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张志颖: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方式与路径
时间:2023-09-24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
520 分享:
非遗保护传承、宣传展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强调的重要内容。艺术设计在非遗项目审美价值提升和功能发挥、增强非遗宣传展示与传播效果、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非遗类别及其项目属性、特征不同,因此宣传展示中艺术化、多样化、情景化呈现都与艺术设计密不可分。把握好艺术设计与非遗宣传展示的关系、方式与路径,其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发挥非遗项目的丰富价值与社会功能,生动形象地讲好中国故事,最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多样化的方式。非遗是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诉求的时代产物,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中无不蕴含丰厚的文化内涵、美学观念、艺术形式和人文思想智慧。在非遗保护进程中,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进程,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介入非遗项目本体及其成果表现形式,融入现代生活进程中的效用显著,尤其是在非遗宣传展示中发挥着创造性作用。强调艺术设计与非遗的关系,最主要的目的在于让非遗项目中的审美价值、思想智慧、社会功能等方面,形成适宜时代要求的全方位艺术化表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时,强调了非遗在“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方面的意义。这里的“创造力”既是传承人作为项目持有者审美意识、美学观念和思想智慧的表达,也映射出非遗项目的多重价值和社会功能。这种表达和艺术化体现在非遗项目中往往是隐形的,关乎美学观念层面的部分“不仅是作为感性对象,只诉之于感性掌握的,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让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一方面是合乎非遗本体的时代审美需求,另一方面是一切与非遗表现形式或成果相关的内容,需要更具艺术性的转化与提升。这其中既有关于“感性审美”的外在形式需求,也有“诉之于心灵”层面的情感需求。艺术设计为美学思想的表达而服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是在大众审美程度日益提高的前提下,为非遗保护传承、宣传展示创造条件,让非遗传承人的技艺精髓和思想智慧表达更具时代性。让非遗项目可以在“在情境化的言传身教中完善传承机制,并在身体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沉淀为可共享的知识形态,从而实现遗产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能够被识别与有序传承,进而扩大传承人群规模,增强遗产生命力”的目的。非遗作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无不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其技艺技能和思想智慧是其遗产价值存续的基础。广大社区民众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掌握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在生活应用中丰富了各类陶、瓷、玉器和纺染织绣、藤草柳编等器物,在节庆习俗中将年画、唐卡、剪纸艺术质朴、拙巧的民间艺术之美传承延续,在文化传承中创造并逐渐丰富了故事、传说、史诗、神话等民间文学内容。川江号子、海洋号子、江河号子等就是在劳动过程中自然传承下来的产物。这些非遗项目的艺术形式和设计思想无不伴生于其产生、演变、发展的全过程。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中形成的十大门类的分类方法,其中表演艺术类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类项目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艺术门类,音舞之韵、曲调之美伴生其中。传统技艺、美术类非遗项目中民间美术观念和美学思想也离不开艺术设计。