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暑期社会实践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调研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3-09-15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23      分享:

作为全球目前唯一一个以研究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机制的教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旨在为世界各国专家学者、手工艺大师搭建世界级水平的对话、分享和研讨平台,促进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助力世界各国传统手工艺人尤其是妇女手工艺人和青年群体的良性发展,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推动文化遗产交叉学科体系的形成。教席关注的五大方向:1、保护和传播文化遗产特别是传统手工艺技艺;2、促进跨部门对话和可持续发展;3、支持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4、将传统手工艺的继承和创新与现代设计和创意理念相结合;5、构建世界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优质国际教育平台。

为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的传承源流、传播交融与数字化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由广入深地促进文化传承传播实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的指导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遗想天开港澳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上个月的澳门行之后,8月20日至24日,40名师生前往香港,开展了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田野考察、视频采集、口述史访谈等实践工作。
本次调研持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探求岭南文化的传承源流、传播交融与数字化时代的传统文化创新。本项目获得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为调研安排了细致的行程并对接了众多传承人及学者。在五天的调研中,团队师生分组考察了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传统扎作技艺、蔡李佛拳、舞狮等四个非遗项目,听取代表性传承人讲述非遗项目文化传承、海内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过程;参观了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了解香港非遗保护历程;探访香港树仁大学“虚拟盂兰胜会博物馆”研发团队,体验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听取学者们开发该项目的思考与心得。

香港客家舞麒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舞麒麟也称为麒麟舞,在客家传说中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故有“麒麟吉祥”之说,逢年过节人们舞起麒麟,以表达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在香港科技大学,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在这里进行训练。师生借此机会得以近距离接触了解这项技艺。传承人们演示了麒麟舞,并介绍其深厚的传统和当下的传承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首席主持、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陈平教授和香港非遗办何惠仪总监接受麒麟送出的代表吉祥祝福的“青”,并在致辞中感谢各位传承人的坚守,舞麒麟项目的持续传承激励青年一代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国精神,推动文化的传承传播。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麒麟为暨南大学陈平教授及香港非遗办何惠仪总监送“青”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陈平教授、张建敏教授与香港非遗办何惠仪总监、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刘锦棠主席交流非遗传承经验

师生与香港非遗办、香港科技大学团队、舞麒麟团队合影


师生一行访谈了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主席刘锦棠先生。刘先生从麒麟和自身经历出发,讲述了舞麒麟的历史、表演形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以及舞麒麟的传承发展,从这一知识点满满的分享中,大家深刻地感受到他对舞麒麟的坚守与热爱,也对传承人们的那份真挚与朴素、简单与纯粹的情感表示敬意。


团队成员专访香港西贡坑口区传统客家麒麟协会刘锦棠主席

团队成员采访舞麒麟老师傅们以及青少学徒


团队成员还体验了现场教学,并采访了十余名舞麒麟师父及青少年学员。团队成员全程拍摄记录了麒麟舞表演过程及师父们教授当地青少年学习舞麒麟的过程,记录华夏瑰宝在香港的传承传播,深刻感受了内地与香港一脉相承的民族情感。


舞麒麟训练与体验现场

此外,师生在现场观赏到老、中、青、少精彩绝伦的麒麟舞表演,整个表演过程充满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彰显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师傅们介绍道,通过“舞”与“武”传承了客家人勤劳、坚韧和智慧的精神,也希望通过这种表演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客家文化。


在采访过程中,团队师生还注意到许多青少年学员对客家舞麒麟表演充满热情和兴趣。学员们认为,通过舞麒麟的训练学习,不仅锻炼了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现场教学和互动让年轻一代深入了解了客家麒麟舞的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客家文化的热爱和认同,这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播香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扎作,是运用竹篾、色纸、绢布等简单材料,结合专业与绘画技巧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扎作技艺历史悠久,在香港的节庆与宗教仪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17年被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师生一行在香港非遗办的带领下,采访了非遗扎作项目传承人、香港鉴艺体育总会创办人、香港筲箕湾社团联合会主席许嘉雄,在他创办的工作室“雄狮楼”中进行交流学习。


