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邓文杰:从物质到虚拟——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二)
时间:2024-07-30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27 分享:
当前,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工匠文化空间正在经历从物质化到虚拟化的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文化空间研究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以及数字时代的动态演进,也表现在工匠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重大转变。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信息流动和转换速度加快,实现了两者间的高度同步和互通,形成了物质世界与虚拟时空共存互动的数字空间。在传统工匠文化的数字化空间中,一定程度上模拟了物理空间的社会关系,并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空间形态。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实践”就是“现实存在且可直接被感知的空间”。空间是具体存在的空间实体,空间实体中群体互动构成了社会交往的物质空间,其中承载着具体的物质生产、社会关系和交往互动。在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实践中,主体通过物质空间的交往,实现了社会互动的意义与价值,而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工匠文化的数字化空间借助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XR(Extended Reality)、VR(Virtual Reality)、IOT(Internet of Things)等前沿技术构建出全新的全息社会场景,主体通过数字化手段,在网络空间内便可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虚拟在场”的实践方式中,数字技术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及延展性。工匠文化主体不仅可以在数字空间映射出现实实体,共建起虚实共生关系,还可以借助数字信息交互的技术优势,在工匠文化主体的真身与化身之外,创生出具有自主性学习的AI数智主体。可见,不管是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实体的数字化身再造,还是数字空间的智能主体创生,皆导致了空间内实践的主体重构。数字空间中实践的主体重构,调解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内生动力衰退的问题,并吸引了更多的新文化主体参与。文化主体可借助新媒介技术的数字化身,实现传统工匠文化的沉浸式虚拟体验,而AI智能主体所具有的自主学习和分析的思维及行动能力,不仅可提升传统工匠文化在现代网络空间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还可以在数字空间中作为传统工匠文化的引流者与宣传者。通过新的主体形象社交、模拟装饰、在线交互等多种形式,实现传统工匠文化在数字空间中的多重文化传播与推广。“空间的表象”在列斐伏尔看来是“被概念化的空间”,即“语意符号或思维观念所形成的空间”。空间的表象就是主体实践空间结构化的概念空间,语意符号在空间生产中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数字空间中,媒介终端、大数据平台、AI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技术与社会互动衍生出一系列新的语意符号。文化主体通过文本、符号、解码、编码等介质对新的语意符号进行阐释,侧向加深了文化空间内部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亦使跨文化主体更深层次的交流成为可能。譬如,异域文化群体之间可凭借新的媒介终端、传播路径和信息技术获得数字化的共享时空,共享时空的出现拓宽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语意符号的传播渠道,创生出新的语言符号传递方式,从而实现跨文化群体的交流与互动。因此,原本受限于地方性资源的工匠文化,可在信息互换或思想文化交流中获得其他文化来源,从而接触到更多元的语意符号,这将有助于确立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控,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具体而言,一方面,在数字空间中,地方性的传统工匠文化被赋予了新的语意符号,不仅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深度融合,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互动机制变化。譬如,人们可以在开放性的“DOT”(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自治组织中进行工匠文化空间政策运营,并进行更为开放和自由的表达;在“HCI”(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研究中探索工匠文化空间资源分配,实施更为合理和有效的规划。另一方面,不同文明的工匠文化既有个性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呈现出新数智技术发展的图景,所产生的附带性影响催生了更为宽泛的文化价值功能。