以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项目为例,古人把筷子的长度设计为七寸六分,并将筷子设计成方圆结合而不随意滚落的造型;剪纸、唐卡、年画、玉雕、各民族服饰类非遗项目中的配色、纹样、图案造型;古建筑营造技艺中,安徽民居的马头墙、传统木建筑营造技艺的斗拱、柱础、门楣、彩绘牌坊等,无不艺韵纷呈。这些都成为现代艺术设计专业人员必须学习了解的传统美学知识。这些项目凝聚的千年不灭的艺术思想和技艺精髓,是其保护传承传播的核心,也是非遗宣传展示的重要内容。非遗项目是艺术设计呈现的直接载体,现代人对非遗的热爱,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人们对非遗项目中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审美价值的需求。从履约申报和逐步建立四级项目名录制度开始,中国非遗保护成效显著。昆曲、古琴艺术、热贡艺术等项目影响力不断扩大。艺术设计的介入创造性地丰富了非遗项目的保护方式。以古琴艺术为例,除古琴艺术传承人及爱好者群体不断增多外,一大批斫琴艺术家和从业者也从非遗保护中受益。古琴艺术从形态发掘、演奏技艺、各个流派研究等方面逐渐走向深入,并有机融入了现代生活。艺术设计在古琴器型、演奏环境营造等方面作用显著。中国非遗馆的“旷古遗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既展出了“枯木龙吟”“凤鸣”等一大批唐宋古琴珍品,让人领略了仲尼式、伏羲式等古琴形态之美,还在展示中设计了用于现场演奏的环境,让观众近距离地感受古琴艺术音韵之美。(图1)但是,也有不少项目因失去随时代而动的艺术创新,其传承效果则大打折扣。非遗项目的审美诉求是艺术设计介入其宣传展示,继而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基础。图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旷古遗音——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设计了与古琴艺术风格协调的演出环境。2022年2月摄
(三)艺术设计介入拓展非遗保护方式,发挥其美育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遗类别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分类对应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表述、技艺精髓、思想智慧、精神愉悦诉求等方面。其历史价值、审美价值、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等都可以从不同门类的非遗项目中得以体现。设计艺术对非遗价值与功能的优化提升、发挥不同项目的艺术特色、实现非遗多样化宣传展示,以及对非遗成果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多方式。近年来,各级非遗保护机构采取不同保护措施加强保护传承效果,尤其是教育传承方面,我国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剪纸、雨坛彩龙、安塞腰鼓、纺染织绣等众多非遗项目,融入各地中小学课程开展教育传承,编写成简明易懂的教材,聘请传承人开展现场教学,既满足了各地乡土文化、区域文化学校教学课程要求,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非遗应时代要求的美育、教育功能,丰富了非遗教育传承途径。如,四川泸县的雨坛彩龙和陕西的安塞腰鼓,在经过动作编排设计后,作为当地学生运动会、课间操等活动的固定项目。刺绣类、剪纸类项目课程的设置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直观地将这类项目中的高超技艺和巧妙构思传递出去,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非遗知识的认知。艺术设计在助力非遗教育传承的同时,通过非遗项目道具、器物的造型设计、项目所需的图案、纹样设计等发挥了其美育功能。(四)艺术设计介入引发传承人美学思想和艺术观念表达以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为例,其成果本身就是艺术作品,其传承和创作,也符合艺术作品创作和生产规律。但由于传承人不同于艺术家,“艺术家几乎不对创作方式与创作结果做区分。艺术家的创作常用相应的媒介来表达其思想”。这在审美表达和观念传递方面具有和传承人类似之处。二者的不同在于艺术家更偏重于对作品形式和美感的追求,而传承人则更多通过非遗项目呈现其精湛技艺。客观上,不少传承人受限于自身教育、知识等条件,对作品的形与意、色彩与材质等创新应用方面,与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而艺术家和艺术设计专业人员,虽然有较为全面的美学、设计艺术学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系统的造型和色彩、构图等美学知识,并能够通过设计艺术形式强化其作品的时代性和时尚感,其作品也能够敏锐地触及现代人的审美诉求,但是其作品往往不具备传承人所掌握的某些项目高超的技艺技巧。