师生与香港非遗办团队在雄狮楼与扎作传承人们合影
出身武馆世家的许嘉雄,自幼对狮头扎作有浓厚的兴趣。自十岁开始拜师学艺,如今,他已在纸扎行业坚守了三十多年。


团队成员对许嘉雄进行访谈


结合自身的传承经历,许嘉雄回顾了扎作行业三十余年来的起起伏伏。他回忆,在五六岁时,香港扎作生意可谓如火如荼。直到他真正入行后不久,由于内地行业供应的竞争,香港扎作退入低潮,不少手艺人被迫转行。尽管如此,许嘉雄还是选择迎难而上,视扎作为他一生的事业。顺应时代变化,许嘉雄大胆创新,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结合融入作品,为狮头扎作去“旧”、脱“俗”。最终,他的扎作得以惊艳本土,名扬海外。谈及自己的作品,许嘉雄如数家珍。其中,最令许嘉雄自豪的,是在2019年,他曾耗时7个月制作完成一件长达120米的金龙扎作,成为了澳洲金龙博物馆的永久馆藏。


许嘉雄制作的金龙在澳洲街头表演 雄狮楼供图

许嘉雄坦言,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接下来,他希望将传承的接力棒递给更多香港年轻人,让这项传统艺术经久流传下去。


团队师生认真学习灯笼扎作制作技艺

亲切交谈后,许师傅邀请在场的师生一同体验制作灯笼扎作。许师傅一面演示,一面耐心地解释道,扎作分为“扎、扑、写、装”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藏有门道。师生们纷纷依葫芦画瓢,小心翼翼地组装手里的竹架、绢布,为灯笼题字、绘制图案。最终,几只凝聚了团队成员心血与创意的灯笼成功出炉。


香港非遗办与暨南大学教师代表为许嘉雄师傅颁发感谢状与专家志愿者证书

北胜蔡李佛拳是蔡李佛拳的流派之一,由于诞生于广州,因此与内地有着深厚的渊源。其一招一式,承袭了儒家文化中以“仁”为本的武德内涵,向世人展示着中人传统的和谐文化与民族精粹,2014年被列入香港首份非遗清单。


团队走访了蔡李佛北胜曾宪权馆,拜访蔡李佛拳北胜总会主席、蔡李佛北胜曾宪权馆馆长兼总教练曾宪权先生,并与其儿子曾庆隆先生及武馆师傅们进行交谈学习,了解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的宝贵历史。


师生与香港非遗办团队在曾宪权馆与蔡李佛传承人们合影

团队成员对曾宪权先生进行访谈


曾宪权先生出身于习武世家,十岁随父习武,自十六岁踏足“国术擂台赛”后,接连参与大型赛事,屡获殊荣。曾先生结合自身武术练习和运营武馆的经历,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在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外的传承传播情况,并对武馆后续发展做出规划。


曾宪权先生介绍蔡李佛”十大要言“的内涵


曾宪权先生展示蔡李佛拳


团队成员还拍摄了曾宪权、曾庆隆父子、师父叶礼民、学员张煜明、罗瑞康等展示的蔡李佛拳招式,并向传承人学习基本功,感受到了武术背后的辛苦点滴。


访谈结束后,年轻一代的传承人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自己学习的心路历程,并与师生分享实战和防身招数,其乐融融。这种以拳会友的方式,已深深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


舞狮,主要分为南狮与北狮,北派舞狮以表演“武狮”为主,南派舞狮以表演“文狮”为主,二者常配合地方文化及传统舞法表演,风格迥异。


团队一行来到香港大角咀,采访了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总教练、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南狮/北狮教练及裁判班主委及导师郭文龙。


团队成员对郭文龙先生进行访谈

以露天舞狮训练场地为背景,郭文龙谈论了香港舞狮与内地舞狮的文化源流关系,并解读了舞狮学习的技术难点。二十多年来,郭文龙带领金龙醒狮团参与了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演出及比赛,成绩斐然。不仅如此,他还推陈出新,远赴重洋学习夜光龙的技巧,将其传授推广给各位弟子。郭文龙表示,他期待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舞狮的队伍,以强健体魄、沉淀艺术功力。


舞狮队员在训练中

在现场,项目组还欣赏了舞狮队的表演。两位年轻传承人身披狮被灵活游走在桩柱之间,配合默契、合二为一。腾空、跳跃、摇狮头、摆狮尾……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训练休息间隙,舞狮队队员们向项目组师生介绍了学习舞狮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舞狮技艺的尊重与热爱。


