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机构
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 >
彩塑|在太行山上——“新时代·新太行”全国彩塑大赛创作题材选(三)
时间:2024-04-29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浏览量:60      分享:
巍巍太行,峰峦浑厚,草木华滋,景物奇秀,自古以来就通过雄伟的身姿表达着深邃的意蕴和坚韧的品德。太行精神是国家和民族处于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太行儿女展现的勇敢顽强、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展现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为人民利益展现的勇于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太行山上——新时代·新太行”全国彩塑大赛,通过彩塑艺术的方式来弘扬太行精神,讲好太行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业委员会联合“长治市武乡县人民政协”发布部分“太行红色藏品故事选”,供参赛选手遴选创作题材。


前方鲁艺伊琳和他的戏箱子


李丽琴


太行山千沟万壑,饱经沧桑,傲对亘古苍穹,包容来往过客。武乡县下北漳村就是座落于太行群山深处的一个美丽村庄,这里有悠久的过往,也有神奇的传说,更有革命的热血,正义的精魂。


1939年秋天,一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派遣出来的文艺队出现在了下北漳的大槐树下,他们风尘仆仆,满身疲惫,然而在红军文艺家李伯钊的带领下,一所名为前方鲁迅艺术学校很快就正式成立了。


这个学校机构齐全,精英荟萃,既有校委会、编委会、教务处、总务处,也有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还有木刻工厂,更有赫赫有名的前方鲁艺实验剧团,而担任实验剧团团长的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伊琳。


伊琳,上个世纪出生于广东潮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怀着对革命的赤诚,他十几岁就参加了革命,并随着八路军队伍南征北战,几经辗转,来到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伊琳秀气斯文,可当化身演员走进戏里时,他却铿锵满喉,英气逼人。他最擅长演出的角色是关云长,一张白脸被涂成了炭红,长髯加腮,凤眼修长,行动步调威风凛然,雄浑唱功美誉八方。虽然是战争年代条件不够充足,但只要伊琳演关公的讯息一传出,方圆数里的老百姓就都早早蜂拥而至,围观而坐,看的发呆。
伊琳以戏剧为依托,加进了更多利于抗日宣传的有益成分,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深刻,而且传递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正义之气,在深得百姓认可的同时,出色完成了文艺轻骑兵的历史使命。有一次,朱德总司令观戏后激动地表扬他说:“你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艺型革命干部啊!咱们的戏响亮,抗日的宣传就响亮!”


伊琳的戏箱子是一只传统的木头箱子,深绿色的漆皮,黄铜做的圆钉,几经搬迁已近斑驳,但是它却收纳着剧团里的一些重要的道具。同时,它还是伊琳创作剧本、起草文件的战地办公桌。戏箱在哪里,就标志着实验剧团的核心组织在哪里。


而为伊琳精心守护着这个戏箱的则是他的妻子龙韵女士。龙韵,一位来自南国花城的才情女子,齐耳的短发,聪慧的双眸,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是轰动效应的风云人物。她不仅是伊琳志同道合的知心爱人,更是前方鲁艺的教学精英、戏剧创作的天才编剧、戏曲表演的一枝花魁。


艰难的岁月里,伊琳与龙韵相濡以沫,心心相印,革命道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提高。这期间,龙韵联系自身感悟,结合抗日所需,就地取材,创作了著名的戏剧——《模范夫妻》,这一贴近百姓生活的剧本一经上演便引起了巨大反响,无数人民深受启发,积极支前,影响深远。


抗日宣传如火如荼,文村伉俪书写佳话。与此同时,他们的女儿也于1940年初降生在下北漳村。


前方鲁艺实验剧团团长伊琳使用过的戏箱


一年后,由于前方战事所迫,为了革命的艺术事业,他们不得不奔走于太行山各地。然而,战时环境恶劣、情况复杂,他们只能把女儿寄养在了下北漳村里的一位老乡家里。


临行之前,伊琳和龙韵委实不忍心就此离开幼小的女儿,二人一夜未眠熬红了双眼。天亮出发前,他俩特意留下了视若珍宝的随身戏箱,为的是让它陪伴尚在咿呀学语的幼小爱女。


1941年,八路军总部迁至辽县桐峪一带,伊琳带领剧团跟随总部转战太行深处;而龙韵则被调往“太行剧协”战地办公。两个人含泪分别,虽然偶尔在行军途中匆匆一遇,但却没有了在文村时并肩工作的温馨相守。


