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若风:乡创是中国美学之冠上的新明珠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前的乡村文化发展中,参与者、建设者的主体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把眼光投向了乡村,让艺术介入乡村。这种村落再生实践,是出于艺术的敏锐,也是出于对乡村艺术的向往,他们会真诚地向乡村艺术家和传承人学习,尊重生活在乡村里的居民,有想法会和他们商量,寻找最佳的艺术解决方案,小心翼翼地还原乡村应有的面貌,保护乡村艺术的生命力。事实证明,真正的艺术家、设计师凭借其职业敏感度和专业素养,更能辨识当地的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并把它们提炼和呈现出来,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发掘乡村艺术,呈现或重塑乡村艺术之美。解决乡村的内源性力量与艺术界前沿力量的关系,用艺术拯救衰败的村落,这在日本等国家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21世纪以来,我国的艺术界也表现出主动走向公共的积极变化。“艺术介入乡村”作为一种潮流方兴未艾,开放的乡村欢迎这种力量。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参与,让农民动手,让农民成为创造的主体。中国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乡土文化深植于我们的体内,成为民族文化的基因。回归这样的场景,会让人感到熟悉、亲切,于是触景生情,心领神会,于心戚戚,然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必须返回乡村,返回曾经文化与庄稼一起生长的土地,立体式地搜寻,沉浸式地体会。轻捋这里的草木,一草一木皆关情;与这里的百姓交流,乡言乡音有共鸣。
乡村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故乡。乡村有最适合中国式审美的语境。孔子是面向乡村的,所以他说“礼失而寻诸野”;老子、庄子的核心语汇,比如山、水、自然,都在乡间;王阳明创立心学的灵感来自多年的乡村生活,最后在龙场悟道。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传统美学是开在乡村的花朵。今天,在乡村文化建设上,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村民、新农人、设计师和艺术家之间,共同语言最多,最容易达成共识,其原因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审美追求。
以乡村为论场,是重构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基础。大学、科研机构是建设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重镇,书房、课堂也是研究、阐发中国审美话语体系的场所。我们希望的是,能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乡村,关注乡村与中国审美的关系、历史,更要关注今天发生在乡村的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我们期待,在乡村会有美学工作者的身影,更会关注乡创一线的艺术家、设计师、创客作为乡创美学主体力量的崛起。
近现代以来,中国美学经历了第一阶段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替宗教,第二阶段以朱光潜、宗白华为代表的生活美学,第三阶段以蔡仪、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第四阶段以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服务为主导的文化建设理论表现出大众美学倾向,随之而来的乡创美学,终将成为未来中国美学之冠上的新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