团队一行在香港树仁大学副校长陈蒨教授的带领下,经非遗办事处何慧仪总监组织,团队师生集体参观、体验了“穿梭时空:虚拟现实盂兰胜会”虚拟博物馆,该馆的建设结合了数码科技创新技术和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给参观者带来了360度全方位的穿梭体验。

虚拟体验庆典现场 图源HKSYU

虚拟博物馆利用了全景摄影和虚拟现实技术,配合VR头戴式装置,参观者能够亲身感受到虚拟盂兰胜会。他们既可以全方位地欣赏到盛大的庆典场面,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氛围,也可以观看盂兰胜会历史图片、旧报道和以潮籍盂兰胜会为主题的动漫画等,并与馆内其他参观者互动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虚拟体验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盂兰胜会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同学们戴上VR头戴式装置体验虚拟博物馆

参观结束后,团队师生与陈蒨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了解到虚拟博物馆是一种创新的传承、教育方式,有助于将非遗文化引入到更广泛的教育领域。陈蒨教授介绍道,虚拟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与传统文化互动的全新方式,使得非遗传承更为生动和有趣。


学生代表向陈蒨教授提问请教

关于非遗传承创新的问题,陈蒨教授分享了一些研究团队所做的努力。他们不仅在虚拟博物馆方面倾注了大量的研究与设计,而且积极推动学生参与非遗保护与创新项目,以培养他们对非遗传统的认同和热爱。


教师代表为陈蒨教授颁发专家志愿者证书


此次活动也为团队师生提供了一个切身感知非遗文脉的机会。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获得了沉浸式的非遗体验,扩宽了视野,还深刻认识到非遗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从而以一种灵活持久的方式进行创新传承发展。


考察期间,团队参访了香港非遗中心(三栋屋博物馆),集中学习、参观了香港的代表性非遗和馆内常设展览,听取了非遗办事处代表讲解香港非遗的传承历史与现状。


师生与香港非遗办团队在三栋屋博物馆前合影

三栋屋原本是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客家围村,于1981年被列为法定古迹,1987年重修为三栋屋博物馆,并对市民开放参观。据介绍,三栋屋博物馆占地约2,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有如棋盘,左右对称,中间有四间独立房舍,并由左右两旁的横屋和后方的排屋围拢而成,每个房舍均有非遗项目的展览,可供公众自由参观。


三栋屋博物馆内的舞麒麟舞步分解展览


非遗办一级助理馆长余明慧女士为师生开启了知识点满满的“小课堂”。余女士介绍,2016年6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在三栋屋博物馆设立“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作为其展示和教育中心,为本地非遗传承提供集中化的展示空间。此外,三栋屋博物馆也打破空间限制,深入社区,让大家在生活中认识香港非遗的丰富内涵。例如非遗专车计划——“移动·非遗”公众活动、“师傅到”系列节目等,免费为公众提供亲身学习非遗的机会。此外,非遗办事处还提供资助计划,为非遗项目的传承、研究和推广提供一系列现实支撑。


师生认真听取余明慧女士介绍香港非遗保护实践

数年来,非遗中心透过多元化的教育和推广活动,包括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传承人示范和工作坊等,提升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本次参访的全新展览系列“循声觅道——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融入了艺术和技术元素,以崭新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使公众和师生团队深入认识了香港非遗的内涵、传承机遇和困境,并在非遗传播中深入感受了湾区的文化融合。


狮头扎作技艺分步骤展示  许嘉雄先生作品

学生代表访谈了香港非遗办事处总监何惠仪女士,何女士介绍了三栋屋博物馆从落成到如今的发展与规划,解答了师生关于非遗传承传播的问题。香港有五类共百余项非遗,面对选择何种项目进行展示的问题,何女士表示,会首先考虑该项目的文化价值以及是否濒危,是众多因素综合考虑后的结果。


团队成员对何慧仪女士展开访谈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书记张建敏为非遗办颁发感谢状

粤港澳大湾区在历史上同源共生、血脉相连,具有深厚的岭南文化基础。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岭南文化融合了广东、香港、澳门地区独特的传统习俗、艺术表达和建筑风格,同时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湾区文化独特的表现力。


经过五天的学习和调研,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在香港的起源和传承传播情况,在实践中深刻领悟了非遗项目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神和当代的传播价值,在共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湾区和休闲湾区贡献了自己的青年力量。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民艺传承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