而更大的不幸马上到来。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实施了血腥“扫荡”,龙韵女士不幸于1942年被日军俘获,被押送至太原日寇集中营,经过审讯与折磨后,在一次集体屠杀中英勇牺牲。


噩耗传来,巨大的悲痛刺痛着伊琳的心灵。几个月的紧急行军已经使他日渐消瘦,爱人的牺牲则更让他肝肠寸断……


寄养在下北漳村的爱女成为伊琳唯一的挂念,可是对于置身于抗击外敌、解放全国战斗一线的他而言,与女儿见面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


“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乾坤入客愁”。十年后,伊琳终于有机会回武乡老乡家接自己的女儿。当他在下北漳村再次见到当年留下的这只戏箱时,点点清泪滴碎在了曾见证那段苦难岁月的箱子上,而箱子里,还放着龙韵亲手给女儿做的一双小布鞋……


如今,那只戏箱完好无损地保存在下北漳的太行山抗战文化纪念馆里,它不再拥有好戏开场时的忙碌开合,却在沉默之中为我们讲述着一个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


这只戏箱讲述的何止是一段揪心的甜蜜过往!它分明也在不断提醒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凝聚了多少先烈舍小家顾大局的壮烈牺牲!这个戏箱,是红色文村下北漳的骄傲,更是中国文艺界的无尚荣光!


革命是大智大勇者的舞台,历史是大善大爱者的天空。让我们向伊琳致敬!向龙韵致敬!向所有曾在下北漳生活与战斗过的英雄们致敬!



一份布奖状


郝俊峰


太行山上有这样一支队伍,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奔波,夜以继日的通过说唱宣传抗日,鼓舞了革命斗志,激励了万千同胞加入了抗日队伍,这就是武乡的光明剧团,为更多的了解这段历史,也出于对武乡秧歌的热爱,六年前,我赴省城太原文源巷山西广电家属院,拜访了时年85岁高龄的梁栋云先生。


在梁老的家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便是这份布奖状,这虽是一份普通的奖状,而它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它的存在,不仅仅是对武乡秧歌艺人的肯定与赞扬,更是对他们蜕身革命新文艺人最好的历史见证。注目良久思绪万千,庆幸自己能一睹武乡光明剧团早期的珍贵实物外,也为梁老多年来的细心珍藏而深深敬佩。自然而然,与梁老的谈话也就从这份布奖状谈起。


历史回到1944年,随着世界形势的扭转,中国革命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胜利的曙光照亮了华夏大地,八路军对盘踞华北的日伪军开展局部反攻。同年1月18日,太行三专署,在武乡县大活庄村召开群英大会。就是在这次大会上,时在武乡光明剧团担任演员的梁栋云,被授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艺术家”光荣称号。既是荣誉更是鞭策,梁老和其它的艺术家一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鼓舞下茁壮成长,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文艺干部,70多年来坚持文艺创作,初心不变。


梁栋云,1929年出生于洪水镇王庄村。从小热爱文艺,经常参加村里的文艺活动。后考入设在洪水镇寨坪村的武乡县第四抗日高小,由于爱好戏剧,被编入学校业余剧团,并于1942年,主演了由校长白玉编剧的《新三娘教子》中的三娘,代表学校参加在蟠龙镇法云寺举办的全县文艺竞赛,荣获一等奖。这次盛会,太行《新华日报》曾作专题报道。


高小结业后,他被武乡光明剧团正式吸收。由于当时他年龄小,扮相又逼真,刻画人物细致,嗓音清亮,善于抒情等特点,很快成为光明剧团现代剧中专演女性角色的旦角演员。那个时候的光明剧团,因日寇进犯,多年来居无定所。直到1943年冬天,才在蟠龙镇奶奶凹的三眼旧窑洞里,常住下来。他先后担任《义务看护队》《地雷大王王来法》《劳动模范李马保》《血泪仇》等剧的主演,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1945年春,剧团春耕放假。有着高小文化的他,与高介云、张万一、陈凤翔、陈弘等五人,进驻东沟村,共同创作新剧目。初春的天气异常不稳定,忽寒忽暖的。由于此时,他刚刚种了土牛痘疫苗,两只胳膊肿的非常厉害,疼痛难忍,浑身滚烫,不想吃饭,是剧团的几个老师轮流给他端水送饭,精心侍候才得以好转,让他感到了家的温暖。那时,战争仍在继续,根据地的生活非常困难,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只能到地头崖边摘些刚出土的野菜苗充饥。由于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大,常常是捂着肚子不敢出声。一次,团长高介云以为他生病了,放下正在创作的剧本就去找医生,请来医生一看才知道是饿坏的。正是在这重重困难下,他们以坚强的毅力创作出享誉太行区,甚至全中国的武乡秧歌现代剧《改变旧作风》。


