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隋老师做《时间的形状》动机时,他介绍:《大提速》作品之后,他开始关注时间对雕塑作品的影响,再加上在他50岁生日那天,仿佛突然看到了自己人生的边界,这让他回忆起鲁迅先生在50岁那年坐在坟墓上曾经拍过的一张照片,当时他不理解,但在50岁那天,他才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因此,他希望通过以某种方式记录下自己余生的每一天,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首先,他找一根铁棒粘上油漆,并且每天浇一次,如此反复,十几年如一日。或许这样的行为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也或许有人认为他过于疯狂,但在他看来,艺术就是生活,他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这件作品,也不在乎这件作品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只要他自己认为值得做,就应该去做,并且一定要坚持做。当问及隋老师的这件作品什么时候完成时,他介绍:“我会将该作品继续做下去,直到我生命停止的那一天。”这就是隋建国,一位一生在雕塑道路上探索的肉身寻道者。或许,他也不知道最终这件作品会是什么样,也或许正是这种好奇成了他继续创作的动力。
当谈到《时间的形状》之后的创作时,隋老师介绍:他在做《时间的形状》过程中,油漆产生的自然肌理引起了他的好奇和关注;另外,在2008年以后,一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当代艺术更是如此,经济危机对中国当代艺术重新洗牌,很多以前买的特别好的艺术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不知是一种巧合还是隋老师的创作潜意识受到影响,他觉得人的努力只是人生成功的一部分,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必须要顺从天意。因此、他打破常规,为了减少自己理性思维对创作的干预,寻找一种更加自由、随机、巧遇、天成的创作方法。因此,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刻意蒙上了自己的双眼进行“瞎捏”式的创作,每周徒手用黏土捏制几十个雕塑小稿,有时他也会利用地球的引力进行创作,他会拿起一团黏土自由抛落等方法去寻找可能的天成,甚至会用拳击和脚踢来消减理性技法和思维的干预,从此隋老师的《盲塑系列》创作拉开了序幕。
第四阶段:《盲塑系列》
据隋老师介绍:在2008年,他初次尝试盲人肖像创作,当取下眼罩看到作品后,他非常激动,后来他开始冷静的思考该作品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由于当时还没有3D扫描和打印技术,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25公分的《盲人肖像》泥塑作品放大到5米,为了使放大出来后的作品与原稿保持高度的一致,他采用套圈的方式进行精准地放大。当作品放大后,那些闭上眼睛“瞎捏”的细节一下生动起来,这令他非常的兴奋,似乎突然找到了他心目中久违的答案。第二年,随着3D技术的出现,他又尝试结合用3D技术扫描自己的泥稿,但那时由于3D扫描技术还比较初级,扫描的像素不够高,导致扫描打印出来的作品不太细腻。几年之后,随着3D技术的成熟,他正式与3D技术紧密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隋老师强调:为了尊重作品的原创性,他在大量的泥塑稿子当中精选出一部分感人的和打动人的作品,然后用3D技术将作品进行无死角的精准扫描,当扫描文件生成后,为了始终忠实于原来手捏泥稿的原始状态,他将文件原封不动的保存起来,不做任何的修改和调整、甚至完全不动。后来,在3D放大打印实验中,隋老师发现3D技术打破了泥稿放大过程中对于细节呈现的技术局限,使得雕塑作品的表面肌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饱满和细腻程度,并且为雕塑创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尤其3D打印材料的视觉效果也超出了他的想象,因此让他特别兴奋。隋老师一再强调:“所有感动人的东西都是手捏偶然性产生的,而不是后期人为制造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随后,隋老师的系列代表作相继出现,如:《盲人肖像》、《手迹》、《云中花园》、《3D的面孔》等等,为了到达视觉上的冲击力,隋老师甚至将部分作品放大到五、六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