譬如,在正向的“数智”文化空间的表象形态中,虚拟工具、沉浸体验、数字场景、模拟主体等元素,增强了参与主体对现实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在场体验,深化了民族文化归属与文化自信在空间语意符号的表达。又如,由数智技术衍生出的科幻文化,其自身并不属于任意一种传统文化,它既是文化主体想象抽离于现实,又是将现实社会和传统文化记忆融入其中的创造。此外,传统工匠文化空间语意符号的传播亦被数智技术重塑,参与主体不仅能更快获得直观的符号解析,还可以通过多元化媒介为地方工匠文化语意符号的传播提供新的路径。表象性空间对应的是现实空间的活动过程,是空间主体“直接经历的空间”。在数字空间中,数字技术增强了空间主体对表象性空间的整体认知,在突破现实空间实践(感知)和空间的表象(构想)的限制后,生产出实际的数字空间体验实践。这亦说明,数字时代背景下,传统工匠文化空间主体在基于现实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和文化交流的语意符号空间生产之后,必然会出现不同于传统实践体验的空间。在此空间中,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将实现跨文明的交融状态。这是囿于数字技术的社会化进程可以依据其自身属性与功能,实现不同工匠文明之间的互嵌共生和相互了解,从而促进各文明之间实现物质与精神的交融。在物质精神体验层面,随着数字技术的飞跃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自然资源利用体系受到外界力量的影响而逐渐瓦解,同时,现代化的动力体系推动着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向数字化空间转变。现实物理空间存有的工匠文化实体,可借助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及运算技术、NFT(Non-Fungible Token)等数字技术与XR技术的跨界融合,为受众带来更为优质的沉浸式体验。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可以实现传统工匠文化历史时空的具象化和在场化,还可以凭借“过往重现”的方式对传统工匠文化集体记忆的文化场景进行重构,涵盖了相关的“创物文化、手作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数字空间建构出超越二维图形交互的三维信息流动时空,通过传感系统、动态捕捉、触觉反馈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人类感官信号与数字媒介模拟表体的信息动态转换。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物理景观结构,在人与机器共生的数字化具身自然交互中重塑,创造出存在数字空间中的“现实”文化景观,使任意在场者都能获得“具身真实”的沉浸式体验。在集体精神体验层面,数字技术打破了跨时空的工匠文化隔阂,构建起互嵌式的空间环境和社会结构,加深了传统工匠文化主体精神层面的交融。从集体精神的产生过程来看,是主体意识或事件在数字技术生产关系作用下,将不同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信仰认同和观念认同等集体共识融合,形成一种基于直接体验的语意符号,并通过构想与感知,将各种生产要素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所形成的一种集体精神的空间。从集体精神的体验感知来看,它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数字空间超越了传统工匠文化的自然边界,具有突破现实空间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导致文化主体可以体验更加丰富和无限可能的集体精神世界。在此,文化主体可通过对自身经验的提取,对设计、艺术、文化等思想性创造进行形象化表达和表象性呈现,实现对新空间秩序的共创、共建、共享。这种集体精神体验,是人们精神追求的真实感、沉浸感以及感官刺激强度的自然需求。综上所述,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主体实践、场景规划、精神体验等已在新的数字空间中产生了内容与形态的重构。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再生产既是基于现实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是由数字信息与技术创生的新生产空间。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逻辑遵循着“空间环境中吸引受众不同要素之间的关系、作用与影响”,并“由空间内特定群体——人的生产、生活以及行为模式来定义”,因为“只有通过将概念纳入一个系统之中,才可能界定这些概念,而且设计任何概念都应旨在以系统的方式让它们在经验研究中发挥作用”。
当前,数字空间的主体实践不再局限于对现实的复刻,而是在超越数字模拟与数字孪生的基础上,创生出新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生产空间。在此,空间文化主体凭借新媒介终端和数字化场景,获得了自由创造的必要技术与运行规则的支持,物理空间、数字空间与知识空间之间的秩序形态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复合型的数字化世界。在现实层面,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再造转向,使得网络社会的交往“已进入多维发展和综合扩展的阶段”。在传统工匠文化空间中,师傅、学徒与受众的立场并不在同一维度,而是单向输出的从属关系。虽然师傅会给予学徒一定自由创作的权利,但学徒会受制于“师徒”场域中“话语权”的影响,从而缺失受众的反馈,而在重构的数字空间,每个参与主体都可以实现自由创造的权利,重构了空间中的各主体权利平等关系。