基于此,依托艺术、美术类院校开展的非遗“研培计划”,旨在让传承人接受一定的美术和艺术设计知识,提升传承人眼界,以增强他们的美学、设计学方面的知识储备。这对于传承人作品的审美表达,各地传承人作品的交流互鉴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针对不同类别非遗项目开展的非遗研培计划教学,成为艺术设计介入传承人传承传习和作品创作的有效途径。比如,笔者在海南椰雕、河北石雕技艺研培学员培训中了解到,学员在研培计划学习中,学习并接受了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并在自己掌握的项目传承实践中得以呈现。各地学员通过交流,在造型艺术、形式美感、色彩搭配等方面进一步融合、借鉴,提高了自身技艺和作品的艺术水准,非遗项目成果也有了更多艺术化的表现形式。这也是非遗与艺术设计专业结合、实现作品和项目成果“再创造”、提升传承人艺术和美学思想表达的有效途径。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初期,不少学者认为非遗项目应“原汁原味”地保护,不应该让其他艺术形式、思想观念等对非遗项目形成影响。20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不断证明,艺术设计介入非遗保护后,在不改变其技艺前提下,非遗项目传承更具生命力。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也有助于更为准确地表现非遗真实性、传承性、活态性、整体性等特性。其一,艺术设计是非遗项目特色艺术化提升的有效方式,能够保持并凸显非遗项目真实性。艺术设计能够较为系统地整合非遗的形态特征,并形成客观真实的概念表达。在非遗宣传展示的主题表达方面,一是可以综合分析,提炼出非遗项目最为直观的形态元素,艺术化呈现非遗本体的形态特征。二是可以具象化表达非遗项目中“非物质化”层面的意境和思想。如,经过艺术设计后,在保留项目技艺特色的前提下,提炼出非遗项目的典型性特征的作品,就能极大增强非遗项目的辨识度和视觉效果。(图2、图3)图2 潍坊市的老猫花灯,在保持原有制作技艺的前提下,经过设计、改良其造型、合理搭配色彩,有效提升了项目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2023年3月摄
图3 潍坊风筝博物馆的风筝展示,有效提升了项目本身和场馆环境的视觉效果和辨识度。2023年3月摄
针对单独非遗项目的艺术设计是凸显项目特色、加强民众对非遗项目认可度、辨识度的关键。如,京族独弦琴,其传统形式的材质是普通的木质或者竹子材料(图4)。现在的京族独弦琴琴体制作则通过优美的纹样雕刻设计和琴体造型,选择优质木料,制作出既能凸显民族乐器风格,也更适宜于现代演出需要的京族独弦琴,从而更有利于该项目的传承。(图5)图4 传统京族独弦琴样式
图5 经过设计加工后的京族独弦琴更具民族乐器风格。需要注意的是,用于演奏的京族独弦琴支撑底座如能采用更为传统的竹制或者木质材料,发声和扩音装置可以再隐蔽一些,将与京族独弦琴这一民族乐器形态更为协调。2017 年6 月摄
其二,艺术设计可以活态化、整体性宣传展示非遗项目。艺术设计是强化非遗活态展示、激活非遗项目现代生活应用的关键。表演艺术类项目中涉及的服装道具、舞台美术设计,民俗类、体育类、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在服装、场景设计中,都需要通过艺术设计增强项目的观感和体验度。艺术设计为非遗活态展示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行性方案。不少非遗项目由于传承展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或者传承条件的限制,在展示中难以全面呈现,但艺术家和艺术设计师根据项目真实性的特征,合理地强调了礼乐、庆典、杂技演出等项目的艺术欣赏性,也活态化展示了项目原貌。非遗项目作为自然客体存在,其形态特征是千变万化的。“举凡形态皆具广延性,涉及形状、固体、坚硬、颜色,可分割、可熔化、可变形、可溶解等自然属性。从操作层面,将这些品质罗列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观念是困难的,但这些观念倒有可能同时共存于同一的主体之中,毕竟观念贯通主体的心灵。”而设计艺术是将非遗项目多样化的形态归纳总结,并再次形成直观作品后让人认知的关键。广西河池的壮族铜鼓,是以铜鼓为载体,涵盖民间习俗与思想观念,并集合了喜庆、娱乐、审美、集众、驱邪避灾等丰富功能,在传承中逐渐演化出音乐演奏、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继而传承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功能宽泛的民族文化习俗。艺术设计则在铜鼓的器型、图案纹饰,乃至音乐演奏场景中发挥了其“补拙融巧”“雅俗共赏”的功能,让铜鼓文化在传承中更加具有形态识别性,也更易于让人从精神观念、社会功能等角度上理解和认知。其三,设计艺术是非遗成果品质提升、更好传承利用的有效途径。