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艺·设计·美术·艺术——概念与学科”高端学术论坛召开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近日,“工艺·设计·美术·艺术——概念与学科”高端学术论坛在大连工业大学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召开。该论坛由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18ZD03)首席专家、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深圳大学特聘教授李心峰动议、发起,由大连工业大学、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课题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论坛以“多元共建,美美与共”为主题,围绕1、新学科目录背景下设计学的机遇与未来;2、设计学与艺术学的学科体系问题;3、工艺、手工艺与设计的关系;4、工艺、设计与美术的关系;5、从艺术体系看工艺与设计等分议题展开,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的传承创新与未来发展。本次活动旨借学术交流,搭建现代与传统对话、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互鉴的新通道,立足新时代,彰显中国美,推举更好更新的思想理论成果,助推工艺与设计实践的高质量发展,为人民高品质生活、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新贡献。来自深圳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领域共10位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
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杜明在致辞中对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亲切的问候。他表示,在全国深入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大背景下,以“多元建构·美美与共”为主题,共同研讨“工艺•设计•美术•艺术——概念与学科”的发展方略,对于进一步搭建现代与传统对话、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互鉴的新通道,助推工艺、设计、美术、艺术相关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举办此次论坛,就是要引贤者之光辉,照未来之明路。学校非常重视科研发展,希望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对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给予更多的意见和建议,期待艺术类教师能够更好成长。杜明副校长在致辞中还表示,期待通过此次论坛共同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与艺术学未来发展问题,探讨设计学发展的新方向、新格局和新路径。基于设计学与艺术学的现实境况,结合工艺、设计、美术、艺术的相关概念,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设计学、工艺学、美术学、艺术学的传承与创新,通过深入交流,形成重要学术共识;同时,也希望在学界的努力推动下,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出更多更好更新的思想理论成果。期待此次论坛通过专家们的高端对话、研讨,能为国内设计学学科建设、发展及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贡献智慧和动力。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艺术专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吕品田的学术报告以《手工艺学科独立性的现实基础》为题,扼要回顾了“工艺美术”学科概念内涵的变化,以及“设计”从以往工艺美术学科中分离出来并进一步扩张的发展过程;深入辨析了“手工艺”与“设计”的关系及显著差异,从价值调整、审美倾向、实践形态三方面系统阐述了手工艺学科独立性的现实基础,提示了手工艺学科独立性所关涉的前瞻价值认识和实践策应。他指出,当代手工艺的四种实践形态(古典形态、产业形态、生活形态和专业形态),已呈现摆脱实用物质生产制约、强化指向精神生活和审美需要的纯粹艺术性质的价值调整,凸显了崇尚自然、强调随意、宽容偶然、注重过程的审美倾向,以至与为大工业生产服务的设计实践分道扬镳。基于“设计(学)”无法涵盖“手工艺(学)”的学理认识与实践情形,吕品田在报告中特别强调,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建设应正视变革的现实和趋势,明确划分两者的学科定位和发展目标;进而,有必要考虑独立设置“手工艺学”和“手工艺”专业,或在现行学科结构中照应其学科独立性,提高其学科地位,切合其规律和特性地加强手工艺学科建设。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心峰在题为《从艺术世界整体看工艺与从工艺看艺术世界整体——兼及设计、技术、实践》的报告中指出,工艺在现代艺术体系中的地位由最初被西方“美的艺术”体系排除在外,到20世纪初被纳入现代艺术体系之中,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变迁过程。