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是通过视觉传达媒介来呈现并传达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内涵,其承载着信息传递和价值传达的双重属性。一般而言,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将传统文化符号化的抽象过程,也是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进行视觉呈现的创造过程。由于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是设计师内心物化的形象,是一种内在形象的反映,所以在视觉传达设计创作中表现为文化符号形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内涵及特质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抽象表现,也是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和灵感源泉。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不断涌现,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多元,网络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在此背景下,传统文化元素常常被作为视觉传达表现符号应用其中,并逐渐成为凸显民族文化特征的重要表现。事实上,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以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表现出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精髓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现代设计美学的重要议题。将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之中,运用艺术设计和文化表现手法,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精华和先进要素,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新媒体环境下视觉传达设计内容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其意义和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一、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内涵特征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通过视觉媒介表现并传达给观众的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60年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设计大会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它的概念及其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通常,我国的传统文化符号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自然存在;二为人类感应。对于前者,主要以客观存在之物为表现形式,它不以个人的偏好为存在基础。而后者则更多地以主体的经验感受为存在基础,它带有某种主观的价值倾向及对美好生活的愿景。由于传统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性和寓意性,所以为视觉传达的设计与表达提供了有效的表现手段。传统文化是我国先民智慧的结晶,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需要融合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特质和内涵元素,挖掘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审视传统文化符号并汲取创新性的设计表现元素。同时,传统文化视觉传达的设计理念,应更多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象征性,通过新媒体技术元素丰富视觉传达过程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表现价值和意义。首先,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其核心是通过视觉传达媒介来呈现并传达出一定的设计理念,从而体现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精神内涵,它承载着信息传递和价值传达的双重属性。除了视觉传达设计本身的视觉价值之外,更多的是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文化特质进行信息解读,重构新的视觉传达设计符号。同时,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及民族性,就要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对其文化特质进行符号化的艺术抽象和文化呈现。可以说,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此。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的视觉传达设计首先是一个符号化的抽象过程。符号是对特质的抽象,它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也可以是一个人物、一件事情、一种思维观念。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着不同(6页完,下接7页)的表现形式。它是从文明的初始阶段不断延续下来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标志。因此,符号包含着人们对客观形体的表现和对现实世界价值的追寻,同时也为人们能更好地生存而指引出更适宜发展的途径。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各民族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文化财富。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观、价值观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审美,都为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提供了可供创作的思路和素材。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符号,如篆刻、脸谱、皮影、中国结和各种纹样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现象或特质较为成熟的一种艺术抽象。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视觉传达之关键在于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的符号化抽象。这种抽象不是简单的符号呈现,而是设计者在对文化系统认知及意义把握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符号化艺术还原。视觉传达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韵味,使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具有更广泛的传统文化气质和哲学价值。如中国很多平面设计师都将中国画元素和水墨效果相融入设计,形成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境的设计作品。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是对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质进行视觉呈现的创造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体现除了对文化特质的简单呈现外,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一个历史事件或民族历史文化故事,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视觉传达设计的素材和底蕴。事实上,随着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视觉上的审美,更多地开始追求视觉传达设计内在精神的审美和价值观的传递。很多设计师为了更加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但是效果却不明显,无法使视觉传达设计更加具有生机与活力。将传统文化符号运用到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是使其永葆生机的关键。以传统文化符号为表现的着眼点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根据其规律和内涵进行创意设计,继而在实际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展现民族文化和设计内涵。