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献鸥:欧美当代金工艺术新概念与新技术的探索(二)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图1 Ane Christensen作品
图1这件作品使用传统的焊接技术制作,从视觉上把传统的碗形打破了。
图2 隐约的碗,925银、做旧铜
图3 隐约的墙饰,做旧铜
图2和图3这两件作品都是对物品进行局部破坏,然后加上线条。图2的线条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从碗里延伸出来的。
图4 凹痕的碗,做旧铜片
图4这件作品是呈现出凹凸状态的碗,是片状的,局部切割成线条,做成扭曲的形状。这个成型方式一目了然,重点是我们创作时能不能想到这种创作方法。
图5 连接的碗,铜
图5也是这种类型的。看起来有种碗的边缘被不断切割的感觉,艺术家通过这件作品诠释线和片的关系,虚实的处理很有意思。
>>Angela Cork,英国
Angela Cork是伦敦知名的银器设计师,她设计和制作了一系列当代银器和珠宝,都是用传统手工方式制作的。Angela的作品独创性很强,与众不同,易于辨认。她追求优雅的、有雕塑感的作品,但同时兼具功能性。她的作品线条优美,具有纯正的形式美学,总体风格既宁静又完整。
图6 Angela Cork作品
图6的作品非常简约,但简单中见细节,细节中有转换,可细细品味。
图7 花器,银,折叠
图7这件作品打破了过去壶的概念,是大壶中有小壶的感觉,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
图8 花器,银,锻造
图8中的这件作品精彩之处在壶嘴的地方,有种微妙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作品产生了一种趣味性。像这类的细微变化,就是“设计”的价值。
图9 花器,银,折叠
图9是花器,装饰性兼具实用性,线条十分简约凝练。
>>Andrew Lamb,英国
英国艺术家Andrew Lamb的关注点是奇幻和迷人的视觉效果。他将“光效应艺术”巧妙地融入自己的首饰设计,目标是创造出引人注目而微妙的形体——这些形体能够随着目光的移动和跨越呈现出相应的转移和变化。同时,他还从编织纺织品的线性模式和结构中获得启示。结合这些想法,他用18K金线和银线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三维的、具有雕塑结构的首饰。通过线条的扭曲或重叠,呈现出具有涟漪般视觉感受和微妙颜色变化的作品,营造出令人惊喜的瞬间。
图10 胸针,金、银
图10中的这件作品就是利用了光的效应。艺术家在作品中使用了编织手法,将金线绕起来产生面,在光的投射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如果放大了细看,会发现每根线都是扭曲着的,金线和银线交替。
图11 Andrew Lamb作品
图11是黄金首饰,我们看上去的每根线条其实都是编织过的。作品简约但又有细节,设计感很强。
图12 Andrew Lamb作品
图12中的作品使用了多种金属材料,包括黄金、银、彩金等。他使用的每种金属材料都是自己工作室配置的,每件作品都独一无二,而且只有他能做出来。
>>Karen-Ann Dicken,英国
英国艺术家Karen专注于激光焊接和3D打印等现代技术。她通过将手工艺品与这些现代技术相结合,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完成一件作品通常要花一个月以上的时间。Karen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和建筑中的三角形的形式力量,受到了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以及测地线和建筑形式(如塔架和桥梁)的影响。
图13 Karen-Ann Dicken作品
图13中的这件作品就是使用了激光焊接和3D打印技术,参照了建筑中的三角形结构,具有精美的几何形态。
图14 Karen-Ann Dicken作品
图14中的作品有海底生物的感觉,每个都是焊接而成的,要花很多时间制作。
图15 Karen-Ann Dicken作品
图15中的作品是戒指,左图中作品上的晶体有种被解构的感觉。
>>Peter Bauhuis,德国
在金匠的世界里,对事物的深层次理解是通过制造和思考来实现的,很多研究和发明都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在德国艺术家Peter Bauhuis的作品中,这个过程藉由黄金、银和其他金属的铸造而完成,他称其为“物质工作”——通过反复实践,了解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经由这一过程他实现了看似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如在黄铜与银的融合中,实现一种视觉上的轻盈感。