认为工艺在人类艺术发展历史上以及现代艺术体系之中,都是一种极其特殊、十分重要的存在。透过工艺来观察、分析、阐释作为人类特殊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它与人类物质生产以及精神生产之间的历史的、逻辑的关联及其区分,能够揭示许多艺术的奥秘,阐发出新的艺术哲学原理。他将工艺置于艺术体系视野下予以观照,认为艺术的体系在历史演进的维度上,可区分为古代的、传统的艺术体系与现代的、当下的艺术体系;在空间区隔的维度上,可区别为中国的艺术体系与西欧的、西方的艺术体系,引导人们观察工艺在艺术体系中的地位变化以及由工艺演化而来的设计是否可以作为一个基本的艺术门类。他认为设计已日益呈现为一门跨学科、跨媒介、跨艺术门类的、交叉学科特性突出的超巨学科。其未来远景或可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侯样祥以《工艺美术是艺术》为题作学术报告。他认为,工艺-设计-美术-艺术四者的关系,可能是艺术学研究中最应该说清楚,而又好像没有说得很清楚的关系。他曾发表过《为“工艺美术”正名》和《再为“工艺美术”正名》两篇文章。文章在对“工”、“艺”、“工艺”及“工艺美术”等概念进行追溯与界定的基础上,得出了“工艺美术是艺术”的结论。在报告中他认为,为了进一步阐述清楚上述问题,我们不应该忽视西方传统“工艺”发展史上的三个重要节点:一是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从此曾经的制造业核心“工艺”逐渐将大量的市场拱手让给了大机器;二是随着1746年法国艺术理论家巴托“美的艺术”的提出所引起的“艺术革命”,从此“工艺”被“纯艺术”排除在外;三是发生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欧美“工艺美术运动”,该运动肯定了工艺的地位,并为后来的设计运动奠定了基础。他还特别提醒大家,在中国传统“工艺”发展史上,亦有三个重要节点:一是发生在19世纪60-90年代之间的一次未彻底完成的“工业革命”——“洋务运动”;二是由1904年王国维先生引入“美术”概念所导致的一场“艺术革命”;三是1920年蔡元培先生在《美术的起原》中首次将“工艺”列入“美术”的范畴。毋庸讳言,我们的学术界对上述中外工艺发展史上的六个重要节点的关注严重不够。而这恰恰是我们能否正确理解“工艺的身份”的重要前提条件。他还认为,关于工艺的基本特性,我们的老祖宗在《周礼·考工记》中其实已有初步的论述。其中,既有关于“工艺人”的论述,也有关于“工艺品”的论述。前者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后者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数典忘祖,对此视而不见。他认为,为返工艺以本来面目,应该加强工艺的本体研究。唯有研究清楚了工艺的本体问题,工艺的本质特性才可能清晰。为此,他还建议,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陈述多于论证的轻浮学风。毋庸讳言,无论是蔡元培的工艺是艺术论,还是王国维的工艺非艺术论,以及多个版本的《艺术概论》等等,对工艺都只停留在陈述阶段,而未能作任何实质性论证。无论证便无学术。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周建新教授的报告以《材料·色彩·造型:客家服饰视觉文明的工艺之基》为题,分享了他对客家服饰视觉文明的工艺基础的系统思考。他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特别是丰富的、珍贵的历史影像材料,指出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服饰艺术,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融入了客家人的民俗风情、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是汉族服饰艺术的一朵奇葩。客家服饰的视觉文明元素是可视化的、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视觉符号,能以直接、快速、形象的方式诉诸于人的感觉。在客家服饰工艺中,不论是服饰材料、色彩艺术还是工艺美感,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性。在客家服饰工艺基础中,呈现了客家地区普遍的服饰原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印证了客家人“崇尚俭朴,不兴奢华”的美好品质;在客家服饰工艺色彩中,客家人多以“蓝色”为色彩情结,将“蓝色”视为客家传统服饰的标识,体现了客家族群对自然界生命有着简约、崇拜的生命观;在客家服饰工艺美感中,从自然之美、手工之美、真诚之美的角度出发,呈现了客家服饰自然纯朴的工艺美感。客家服饰视觉文明的工艺基础,能尽显其美感及意蕴,并且促成客家服饰文化系统的形成。无论是从原材料的制作工艺还是服饰色彩的选择,其工艺特色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源流与发展明显受客家人的中原情结以及赣闽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文化融合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新的文化交融,值得我们继续探索与期待。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福存教授的报告题为《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思想•方法•技术》。