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灵灵:网络文学IP与非遗的审美消费(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究 | 李灵灵:网络文学IP与非遗的审美消费(一)
时间:2023-10-12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179      分享:
网络文学IP是数字媒介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场域,遗产借助网络文学重构,并被青年一代审美消费已成为本世纪热点文化现象,其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借此在年轻网民群体中得到传播、延续。在创意转化方式上,网络文学IP用“故事+情感”激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注入新的情感观、价值观和审美内涵。在传播与接受过程中,青年网文粉丝从历史的缅怀化为对文化遗产的亲身审美体验,构筑虚拟与线下联动的生活美学。从动因和意义来看,既在青年亚文化中完成了新的情感价值观念的传递,又在这个过程中抵御“现代性”,重塑自我的文化主体性。青年一代从活在网文IP的“遗产”中获得了心灵修复的能量,具有了重塑族群文化认同感、与全球多元文化进行沟通的力量。
都市化进程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活语境,尽管活态保护已成这样的共识:遗产不再只是陈列在博物馆中供展览的遗迹、静物,当传承的文化土壤不再,如何让遗产继续“活”在当下人的生活中?活态传承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将遗产与文化产业互动,将非遗视为一种文化资源,加以创造性转化。然而,由于非遗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过度开发可能会消解非遗衍生品的文化个性,不能引发情感共鸣,让人产生审美疲劳,还给传统文化本身带来威胁。渐行渐远的神话传说、乡土边缘的小传统、地方性知识和物用,固然能满足当下人一时的猎奇心理,然而要长久“活”在当下,并延续其生命力,并非机械产业化这么简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关键点,是将其注入诗意、凝聚情感和想象力,激发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在一定社群中形成传播效应。实际上,那些浓缩了非遗因子的网络文学IP(简称“网文IP”)就是一种极佳的创意载体,它以诗意的、美的方式,在跨媒介开发中实现与文化遗产的联动融合,尤其当人类社会向数字化迁徙,非遗在青年人群中的传播迈向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文学IP更成为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中介。
何为网络文学IP?IP即为知识产权,从2014年起引发文化产业界高度关注,2015年开启“IP元年”,围绕“互联网IP”知识产权的开发成为行业高度共识,实际上IP也是互联网粉丝链条的一个延伸。网络文学IP即围绕网络文学文本进行的一系列价值衍生,以文本为核心将其改编开发为文化产业链上的电影、电视剧、动漫、漫画、游戏及文化旅游、产品周边等。拥有庞大忠实拥趸的网络文学IP具有极强的粉丝黏性,网络文学文本爱好者往往也会参与文化产业链条上其他产品的审美消费。以大数据评估IP价值的时代,受众偏好被放在重要位置,粉丝受众的主体性在网络虚拟空间得到释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网络文学IP得以重构,并被青年一代追捧已成为本世纪热点文化现象,从而开启“国潮热”“国风美学”热。在这个过程中,网文IP是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让文化遗产与当下人心灵产生链接的机制是什么?身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粉丝是如何对其中文化要素进行接受和传播的?创造性转化的动因和功能意义如何?本文将从以上几个问题展开对网文IP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的探讨。
一、从文化资源到故事情感世界:网络文学IP对非遗的创意转化
非遗活在当下的一种有效路径便是文学。社会、文化可能发生断裂性的转型,人们的日常生活可能发生变迁,然而被写进文学中的文化元素往往和经典读物一起保留下来。民间文化、“小传统”进入文学创作,并不是新鲜事。从《诗经》《离骚》到现代知识分子的民间歌谣采风运动,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事例,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寻根文学”,以及21世纪初期开始的“重塑神话”运动,当代文学大量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灵感,刮起了一股新世纪小说的“山海风”。文化遗产被视为一种文化资源,被不断改写、挪用和重塑。2003年,起点中文网在玄幻联盟的基础上建立,晋江文学城、磨铁文学等网络文学原创平台随即兴起,青年们在沉迷于《哈利波特》《指环王》等世界性“魔幻主义”畅销IP之外,有了自己的本土幻想小说平台,其可看作全球“新神话主义”在中国的回响。大量网文IP撷取非遗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尤其是玄幻仙侠类别的网络小说,几乎与传统的复兴共生,文化遗产以新的面貌进入网络青年流行文化。
