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潮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研讨会综述_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学术交流
研讨 | 国潮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研讨会综述
时间:2022-03-03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369      分享:

近年来,“国潮”正在变成年轻人的时尚文化新宠,它既有传统文化的魅力,又焕发着时代的创新活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吸引到“国潮”中来。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艺术学研究所和《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何以‘破圈’——‘国潮’的美学资源与文化密码”研讨会在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国潮”这一热点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破圈”和“国潮”是2021年度热词。所谓“破圈”就是原本局限于小圈子、小群体的作品和现象,受到广泛关注,如《唐宫夜宴》《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原本很显小众的舞蹈作品,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这就是破圈之作。“国潮”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如国乐、汉服、非遗、老字号,还有茶道、花道、香道、古琴等传统生活美学,以及诸多体现传统意味的日用品消费领域,在近年得到了复兴,蔚然成为风尚。“国潮”指向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和大国科技引领的全面创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来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破圈”和“国潮”作为当下的一种热点文化现象,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析。作为中国美学和文化研究者,需要直探中国文化的根本,结合当下中国的文化思潮及国人的审美趣味,做出更为深邃的解读。


张法——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破圈只是‘国潮’美学的第一节火箭,‘国潮’美学的真正兴起,要进入第二节火箭,需要‘国潮’美学的新建构。”建议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深入到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的根基,二是做好这个根基的当代运用,三是这一运用符合当代美学潮流和世界美学演进的需要。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根基的运用有多种,例如民间性、大众性、人民性、民族形式等,从开启“国潮”美学新景观看去,这次初显的新特点是高雅性和精致性,中国文化自彩陶玉器以来的美学演进,到唐宋形成了高雅性和精致性。如何通过这一路径,进入到中国美学的深处、时代美学的亮处,以及世界美学演进的要点,是“国潮”美学建构如何更上一层楼的关键。


邓佑玲——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

“国潮热”集中体现的三个领域,一是汉服及运动潮牌服装等生活领域;二是文博、老字号品牌领域;三是传统与流媒体等领域的各类跨界节目和晚会。“国潮”体现了三个核心要素:第一,“国潮”的基因是中国创造和中国文化;第二,“国潮”能够引领时尚和新的生活方式,是一个时代、民族的审美风尚;第三,青年人以消费“国潮”标识身份、张扬个性。“国潮”本质上是国民文化心态、文化价值、审美观念,由“西”向“中”,由“俗”向“雅”,由“下”到“上”观念转变的体现,是中华古典美学精神的回归和时代精神的折射。


刘成纪——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潮”在舞蹈领域获得的成功是更深邃地回归到了中国美学传统本身,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像《洛神水赋》《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均是中国传统绘画向舞蹈幻化或迁移的产物,其关键在于中国传统艺术在诗乐舞和诗书画之间建立的互通性,即乐感、旋律、节奏、韵律构成了传统中国艺术的共同本质;二是上述作品虽然均以造型艺术向乐舞的转换为共同特点,但《只此青绿》是将中国传统山水诉诸人物表演,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赋予了人与自然互生互化的一体性;三是中国传统山水艺术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尤其像《千里江山图》这类作品,具有“帝国山水”的典型特征,这使它和春晚所要求的家国情怀和主旋律取向高度契合。只有更深邃地了解传统中国赋予它的文化和艺术的普遍性,才能真正认识它的中国性。


谈晟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策展人

现在的“国潮热”还是初级版本,创新多停留在表层符号形式方面,应警惕对传统资源的滥用和随意挪用。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前提是要理解精神内核,在呈现上不仅要有外在的表演形式,还要有内在的叙事逻辑,这样才会更加吸引人。“这次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就是一个佳例”。


蔡丹君——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交互媒体既拉近了学者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也要求学者们需正视大众的需求,在专业研究与知识普及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传授干货知识,又要考虑到用户的知识吸收效率。在“国潮”破圈、影响力不断加大的文化发展趋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需要始终关心处于潮流中心的核心主体,即90后、00后为主要构成的年轻群体,了解并满足他们的知识文化需求,真正落实“学术研究为了什么人”的问题。专家学者的文化普及工作,要以人文关怀为重,重在为年轻一代寻找和提供精神滋养与情感力量源泉。当前,我们专业从业者,应该不断突破“国潮”现有的表层符号体系,沉潜而行,更多地做好传统文化内容方面的建设,做好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转化,努力促成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美育水平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谷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关于“国潮”的“破圈”,其实能够从与“供给侧”相对的“需求侧”来分析。比如现在谈到古装影视作品,大家会讲到“服化道”非常精良有古意,能够很大程度再现古代物质的精致之美,观众对此是有很强的接受意愿的。此外,观众对作品本身的趣味也是有所要求的,比如今人很多趣味很可能和古人的很多趣味是重合的,我们都喜欢某一种形象、某一种颜色、某一种形态状态,也可能存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古代人的‘那种趣味’与今天的‘这种趣味’碰撞了,比如一些青铜器上的动物图像和造型,我们今天因为觉得它很‘萌’使之成为‘网红’‘爆款’,但是其实古人在设计制作的时候,目的不是这样,也许是要展现出威武雄壮、健硕凌厉,但是古今之间的审美却一起汇聚其上,有着巧妙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看,“破圈”不但是空间意义上的,同时也可以从时间维度来观察。


石任之——南开大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青年学者

消费是最直观的文化认同之一,也是对自我形象的一个塑造,“国潮”消费至少体现出对本土文化有一定认同,它在艺术方面可分为三类:一是传统艺术形式的继承发扬和题材的拓展,如京剧的流派迭出,就是一种自我进化,近三十年成功新编戏题材涉及古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等,传统艺术本身最不惧与现代元素、异质文明的碰撞;二是现代艺术对于古典元素的诠释,如舞蹈《只此青绿》等,有无审美的高度与突破,应交给专家和观众判断;三是形式尚未固定的传统艺术衍生品,如戏腔。她表示,年轻人急需一种带有群体印记、属于自身文化的文化产品,年轻人追求个性张扬,是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爱好群体去做划分,正是出于追求集体文化身份。


董牧孜——哔哩哔哩(bilibili)智库研究员

“国潮”背后的命题,是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粹的前提下,使形式当代化,受众年轻化。” B站案例实际上给出了一定的启发,也反映出“Z世代”对于传统审美格外动情的事实。尽管“国潮”仍需要更为深入的研究和辨析,但绝不只是一个表面的符号化热潮——传承本身已包含了创新,我们所重复的不是特定历史时期或者纯粹的文化形式,而是在释放传统文化形式的能动性和精神潜能。年轻人追逐“国潮”,已然包含了其对某种正面文化的追求。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网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