报告共分四个部分:一、传统园林类型;二、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思想;三、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方法;四、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技术。在第一部分,他首先讲述世界古代园林分为东方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三大体系,中国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将中国传统园林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三大类型。第二部分,系统阐发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思想,认为儒家的“崇中”观念、等级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为代表的“比德山水”思维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山水文化观念,以及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基础所形成的“神仙思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思想的主要哲学依据,进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一池三山”模式。中国的山岳文化是中国古代山水园林形成的思想基础。他对中国空间原型与亚原型进行探讨,认为其形成了由家➜庭院➜聚落➜城市的演进线索,指出中国城市符号空间的原型,最初是“墙化”的“边界原型”,后演化成为“街道亚原型”,认为中国城市空间的本质是街道。中国古代空间的基本特征是时空一体,是其围合性,即所谓的天地四方构成的围合空间;体现的观念是崇中思想与等级森严的礼制观念。这一点恰与西方城市符号空间由“塔化”的“地标原型”演化为“广场亚原型”,其城市空间的本质是广场形成鲜明对照。他还认为,中国传统园林设计遵循一种可称之为“宜”的设计哲学,体现出“天时、地利、人和、物宜、工巧”五位一体的设计方略,即严格遵循应时而动,随地而宜,因人而异,择材施技,述而作之这五大基本原则,构造出“时空一体”的园林空间体系。报告的第三部分,讨论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方法,认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北宋《木经》、宋《营造法式》、明《园冶》、《鲁班经》、清《营造则例》等历代工艺及园林经典中,形成了一套传承有序又不断丰富发展的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方法。分享了罗盘、鲁班尺等中国特有的传统园林、建筑设计工具所蕴含的中国思维、智慧、观念及其功能作用。报告第四部分讨论了中国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技术(营建方式),分析了中国木构建筑的独特成熟的营建技术体系。报告最后,曹院长提出三个发人深思的问题:1、传统园林空间设计思想是古代中华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设计思想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如何应用?2、传统园林空间体系化设计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能否以及如何应用?3、在当代新方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应用过程中,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思想的源泉是否需要追本溯源?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邹其昌教授,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的探索,做了题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与未来设计学发展》的报告。一、邹其昌教授于2004年提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对此进行了长时段的系统研究。他认为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亦可称之为中国有根的当代设计理论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设计理论体系、中国自主的现代化设计学理论体系或中国当代设计学体系,是中国当代设计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统一体,是中国设计领域的顶层设计问题,是一种有别于世界其他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的新型设计理论体系建构问题,是一种另起炉灶的中国特性的现代化设计理论体系——“第三种体系”。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是国家发展战略内在本质需求,也是中华考工学设计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是中国未来设计学体系发展的健康基石。