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月月: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策略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王月月: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融合发展策略
时间:2024-06-2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81      分享:

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手工技艺代代传承的活态遗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如今却陷入青黄不接的濒危境地。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历经拆分、取消或更名的多番波折,重返教育视野。文章通过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认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应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方面全方位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从而实现工艺美术教育的本土化、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化,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同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自21世纪初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逐渐发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国特定发展阶段的历史印记,是全面认知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补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手工技艺凝结着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以及在造物领域达到的历史高度,[1]代表着人们手工技艺代代传承的活态遗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高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单位,在其工艺美术教育渐趋艺术化、西方化的趋势下,有机地融入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教育内容,有助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本土化、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化,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一、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传统手工艺是由民间艺人代代相传而传承下来的以手工制作为特点、制品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手工劳动。工艺美术的实践活动在中国虽古已有之,但其作为专业教育是近代以来由国外引入的,发展至今历经衰微到振兴。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二者的技艺特征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二者融合发展既是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工艺美术教育质量的应有之义。
1.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面临后继乏人的传承困境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危机是在内因和外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就传统手工艺自身特征而言,最初的工艺技术是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人们主要依靠“手”,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从而改变其物体形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传承模式沿袭至今,成为独特的活态传承形式。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无需亲自参与手工制作也能通过消费活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因此于当代社会而言,人们缺乏手工劳动的动力。就外部社会环境而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非遗传承人群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老龄化的现象。该现象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传承意愿的年轻人由于悟性不高、经验不足、性别差异等因素而导致难以掌握核心技艺;传承意愿较低的年轻人则受当代生活方式、生计方式、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不再将拜师学艺作为主要的谋生方式,加剧了传承人老龄化、后继乏人的现状。
2.工艺美术教育随时代潮流变化坎坷发展
“工艺美术”是一个舶来词,清朝末年由留洋青年学子将其概念及专业教育引进中国。清朝末年,以图画、手工或工艺为名的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教育在公办及私立学校中开始设置。20世纪初,从日本引入的工艺美术、图案等词汇初步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称谓。在中国近代学校美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中,“工艺”和“美术”逐渐结合使用。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成立,多所学校设立了实用美术科或工艺美术科,工艺美术得到了复兴和发展。20世纪60年代,随着《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1963年)的设置,其中“艺术部分”下设“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美术”在高等教育史上正式成为专业教育概念。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艺术类”设立了“工艺美术历史及理论专业”,其他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独立设置,从而将工艺美术史论与实践创作相区分。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根据《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1983年)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0年),工艺美术所属的艺术学归于“文学”门类。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中,二级学科“设计艺术学”取代了“工艺美术学”和“工艺美术设计”。直至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艺美术”这一专业名称重新出现。[2]由此可见,“工艺美术专业”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历经拆分、取消或更名的多番波折,最终重新回到教育视野。
3.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教育融合的可能性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之所以能够与工艺美术教育相融合,主要在于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在技艺本质上具有相通性。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通过互补实现双赢,对于工艺美术教育而言,传统手工艺的融入有利于丰富其教学资源;对于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而言,工艺美术教育通过培养后继人才有利于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
一是两者的技艺特征在本质上具有相通性。从概念上看,传统手工艺是指由民间艺人代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以手工制作为特点、制品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的手工劳动;工艺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包括特种工艺、艺用纺织、工艺绘画、民间工艺、编结工艺、图书装帧、工艺书法等类别。两者都包括手工技艺的技能运用,注重实用性、审美性。因此,传统手工艺具备融入工艺美术教学的技艺特性。
二是传统手工艺能够丰富工艺美术教育的教学资源。传统手工艺作为世代流传的优秀技能,将其传承发展史、核心技能纳入工艺美术专业的理论教学及实践操作中,能促进其文化价值转变为教学价值,丰富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资源。而且,地方特色传统手工艺的有机融入也有利于打造工艺美术专业的特色课程,进而成为区别于同类院校的品牌课程。在工艺美术注重现代艺术创作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融入有利于拓展现有的课程体系,使工艺美术专业成为兼具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创意设计的特色专业。