主体权利正在从单向输出模式转变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数字空间搭建了参与主体相互了解的路径,促成了线上与线下空间的虚实共生,建构出工匠文化想象共同体,赋予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在数字时代发展的新活力。可见,数字空间的权利秩序是基于自由、开放、平等的交往关系所形成的,参与主体获得了自由创造和分享的权利。现有秩序也不会制约新入主体的创造实践,反而能使参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精神满足。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过程中,行为主体的实践及其互动关系,都被转译成数字化方式和代码关系。现实主体与数字主体、现实主体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与数字主体等要素的联系并不从属于某一独立的主观意愿,而是所有参与主体的协同共创,其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不同技术平台和数字信息转换中的资源对接,以期实现平台资源的数字串流。随着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实践主体、技艺关系、场域体验、数字技术等的演变,空间技术场景已由单维物质空间场景转换成多维技术场景空间的数字化重构。多维技术场景实现了去中心化、去封闭化、去单一化的跨平台信息串流,为参与主体提供了跨平台、跨资源的全景式实践体验。从数字化技术场景的角度来看,空间技术场景建构的底层逻辑是多维互联,结构组织由数据平台、介质媒介、计算运用等方面构成,且无特定的场景和对象,而基于区块链的NFT、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等技术使数字空间参与主体实现了点对点的情境交互和进行在线交易。因此,数字空间的运行机制是以去中心化的数字多维技术环境再造为基础,是其核心技术转换的重要体现。进一步而言,空间技术场景的再造中,文化参与主体之间呈现出交叉互嵌式的文化共同体,数字多维技术环境规避了物质空间资源整合难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实景,并实现空间体系的数字化再造。数字空间中,文化信息流动并非直线性传播,而是点对点的多线性传播。在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中,数字社会网络关系的形成,导致新生的文化想象共同体重塑了原有的“意见领袖”权利。首先,空间的数字化重构突破了物理时空的限制,利用数字信息的无限增殖和无界限传播的特点,使得文化信息获得了更广泛的传播和价值的提升。其次,数字空间可将离散的集体文化记忆进行重构,现实的在场可以在数字空间呈现,场域中的权利和资源并不具有排他性。最后,信息传播权利在数字空间得以释放,参与主体可通过点对点的多线性传播,获得信息共享的均等权利。在数字时代的进程中,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传承发展和传播秩序已被重塑,物理在场与虚拟在场融合,形成了互嵌关系的数字空间。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导致工匠文化传承主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职业工匠或专业学者,亦可是业余爱好者。同时,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固有的整合、调控、规范等社会功能也不再受地域或时空的限制,而是借助数字空间的无限延展面向大众。本研究在阐释中认为,数字技术已然改变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结构及其生产逻辑,重构了空间流动和转换关系,形成了全新的数字空间形态。数字技术重塑的传统工匠文化空间是对自然物质属性的再造,正在或者已经改变了传统空间主体实践和场景要素的形态与结构,并实现了跨文明之间物质与精神体验的交融,进而推动与加速了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新发展。
通过空间生产视角解析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重构,有利于阐明数字技术在改变传统工匠文化空间形态与结构上的独特作用,有益于呈现数字空间生成的系统逻辑,也有助于明晰数字技术对解决传统物质空间内生驱动力衰退,消除地方空间语意符号交往局限等相关问题的效用,或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未来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发展趋势及其关联。因此,本研究或能为传统工匠文化空间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理论支撑,也能裨益于数字技术服务地方文化的模式与路径的探索,抑或能为数字时代传统工匠文化发展提供媒介智慧与哲学思想,实现中华工匠文化共同体在世界文明中的传承与发展。邓文杰,男,澳门科技大学设计学博士,中级工艺美术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工匠文化、设计学理论、文化人类学等方向研究。近5年,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教育厅等科研项目共5项,在《民族艺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科学与社会》《陶瓷学报》《文化产业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共8篇。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