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塑形绘意六十载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专家名师
人物 | “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塑形绘意六十载
时间:2021-08-2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550      分享:

《丝绸之路》高35cm



一、引言

“泥人张”彩塑源起自天津,是中国雕塑历史上的重要代表性门类。历经180余载而长盛不衰,技艺传承六代而人才辈出。其第四代传人张锠教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教三十余年,不但培养出一大批彩塑艺术创作人才,并且逐渐形成了具有学院化风格的“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的鲜明特色。


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阿福》高10cm


“泥人张”彩塑最初的孕育期时值清道光年间,由于天津地区人口密集、商业发达、交通便捷等许多条件非常适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这里很早就已经是驰名中外的北方商业中心。至咸丰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为对外的通商口岸,十里洋场的商业活跃更加带动了津门地区的市民文化发展。据《天津卫志》记载:“天津去神京二百余里,当南北往来之冲,南运数万之漕悉道经于此,舟楫之所式临,商贾之所萃集,五方之民所杂处……名虽曰卫,实在一大都会所莫能过也。”“泥人张”彩塑便在这样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精彩纷呈的环境下生根,成长为津门文化中重要的民艺品类。天津丰富多彩的风物人情汇聚了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绘画等众多艺术形式,聚合成丰厚的人文资源,也从题材、形式、审美等方面为“泥人张”彩塑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清末张涛所撰的《津门杂记》中记载:“津邑各工艺及医、卜、星象各术,近日多类拔萃者。惟城西张姓,名长林,字明山,以捏塑世其家。象所塑戏剧人物,各班角色,形象逼真,早已远近驰名。西洋人曾以重值购之,置博物院中,供人玩赏”。这位创下了“泥人张”彩塑这门家族绝学的艺坛奇才张明山就是张锠先生的曾祖父。


促织》高48cm


张锠,1942年生于天津,自幼生活在津西韦驮庙东街3号,“泥人张”家族及其事业,就在这个普通的小院里繁育成长。小院既是居所又是家族手工作坊。张锠的祖父张华堂是张明山第六子,不幸英年早逝。张明山的第五子张玉亭支撑起了“泥人张”第二代的门庭,进一步发展了家族的事业。张锠的父亲“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便是授业于这位五伯。1950年,受到周总理之邀,张景祜被调入北京,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教学和创作。张锠在天津八区十二小学毕业后,即与母亲于1954年迁居北京。1961年在北京市十四中学高中毕业后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泥塑班,之后在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彩塑研究和创作。197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攻读雕塑专业研究生,后留校任教,直到2003年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退休,在这所中国最高的设计学府学习并工作了30余年,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个人艺术风格。


断桥》高40cm


二、根植传统,博采众长

“泥人张”彩塑的第一代创始人张明山在记载中被描写为“触手成像、酷肖逼真”。《津门杂记》还有记载:张明山“为人做小照,尤其长技也,只需人对面坐谈,抟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孔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欲动。观者莫不叹绝”。一九四七年(民国三十六年)二月二十日天津《大公报》的“天津人物志”曾这样记载:“……至其如何工作?不过在观戏时,即以台上角色,权当模特,详相貌,别取特征,于人不知不觉中,袖中暗地摹索。一出未终,而伶工像成;归而敷粉涂色,衬以衣冠,即能丝毫不爽。”第二代张玉亭继承并发展了“泥人张”的彩塑艺术,许多作品取材市井,表现民风民俗,徐悲鸿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经评价他的作品:“此二卖糕者与一吹糖者,信乎写实主义之杰作也,其观察之精到与其作法之敏妙,足以颉颃今日世界大塑师俄国脱鲁悖斯可埃亲王。”第三代张景祜先生曾经多次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怀仁堂当面称赞他的作品《惜春作画》是传神的艺术精品。时任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先生专门为之题词“用泥造人首女娲,明山泥人锦上花,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他的作品风格新颖,具有时代感,将“泥人张”彩塑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黛玉葬花》高42cm