1946年,他随光明剧团上调太行行署,改名为“太行光明剧团”,他也成为太行剧团的一名演员。之后,为配合党的中心工作,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团四下安阳前线,深入敌后各大村镇,为军民献上了一道又一道精神大餐。同时,在太行区,又先后首演并主演了《白毛女》中的喜儿、《王贵与李香香》中的李香香、《赤叶河》中的燕燕、《兄妹开荒》中的妹妹、《夫妻识字》中的妻子、《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以及《圈套》《两条心》《官通民反》等剧。其中歌剧《赤叶河》,在武安冶陶晋冀鲁豫土地会议上首次演出后,轰动全场,薄一波、滕代远、张际春等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以及文艺界知名人土贺绿汀、赵树理、陈荒煤等对表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北方大学校长光未然同志,在邢台专门给主要演员召开座谈会。因此,《赤叶河》迅速传遍太行山并风靡全国,堪称中国歌剧史上具有史诗性的作品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电台书记、美术工作室主任、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等职。是山西省戏剧、音乐、美术协会会员。1989年5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文化厅、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他从事文艺工作46年荣誉证书。


如今梁老年届91岁高龄,虽早已离开了武乡光明剧团,但他仍念念不忘的是与武乡秧歌之间的不了情。正如梁老所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我在光明剧团时期的许多东西都遗失了,唯独这份泛黄的布奖状,始终珍藏在身边,如同我的生命一样宝贵。”



木刻《新鞋》


白 露


木刻与新鞋——这是两个八竿子都连不起来的内容形式。木刻是一种艺术种类,将其放置在高高的艺术殿堂,也毫不为过。而新鞋,只是我们的生活用品,再怎么新,踩在脚下才是它的价值。所以,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二一添作五的故事。


先说新鞋,抗日战争时期老百姓的一双新鞋,布底儿,布面儿,纯手工纳制。先找来一大堆废旧的布片,在一个宽平的物器上,铺展整齐,用豆面(白面的效果更好,但抗战时期很缺乏)和水加热调成稀稀的浆糊,在布片上抹匀,再加一层布片,然后再抹一层浆糊,就这样,粘连六七层布片,在太阳下晒干,就形成硬邦邦的干布片。准备一个鞋样,用剪刀按照鞋样剪成一个个鞋底,把五六个鞋底压在一起,幔一层松软的白布,然后就用穿着麻绳的针,一针一针纳出来,成为结实的鞋底。制作鞋面的时候,用简单的一层干布片,剪成鞋面样,幔一层黑布,纳在鞋底儿上,这样,一双白底黑面的布鞋就做好了。这种鞋穿着舒服,但费时费力,一般做鞋的农村妇女们,每人手上都有长久使用麻绳、锥针形成的老茧。因此,做成这样一双鞋,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穷苦的老百姓得到这样一双新鞋,是一种天大的奢侈。


1943年,蟠龙围困战打响,蟠龙附近的老百姓已经被八路军掩护转移到安全的地带,为了给前线打仗的八路军战士及时供应吃的喝的,老百姓省吃简用,主动拿着一些干粮、鸡蛋到前线送慰劳品。有一天,一位中年男人也在送慰劳品的队伍里。和其他老百姓一样,都背着口袋,或者提着篮子,或者用木筲挑着米汤,唯一不一样的,是他脚上有一双崭新的布鞋,这双布鞋是他老婆给他做的,转移的时候,为了不被鬼子拿走,就把这双新鞋也带走了。中年男人脚上的鞋早就烂的不成样子,但他一直舍不得穿这双新鞋。这天,要到前线送慰劳品,脚上的鞋子实在烂的穿不成了,而且上前线非常危险,就换上这双新鞋。他已经有好几年没穿过新鞋了,乍一穿上,他还有点不习惯,走起路来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坏了一般。


