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名师
人物|王新元:从“广绣花佬”到工美大师
时间:2022-10-08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780      分享:

 

  王新元本人供图

  鲜美的荔枝、娇艳的红棉花、吉祥如意的孔雀,在一枝独秀的“流水路”针法下,广绣的题材意象总是透着一股浓浓的岭南风。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屈大均的一首《广州竹枝词》,道尽清代广州十三行的锦绣盛景。1757年,乾隆皇帝下旨裁撤康熙设立的江、浙、闽海关,独留粤海关处理中西贸易往来。自此,地处广州的十三行“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独揽中国外贸持续达85年之久的货物集散地。

  广州作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广绣的外销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从业人员有3000多人。“广绣‘来图定制’业务在清朝末期就已经有了。”王新元说。

  一锦一缎,一针一线,素手飞扬,纹样乍现。广绣外销品,氤氲着“千年商都”深厚的历史风尚,具有浓郁的岭南特色,又吸收了西洋的艺术风格,中西融合,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味,更一度引领欧美的社会时尚。来自东方的华丽刺绣大披肩、洋伞和折扇,成为西方女性的爱不释手的物品。

    王新元提起广绣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与全国的其他刺绣相比,广绣的一大特点是远销海外,近年来又“回流”至国内。伴随着海内外频繁的商品交易,王新元认为,广绣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种媒介,促成了一场“隐形”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广绣正是在丝绸生产、贸易、消费的深厚底蕴上生长起来的。”

破而后立:从守护家园到守护传统技艺

  《广绣西周颂鼎》。王新元供图

  广绣,这种看似只有女人纤纤玉手才能完成的技艺,却曾由男工引领着最难技法的探索,他们被称为“花佬”。王新元的微信昵称是“广绣@帛绣郎”。“原来是拿枪保家卫国、守护家园,现在我拿绣花针,其实也是另一种守护,守护的是传统技艺、工匠精神。”王新元说。

  他小时候就接触刺绣,在部队退役后又拿起绣花针,所以更珍惜这份事业。王新元回忆,十几年前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直至现在,这个习惯也一直在坚持。“如果我今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肯定是今天我没有绣花。我一定要爬起来,我怎么也要绣一个小时才能睡。”王新元笑谈,“刺绣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成了我的‘肌肉记忆’。”

  扎根西关,穿梭于在大屋和骑楼间,王新元理解的广州城市精神是“用作品来征服人们的视野”。他喜欢旅游,经常去一些古镇、博物馆来汲取灵感。走得多了,看得多了,他就琢磨,要创作专属于自己的题材,而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

  2005年前后,辗转数家博物馆汲取灵感后,他产生了一个浪漫的想法——穿越到青铜时代。“我很想穿越回去,我想看看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到底是怎么铸造出来的。”王新元回忆说。

  后来,在《广绣毛公鼎》《广绣西周颂鼎》等作品中,他完成了这次“文化穿越”。

艺术创新:从“锈迹斑斑”到“翠绿通透”

  《广绣翠玉白菜》。本人供图

  带着“文化穿越”的思路,王新元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历经多次尝试和锤炼,他成功创作出“锈迹斑斑”的广绣青铜器作品,获得了不少赞誉。但此时,他并不满足,很快开始了新的探索。于是,王新元将自己的目标转向了“翠玉白菜”。

  “在刺绣‘翠玉白菜’时,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颜色过渡。”王新元说。

  “因为你要绣出翡翠的通透感,颜色的过渡决定了这幅作品的难度,因为颜色过渡不自然,或颜色过渡不丰富,就体现不出来文物原作的翠绿通透。”他进一步解释说。

  他绣了拆,拆了绣,反反复复,用心感受这件文物的“魂”。王新元说,在刺绣过程中,用刺绣的技艺表现它,总感觉少一点“魂”。王新元便查阅各种史料,与“翠玉白菜”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与它相识、相知。

  终于,他在不同的质地中找到了相通之处,翡翠的水润感,和刺绣的薄透感,有天然的相似点,接下来,他沉下心去不断雕琢,刺绣作品最终“水”到渠成。在王新元的《广绣翠玉白菜》作品里,丝织品的薄透,呼应着翡翠的水润,“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绣完一幅作品,达到我满意效果的时候,我是很骄傲自豪的。因为我知道,我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讲述这些文物的故事。”王新元说。

原文载于: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