非遗从作为文化遗产的意义上,更多表现为“通过传承人的口述或口述表演、身体示范或表演、综合示范或者表演等进行的,传承人既是遗产的接受者又是创造者”。传承人往往只负责对自身所掌握的文化、语言、技艺、艺术表现等主观知识传承。但对于当前时期,非遗成果转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承人原有知识、技艺、观念表达等的延续和技艺成果的简单复制,而是需要借助多种艺术设计方式方法,完成非遗项目的融合、借鉴、借用,继而推陈出新,形成更加具有创新性的非遗成果。在融合方面,竹编、瓷器、造纸技艺三者的结合,会在瓷胎竹编基础上拓展这三个项目的特色和展示效果。而各民族纺染织绣类非遗项目,在图案纹样、制作材质之间的相互借鉴,更有利于项目技艺、材料的运用。同时,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设计理念,也能增加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欲望,扩大非遗项目影响力。非遗美食技艺类的食品包装设计、广告宣传、影视片、网络视频拍摄等都需要艺术设计介入。此外,艺术设计对于涵养非遗传承环境,改善与非遗项目传承相关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面貌,加强乡村振兴和文化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也多有助力之功。艺术设计存在专业的细分,平面、电脑三维动画、服装、环境艺术、影视、舞台美术设计等专业也已经形成各自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设计程序上也日趋科学化规范化。上述设计专业应区分不同类别的非遗项目,提升宣传展示的艺术效果,并遵循“介入到位而不越位”的理念。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应在充分尊重传承人意愿基础上,让更多社区群体自发自觉参与,这也是群体类、表演类非遗项目传承的群众基础。艺术设计在这类活动中应从活动场景入手,依据非遗活动主题,设计规划活动空间、项目展示区域、人流动线,组织形成不同功能分区等。非遗项目表演活动,也需要通过舞台美术设计和编导共同完成动作编排、舞台形式、灯光等方面设计,以增强项目的感染力和艺术氛围。这其中,舞台美术设计既可以参与演出场景设计,也能在表演的舞台或者空间氛围营造上有所作为,营造出时间轴线式、生活场景式、主题表达式的活动场景,甚至在活动场景安排中,形成多种设计方式并用综合化的艺术效果。(图6)图6 2023年2月,在陕西榆林举办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现场交流活动,以及同期举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从主题、标题到现场环境营造,从项目标牌到宣传材料,设计艺术全方位综合化介入了非遗宣传展示,极大提升了活动效果。2023年2月摄
网络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是非遗宣传展示的主要媒介。设计艺术已经广泛在这类媒体、媒介中形成了典型案例。李子柒短视频将唯美的自然环境、生活场景和一些非遗项目联系起来,恰当地表达出了唯美的“中国风”画面,不仅让人了解了非遗项目,也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韵味,在随时代而动的语境中,以小见大,生动形象地讲好了中国故事,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媒体平台潜移默化的宣传传播。民俗与节庆类非遗项目兼具文化空间的特征,是多媒介、综合化宣传展示非遗的平台。艺术设计需要前置性地介入服装、场景等内容设计,过程中完成视频采集及录制,后期需要剪辑形成视频和活动宣传片等。如,京族哈节活动场景的视频拍摄,既需要场景化的视频记录和艺术化的视频剪辑处理,制作成数字化资料或者电视、网络传媒节目,还需要通过平面设计,完成对应主题的平面设计作品。非遗馆、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等专题场馆(所)建设,为非遗集中保护、传习、宣传、展示、研究提供了平台。非遗馆等展示场所往往是兼具非遗保护和传承、宣传展示、研究利用等多种作用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是非遗保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进一步提高保护水平的重要举措。艺术设计已经全方位介入其建设过程。从非遗类别、项目内容和表现方式入手,结合各地文化特色,明确场馆(所)建设的体量、建设目标、运营模式,合理建构非建筑空间与展陈布局,准确定位展陈形式,活态化展示非遗项目,优化场馆建设水平和展陈效果,都是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的实践方式。专题场馆(所)这类文化空间应在“物化”与“隐喻”两个维度上寻求突破,艺术设计应围绕场馆的建筑形式、基本展陈、项目表现需求等方面展开。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有助于增加青少年、社区民众对非遗的了解与热爱,而进景区则更增加了其活态化展示的效果,增加了旅游场景的文化活动内容。