就这样,中年男人跟着队伍上了前线。等到一波攻击打完,战士们都退下来进行休整,准备下一轮攻击。


百姓们的慰劳物品都送到战士的手中,就在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中年男人忽然看见一位八路军战士光着一只脚。就问,“孩子,你的那只脚怎么光着?”战士回答,“鞋子太烂了,打冲锋的时候甩掉了。”


中年男人不再答话,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脚上的新鞋,又看看战士那只伤痕累累的脚。战士一拐一拐地离去。中年男人真想将自己的新鞋脱下来给了那位战士,可是又想到,这可是老婆熬了多少夜一针一线纳出来的,自己都舍不得穿。中年男人走了几步,又返回来,一会儿那孩子又要冲锋,光着脚多不方便,万一因为这脚不方便而受伤咋办?万一——老农不敢再想了,就下定决心准备脱鞋。但是中年男人又犯犹豫了,这鞋子是量住自己的脚做的,还不知道那孩子能不能穿上。他又将鞋子穿上,准备返走,走了几步,心里又想到,不就一双鞋子吗,八路军战士为了老百姓命都不顾,一双鞋子有什么犹豫的。这次中年男子没有再犹豫,果断脱下自己脚上的新鞋子,光脚来到那位战士跟前,将鞋子递给战士。“孩子,这是一双新鞋,来,穿上它。”战士望着这双新鞋,激动的说不出话来,给大叔敬了一个军礼,穿上新鞋转身投入战斗。而这位中年大叔,则光脚跟着送慰劳品的队伍返回村里。


这一幕,被战地记者华山看到,于是便有了第二个故事。木刻。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战地记者、作家、木刻家,原名杨华宁,我们在小学时读的《鸡毛信》便出自他的手笔。自19岁作为《新华日报》的特派记者奔赴抗日前线,一直到59岁对越自卫还击战时还坚持带病上前线采访,他的新闻作品,都是亲身经历参与到新闻事件中,因此,他的作品非常具有权威性、真实性。


这天,华山同志正在蟠龙围困战的战场上进行采访,看到这一幕真实的景象,被这份军民鱼水情深深感染,他将这件事牢牢印在自己的脑海里,用木刻的艺术形式,将这一幕记录,精心创作了这幅木刻,并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六月一日,将这副作品刊登于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第四版上,配有简要的文字说明:“新鞋,华山作。在武乡某次战斗中,一个到火线上送慰劳品的老百姓,把自己脚上的新鞋,脱下来送给冲锋的战士。”


这份珍贵得《解放日报》,目前收藏于我县红色文化民间收藏家籍贵先先生处,真实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一幕。



抗大第六期毕业证章


白 露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1937年1月由西北抗日红军大学改编而成。在抗日战争中,大量吸收知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革命,促进了八路军、新四军干部思想理论、战略战术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曾培养出10余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抗大这所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成为人民军队军政干部的摇篮,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革命熔炉”。


1939年,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层层封锁和日本侵略者对边区的狂轰滥炸,前后方联系异常困难,学员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毕业后参加战斗受到了阻碍,为了解决困难,根据毛泽东同志指示,中共中央决定,将抗大迁至晋东南抗日前线办学。克服重重困难,几经周折,由副校长罗瑞卿率领几千人的抗大总校,于1940年2月26日到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蟠龙镇,校部机关驻扎在原义昌家,训练部设在镇中心的法云寺;政治部驻扎在镇北不远的白家庄村,教室设在村中天主堂。


抗大总校一到武乡后,马上就开始了招生工作,招收的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等军队、抗日群众团体以及地方抗日民主政权的干部,也有少量的新四军学员,本期共招生4960多人。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1940年4月15日,抗大第六期在武乡县蟠龙镇正式开学了。


这一期的学员大多具有较高的阶级觉悟和基层领导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对敌斗争经验,经得起艰苦斗争的考验,但由于文化程度较低,甚至有许多的文盲或半文盲,学员中有半数以上不能记笔记,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同志也只能记简单的笔记,不少学员的笔记本上画着各种图形,来代表写不出的文字,这样的笔记本像天书一样,只有自己才能看懂,由此还闹出了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有一名学员在学习到“同仇敌忾”这一成语时,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了,为了加深记忆,就在旁边画了一群愤怒的中国人指着一个日本人。有一天,教官提问他这个成语,他脱口而出:同仇敌气,引发同学们哄笑。还有一名学员在学习榆钱钱时,不会写,只好画了条鱼后面再画两个铜钱,同学们看见后调侃他说:你是想让这条鱼生出许多钱来吗?是不是想有很多钱去娶媳妇!像这样搞笑的事数不胜数。后来,同学们不论是劳动还是背粮行军途中,都把词语写在卡片上,挂在前面人的背后,一边走路一边记笔画和词意,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学习,因而这一期文化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上扫除了文盲和半文盲。


