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乐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讲解》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讲座 | 朱乐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品讲解》
时间:2023-09-2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40      分享: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红绿彩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训》第二十一讲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乐耕教授带领学员们参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朱乐耕教授带领学员们到中国陶瓷博物馆参观学习,进而系统了解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及发展历程。各位学员不仅弄清楚了景德镇是从什么时期开始制瓷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为皇家烧制瓷器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的,而且深刻认识到景德镇为什么能成为让全世界仰慕的瓷都。


▲朱乐耕教授带领学员参观

景德镇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烧陶;至唐、五代,不仅生产青瓷和白瓷,还创烧出晶莹剔透的青白瓷;宋代,景德镇“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瓷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经济支柱、立镇之本;元代,全国各地窑场逐渐衰落,唯有景德镇一枝独秀;明、清两代,手工制瓷工厂建立,全国制瓷中心形成,社会经济日趋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民国时期,景德镇既涌现出以王琦、王大凡为首的一批新粉彩画师“珠山八友”,又设立了中国陶业学堂,开创了中国陶瓷教育的先河;景德镇是一座以单一陶瓷产业支撑一千多年的城市,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


▲朱乐耕教授带领学员参观

宋代以来,景德镇以其精美的瓷器闻名于世,一直受到朝廷的重视。宋代初期,皇家瓷器库就收藏了景德镇的青白瓷供朝廷使用;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真宗皇帝通官制瓷,责于京师,并以其年号冠名“景德镇”;元代设置浮梁磁局;明代,在浮梁磁局的基础上设立了御器厂;清代改为御窑厂,先后为皇室服务了六百多年;由于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与直接参与,景德镇遂成为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


▲朱乐耕教授为学员讲解

当我们来到周国祯老师作品前时,朱乐耕老师讲到艺术作品的偶然性,这件作品在烧成过程中突然断电,本以为会烧坏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釉面开裂的肌理与雕塑造型相得益彰,成就了一件不可复制的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的偶得性也被传为佳话。

▲朱乐耕教授为学员讲解

欣赏完周国桢老师作品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听到朱乐耕老师讲“这是我的作品”,学员们又提起了兴趣,这件作品曾获第二届陶瓷创新评比一等奖,是朱老师没有节假日的绘画了两个月才完成的一件作品。虽然朱老师只是风轻云淡的回忆,却能感受到他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那份忘我的执着,朱老师的精神影响了在场的每一位学员。


▲课程合影


景德镇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古代瓷业之都,至今保存着由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铺民居、城池街署、技艺民俗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的瓷业体系。涉及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规模宏大、结构完备的瓷业体系,在中国绝无仅有,在全世界亦是独一无二的。参观学习后学员们深深感受到中国制瓷的辉煌历史,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做好创新。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红绿彩艺术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