二、就如何建构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问题,邹其昌教授通过长期系统研究,提出了打通古今中外的研究方法、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三大版快理论(元本设计学体系、实践设计学体系和社会设计学体系)并创造了一大批新概念、核心范畴、新理论等,包括以《易》《礼》体系为思想源头的中华考工学设计体系,工匠文化,设计立国、设计资本理论、设计治理理论、技术设计学体系、乡村设计学体系、气象设计学体系、工程设计学体系、生命设计学体系以及设计产业发展的十二字方针“理论先导、政策跟进、产业繁荣”,中国工匠培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等。三、邹其昌教授依据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的理论逻辑与社会实践,主张应立足设计学升格为门类,积极探索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创造美好生活世界的未来设计学发展问题,包括未来设计学理论体系系统建设与发展问题、未来设计学科体系亦即新型设计学科体系建设与发展问题、尤其是面对高科技新型设计教育理念建构与发展问题等。对于设计学升为门类后的新型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邹教授有着更美好的畅想与信心——设计立国、设计强国、设计未来。
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员张毅的报告题目为《日本工艺·设计的民族性·当代性》。她在报告中探讨了日本民族性如何通过设计被感知,并解析了这种内在同一性在时代变革下的沿革、变迁及动因。她以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近10年日本设计学代表性著作的研读,以及日本综合大学设计学科设置现状的梳理为基础,对其丰富内容进行了归纳。首先概述了日本社会各界为更好推进“物的创新”不断探索的历程:这涉及到1889年以东京美术学校为首的高校,政府介入传统产业,掀起1926年的民艺运动。在1950年代,工业产品代替手工艺品,在民众收入倍增、振兴出口的国家政策下,新产品、新事业的设计显现其重要性。1970年代起,地方产业在公益组织、企业助推下“地域振兴”活动,从民艺中体现的“日常生活的精致”映射为工业社会、城市化生活、民众所需要的新产品的“用心设计”。80年代末泡沫经济后进入30余年停滞期的日本,上述“官产研学用”协同传统产业的事业从未间断,在业界实践工作积累了实战经验的设计师重返高校执教。面对技术革新、社会、经济发展的诸问题,日本除艺术设计类高校以外,综合类高校中设计类专业广泛分布在理工、人文学科中,如社会系统设计、职业生涯设计、生活设计、儿童支援学life设计、营养食物设计;物质-化学及物质系统与设计、建设-海洋空间系统设计、人体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管理系统设计、智能设计等等,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代表性的有九州大学在原九州艺术工科大学1968年提出的“技术的人性化”理念基础上建立的“艺术工学”学科体系;新近2016年京都大学提出的以“信息科学”为核心培育“社会变革者”的硕博设计学体系;代表性学者以可持续大设计的“社会设计”“行为设计”反思日本延绵千余年的文化习俗,在“技艺”中传承“记忆”,以物的替造对抗着时代的替造,在寻求变化中创造新体验,在技术迁移中流向独特地域文化中形成多路径转化。通过日本从工艺走向世界的设计,观照今日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下、追求高质量生活品质,设计作为交叉学科的学科建设走向。
尚辉作报告
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评协理事、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尚辉教授在以《现代性视觉下的科技、设计与美术的同质化》为题所做的报告中指出,现代性视觉是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生产性、模式化的人类视觉模式,那种以手工艺来满足物品审美性需求的农耕文明时代的设计已被流水线生产的工业产品设计所取代,而智能化的流水线工业产品设计则再次深化了被智能软件形塑的现代性视觉模块,这是当下设计学科乃至美术学科应当引起警惕的被智能软件同质化的艺术现象。不论奥运会开幕式艺术表演与环境设计,还是像诗剧舞蹈《只此青绿》的舞台设计,一个区别此前艺术设计的重要特征,就是显示图像与视频的LED屏的过度使用。在这些舞台化或现实场景中,群体舞蹈表演在这些屏幕前被极度压缩,仿佛只是这些屏幕视频的一个微小的图像元素,表演的群体性与整一化不断弱化表演与编导的艺术创造力。在绘画中,工笔画与油画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照片化过程,眼与心与手的绘画创造性同样被微机图像所同质化。设计软件的发明固然方便了设计、加速了设计过程,但设计软件也反噬人类的眼睛,人类既享受软件设计形成的光洁、平整、虚幻的感受经验,也抹平了人类独特的、自我的、肉眼感受的体验性。设计软件已成为人类审美的资源,这和以往美术、设计不断在中外经典美术作品与源远流长的传统里寻找美的创造灵感与创新资源的时代完全不同,如果没有古典主义时代对造型完美性的探索、对复调色彩的追求所形成的人类视觉美感表现的丰厚资源,那又怎能绵延和拓展出人类艺术的新发展呢?智能软件的发明方便了设计家的设计程序,创造了现代性视觉的设计语言,但也极大地损伤和弱化了人类肉眼与手之间形成的一种创造机能。如果数十年之后,百年之后,艺术史的检索与书写回溯我们这个时代的美术作品、设计作品时,发现我们所处的这个现代性视觉时代所创作的艺术都被同质化,都来自于微机设计软件的形塑,那岂不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创造力贫乏的悲哀!