日寇对深入敌后办学的抗大十分痛恨,派出汉奸、特务四处侦察抗大的动向,声言要“消灭抗大”,甚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都声称:“宁肯用2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用50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抗大随时都得作好反“扫荡”准备。为了积极参加对敌斗争,在此期间,抗大批准部分学生提前毕业,分配到决死纵队去工作,他们成为营、连级领导走上了抗日前线。


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在激烈的关家垴歼灭战中,五名学员投入线战斗,因为他们在进入抗大前有过游击战的经验,此次他们担任了侦查与破坏任务。左权将军发出总攻命令前,敌冈崎大队长带着他的部队摸黑抢占了山背后的关家垴村,占据关家垴山头,把六挺机枪安放在山顶的坟地里,另外还派了200多人抢占了南面柳树垴高地,在窑洞外面挖好工事。夜晚3点,五名学员互相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关家垴山头,刺刀一闪,日本哨兵倒地,这时号角吹起,杀声四起,战友们冲了上来发起全面总攻,五名学员用敌方机枪瞄准着坟地,连珠炮似地射击敌人,全连战士就在这几挺机枪的后面跳跃前进。激烈的战斗连续打了两个昼夜,敌我双方损失惨重,后因日军援兵大部队抵达被迫撤围。关家垴一战,对于五名学员来说,这是一次实战,更是一次洗礼,他们把战斗中所见所闻以及战后的经验总结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记录,返校后,他们的经历成了活教材,形成的文字资料充实了军事训练教材。


1940年12月,第六期学员完成学业全部结业,学员分赴各抗日根据地。朱德总司令特为毕业学员亲笔题词:“努力工作,造成铁的干部,准备反攻。”并为他们颁发毕业证章。毕业证章为扇贝形,正中为五角星,五角星下面有数字“6”,代表第六期,上面有“团结紧张、活泼严肃”八字,底座有“毕业证章”四字,左右各有“抗”“大”二字,设计精美,制作精巧。抗大第六期是在敌后边学习、边战斗、边总结经验中度过的,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枚珍贵抗大毕业证章,由我县红色文化民间收藏家梁松筠先生收藏,她记录了抗日军政大学在武乡创办第六期的真实历史,反映了抗大“从这里走上战场”的办学理念,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指挥员,赓续抗大血脉,文物是最好的见证。



鲁迅赠送陈铁耕的木刻刀


李东兴

在我的书房珍藏有一套极为珍贵的木刻刀,这是一组六枚木柄铜箍钢身的组合木刻刀具。紫红色的木柄虽已伤痕斑驳,却并未褪却典雅的色泽;木柄与刀身衔接处的全铜刀箍都已生满绿锈,钢质的刀身有的已经扭曲,甚至其中一支已经断为两截,却依然焕发着饱经沧桑的古朴魅力。
2019年4月6日,当我再次来到当年太行山上的鲁迅艺术学校领导人陈铁耕的老家广东省兴宁市,看望他70多岁的儿子陈铎元一家时,陈家人将珍藏了数十年的鲁迅先生当年赠送予陈铁耕的这一套木刻刀赠送给我。
鲁迅赠送陈铁耕的木刻刀