视觉传达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密不可分。传统文化符号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提供了新的素材和底蕴,视觉传达设计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呈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具有了更加多元的展现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为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和传达提供了新的途径,让传统文化符号在新的形式下不断地体现出新面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需要融合更多的传统文化理念和思想,展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二、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意象表现不同的领域,对意象有着不同的解释。“意象”一词本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将“意”视作内在的抽象,“象”则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的概念借鉴到艺术领域主要是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即客观的物象与人的心灵感悟共同产生的一种心灵上的形象。作为一种心灵上的形象,我们可以赋予无穷的想象空间,因此,意象也是艺术设计中非常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之一。在国画中,意象主要是根据山水画和水墨意境以及五行学说进行的。国画创作过程中讲究胸有成竹,意在笔先,随着文化的融合和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国画意象逐渐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意象文化和传统文化元素,很多视觉传达设计直接采取国画的创作元素,使视觉传达设计具有了更新的特征。人们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运用图形符号来表达某种思想、观念,并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中国文化背景为图形符号象征意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中国传统图形符号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且意境深远,成为东方文化的一个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思想、风俗、艺术和生活方式等物质和精神文化现象的综合体现,它反映和代表着一个民族、社会的整体意识和总体倾向,是一个民族“大写的性格”。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其特定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方面,并影响着每一代人的审美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人们对艺术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见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高度浓缩的视觉形象代表,其客观符号形式给现代视觉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源。传统文化符号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进行意象表现,其本质是设计者对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解读。事实上,意象本身是设计者通对物体的观察和现象的认知而形成的意义形象的反映。传统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性,这种象征性是经过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这种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将使视觉传达设计具有相应的象征性,这种象征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直观表现就是意象性。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是设计师内心物化的形象,是一种内在形象的反映,在视觉传达设计创作中表现为文化符号形象。视觉传达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诠释其本质就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特质的意象表现。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往往能够在平实中展现意象,在结构(7页完,下接8页)中阐释内涵,在氛围中感受精神,这本身就是艺术作品意象呈现的核心所在。如近年来艺术领域对于“中国意象(The image of China)”概念的关注便是其中的典范。由北京卫视打造的大型文化类节目《传承者之中国意象》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创新式回顾与推广,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符号设计进行了艺术加工和意象表现,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舞台展现和视觉传达,深层展现文化的意象特质。总之,传统文化符号的意象性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和展现是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底蕴和优势,尤其是在现代新媒体逐渐兴盛、传统文化传播媒介日益衰退的当下,传统文化如何彰显自身价值并且与时俱进地谋求发展,现代设计如何发挥传统优势并走出自己的艺术特色,都是目前设计者们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三、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寓意创新有人指出:民族复兴促成的民族文化繁荣,使当代的文艺创作中产生潜在性的民族文化意识回归。对于视觉传达设计而言,传统文化既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象空间,同时也通过视觉传达的互动过程为读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意蕴,这就需要设计者更全面、更系统地把握作品和寓意创新。传统文化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创新表现是现代艺术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面对各种媒体手段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更是对其的一种多元化展现。例如,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既对传统奥运精神进行了艺术展现,又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意象传达,是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进行寓意创新的成功案例。视觉传达设计最根本的目的是给人们传达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可以是图形、色彩和文字,也可以是一种文化思想。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在表现构成上,往往以点、线、面、色进行构成和组合,但随着艺术形式的创新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采纳和引用是实现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发展的根本。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这种历史文化内涵和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通过对主题的把握和对文化元素的技法再现,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在展现艺术美的同时表达出蕴藏其中的文化意象,让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作品的设计底蕴和精神内涵,与设计者形成精神互动。可见,创新视觉传达艺术和表现手段对于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价值和艺术内涵具有广泛的意义,有利于观赏者和消费者更好地进行心理判断和认知,从而产生心理和生理的共鸣。