例如,经过设计的羌族推杆、羌秀、羌笛等非遗项目在四川古羌城集中予以展示,各地传承人在景区现场制作、销售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创品等,都对丰富和优化景区旅游内容提供了不竭资源。此外,在旅游景区中把非遗项目作为景区观光线路的重点内容,也是艺术设计的实践空间。艺术设计可以在合理安排旅游线路时,植入非遗活动和非遗文创方面为旅游增加内容。非遗文创应该与非遗项目本体区分开来,非遗文创品不是非遗项目,而是具有非遗痕迹和表现形式的文化创意作品或产品。这也是艺术设计发挥作用的主要领域。非遗数字藏品就属于这一范畴。数字藏品通过电脑艺术设计,经过符号化、概念化、动态化的三维效果制作,强化了非遗项目的典型要素,发挥了新媒体在非遗宣传方面的作用。此外,服装、箱包、工艺美术品也都是非遗文创设计开发的重要资源。如,刺绣、皮雕制作技艺与时尚服装、围巾、手提包等的结合运用,已经开发出既具有民族风情,又具有时尚感的文创艺术品。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完成的小幅面的唐卡绘制,针对不同年龄段消费者需求制作的徐州香包,以及各民族造纸技艺在书画、包装方面的应用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与非遗相关的文创艺术品形式。上述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过程中,特别需要掌握好介入的程度,不可过分追求艺术效果而弱化非遗本体特征。艺术设计应该遵循其专业规范和原则。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之前,要对非遗项目开展实地调研,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确定设计理念及艺术表现形式,形成明确的主题呈现,完成设计作品、环境、场景营造,在收集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再次完善、优化设计方案,最终将设计方案用于宣传展示,或将非遗文创成果推向市场,或转向产业化开发的路径。这一流程的闭环图示如图7。
图7 艺术设计介入非遗宣传展示的路径图示
非遗项目本体融入艺术设计,应该遵循传承人为主、设计师为辅的理念,或者强化传承人对自身作品形态、形式的再设计、再开发。以夏布为例,现代人的审美已经不仅仅停留于简单的布艺材质及制作层面,而是需要更为符合现代审美和应用的产品。根据这一需求,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綦涛,通过选用纯天然的苎麻,在技艺上突破夏布的软化和染色两个技术难题,并结合传统吊染染色工艺,将夏布所制作的围巾形成极富层次感和晕染美感的渐变色。围巾质感通透、抑菌防蛀,且雅致、舒适透气。其作品集技艺传承、美观实用于一体,紧贴时代要求,彰显了自然、质朴、典雅的艺术格调,成为夏布当代创新应用的典型案例。此外,柳编、竹编、草编、玉雕、木雕、石雕、皮雕、漆器等传统技艺类项目,经过艺术设计,或改变色彩搭配,或增强对比效果,或增强形式美感,其成果形式也都在宣传展示中得到了强化。(图8)图8 木雕与赏石艺术结合,木质与石料的对比,反衬了木雕既有的技艺特色。2022年10月摄
宣传展示材料既有传统的纸质媒体,又有网络、影视等作品。无论是对非遗项目还是传承人进行宣传展示,都需要大量图文并茂的各种版面、版式作为载体。这些版面设计需要准确对应于非遗宣传展示的要求实属不易,尤其是图片的选择与文字的搭配等,需要合理编排,精准到位。应按照选择非遗项目最具代表性的图片,经过仔细推敲的文字,进行合理的图文混排,以丰富版面的内容,提升视觉感受和艺术感染力。民间文学类项目中的故事、传说、神话、史诗等,可以充分借助电脑三维动画设计,制作成影视动画作品。影视动画的设计制作包括二维和三维形式设计,形式上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皮影、剪纸等艺术形式,根据不同题材选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设计制作。如,孟姜女传说、梁祝传说、仓颉造字传说等这类非遗项目,就可以与中国画、剪纸或皮影这类形式结合起来,而《江格尔》《格萨尔》等史诗类项目,则适宜通过电脑三维动画渲染,完成人物形象、场景的设计制作。非遗项目的丰富性决定了非遗宣传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在非遗场馆和主题性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需要的往往不仅是一种艺术设计方式,还需要多种方式的综合化运用。如,非遗场馆的设计,从建筑艺术设计到室内外环境、平面设计、视频拍摄制作等都需要艺术设计的介入。就非遗馆建设而言,宣传展示不应是一个个项目的单独罗列。非遗项目的传承谱系、流布区域,与之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都是反映非遗项目全貌的要素。基于此,其展线设计就需要考虑如何灵活多样地反映项目全貌,充分展示具有区域文化影响和感染力的项目,并将其设计在展厅核心位置。