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少女”常沙娜亮相《衣尚中国》:我90岁了但仍有责任感仍有信仰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今天刚刚播出的《衣尚中国》第十期“和合之美”,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嘉宾——著名的设计家、教育家、艺术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敦煌少女”常沙娜先生。
常沙娜先生虽已90岁高龄,却依然风度优雅,思路清晰,落笔稳健。在舞台上,她讲述了自己的敦煌情愫,讲述了她对和合之美的看法,还亲手为《衣尚中国》节目绘制了图案纹样,祝愿大家的生活像花一样,繁花似锦。常先生的一生,都在践行着父亲留给她的那句“生命不息,跋涉不止”,令人动容令人敬佩。
在敦煌打下了童子功
常沙娜曾先后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人民大会堂外立面的建筑装饰和宴会厅的建筑装饰图案设计、民族文化宫、首都剧场、首都机场、燕京饭店、中国大饭店等国家重点建筑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和壁画创作,主持并参加设计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的大型礼品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著有《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合编《敦煌藻井图案》、《敦煌壁画集》,主编《常沙娜花卉集》《中国当代织染刺绣服饰全集》等著作。
常沙娜,浙江杭州人,1931年3月出生于法国里昂,是我国著名的艺术设计教育家和艺术设计家、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在她出生的地方有条名叫Saône的河流,她的父亲就用这条河流的名字给她起了名,“我的中文名字沙娜便是从Saône音译而来。也巧了,我爸爸后来一直在沙漠地带,人家就说常书鸿很有意思,他的女儿早就起名叫沙娜,将沙漠的婀娜多姿结合起来了。”
索恩河
常沙娜说自己的童子功是在敦煌打下的,父亲常书鸿在塞纳河边看了伯希和的《敦煌图录》后决心回国保护敦煌,于是在1943年,常沙娜跟随父母来到敦煌生活。从12岁跟随父亲常书鸿走进敦煌莫高窟那一刻起,常沙娜的一生就注定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研究与教育。
常沙娜的人生因敦煌而改变,她的壁画临摹、花卉写生、应用设计等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始终以敦煌文化贯穿其中,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成为她对于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构成了她的艺术特色。常先生回忆说“那个时候我十几岁,经常跟着大人去学习,对着壁画去体会,不用我爸爸催促进度,也不用我爸爸来具体安排,完全出于兴趣的驱动,我主动去洞里临摹壁画。现在回顾这段时间,可以说,我的童子功就是在敦煌打下的。”
常沙娜的学生刘元风也在《衣尚中国》第十期“和合之美”的舞台上回忆说:“常老师在课堂上非常严厉,也非常认真。她12岁就在敦煌临摹壁画,手上功夫特别好,一根线、一个花朵、一个叶子, 她一笔勾下来,非常的完美,苍劲、 有力,这么多年临摹的基本功和这么多年的心血都揉在了她的作品当中。这也充分感染了我们,她是我的敦煌服饰艺术的引路人。”
敦煌莫高窟西魏249窟说法图(水粉设色)
常沙娜临摹(1947年)
1951年春季,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常沙娜协助父亲筹办“敦煌文物展览”,在展览上,与梁思成夫妇结缘,他们破格将她安排到清华大学营建系当助教,常沙娜跟随林徽因,对中国传统图案的继承、创新和在新时代的运用进行探索性研究。在林先生的指导下,常沙娜开始大胆地将敦煌元素糅进北京特种工艺——景泰蓝中,“是林徽因先生决定了我终身献身给艺术设计和教学的人生方向。”
和平鸽大盘(景泰蓝)
常沙娜设计(1952年)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顶灯化用敦煌藻井的莲花图案,常沙娜以此开始崭露头角。常先生于2019年4月在人文清华讲坛发表名为《永远的敦煌》主题演讲时回忆道,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首都开始兴建十大建筑,她有幸被安排到人民大会堂的设计组:
“奚小彭是组长,他组织万人大会堂的设计,宴会厅的穹顶装饰让我来负责。奚小彭说你把敦煌的图案运用上,我就开始设计出好多方案。我们的工程师叫张镈,我永远忘不了他,他说:‘沙娜你这个图案很好看,但是你要注意你的设计要跟我们宴会厅的功能相结合,要把通风口、照明结合起来。没有照明,没有通风口,你设计的图案再漂亮也没有用。’当时我设计的时候把敦煌藻井上的图案运用起来了,但并不符合功能需要。于是我们就连夜修改,把敦煌的图案和宴会厅的功能结合起来。张镈最后很满意,他说:‘沙娜你看,修改以后,照明的问题解决了,通风口也解决了。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还跟功能相结合。’这给了我一辈子都十分重要的启示,设计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不是一个人签个名、盖个章,表示是谁做的,它一定要合作共赢,共同完成。做设计要跟时代、传统、大自然、生活所需相结合,要跟材料相结合。所以,设计不是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这一点很重要。”