2019年4月6日陈铁耕的儿子陈铎元(左)向笔者赠送鲁迅赠送给陈铁耕的木刻刀


历经80多年后,这套曾伴随陈铁耕在太行山上出生入死,并雕刻出多少抗日版画的木刻刀,终于又与抗战圣地武乡县的下北漳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这套珍贵的木刻刀背面的故事也终于浮现了出来。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作出重大历史贡献。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还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他一直享有“中国版画之父”的美誉。他生前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和理论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不仅创办过版画学习班,自费编印了木刻画册十余种印行近万册,还将部分画册和自己购买的木刻工具赠予有潜质的木刻青年,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当年鲁迅在上海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时,与鲁迅先生交往最密切、创作最活跃的当属来自广东的客家人陈铁耕。陈铁耕出生于梅州兴宁市永和镇华岭村。中学毕业后,于1927年年仅19岁的陈铁耕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1930年来到上海从事木刻运动和革命文艺宣传工作,与江丰、陈卓坤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第一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研究所木刻部”,率先投身于鲁迅发起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在此期间,他与鲁迅有频繁的接触,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1931年8月,鲁迅在上海长春路319号主办中国最早的木刻培训班“木刻讲习会”,专门请来日籍好友内山完造胞弟、暑期旅沪的内山嘉吉做讲师,义务传授木刻技法,并亲自担任翻译。陈铁耕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课程及实习。
陈铁耕在太行山上
一次,陈铁耕和同伴到内山书店买木刻刀,正好碰见鲁迅先生。因七把一盒的刀已卖完,只剩下三把装的小学生用刀,铁耕二人不愿意要。鲁迅劝他们暂用为佳,他还说:“暂用小学生的工具,创作出来的决不会等于作品就幼稚了。”几天后,鲁迅先生又专门将从别处买来的几套木刻刀赠送给陈铁耕等木刻青年。
木刻讲习会后,青年木刻者创作十分活跃,但不久就为反动当局所不容,有的木刻团成员遭到逮捕,而陈铁耕因此逃离上海回到老家。然而,他对鲁迅赠送的木刻刀爱不释手,经常用它作画,并与鲁迅先生保持通信联络。他曾在信中向鲁迅索求先生与西谛合编的《北平笺谱》。对这部集332幅人物、山水、花鸟笺,鲁迅说:“此书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之一大纪念耳。”而西谛则称之为晚清以来“刻的丰碑”。可是它仅印百部,即使这样,鲁迅还是特意给铁耕留出一部,亲自用小包挂号寄到陈铁耕的故乡,还寄去自己印的苏联木刻精粹《引玉集》。
由于鲁迅的关怀与器重,陈铁耕无论在哪里都一直坚持木刻创作。鲁迅每接陈铁耕的来信和版画都热情地给他回信。如《鲁迅日记》1932年7月24日记载:“得陈耀唐(陈铁耕)信并刻泥版画五幅,夜复。”
用着鲁迅先生赠送的这套木刻刀,陈铁耕几年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木刻作品。据后来统计,陈铁耕与鲁迅之间共有28次互寄作品和互通音信的交往。陈铁耕寄给鲁迅的新作,有泥版连环画《廖昆玉的故事》、丁玲小说《法网》插图和鲁迅小说《阿Q正传》插图等。陈铁耕的《母与子》、《殉难者》等17幅木刻版画作品被鲁迅看中,还被先生亲自寄往法国,参加了1934年3月14日在巴黎举办的“革命的中国新艺术展览会”展出。而且,陈铁耕是这次展览中作品最多的作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陈铁耕内心万分悲痛。他再也聆听不到先生的教诲,却揣着先生赠送的这套木刻刀坚定地沿着先生倡导的革命文艺道路走了下去。
1938年陈铁耕带着鲁迅赠送的这套木刻刀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成立不久的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年底,他与鲁艺部分文艺工作者一道投身于太行山敌后抗日前线。
1939年秋冬之交,陈铁耕来到武乡县下北漳村,与李伯钊等筹办了闻名遐尔的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史称“前方鲁艺”),并出任该校副校长(后任代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在战争硝烟的恶劣环境中,陈铁耕在担负鲁迅艺术学校领导组织工作的同时,还拿起鲁迅赠给他的这套木刻刀创作了许多抗战版画。
在日军频繁“扫荡”中,前方鲁艺师生枕戈待旦、寝食难安,陈铁耕每遇战斗和转移时,别的东西都不携带也要随时将这套木刻刀背在身上。
抗战胜利后,陈铁耕曾回到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后又到东北哈尔滨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1949 年他赴北京出席了全国首次文代会,五十年代执教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1959年回到广州美术学院工作。这套木刻刀始终伴随在陈铁耕的身边。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陈铁耕遭迫害返乡,在儿子陈铎元(收养兄长之子)的照顾下度过最后的岁月。临终前,陈铁耕将身边仅存的几件物件托付于家人,对这套由鲁迅先生赠送的木刻刀向家人作了再三叮嘱。
1970年,62岁的陈铁耕含冤去世,1979年终获平反。数十年来,陈铁耕的家人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这套木刻刀。因为周遭无人懂得它的独特价值及其主人的革命经历,所以一直藏于茅屋无人识,单待知者成归宿。
2017年夏天,我在寻找前方鲁艺老人及其后人过程中,联系到陈铁耕的后人,近年来多次专程去往陈铁耕的家乡走访……精诚所至,陈铁耕的后人深为感动,终于将鲁迅先生当年赠送给陈铁耕的这套木刻刀,欣然捐赠给了我这个当年的鲁迅艺术学校诞生地的后人手中。
陈铁耕是在鲁迅先生的亲自栽培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第一代版画家,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留下闪光名字的木刻先驱,是抗日战火中诞生的鲁迅艺术学校领导者。这套来历特殊、又承载着特殊意义的木刻刀,是我国早期木刻美术和太行山抗战文化历史的珍贵见证,是昭示历史、教育后人的独特藏品。