网络文学IP是如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挪用与重构的?首先必须承认,网络文学IP不可能是对遗产原生态的直接传承。原生态存活在特定的生活场所、特定的社会形态中。时过境迁,在现代生活的冲击下,某些遗产或许在比较狭窄的文化空间中保留了下来,某些仅有形象符号则以产业形态在大众文化中存在。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其“灵韵”本质不在其物性,而在其事性。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品在诞生时是“膜拜空间或社会空间中有意义的生活功能的载体”,而“在进入我们这个受特定历史影响的生活世界之后”,就“成了纯粹的审美和历史享受的客体”。西方美学阐释了艺术品从所处社会时空剥离出来成为纯粹审美对象的过程。因为存在与接受的时空及技术条件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性”与“物性”也产生分离现象,当时的“事性”不再。网络小说作家的初衷并不是用文字重现非遗独一无二的实践、活动、现场感和历史感(否则就成了非遗记录文学),而是以妙笔(键盘)为非遗注入新的“事性”。
网络文学IP要注入当下青年的心理体验,需要有一个新的契机,与文化遗产链接。这种链接的方式便是通过“故事+情感(价值观)”来实现。要使传统文化记忆在网络文学IP中复活,首先需要一个故事——通过创意构造一个使非遗形象符号重新活起来的虚拟世界,其次注入当下青年的情感和价值观——赋予形象符号情感内核。这个创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网络小说IP将文化形象符号加以重新构想,以最有趣甚至具有破坏性的方式重新描绘,文化因子在故事世界形成密集交织的网络空间,可以无拘无束地想象和组合。或者像珍珠般散落,或者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地融入故事世界,譬如植入故事发生的时空背景、某些情节要素、主角的关键性道具,等等。
以晋江文学城大神级作家墨香铜臭的“墨香三部曲”中后两部作品《魔道祖师》《天官赐福》为例。这两部网络小说“非遗”含量丰富,文学IP及其衍生作品红火一时,形成现象级作品,影响力从国内辐射东南亚、北美、俄罗斯等地。《魔道祖师》故事架空在一个玄门修仙的幻想世界,作家密集地撷取历史文化资源,不着痕迹编织进小说。故事历史背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起,道家文化发展,世家风范、风流人物鼎盛,这些在小说中被设定为玄门世家。两位主角有苏州寒山寺“和合二仙”民间传说的影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姑苏“蓝氏家规”参考了《颜氏家训》等家训文化。神话《山海经》中的玄武神兽被挪用过来,化为两个主角合力杀死的妖兽。历史、地方风物也是信手拈来:姑苏蓝氏居于江南水乡,充满水乡风情、姑苏方言,居处名曰“云深不知处”,遍种白玉兰象征雅正高洁,家徽为抹云纹,家训有一千多条;云梦江氏设定在湘鄂地区,地方风物为大江大湖、排骨莲藕汤,家徽为九瓣莲花,象征洁净不染,家训为“知其不可而为之”;传统艺术中古琴、竹笛、玉箫等化为角色们的标志性武器,与仙剑搭配使用,符合古典君子文武双全、德艺双修的品格。这些密集的文化意象非常巧妙地符合了通俗畅销小说塑造人物的典型写法。为给人物鲜明的形象标识,作者选择了从传统文化中撷取形象符号资源,使得小说IP热销的同时,也带动了非遗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在另一部力作《天官赐福》中,小说标题直接取自民间道教“天官赐福”说法,书中传统民俗节庆被挪用拿来,设定为主角们命运改变的关键场景,比如有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赐福,举行“悦神”、祭天仪式,中元节夜深不出门、人鬼会岔道的民间习俗,民间流传的“鬼市”,中秋节供长明灯、赏民间地方戏曲,寒露时节民间社火表演等。


粉丝珍藏《魔道祖师》纸质版,源自小红书,拍摄者“多肉”

粉丝珍藏《天官赐福》纸质版,拍摄者潘越

由于网络文学IP具有文化产业链条上各门类改编的属性,当IP转化为动漫、影视时,这些文化符号和场景便会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无论是出于市场考虑,还是对原著粉的尊重,制作者会尽量贴近小说原著的描写,尽可能还原相关细节和场景。譬如,《魔道祖师》动画片采用国风水墨画制作,音乐也采用传统古典乐器,尽量还原原著美学风格。《天官赐福》动画片仅一个片头就运用了敦煌壁画、剪纸、皮影、国画、版画、书法等传统文化元素来表现故事情节场景,组成美轮美奂的古典风情。《魔道祖师》电视剧制作人杨夏是原著小说粉丝,故事情节因为审核需要有变动,但整体上保留了原著的文化形象符号,其制作之考究,尤其是人物形象标识、服化道、场景的还原等,设计、确定最后的造型就花了半年多、用了120多张概念图。最后电视剧火遍全球,文化形象符号也随着网络文学IP的走红,与年轻群体产生了链接。《山海经》中的神兽、家规家训、玄学清谈会、各地民俗风物、节庆习俗等,这些原本对年轻人来说陌生的、过去的、古老的形象符号,以故事的方式被激活了。