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穹顶灯设计
而常沙娜也在《衣尚中国》节目上表示,参与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设计过程让她受益匪浅,“我运用了敦煌的莲花图案,后来把照明和图案中心结合起来,成为了联珠一样,人民大会堂建成之后,上百位参与者一起庆祝,周总理亲自来一桌一桌的敬酒,我们当时非常感动。”
“敦煌精神”是终生不变的信仰
敦煌有种难言的魔力,让人对其牵挂难舍。画家常书鸿留学巴黎期间因《敦煌图录》决心回国保护敦煌,常书鸿从此与敦煌不再分离,一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保护。去世之后,子女按照父亲生前“死了也要厮守敦煌”的遗愿,将其部分骨灰埋在莫高窟旧居院内父亲种植的两棵梨树中间,他的墓碑正对着莫高窟大佛殿。墓碑上,刻着赵朴初送他的5个字“敦煌守护神”。
1980年,常书鸿给女儿写道:“沙娜,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应该是把敦煌的东西渗透一下的时候了。”作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女儿,常沙娜见证并参与了父辈为守护敦煌而渡过的艰难岁月。她说,与父亲常书鸿一样,“敦煌精神”是她终生不变的信仰。“我确实是幸运的。我有一个被称为‘敦煌守护神’的父亲,父亲又把我带到了佛教艺术的圣地敦煌。”
常沙娜一家三口在莫高窟洞窟内
父亲常书鸿对常沙娜要求严格,要求她从客观临摹入手以整理临摹为准,将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表窟的重点壁画全面临摹一遍,并在临摹中准确把握历代壁画的时代风格,理解其内容与形式、民族传统与西域影响的关系。于是在大漠荒烟中,她完成了自己艺术人生阶段没有学历的学业,这份扎实的童子功,练就了她的造型能力,令她受益终生。
常沙娜曾这样描述自己的临摹时光:“彩色的佛陀、菩萨慈眉善目地陪伴着我,头顶上是节奏鲜明的平棋、藻井图案,围绕身边的是神奇的佛传本生故事、西方净土变画面……随着太阳转移,洞里的光线越来越暗,而我意犹未尽,难以住笔……”
常沙娜禅修1945-1948年 敦煌研究院藏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2000多年前,人们把最美的时光、最美的艺术封存在了大漠石窟中,为后人留下了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1个藏经洞。
其中,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艺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供养人画像在敦煌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中都有,是研究洞窟营建时代及窟主等课题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敦煌服饰研究的宝贵实物资料。
现存各朝代的供养人画像,脉络清晰地展示出我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与优良传统。淳朴的汉儒样式画像、骨风飘举的魏晋仕人风姿、瑰丽丰腴的隋唐仕女仪容、富于世俗生活风习的五代宋人物,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风格相同的作品。
在本期《衣尚中国》节目中,常先生专门讲述了供养人与时尚的关系,她介绍说不同时代的供养人有不同的特色风格,反映着1000多年间各朝代的发展变化。结合着《衣尚中国》在节目中展示的“西夏 供养人服饰效果图”和“五代 供养人服饰效果图”,常先生说:“敦煌的装饰图案很丰富,它延续了1000多年,但是每一年的形式不同,供养人把当年的服饰如实地反映出来,五代的时候,供养人的画像就显示出敦煌、甘肃、与西域交流,互通流行,影响了当时属于我们中国的、民族的服装,所以,图案也在变化,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变。每个时代都在发展,都有特色,敦煌很珍贵的就是它能把每个时代的特点,反映出来。”
而且,敦煌文化在变化之中也融合了很多西域、波斯的文化,“每个时代都在变,但是每个时代都在继承上个时期的影响。根据生活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然而这个过程中依然把民族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和合之美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和合是中国传统⽂化中的基本精神之⼀,是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国⼈⾎脉中的处世哲学,本期《衣尚中国》从“国际视⻆”和“融合”两个关键词对和合之美进⾏了解读,在世界历史中,各种⽂化从互不了解到互相融合是⼀个漫⻓且精彩的过程,节目希望能够通过服饰这个载体, 为观众展现⼈类共同追求的美,如何实现各美其美,美⼈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同。