图16 Peter Bauhuis作品
图16中的作品是对菌类神秘形式的深入探索。艺术家运用他独特的技术,实现了金属铸造在器皿与首饰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图17 Peter Bauhuis作品
Peter Bauhuis着迷于金属铸造呈现的可能性。他在珠宝和器皿创作中,聚焦于铸造和金属熔化的过程,通过戏谑地氧化金、银、铜,得到白色、灰黄、绿色、深橙色、暗红色等意想不到的颜色。此外,他利用蜡的渲染过程,开辟了另一个广阔的天地。他不断革新看似简单的形式,甚至会制造出一些明显的铸造错误,如细线、裂纹及其他铸造过程留下的可见痕迹。这些痕迹不会被移除,而是被融合到物体的形式中。
图17中的这件作品将银和铜铸造在一起,呈现出造型模具瞬间凝固的状态。这是对很多偶然性加以控制的结果,他将不同金属的氧化形态固定下来,体现出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色彩上的变化。
图18 Peter Bauhuis作品
图18中的这两件作品很有水墨感。这种效果都是艺术家通过不断实践找到的,体现出一种美妙的瞬间。
图19 Peter Bauhuis作品
图19中的作品是使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和同样的蜡雕模具完成,体现出金属的冷却瞬间。艺术家将这种变化的过程凝固成为一种永恒。
>>Junko Mori,美国
Junko Mori是一位在英国学习的日籍美国艺术家,锻造和铸造金属组装是她工作的重点,使用的材料有低碳钢和纯银。她的许多雕塑作品灵感来源于她对树木和植物的观察。这些作品器型大小不同,既有用贵重金属制作的小物件,也有体量相当大的焊接艺术品。
图20 Junko Mori作品
图20中的作品每个细节都是细微的片型的焊接。艺术家利用重复的元素,通过锻打焊接,制造出很好的视觉效果,很有植物的特点。
图21 植物系列:长老,蜡涂层低碳钢
生绿锈的硅青铜、999纯银,55x35x46cm,2017
Junko Mori以手工锻造有机和极简主义的金属雕塑而闻名。她的作品无论是使用银还是钢铁材料,都是由多个单独的锻造元素构成。她作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细致的工艺,从中体现出艺术家对细节的关注、对每件作品赋予的能量和情感。显然,自然是她的主题。Junko对有机体的兴趣可以回溯到她的童年时代,当时她经常看哥哥的显微镜。之后在学校里,她喜欢用专业显微镜的镜头凝视“鬼怪”——微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这一经历让“有机”这个概念深植她的内心。
图21这件作品也是低碳钢做的,呈现出仿佛树枝的密密麻麻的效果,顶端的纯白部分形成视觉反差,像是被放大的微观事物,也有一种树枝表皮脱落的感觉。
图22 春日短歌,999银,锻造
3645克,16x18cm,2016
Junko的作品全都是手工锻打的,有种自然生长的感觉,每件作品都花很久的时间才能完成。
图23 Junko Mori作品,铁,铸造
她的每件作品都很有特点,是费时费力的唯美艺术品。
图24 Junko Mori作品
图24中的作品有海底生物的感觉,很惊艳。
图25 植物鸢尾吊灯,锻造涂蜡低碳钢,40x82cm,2016年
图25是一件锻造的金属艺术灯具,材料为涂蜡低碳钢,是艺术家以独特的技艺塑造的自然形态,具有生命的力量感。
>>山田瑞子,日本
山田瑞子是一位在英国受教育的日本艺术家。她擅长用金属轻巧而有节奏地塑形,通过细致的锻造,产生独特的肌理效果,令人感受到宁静的器物中蕴含着的力量之美。她银器作品质地都非常细腻,造型则非常的独特、大气且有趣,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她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幽默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银器正式、严肃的刻板印象。
图26 山田瑞子作品
图26中的这件作品,轻巧、简约,但很有节奏感,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设计。
图27 山田瑞子作品
她的作品讲究互动性。图27这件作品是手镯和把手的结合,很有娱乐性。
图28 山田瑞子作品
图28中的作品很有创意,突破实用功能。左图中艺术家将壶的形态用于戒指,右图则利用了碗形,很有娱乐性和幽默感。
倪献鸥,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非遗研培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