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汉民:设计要维护中国人尊严和文化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在陈汉民先生离世一周年之际,2024年4月2日,他的设计作品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重现。300余件作品与文献展现了这位“中国平面设计界泰斗”的91年人生。《向设计致敬——陈汉民设计文献展》,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洁教授担任学术顾问,郭秋惠副教授担任特邀策展人,展览结合了档案、手稿、模型、实物以及相关研究成果,以年表、经典标志设计和陈汉民设计思想摘录等多种形式展出,力求在跨世纪设计史的框架中,全面呈现陈汉民在艺术设计及教育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原来这些经典标志,都是他设计的:交通道路标准标识,1997年香港回归标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85版人民币硬币、四大银行标志设计……这些经典标志,早已经渗入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点滴。
他的设计,以民族性的独特魅力获得国际认可;他的课堂,引古论今,激情澎湃,让学生们深深折服。
斯人已去,桃李天下。但刻在设计史上的标志和思想,还在影响着后来者。
以我为主,走中国自己的路
陈汉民,1931年生于上海,1957年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退休。他曾荣获中国包装事业杰出成就奖,中国平面设计事业终身成就奖,是杰出的艺术设计教育家、设计家,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开拓者、引领者。他的设计涵盖了标志、招贴、徽章等领域,是中国现代设计史的见证人与参与者之一。
中国工商银行标志设计,1989年
1950年代入行的陈汉民,面临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竞争弱,设计发展也较为缓慢。那个时候的商品包装喜欢用麦穗、齿轮、拖拉机等元素,陈汉民觉得,除了这些,还可以挖掘群众更多喜好,培养消费者更加多元的审美情趣。
改革开放后,商品出口面对世界市场,中国的设计发展有了良好空间。包装更改救活濒临破产厂家的例子,陈汉民见了不少。他也尖锐地提出,有些产品“货卖一张皮”,他秉持自己的原则,包装不是“皇帝的新衣”,不能成为欺骗消费者的“外衣”。包装要从设计格调上提升品味,而非一味依赖“披金戴银”的工艺材料。他的思想在现在看来也不落窠臼。
陈汉民曾去往法国、德国、瑞士等国考察,他知道,时尚永远要“回头看、朝前迈、快一步”。对于那时崇尚的“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流行提法,他曾多次提出自己的主张:“设计在文化方面,要以我为主,走中国自己的路。”土陶时期的绳包装,用苇叶做粽子,用荷叶包肉,用葫芦来装药,用稻草捆扎瓷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包装观念是他推崇的理念。“头戴红顶瓜皮帽,身穿时尚T恤衫”的设计,将汉语拼音模仿英文效果的包装装潢,在他看来滑稽可笑。
“我们是炎黄子孙,要堂堂正正地做中国人,除特定中性产品无中文外,各种各类商品包装装潢均应以中文为主,维护中国人尊严和文化。”
“重视自己的文化。”这是从首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庞熏琹那里传下来的思想。陈汉民从中探索自己的设计方针,总结为“中国风格、民族情感、时代审美”。
1997年法国戛纳国际广告节,世界上许多国家参展。中国送去200件左右作品,无一获奖。有人说,没得奖的原因是中国没学好外国的东西,但陈汉民说,是设计者没学好中国自己的东西,“走民族化的道路,有助于设计者早日摆脱模仿,走向独立。”
也是这一年,陈汉民设计出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标志——红色的“9”代表着国家,香港的紫荆花糅在“9”里面,绿色的“7”加进具有前进感的线条,寓意香港保持生机,繁荣稳定。
香港回归专用标志设计,1997年
他觉得,一个成功的标志,无非就是易解、新颖、美感、适用,用通俗的语言来讲,就是“好懂、好记、好看、好用”八字原则。
陈汉民主张,做设计、做事、做人都要平易近人。“高高在上、低膝媚俗都是包装设计的大忌。不能与消费者沟通,缺乏人情味,何谈包装设计的促销作用?”在设计界,背地里大家称他为“老爷子”,这是人们对他的尊崇,也表达了一种亲近感。
从事艺术设计,功夫要在设计外。陈汉民有着自己的思维习惯:把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联系起来,上升到一个哲理的高度来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也让他热爱观察生活,学会联想——他的家里收藏着几百个不同样式的可乐罐,他说这是教材;他对京剧、评剧、哑语都有研究,从无声的肢体语言中寻找到典型表现方法。
当年《读者》杂志向全国征集刊徽,杂志社对收到的两万多张设计稿都不满意,后来找到了陈汉民,结果一稿通过。
他选取的是小蜜蜂的形象,“小蜜蜂,采蜜忙,飞到西,飞到东。”陈汉民认为,小蜜蜂辛勤劳作的形象与《读者》杂志以文摘为主的办刊方针吻合。“我对小蜜蜂知识的了解,在我头脑里储存了50多年备而不用,一旦需要拿出来就是,这叫长期积累,偶尔得之。”
陈汉民对待设计,严谨而又恭敬。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美术专业学生东方月记得,陈汉民要求学生们画黑白制版稿时要洗净双手,穿整洁干净的衣服,保持桌面和绘画工具的整齐,并使用规范的工具。他的教学精确到教学生怎样调色,怎样将颜料掺水调出适当的浓淡比例。
他认为电脑带来了设计风格上的千篇一律,抹不去的电脑痕迹,体现不出个人设计风格。“艺术需要感觉,需要手头功夫。”陈汉民曾说。
退休后,他经常举办学术讲座。他总是勉励后辈们,不要被浮躁的功利主义情绪所左右,设计者不要迷茫,要有自己的标准。“我作为一个设计上的过来人,并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是根据客观规律来设定自己的标准,做一个‘匠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