如何从“国际视⻆”和“融合”来解读和合之美,常沙娜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就做了很好的典范,那时,她应第八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傅铁山主教要求,为北京天主教教堂(南堂),即宣武教堂设计彩色玻璃窗。常先生回忆说,傅铁山主教那时提议用葡萄、麦穗进行设计,葡萄代表红酒,麦穗代表面包,常沙娜按照这个思路就用隋代的一个图案来表现,将葡萄和麦穗结合起来,用玻璃镶嵌,组成了一个彩色玻璃窗。傅铁山主教对这个设计很满意,常先生说:“所以,我们搞设计,我们学习传统,要跟现代相结合,要好好地研究,没有研究、不了解就没有办法创新。”
北京天主教南堂即宣武教堂彩色玻璃窗
常先生表示敦煌的东西是取之不尽的,她专门做过一个专题,对敦煌的图案进行研究,“但是除了图案,敦煌还有乐器、舞蹈、建筑等内容,浩如烟海。一个人做不了那么多研究,所以要有专题性研究,根据生活和生产的所需来,扎扎实实地研究。我们需要更多人下定决心,在敦煌那里吃苦耐劳,好好研究、好好学习。学而问、问而学,有了真正的感受和感悟之后,再按照现实的需要去设计……中国特色的优秀东西一定要好好运用,敦煌也就一千多年,我们还有五千年的历史。所以方方面面都要扎扎实实刻苦用心去研究,有了真正的感悟,有了本事再加以运用,这就好了。”
在常沙娜看来,和合之美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也是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底气,而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首先就要传承好中国文化,只有传承得好,才能创新得好。
参加本期《衣尚中国》的嘉宾刘元风谨记着常老师的嘱托,“作为当代的设计师,要从传统的、优秀的文化元素当中吸取设计灵感,只有这样我们设计的东西才有底蕴,任何设计没有底蕴,它是漂浮在空中的,没有根脉。文化自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把我们的文化渗透到或者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真正对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起到作用。”
生命不息,跋涉不止
人生的酸甜苦辣,常沙娜先生说自己都遇到过,“但是我一直是面对现实。每个人的一生就是这样的弯弯曲曲,苦乐都有。我现在已经90岁了,但是我还是依然很乐观。就像我父亲说的那句话,“生命不息,跋涉不止”,能做什么就继续做什么,保持高高兴兴的心情。所以这样心情就很痛快。我也经历了很多不幸的事情,我先生走得很早,我也得过病,经历过这样那样的事,但是我很乐观。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
《衣尚中国》的主持人李思思表示,自己捧着常老出的那版《中国敦煌历代服饰图案》和《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时候,觉得沉甸甸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纹样都是一笔一笔描摹下来、记录下来的,我特别好奇,常老,您当时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 ”
常先生的回答是,责任感和信仰,“生活是丰富多彩,我们的文化来源也是丰富多样,所以我们应该传承,我们的年轻人更要好好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而且要用在现代的生活,就像周恩来总理说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追求这个,生活就会觉得有信仰有信心。”
常先生对于敦煌的热爱也在代代传承,她的90后台湾学生曾薇瑄2014年就加入了常老师的“花开敦煌”的团队,参与了“花开敦煌”从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始的世界巡回,去过土耳其、俄罗斯、法国以及国内的许多美术馆的展出,曾薇瑄表示:“这个展览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让大家知道,除了壁画上的那些佛像,看到的供养人之外,常老师分析的装饰图案怎样可以被运用到生活当中,这个展览也结合了很多新的设计师,让他们去学习敦煌的元素,让他们利用老师出的书的那些图案,去做成瓷器、钟表、服饰等等,让大家知道,敦煌并不是非常老旧的东西,它里面的元素是可以应用在我们现代的生活里,我们可以生活在这个文化里面,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也认为自己有义务要去把文化再传承下去,认识自己的文化,我们再去接受外来的东西的时候,才不会迷失自己民族的,或者是自我的身份认同感。”
“花开敦煌”2019年在清华大学展览
常沙娜与曾薇瑄两位“90后”在《衣尚中国》的舞台上完美诠释了“守护与传承”,显示了当代人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
而常沙娜和刘元风为《衣尚中国》即兴勾勒出的纹样更是让人们见到了敦煌元素与自然的生命形态结合后的独特美感,常沙娜的讲述和故事更为现代人面对美、了解美、走进美,提供了一种“中国方案”。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