在这样的家世背景下,作为“泥人张”第四代的张锠先生自幼便与彩塑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受到家族艺术的熏陶和濡染,泥塑作坊里的一器一物、塑绘劳作,这一切都在他心底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对于泥塑的喜爱之情。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家里的作坊玩泥、捏制小泥人。高中毕业后张锠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这个泥塑班也是在周总理的关怀下为传承“泥人张”彩塑技艺所开设,张景祜先生也作为主要任课教师承担了大量的教学授课。就学期间,张锠先生对“泥人张”的传统技法进行了系统的研学:从临摹原作、了解规律到熟练运用、构思创作,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的学习经历为他后来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他还学习了速写、素描、浮雕、圆雕、雕塑史和美术史等课程,并深入研究了中外雕塑艺术和民间艺术。

大学毕业后,经历了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艺术创作实践的多年锻炼,他又于1979年考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其间得到导师郑可教授、何燕明教授诸多教诲,使他在艺术理念与创作技能方面有了更明晰的认知与更高的境界。

郑可先生是第一代留法归国的雕塑艺术家。在雕塑方面,他通过对中国传统浮雕的深入研究,汲取了中国古代浮雕中的特色与精华,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浮雕方法,并将其进行了归纳概括,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浮雕创作方法。作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科体系的重要奠基人,他倡导跨学科跨领域的结合,他本人也是一位在雕塑、工艺美术、工业设计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广泛认可的艺术与设计大家。他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的结合,这种“一条龙”的教学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是极其具有前瞻性的。他要求学生的能力要达到“大到城市雕塑,小到首饰设计”都能够游刃有余地承担,都能成为“全能型的造型艺术设计家”。这些教学的思想和观念,在当下的艺术和设计教学中都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郑可先生的引导下,张锠先生也逐步建立起一个开放包容的艺术观,对于他的艺术实践起到了提点引领的作用。在教学授业上,他也一直沿袭郑可先生的教育理念,不断培养着彩塑艺术的新一代接班人。


荷花三娘子》高78cm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谈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是创作和创新的源泉。艺术创造力的形成,是由对传统的继承程度与发掘深度决定的。张锠先生在充分学习家传技艺的基础上,还对中国传统的庙堂寺观造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早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泥塑班学习期间,他就经常前往北京大慧寺临摹学习传统雕塑。其后,他又先后考察了甘肃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新疆克孜尔石窟、宁夏须弥山石窟等国内重要的石窟遗迹,以及山西晋北、晋中和上党地区的彩塑遗存。对于乡土民间的小型泥彩塑和泥玩具,张锠先生也广为涉猎。由于工作原因,他也同许许多多彩塑产区的民间艺人非常熟谙,广东大吴泥塑、无锡惠山泥人、宁夏杨氏彩塑、山东高密泥塑、河南淮阳泥塑等许多地方的彩塑形态和特点他都非常了解。这些优秀的传统造像和民间艺术作品所传达出的艺人与匠师们成熟的审美和智慧,充分展现出生发于本土的、内心的艺术,是最有温度的、感人的作品。同时,也为张锠先生的雕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为他能够别开生面、开创具有个性的民族雕塑气象,映现了深厚的民族记忆与文化内涵。


红色娘子军》高60cm


张锠先生在学习和工作的之余,也不断到各地采风学习,并进行创作。20世纪70年代,受到中央民族学院委托,他曾经远赴湖南、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少数民族地区深入生活,并且创作了54个少数民族生活的系列作品,许多边疆地区都留下了他研学的足迹。在攻读研究生和高校任教期间,他还曾经先后到山东淄博、安徽宁国、河北峰峰等陶瓷产地进行实践,了解和掌握姊妹艺术的造型手法和技艺特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张锠先生在创作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时,就吸取了无锡惠山泥人的代表性题材——阿福,并以此为元素重新构型设计,创作了一件具有时代特征和吉祥寓意的小型浮雕作品,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仅被国家旅游局作为当年国内外展览的标志,还被《人民日报》《中国画报》《人民画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宣传,同时在当年还被复制了几万件作为礼品送给海内外宾客。“学习——吸收——创造”,正是张锠先生对于自身艺术与文化观念的追求,也是探寻个性化造型语言,避免艺术同质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勇于变革,卓立创新

张锠先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到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这一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的彩塑作品多为自然主义的写实手法,用刀笔控诉旧社会的黑暗和表达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即便是在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下手中的雕塑刀,籍由当时宣传部门的需要,他参与了大量样板戏泥塑以及其他许多革命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创作,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他参与或独立创作了《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火烧望海楼》《老舵手》《成昆路》《54个少数民族》《文姬归汉》等作品。他曾经谈到这一段人生经历,觉得在“文革”动乱十年中最大的庆幸是没有耽搁自己的业务学习,一直有机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作和实践。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无疑是极其幸运的。


