,石头原有的石形非常适合雕刻节节高。

《竹报平安》

在当时“黄金易得,田黄难求”的环境下,郑幼林为此三顾茅庐,将自己曾经的作品,甚至是自己为这块原石设计的草图拿给田黄石的主人看。许是他的赤诚之心打动了田黄石的主人,他最终得偿所愿,并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十天后举行的一场全国性比赛。

比赛截至的时间朝着郑幼林步步逼近,为此他日夜不停地对原石雕刻打磨,最后将这件《竹报平安》的作品完工。初出茅庐的郑幼林在高手如云的比赛中获得了银奖,被评委夸赞称“这件作品跟其他作品比蛮有新意的”。

这种“新意”,蕴含着“天趣”。在郑幼林看来,想要畅意自如地赋予作品“天趣”,创作者本身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也需要从自然之中,从名家经典之作中汲取养料。

《澄怀味象》

郑幼林曾说过:“手艺人要多读书、多走出去看看,多思考,汲取本行业之外的知识,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功夫在诗外’。功夫之外的东西很关键,多看书,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才可能拥有浪漫的情怀和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做一个对事物有深层次看法和理解。拥有这样的心境,周遭的一花一叶都可能触动灵魂,成为创作的意象。袁枚有一首诗叫做《苔》,诗里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如米粒一般微小,却能像牡丹一样绽放,我们在诗里感受到了苔顽强的生命力,如何抓住这顽强的生命力,然后通过我们的作品,很好地表现出来,诠释出来,这是很关键的。”

为此,他身体力行: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寿山石雕刻的作品中,郑幼林专门去学习了国画,试图让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在意境的营造上融会贯通;他也曾游历大足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还有麦积山石窟等等,从佛造像中“取经”;也曾去欧洲考察调研,从西方的雕塑中获取创作的新思路,融汇中西。

《开示·无忧·入定》

除了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外,想要创作出蕴含“天趣”的作品,还与创作者本身的心境密不可分。郑幼林是纯粹的,亲切而充满童趣的。他雕刻的《金色童年》《竹报平安》《纯真年代》等作品,刻画了一个个童真的稚童形象,他们或在放炮,或在提笔读书。用郑幼林的话来说,是“从朴素中寻找‘天趣’,创作心中所向往的情景,以慰藉心灵的留恋。”

《金色童年》
《竹报平安》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作不能因循守旧,更需紧跟时代,开拓创新。郑幼林近几年也开拓了红色主题的寿山石雕作品创作方向。比如《永远的红光》《一叶红船映初心》等,都是以礼赞“建党100周年”为题材、紧跟时代步伐的作品。

《永远的红光》

传承

林大师桃李满天下,门下学生不乏省大师、省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他为寿山石雕刻行业培养一大批中青年骨干。而他本人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寿山石雕刻行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并投入实践当中。

他说:“我们的使命不只是传统的师徒传承,更重要的是进入校园,开展专业的教学实践,将创新思路与实际相结合,致力于打造人才孵化基地,以新时代的审美价值观和传统题材的重新塑造,赋予寿山石雕刻技艺的生机和活力。”

在学术上,郑幼林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寿山石弥勒雕刻艺术》、作品集《中国寿山石艺术——郑幼林雕刻艺术》《融古铄今——郑幼林寿山石雕刻艺术》《青春礼赞——青年雕刻家作品集》。

在推广上,2012年8月19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流行无限》栏目组,拍摄制作的专题片《寿山石雕大师郑幼林》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55分钟,该栏目由政府官方主导拍摄,为推广寿山石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在实践上,他前往企业,开展“大师面对面——寿山石专场讲座活动”;前往高校,积极展开校企合作;开展“匠心筑梦”系列讲座之——《石上春秋》讲座等。作为市政协委员,郑幼林先后撰写了《关于设立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学院的建议》《关于在晋安樟林村建设中国寿山石旅游文化城的建议》《关于在闽江学院设立雕刻艺术学院的建议》等10多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

2019年,他作为“特殊高层次人才”被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引进成为教授,在高等学府开设国家级非遗项目“寿山石雕”学科并进行传授教学。由于在培养新一代高技能人才方面的杰出成绩,郑幼林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被福建省委、省政府评为“福建省优秀人才‘百人计划’技能大师”,被福州市政府评为第三届“福州市优秀人才”,2018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0年被国务院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21年被中共福建省委人才办认定为“福建省级高层次B类人才”和“厦门市高层次A类人才”。

郑幼林在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第六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发言

2023年5月15日,郑幼林连任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在他的带领下,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紧紧围绕寿山石文化艺术的交流、传承、创新与发展,积极展开各项工作,为传承弘扬寿山石文化艺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进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从自身的经历出发,郑幼林教诲年轻的手工艺人:“如果只是埋头雕刻,即使技术再好,造诣也会很快遇到天花板,要想再有所突破,必须靠思想和眼界。那些先贤就像一座座灯塔、一盏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麻姑献寿》
《财神》

主要艺术荣誉

作品《其乐融融》《搏击》等三十几件作品获国家级“金奖”;作品《王质烂柯》永久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万象更新》《独钓寒江》《近水遥山》等多件作品永久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出版个人专著《寿山石弥勒雕刻艺术》《中国寿山石艺术郑幼林雕刻艺术》《融古铄今——郑幼林寿山石雕刻艺术》作品集;2013年,作品《其乐融融》荣获中国文联“山花奖”;2014年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十部委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10月21日,在中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禅趣石韵——郑幼林寿山石雕刻艺术展”。

来源:福建文艺网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