让青年群体对文化形象符号持续产生热情的,并不只是故事,赋予形象符号内核的,乃是注入当下青年的情感和价值观。由于网络文学IP普遍脱离了宏大叙事,侧重个体心灵成长,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与传统经典严肃文学的价值取向不同,网络文学IP虽然也“载道”,但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情绪、审美价值,让粉丝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诗性智慧,与故事世界完美地融为一体。民间传说如《董永和七仙女》,在当下青年看来,董永拐走七仙女使她回不到天庭,不符合青年现代价值观,因而诞生在农业文明时代的美丽爱情传说,仅仅是传说而已,不能在当下青年心灵中激起回响。《魔道祖师》和《天官赐福》虽然属于玄幻仙侠类型,但抛开其类别不谈,两部小说想要表达的却是非常严肃的主题,正如《魔道祖师》动画主题曲所述:“探正邪两道,观世间喧嚣,孤一身战江湖,亦不曾,将内心辜负。”两部小说的主角孤身历遍人间沧桑之后,却始终保有最初的本心,坚守内心的道义与善良,却也深感世事艰难,无论人神鬼怪,无论正道邪道,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修炼道场,一世浮生若梦。带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的主角本身就是这个时代的“孤勇者”,暗合了社会文化潮流,让青年群体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以及深切的情感认同。同时,作者还设定了与之相匹配的CP,“孤勇者”最后发现:自己在世间并不是孤身一人,过程中始终有心灵相吸、志同道合的“知音”陪伴,《魔道祖师》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天官赐福》讲述飞升的神明跌落尘埃,游历世间,始终有一信徒不离不弃。这些设定让读者粉丝如痴如醉,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不断追逐该类IP在文化产业链上的不同产品,当所有产品追逐完之后,仍然不满足,知乎上一网友发帖求助:“入坑魔道,中毒太深怎么办?”引发网友们围观安慰,资深“坑友”们建议“以毒攻毒”:“衍生不断开发,每天都有吃不完的优质同人粮,坑底躺平很安心。”网友们带着深厚的情感,一遍又一遍地追逐故事世界中具有表征意义的文化形象符号、场景(第二节详细讲述),如《天官赐福》中上元节祭天游仪式、寒露的社火表演等。在这里,传统文化形象符号不仅是一种随性拿来的文化资源,其因为与故事世界中人物的命运不可剥离,附着于上的情感浓烈,从而还具有了填补社会文化心理的意义。
非遗以网络小说IP为中介进入网络流行文化,或许不能算是活态传承,只能说是将非遗当作一种大众文化“消费”。并且,由于文学的虚构性,确实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墨香铜臭在《魔道祖师》写作后记中坦言:
本文大体风俗从魏晋南北朝和唐代那一块,少有椅子,说“坐”通常是指跪坐,礼服是唐巾和圆领袍。但是明朝才有的辣椒和苹果出现了,始于宋代的义庄出现了,建筑上的“重檐歇山顶”是清代叫法,某些词汇和引用的诗句更是穿越。还提前到十五岁就取字。总之就是作者把所有喜欢的古代元素都糅在一锅里炖了,无严谨可言。
倒先不必介怀是传承还是消费,从文化遗产的使用来看,虽然网络文学IP用“故事+情感”赋予非遗形象符号新的“事性”,激活了其生命力,但极少能触动形象符号原本的文化内涵。如,季中扬在讨论民间艺术时所言,民间艺术文化内涵“结构的中心是原始文化观念,次中心是世俗文化观念,再次是大传统文化观念,外围是变动不居的社会生活内容”,相对来说,中心和次中心极其稳定,“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的是民间艺术中的大传统观念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内容”。同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形象符号的核心文化内涵源自当时民众的本能性需求,极其稳定,“故事和情感”属于当下社会文化生活内容,其情感和象征意义有限,且仅对网络文学IP粉丝文化圈起作用。另外,这涉及文化遗产是什么以及怎么看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从遗产话语观来看,文化遗产的价值未必在静态的文化价值和意义,也可能关乎文化变迁,如劳拉·简·史密斯(Laura Jane Smith)所认为的那样,“正是人们当前对其进行的文化过程与活动使其变得有价值、有意义”。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考察在大众审美消费中,青年是如何通过网络文学IP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即在粉丝文化圈内,青年文化社群是如何对激活后的非遗形象符号进行传播和接受,并使其参与日常生活的。

李灵灵,中山大学—西澳大利亚大学联合培养文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艺理论学会会员,SSCI期刊审稿人。主要从事新媒介文艺理论、网络文学与文化产业、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研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文艺理论研究》《民族艺术》等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二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新媒体与中国网络文学》《打工作家:珠三角都市新移民的文化身份建构》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若干等。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