宦娘》高87cm


即便是下班回家,张锠先生也是抓紧一切时间进行彩塑的创作。他的儿子曾经回忆儿时家里居住条件并不太宽敞,但是张锠先生就在西晒的窗户上用布帘子挡住刺眼的阳光,在一个小角落里一创作就是一下午,都很少起身,这个小小的角落就成了一个微型的彩塑艺术工作室。靠着一股执着与对彩塑艺术的信仰,张锠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跋涉着。

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大多作品中体现出张锠先生对于创作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塑绘结合的写实主义创作风格,表现的人物多为贴近社会生活的典型形象。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他的创作更多倾向于对“泥人张”优秀技艺的继承和总结,并且在题材上进行拓展和尝试,整体风格上与当时“泥人张”彩塑的其他创作者趋于共性化。

艺术大师李可染曾经说过,“艺术要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更要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巧合的是李可染先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推荐自己的亲外甥郑于鹤拜在“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先生门下,成为了“泥人张”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外姓传人。郑于鹤先生和张锠先生都充分实践了李可染先生的艺术观念,分别成为了“泥人张”彩塑的创新一代的代表人物:郑于鹤先生从传统的民间玩具中得到了灵感和启发,逐步形成了造型简洁概括,设色明快率真,极富乡土韵味的风格。而张锠先生在艺术上的成就高峰来自于他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期间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泥人张”彩塑艺术如何与现代设计观念与审美相结合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由此逐步形成了他富于装饰美感和设计美感的艺术风格。


西湖主》高64cm


张锠先生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创立的装饰艺术理论与研究体系,这一体系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独特的学术背景和学术基础,在这样一个大的学术环境的熏陶之下,上个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张锠先生将装饰艺术的理论结合到了彩塑创作之中,在“泥人张”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写生变化”的现代装饰艺术创作方法。通过提炼、夸张、想象、组合、添加等手段,从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生动鲜活的素材,将自然形态变化提升到艺术形态,凝练出完满而富于变化的艺术形式,表现出大自然的形态之美、色彩之美、生命之美,更体现艺术表达的简约之美,造物的智慧之美。他的作品不再仅仅拘泥于人物形态的写实再现,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形式美的感受,造型上更加主观自由,逐渐脱离了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强烈的装饰性和现代感,颠覆了传统的“泥人张”彩塑造型观念。在这期间,他陆续创作了《断桥》《生死牌》《少数民族系列》《十二生肖系列》《西游记故事系列》《阿福》“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等作品,令人耳目一新。通过这些艺术的实践,张锠先生逐渐确立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那就是结合现代设计艺术的当代“泥人张”彩塑艺术风格。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到公共环境雕塑的创作当中,以新的材料和手法,诠释“泥人张”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尽管在材料和技法上进行了转换,但作品的底蕴和追求,仍然是一脉相承的。


心声》高60cm


对于他的大胆尝试,在当时有许多人视之为离经叛道,也引起很多的不解和争议,这在一名艺术家的成熟过程当中,是在所难免的。不过对生长在传统艺术世家,有着“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光环的张锠来说,这个问题却是更加敏感而强烈。

张锠先生在言及对于艺术的理解时,经常会谈到,“艺术当随时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正是这种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理念才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艺术成就。这也是“泥人张”彩塑艺术得以长盛不衰的根本所在。他还谈到,“如果仅仅只是继承‘泥人张’彩塑的表象,只能使得‘泥人张’彩塑逐渐沦为工艺性复制,既无法使‘泥人张’彩塑达到一个新高度,甚至连原有的艺术水准也很难保持,固步自封只能导致退化”。

进入新世纪伊始,张锠先生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挟数十年的创作经验与丰富的生活经历,重新切入到传统题材创作当中,更进一步深入研究艺术手法的转换与融合。2003年,张锠先生着手创作“聊斋故事系列”彩塑作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其中的14组,分别包括《晚霞》《小谢》《画皮》《罗刹海市》《聂小倩》《荷花三娘子》《庚娘》《宦娘》《促织》《王成》《陆判》《窦女》《西湖主》等。这一题材上的回归充分,娴熟地糅合了传统家传彩塑技艺、学院化教学以及多年的创作经验,是张锠先生对于“泥人张”当代性理解的集大成之作。