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子课题负责人祝帅研究员的发言题为《论交叉学科设计学一级学科的设置》。他在发言中首先梳理、回顾了设计学的学科沿革。在解读新版学科目录中三处设置设计类学科专业的背后思路后,他提出一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和评议组设置,需要兼顾艺术学理论与各具体艺术门类专家的平衡,评议组成员中要有设计史论方面的专家。设计专业学位建设则需要兼顾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主要设计门类,并突出工艺美术、民间手工艺、非遗等中国传统设计门类。交叉学科设计学一级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学科间性”,即跨学科、多学科的方法和视野本身就是设计学者的核心竞争力,设计学研究需要同时包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范式,而不能将其中任何一种特定的范式设置为通则,如此才能彰显对话和交叉的魅力。
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韦宾的报告,以《实用哲学与百年来的绘画》为题,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深层原因做了剖析。他认为20世纪以新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学术,以及输入中国的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绘画思潮影响极为有限。蔡元培的实用哲学直接左右了20世纪的中国美术教育,具体表现为科学至上论与进化思想。回顾20世纪,只有蔡元培的哲学思想,真正影响了绘画艺术与绘画思潮。20世纪后期,虽然西方诸种思潮传入,如现象学、存在主义,如心理学之格式塔、情绪心理学诸种,也并未对中国绘画产生影响。从这一时期的艺术创作看,以西画为主者,仍然以抄袭西方现代艺术为时髦,而以中国画为主者,一方面在以西画改造中国画,一方面又出现盲目的复古主义,以宋元明清为师法。或者说,在一般的美术院校,因为艺术概论及美术史诸课的开设,学生眼界固然打开,但并没有从思想深层产生影响,这也缘于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只是承接了画工的传统,而非文人画的传统。中国自明清以来,已具备基本伦理体系的“画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人画群体,在20世纪,因为政治及经济的外在推力,以及最根本的思想层面的实用哲学的冲击,已经不复存在。在新式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新的美术工作者,他们在社会地位上已属于知识分子阶层,决然不同于以往的画工,但他们同时尚未形成自己的伦理体系。实用哲学所赋予他们的世界观,主要是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伦理观,或者说其伦理观尚处于重构时期。在这一重构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否可以引起重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论坛最后,李心峰教授对论坛做学术总结。他认为,此次论坛,共有十位专家做了内容充实、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体现了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多样、各有特色的观念碰撞,是对论坛“多元共建,美美与共”这一主题的生动诠释。专家们的学术报告,体现了鲜明突出的三个理论维度:第一个维度是“不忘本来”,认真总结、概括中国传统工艺、设计的思想底色、独有的思维方式、方法技术;梳理中国传统工艺学科、现代设计学科发生、演化的历史脉络;第二个维度是“吸收外来”,在回顾、总结、展望工艺、美术、设计、艺术的历史、当下与未来走向时,将国外相关领域的历史进程及研究成果作为不可或缺的参照。有的报告还专门介绍了国外设计学科的最新成果、趋势,以作为我们予以借鉴的“他山之石”;第三个维度是“面向未来”,这成为多位专家报告的鲜明取向。如有的专家探讨面向未来的学科体系建设如何正视变革的现实和趋势,认真考虑独立设置“手工艺学”和“手工艺”专业,关注其学科独立性;有的报告立足中国当代设计理论体系建构,畅想未来设计学发展图景;有的专家着眼于未来,思考如何克服现代性视觉下的科技、设计与美术领域日趋显明的同质化趋向;有的专家探讨交叉学科背景下的设计学未来发展中的“学科间性”问题;以及设计学科在未来有无可能开拓出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以满足未来社会的需求的问题,等等。所有专家的报告,均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如何以我们的学术研究、理论思考、学科建设,为今日和未来的中国走好“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论坛汇聚来自设计学、工艺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多个学科的多位资深学者与新锐前沿学者,就论坛设定的主题与各分议题进行集中而深入的探讨,其内容不拘囿于某个单一学科领域,而是横跨多个密切关联的学科领域。这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未来指向的直接的跨学科对话交流,取得了远超预期的丰硕思想理论成果,获得了圆满成功。
此次论坛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时间持续一天。现场100余位师生聆听专家的精彩报告,线上近3000人收听论坛。论坛取得良好效果与积极反响。
来源:艺理会公众号
(上述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对该文字或图片权属若有争议,请联系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