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兆荣、王永健、巴胜超:中国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作|者|简|介
彭兆荣,一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草案特别会议”中方专家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探索研究”项目主持人、首席专家。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巴黎大学(十大)讲座教授;巴黎大学(索邦)高级访问学者;柏克利加州大学(UC Berkeley)人类学系访问学者及项目合作教授。在2016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排行榜位列民族学排名第2位,社会学排名第29位。2016《中国高被引图书年报》中,位列民族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第1位。
王永健,艺术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日本关西学院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9-2020),日本基金会日本研究Fellowship(RJS-FW)项目资助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田野、文化遗产与文化景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两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文化部科技司委托课题、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部级课题四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有三篇论文分获“费孝通艺术人类学奖”“全国艺术学学会优秀论文奖”和“费孝通田野调查奖”。
巴胜超,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出版《象征的显影:彝族撒尼人阿诗玛文化的传媒人类学研究》《阿诗玛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寻找阿诗玛:人类学写作的四种文本》《遇见阿诗玛:文化旅游情景中阿诗玛文化创新发展研究》《传媒、旅游与多民族乡土景观的变迁》等著作,拍摄《王的祭奠》《回到沙溪》《漫长的舞步》等纪实影像,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传媒人类学。
民族志书写的历史、方法、理论,在文化人类学界是经典的老问题,而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界,却是亟待剖析的新问题。笔者之一王永健曾谈到:“近年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领域涌现出一大批源自田野的个案研究成果,就深度而言,走马观花式的田野采风居多,且侧重于事例和数据的平面化描述,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对于所研究的问题来说,便很难得出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富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田野的时间规范、长度深度、多点调研、动态追踪,在艺术民族志书写中,除遵循“历史与国家在场、正视文化变迁、归还文化解释权力”外,有没有一种简洁直观的方法,既能体现田野的深度,又能重塑“写艺术”的话语目标,并以此与西方艺术人类学形成平等讨论的话语空间?2020年末,在王永健博士的邀请下,彭兆荣、王永健、巴胜超三人,就“文化体性与艺术民族志的书写”问题进行了交流,附文如下。请方家不吝赐教。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