三是工艺美术教育能够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传统手工艺能够延续至今,关键在于传承人群的薪尽火传。高校学生作为文化传承重要的后继人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将传统手工艺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传承人引入工艺美术教育,能够加深学生对非遗的认知和理解,调动学生学习非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融入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是响应振兴传统工艺的政策需求,是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经济需求,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诉求。
1.响应振兴传统工艺的政策需求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传统工艺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计划》对高校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及课程建设、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教学、高校等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等方面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3]《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在建设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方面鼓励高校、职校开设传统工艺相关专业及课程。[4]因此,从国家政策层面看,振兴传统工艺既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切实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受缺乏高素质传承人才队伍所限,未能更好地实现。从专业教育层面看,当前我国现行“学科专业目录”中,尚无“传统工艺”专业,与之接近的本科专业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科专业为“工艺美术品设计”,而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更偏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有类别的整体性保护,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不及“工艺美术”类专业可行性强。因此,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融入工艺美术教育体系,是高校响应传统工艺振兴、高质量传承发展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职能的重要体现。
2.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经济需求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可以有条件地将工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产生经济效益,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发展。因此,传统工艺美术具有重要的产业价值。[5]《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相关系列政策都突出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可利用性,强调其具有的内在经济价值。当前,消费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工业流水制品,虽价位低廉但其审美性不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文化水平。然而,工艺美术行业当前存在重审美轻实用、以欧美审美观念为主导的现状,且所售产品价位偏高,同样难以满足多数消费者的需求。总之,工艺品消费市场上的工业制品价位低、重实用、轻设计,手工制品价位高、重设计、轻实用,难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如何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人才资源是关键。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不仅是传承人的义务,也是后继人才的义务。高校学生群体作为重要的后继人才,将所学的传统工艺知识创新性地融入创意设计工艺美术产品中,是助力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重要储备力量。因此,高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培养人才方面,应当立足中国社会文化需求,借鉴国际传统工艺教育传承经验,让学生在熟练掌握中国传统工艺知识谱系及技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传统工艺的经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补救当前工艺美术偏重审美性的现状,让工艺美术重新回到“为生活而设计”的本质上来。
3.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诉求
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传承历史悠久,其物质载体成为技艺的重要表现形式,并作为重要的文物被各级各类博物馆收藏;其核心技艺则通过传承人世代相传,在多种文化空间形式中活态传承。因此,传统手工艺类非遗无论从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或是物质载体上,都具有鲜明的遗产特征。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已经传承了上千年,虽然有部分技艺随着社会的变迁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也保存了大量的优秀技能,比如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金属锻造技艺、漆器髹饰技艺等。为了保存、保护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国务院发布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民间美术和传统技艺与工艺美术密切相关的非遗类别也得到了名录保护。
如前所述,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群也渐趋老龄化。许多传统手工艺的主要传承人群为中老年人,如织布、染布、刺绣、制作服饰等,由于年轻人常年外出,他们的这些手艺难以有时间传授给下一代,面对这种传承困境传承人群往往有心无力。因此,高校将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融入工艺美术专业教学体系,有利于青年群体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开设相关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培养既能传承传统技艺又能创新设计的复合型人才,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诉求。
三、融合发展的理论教育
目前,部分高校已开设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纤维染织设计方向,以“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为指导思想,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传统染织技艺的理论及实践课程。然而,将传统手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育的高校数量仍然十分有限,需要继续探索如何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如何深化理论研究。
1.传统手工艺理论知识与工艺美术课程相融合
在专业课程的学生培养方面,高校应将传统手工艺知识融入工艺美术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高校应在现有工艺美术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加以完善,丰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培养内容,适当增加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学习内容,从顶层设计层面提高对传统工艺的重视程度。目前,传统手工艺的相关学术著作已出版多部,既有历史溯源的,也有地域性项目的,以及当代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术成果纳入课程教学资源,或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编写校教材,形成校内特色课程,以完善传统手工艺类非遗资源的知识体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传统手工艺的基础知识,理解其当代价值。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纤维染织设计方向为例,该专业将传统染织工艺的发展史、核心技艺、染织种类、原材料、传统图案、传统色彩等知识融入“传统染色工艺与设计”课程中,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染织技艺的来龙去脉后,发现染织技艺的魅力,在作品设计中有机融入传统元素,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
2.传承人群继续教育与工艺美术教育相融合