妇训班的罗圈椅


白 露


在武乡县韩北乡石圪垤村时乡殿内的正殿上,保存着一个残破的罗圈椅,椅面已不存在,只有一根半圆形木头围成的椅背和四条椅腿,椅子的连接处均被皮带钉子固定,可见已被修理过多次。抗战时期,武乡县不仅是华北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司令部,而且是华北妇女抗日救国运动的中心,石圪垤村正是举办两期妇女干部训练班的地方,这把椅子曾经见证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1940年初,北方局妇委在前王家峪附近的石圪垤村举办了第一期妇女干部训练班。浦安修同志以中共中央北方局妇委负责人的身份,经常到妇训班来进行讲课、辅导,参加班、组讨论。这把罗圈椅就是她的办公座椅。


一天,浦安修在参加小组讨论时,发现一位学员心不在焉,常常走神,偶尔还要流泪,讨论结束后,便找这名学员谈心,聊起了家常。这才得知,这位学员的父母不赞同她抛头露面干革命,还为她安排了一门亲事,而她打心眼里反对包办婚姻,但又不想让父母伤心难过,所以正为此事发愁。浦安修开导并鼓励她说:“你现在要集中精力好好学习,不要哭,婚姻问题毕业后再考虑。”之后,浦安修非常关注她的思想动态,常常主动找她谈心,告诉她将自己所学到的党的基本知识和抗战形势讲给父母听,鼓励她开导父母接受新思想。在浦安修的帮助下,这名学员不再为此事烦恼,专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进步很快,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三个月后妇训班毕业典礼的前一天,这名学员敲开了浦安修的门,此时浦安修正在准备第二天的毕业典礼事宜,看见她,浦安修便热情地请她坐到自己的办公罗圈椅上,这位学员满眼泪花说道:“浦大姐,感谢您的帮助和爱护,就要毕业了,很舍不得离开您,舍不得离开姐妹们,但是我知道,我们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我回家后会说服父母,绝不接受包办婚姻,我会以国家民族为重,争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浦安修听后非常欣慰。


北方局妇委组织了妇女工作队,浦安修同志还亲自带队到土河村协助地方开展妇女工作。到村后,浦安修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并一一记录,晚上就坐在这把罗圈椅上分析问题,撰写解决方案。土河村束脚妇女多,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浦安修便把妇女放脚的好处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中间还参杂了鼓励妇女自食其力、勇于革命的内容,再喊几个孩童天天念诵,日子久了,老乡们便也渐渐明白其中的好处,都十分欢迎浦安修同志到村里来为她们讲课。


石圪垤村中共北方局妇训班第一期毕业典礼大会上,彭德怀副总司令参加并讲了话,也是坐着这把罗圈椅。


其实,卓琳、刘志兰、康克清、李伯钊、刘亚雄等领导同志都在妇训班工作生活过,她们开设识字班,教唱革命歌曲,排练文艺节目,虽然生活艰苦,但学习氛围活泼,学员们也非常珍惜这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们还领导和组织了武乡的妇女解放运动。在石圪垤举办的两期妇训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妇女干部,组织妇女抗日、支前。毕业的学员回到当地后带领其他妇女不仅解放自身,更有大批妇女加入抗日队伍,参军、支前、送儿送夫上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今,只要到石圪垤村的人都会看见这把罗圈椅,它就静静地安放在当年毕业典礼的主席台上,虽然残破,但木质光彩依旧,就像当年妇训班的思潮,仍然感染激荡着每个人的心灵。