因此,在视觉传达的创新设计中,应系统地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意蕴,通过设计加工对其进行有机整合,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呈现寓意创新,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一)以构成元素为框架,多元化进行传统文化的符号设计王受之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说道:“平面设计是把平面上的几个基本元素,包括图形、字体、文字、插图、色彩、标志等以符合传达目的的方式组合起来,使之成为批量生产的印刷品,使之具有进行准确的视觉传达的功能,同时给观众以设计需要达到的视觉心理满足。”也就是说,视觉传达设计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时应以点、线、面等基本元素架构框架,通过传达目的进行艺术整合,传统文化视觉传达的设计创新亦不能脱离基本设计模式。这里的创新是素材的创新、主题的创新和意象寓意的深层创新。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通过点、线、面构成方法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是其进行传统文化符号融合的有效手段,对不同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形成具有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点、线、面、色元素,最终付诸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艺术设计的过程是设计,但艺术才是灵魂,尤其是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更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集人文性、民族性、民俗性于一体。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创作时对文化元素的符号设计进行系统把握并艺术创新,多元化进行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图腾纹样、汉字、书法、绘画、皮影、剪纸以及刺绣等都可以作为设计作品的素材来源和形式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在传统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应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表现中的一个点、一条线或者一种设计思路,多元、系统地对其进行符号设计和艺术加工,避免为设计而设计,从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只有合理地对传统文化符号的点、线、面等元素进行提炼加工,才能全面地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和象征意蕴。相反,大面积运用传统文化画面或形象,不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审美疲劳,使作品整体显得单调、机械,甚至流于俗套。只有使传统文化符号形成具有审美意象的艺术呈现,才能准确而全面地对作品的文化意境进行诠释。(二)文化元素的融合,对文化价值的艺术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从视觉传达的设计呈现上可以分为图形、色彩和文字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类型在视觉传达设计的过程中各有不同表现。这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并不是尽可能多地将文化符号添加到作品中,(8页完,下接9页)而是在意义关照的视域下通过元素符号的融合对作品的文化价值进行艺术呈现。近年来,传统文化符号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不少设计者将其作为表现设计特色的一个亮点,但遗憾的是,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找到传统文化符号表象下的文化精神,也就不可能把传统文化符号恰当地运用到设计中。他们只把目光锁定在文化符号的表象上,拼贴式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给人的感觉是,这些运用不是源于设计作品本身的内在需要,而是设计者刻意的主观追求,因而在作品中不可能看到这个作品应该有的浑然天成的独特气质,看到的只是人为造作,甚至不伦不类,民族个性的追求反倒成了个性的丧失。视觉传达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符号设计表现的根本意义在于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内在价值和意义的传播。传统文化符号已经超出简单的视觉范畴,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表现中,传统文化符号更多地传递着一种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如,青花瓷作为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代表,在国内外被广泛认知,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加入有关青花瓷的设计图样可以视作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视觉表现。如果在设计中只是简单地添加青花瓷的照片,则无法彰显出图形本身对于作品的艺术价值,反而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或多此一举。相反,只有对青花瓷元素进行分析提炼,并采取设计手段进行呈现,才能加深作品自身的文化意象和价值传达,才可以让欣赏者正确地认识和解读传统文化符号,使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获得较好的视觉效果,结合读者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经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象征并增强视觉冲击力。(三)创新传统文化符号设计方式,彰显文化的寓意象征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在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精神文化内涵的视觉语言表现手段。只有根据传统文化符号本身所具有的寓意象征,采取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设计,才能充分彰显其文化的象征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视觉表现而言,色彩、线条乃至图形、图案,其本质只是一种视觉呈现,而设计的旨趣在于通过艺术符号传达文化的象征寓意,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尤其如此。例如,“中国结”的艺术形象因其形意而得名,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但在不同的情景下,其寓意象征也不尽相同。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其寓意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则象征大吉大利、祥瑞美好。不同的“中国结”代表的寓意象征有同有异,不同的文化符号在不同的文化场域中传达的艺术特质也各具特征,这就需要设计者对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对视觉设计艺术进行创新,根据符号的特质内涵进行文化彰显和视觉传达,打破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思维定式,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艺术呈现,让视觉传达设计的整体风格无论从形式还是内涵都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艺术设计和文艺创作的源泉,传统文化符号应用于视觉传达设计既是对艺术设计领域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解读。“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可见,传统文化元素无论是在视觉形式上,还是在多媒体及其产品设计表现中都是传达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特征的重要符号,为人们理解设计作品和情感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源泉。事实上,视觉传达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将新媒体元素与传统文化符号有机结合,将给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新的内容呈现,在纷繁复杂的艺术设计中彰显出民族文化特色。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符号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意蕴和艺术审美,被受众广泛喜爱并认同。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艺术设计领域,不仅在内容呈现上进行革新,更多的是通过设计作品对设计者文化理解的艺术还原,通过文化表现艺术,通过艺术彰显文化,这才是艺术设计的真谛。作者简介:路其远,兰州城市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