想要做好传承人群的继续教育,需要高校积极履行研培义务。一是高校有义务依托工艺美术专业,开办传承人研修班,提升传承人的非遗知识水平、开拓设计视野。从多年开办代表性传承人研习计划的效果来看,研习班在促进传统手工艺创新性传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技艺精湛的普通传承人也应纳入该研习计划中来,改变其“边缘群体”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研习班,享受知识盛宴,让更多的优秀民间艺人能够有机会参与该计划,使该计划的受益范围扩大至整个优秀的传承人群体,使更多的传承人群能够通过培训,深化对传统工艺美术的认知,提高传承传统手工艺的文化自觉,接受现代设计知识的同时开拓个人的设计视野,促进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文化和旅游部在上海大学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设立的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定期开办竹艺、苗族银饰锻造、木雕、染织绣等研修班,促进传承人与设计师、研究生的深入交流,帮助传承人撬开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美术的融合点,实现传统手工艺的跨界设计。[6]二是除开办研修班外,高校还应针对传承人群开放工艺美术专业的学历教育。非遗传承人群普遍老龄化,且学历水平不高,其技艺大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经验积累而来,未接受过系统的工艺美术教育。因此,高校应根据传承人群的年龄特点、学历水平,面向传承群体推出学历教育培养方案,使传承群体在提升教育层次的基础上,深化对传统手工艺及现代工艺设计的认知,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来源。
3.深化理论研究与工艺美术教学资源相融合
教改研究应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前者可为完善课堂教学提供意见和建议,后者可为前者提供课题探讨来源。理论研究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并非平行线而是互为补充。课题研究方面,工艺美术专业相关课题大多设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之下,据笔者统计,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22年共计立项237项,其中工艺美术相关的有23项,占比仅9.7%。高校应出台激励措施,鼓励相关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与工艺美术相关的课题,以课题为引领,深化传统工艺美术研究,将课题研究成果有机地转化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学资源,增加本校工艺美术专业的理论深度。教材出版方面,目前关于传统手工艺、工艺美术的学术著作较多,但很多著作不适宜直接作为教材使用,对于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价值较弱。高校应积极组织相关专业教师编写教材,充实传统手工艺与工艺美术相融合的教材体系,不仅能为本校提供教学资源,也能为全国同类院校添砖加瓦。
四、融合发展的实践教育
服务社会经济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当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高校不仅可以开设传统工艺类非遗课程传播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利用其智库优势通过创作实践助力创意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高校可在课程实践、传承实践、设计实践三个维度,探索传统工艺文化与工艺美术教育的融合路径。
1.课程实践:调整实践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现有的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中较少设有传统手工艺类的实践教学课,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调整实践课的教学内容,修改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一是调整实践课程教学内容。现有实践课程以现代设计为主,缺乏传统手工艺元素。高校应修改培养方案,增加传统手工技能的实践课程,制定一套集传统与现代手工技能于一体的特色课程体系。同时,高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地将传统手工艺实践活动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二是开展课堂实践教学。传统手工艺的技艺传承需要口传心授的动手实践,而高校工艺美术专业都设有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因而高校可以聘请非遗传承人在实践课堂任教,手把手地传授学生技艺。三是组织专业实践活动,进行专业考察。社会课堂是传播知识的第二课堂。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社会考察活动,定期前往传统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地实地考察,与非遗项目近距离接触,综合理解传承项目的产生环境、传承现状,激发传承优秀手工艺的社会责任感。
2.传承实践:聘传承人任教,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加强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承人的联系,可聘请传承人教授实践课程,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手工技能,为培养后继人才做准备。全国各地较早地开展了基础教育阶段“非遗进校园”的活动。与中小学唤醒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意识不同,高校能够通过开设专业、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等途径,接过技艺传承的接力棒成为后继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定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课(通识课),邀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光成、县级传承人李春英教授枫香染、苗绣等传统手工艺,培养后继者。
高校工艺美术专业教师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学历教育,且所学工艺美术知识体系多为西方教育,善于传授学生现代工艺美术理论知识。而传统手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且经过多年的技艺经验积累,操作实践能力较为优异,能够与高校专业教师形成互补之力。高校将传统手工艺人邀请进校园,能够让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近距离地学习传承人的手艺,深化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个人的技艺水平。
虽然当前部分高校已经聘请了一些各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授课,然而目前仍未形成体系化的引进流程、规章制度,各学校在课程设置、课酬方面也都有较大的差异。基于此,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规章,以便各高校执行有据,既能保证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也能保证代表性传承人教师群体的相对稳定。
3.设计实践:产学研一体化,发挥服务社会经济职能
当前工艺美术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如因传统工艺美术的遗失而产生的文化趋同现象,[7]过于追求精美化等。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行业内未能较好地把握创意的尺度,缺乏创意则趋同,创意过度则会脱离实用功能。高校作为设计人才的培养高地,应加强工艺美术专业的设计教育,使学生深刻理解传统设计理念,熟练掌握现代设计思维,在现代设计中汲取传统工艺的创意元素,做好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衔接教育。高校作为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寻求与工艺美术类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邀请企业参与学生的联合培养,以实习或毕业后入职的形式参与企业手工艺品的设计与生产,提高产品的孵化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8]高校为工艺美术类企业输送有传统手工艺爱好者的实习生,企业则通过高校实习生解决一定的传承困难问题,从而实现双赢。五、结语
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落实其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也面临着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严重、人亡艺绝的濒危窘况。针对现状,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以振兴传统工艺,其中包括后继人才的培养问题。工艺美术作为高校学历教育的专业,其学科归属、专业名称几经变化,该现象也反映了专业实力的薄弱性。因此,将传统工艺这类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艺美术教育,符合文化保护的时代诉求,符合文化创新的时代潮流,符合高等教育专业创新的发展趋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交流与碰撞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艺美术教育引入传统手工艺,让高校学生在履行弘扬传统文化义务的同时,也拓宽了个人的设计视野,提升了专业技能,有利于早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王月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讲师,历史学博士。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艺术人类学研究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