如,河南非遗馆应对豫剧、少林功夫等项目设计重点区域展示,西藏非遗馆应对藏戏、藏医药进行重点介绍。另外,对于不太适合集中于场馆内展示的项目,可以艺术化地设置室外展区、分馆或纳入传习场所予以集中展示。非遗场馆艺术化的宣传展示还需要确立设计主题,如各省的非遗馆展示应充分考虑藏(展)品和可用于展示的项目形式,设置与地域文化相关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设计,还要在场馆设计中体现传统、仿古、中式或现代样式的设计风格,并充分把握色彩、材质、声光电、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设计要求。除此之外,场馆的标识、色彩搭配、文创空间和体验设施等,也应给予充分的艺术化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非遗馆的展览、展陈设计中,现代技术的运用为非遗宣传展示提供了更多可能,但非遗主题场馆设计不应该一味追求这类高科技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旦过多借助本体之外的形式表达主题,就容易弱化非遗项目的内涵表达和项目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自然生活状态才是非遗馆艺术设计和展陈的最高追求。增强非遗项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设定场景或情景体验让人沉浸于其中,能极大提升非遗项目活态化宣传展示水平。交互性、沉浸式的艺术设计,应从非遗项目故事化、情景化的表达入手,通过营造空间氛围、设定场景、增强项目的参与度,达到让观众沉浸于其中的目标。这也要求非遗宣传展示中,各种能够阐释非遗知识的艺术媒介和设计手段都应被引入其中。参观过程不再仅局限于观众和展品之间,解说、注释、互动、体验也应成为观展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思想、情感开始进入到展示话语体系。引入交互性、叙事性设计的设计理念,合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多维度、多结点的展示形式,弥补了传统艺术展馆在叙事性上的缺陷,将智能化实现艺术作品与观众的感官实时交互。这也是包括非遗馆、非遗传习所在内的场馆建设的必然趋势。艺术设计多样化介入非遗宣传展示,是新时期非遗保护进程中的必然,艺术设计是非遗宣传展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尊重传承人意愿、不过度介入的前提下,充分让艺术设计与非遗有机结合,在非遗宣传展示中增强项目艺术表现形式,激活非遗项目的丰厚价值与功能,对提高非遗项目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成效和保护工作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艺术设计在深度展示非遗项目内涵,多措并举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亦大有作为。作 者:张志颖,男,1974年生,山东寿光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就读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毕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现主要从事非遗保护、艺术学理论、艺术设计、演艺演出等领域研究。在《人民日报》《青海民族大学学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评论》等报刊发表有《发挥非遗项目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的中国实践》《非遗场馆建设问题及展陈方略》《论非遗生活化保护》等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及主编有《非遗成果转化与合理利用》《文化产品的高附加值》《标志与VI设计》《现代摄影》《商业空间设计》《版式设计》等多部个人专著和高等艺术教育系列规划教材。参与或负责“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评估”“我国边境地区非遗项目调研”“非遗法制化保护研究”“黄河流域非遗调查”等课题任务。曾主持天洋运河壹号F3栋,北京德宝艺苑、哈敦童星苑等10多家单位的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演艺演出领域曾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出品的《中国的脚步》《东方之爱》《国色》《民乐也时尚》等剧(节)目文学撰稿。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族艺术杂志社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