育新苗(白族)高25cm


在“聊斋故事系列”彩塑作品中,他将每个聊斋故事凝汇到一组雕塑当中去,构图上利用多元手法进行时空综合,把典型人物、叙事情节整理归纳,用巧妙的构思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塑造手法上更加强调“泥人张”传统的人物造型手段,同时将设计和构成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还充分考虑了材料特性和工艺技法,通过艺术的综合表达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彩塑创作面貌,这是他在艺术历程上的又一个新的高峰,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挥洒自如的境界。

张锠先生的“聊斋故事系列”彩塑作品,逐渐由对审美的追求走向对文化的追求,由纯粹语言的形式探讨转化为深层观念的探讨。展现出艺术家对于本土文化做出的价值判断,并从传统中吸取养分,寻求精神,在本土化创作中建立自身的文化模式,这也是对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自信的一种理念体现。这些作品折射出的中国思想观念,都彰显出民族的文化意象和文化自信,形成了极具亲和张力的艺术效果,引导观者进入到共情共鸣的情感状态。由此反映出表象之后的深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体现出华夏文明强大的文化感染力。


四、笔耕不辍,桃李天下

近年来,张锠先生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理论总结,从民俗学、美学和历史学等多个角度对中国传统彩塑艺术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先后出版了多部专著,较有影响的论著包括《中国民间艺术大观》《中国彩塑艺术——泥人张》英文版、《中国泥人张彩塑艺术》《民间彩塑》、论文集《雕形塑意汇心语》《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北京绝活的传说•“泥人张”彩塑(北京支)》等,并且主编了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出版书目、中国民族民间遗产抢救工程专题项目——《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九卷,亲自撰写了其中的样本卷《泥人张卷》,历经十年,在2014年末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这对于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功莫大焉。作为一名雕塑艺术家,张锠先生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高超的艺术技巧,又具备了深厚的理论积淀,这在当代的艺术家当中,实属难能可贵,凤毛麟角。


重见光明》高30cm


2021年,由张锠先生主持申报的“泥塑”(北京泥人张)顺利通过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审核和公示。这也为张锠先生的艺术生涯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学院化风格鲜明的“泥人张”彩塑(北京支),也成为北京文化艺术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3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张锠先生始终在高等艺术院校教授“彩塑”课程,这门课程早已列入到清华大学的北京市精品课程。“泥人张”彩塑也从过去的家传秘技转变为严谨的教学系统,不仅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传人,还有更多的外姓传人和优秀的、有影响力的学生弟子。“泥人张”彩塑早已成为开放的、社会化传承的艺术品类,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等多元化的梯队都进入到“泥人张”这个大家庭中。


五、结语

做艺如做人。张锠先生为人正派耿直,既有原则又豁达包容,这既是他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他的艺术根脉所在。张先生以一身正气立世,不仅是艺界名宿,更是品行典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张锠先生的写照。先生今年七十九岁,在彩塑艺术这片沃土中辛勤耕耘了六十余载,创作出了一大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作品,但他仍然兢兢业业,不断进行新的艺术尝试,更是我辈的榜样与楷模。唯愿张锠先生的艺术之树常青,不断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出现,以飨广大的从艺后学。


在本文即将付梓之际,“泥塑”(北京泥人张)正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张锠

198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是著名民间艺术家“泥人张”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教研室主任、装饰艺术系主任、中国文联第七、八届全委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七届副主席、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张锠荣获“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荣誉称号。

张锠创作上,继承了“泥人张”彩塑艺术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其它姊妹艺术之长,逐渐形成造型夸张简洁,形色和谐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代表作品有《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获香港回归国家礼品集体创作嘉奖)、《工农兵知识分子》(获国庆40周年特别奖)、《阿福》被选为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获国家专利)、陶瓷雕塑《暮归》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福娃》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火烧望海楼》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大型综合材料彩雕《盛世中华世博龙》参加上海世博会(被收藏)、《古道驼铃》获城市雕塑优秀奖等。

著作有《中国民间艺术大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雕塑设计》《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泥人张卷》《中国泥人张彩塑艺术》《人·生命·自然》《中国结——民间彩塑》等专业论著。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


文 / 赵健磊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副教授)


供稿:《雕塑》杂志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