太行山抗战文化旗帜《鲁艺校刊》


李东兴

这是一份抗战时期创办于武乡县下北漳村的重要刊物,透过刊名《鲁艺校刊》,我们知道它就是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总部于1939年冬创办的鲁迅艺术学校校刊。如今,它的创刊号静静地陈列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柜之中,但它背后的故事却永远流传于天南海北。
《鲁艺校刊》创刊号


那是1939年的秋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纵横驰骋于太行山间,抗日战争已进入非常艰难的时期,日寇对晋东南的第二次“九路围攻”刚被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却掀起反共高潮,山西军阀阎锡山也紧随步伐,制造了“十二月事变”。
为适应民族抗战的紧迫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领导考虑,在华北敌后创办一所由共产党自己领导的专门培养抗日文化艺术干部的学校,以增强晋冀豫根据地发动抗敌的力量。
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的爱人、红军时期的文艺领导干部李伯钊,刚参加过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创建工作,并担任该院党组成员兼编审委员会主任,就成为担此重任的不二人选。
经过紧张的筹备,1939年底,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史称“前方鲁艺”)在武乡县下北漳村成立。该校旨在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抗战路线方针,在前方培养更多抗日文化艺术干部骨干,迅速壮大党的抗战文化战线和文艺队伍。首批招收男女学员280多人,大多是由八路军各部队和晋冀鲁豫边区各专署选送而来。
1940年元旦,鲁迅艺术学校正式开学。开学之日,朱德总司令来到下北漳村出席成立暨开学大会。他在讲演中指出,“我们的文艺作品不是给少数人看的,而是给中国广大民众和军队看的,我们必须认清对象,面向群众,面向士兵。认清对象,便提出一个问题——艺术的民族形式和民间形式的问题,也就是大众化和通俗化的问题……”
在场的鲁艺学校校长李伯钊听了朱老总的讲话,想到的是前方鲁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想到的是必须创办一份刊物来阐明党的文艺思想、方针和鲁艺学校的办学理念。于是,她将创办的校刊的事提上1月5日的校务会议议事日程。
为了办好这份刊物,李伯钊把八路军野战政治部驻下北漳村主抓文化工作的孙泱,根据地的最有名望的作家高沐鸿、诗人冈夫,延安来的文化人陈默君、蒋弼,还有鲁艺学校副校长、老木刻家陈铁耕和教务处主任牛犇、音乐系主任朱杰民等,都邀请进校刊编审委员会。而她自己则在参与组稿和编辑工作的同时,负责与党、政、军、民各方的沟通协同工作,很快得到各方各级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
1940年4月15日,《鲁艺校刊》创刊号正式出版。该刊为月刊,32开本,油光纸刻写油印,全册48页。封面是白报纸,上方用红色油墨刻印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亲笔题写的“鲁艺校刊”4个大字,旁边印有“朱德”签名;中部刻印着由地球、旗帜和战士组合的一幅图;下方左侧印有时间,中间有“创刊号”3个字,再下以6个小形字体署有“鲁迅艺术学校”校名,右下方是鲁迅先生的头像。这个封面由延安来的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鲁迅艺术学校教务处干部兼美术系教员彦涵设计。
扉页为创刊号的目录,标明封面设计、校歌、发刊词、题字以及篇名和作者等。第1页登载的鲁迅艺术学校校歌,由校长李伯钊亲自作词,音乐系教员朱杰民谱曲。
第2页是发刊词。文中说明创办校刊:一是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借以总结工作,以作鉴镜;二是为开辟文艺创作的园地;三是为补充教学的不足,将从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贡献给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总之,这个刊物是为了使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更加发展,抗日部队中的文化教育工作更加活跃而创办的。
第3页至第7页是在前方的5位领导人的亲笔题词,体现了领导对该校的重视、支持和期望。彭德怀的题词是:“为人生的艺术本质是战斗的,不是拥护就是反对,别的力量是阻挠不住的。”杨尚昆的题词是:“一切艺术作品应该适合民众的需要及为民众所了解。”陆定一的题词是:“艺术的真价值在于它能以革命精神教育劳动大众”。罗瑞卿的题词是:“敌后艺术运动的推进机”。赵品三的题词是:“揣摩世事,体验生活”。
第8页至12页刊有李伯钊校长亲自写的一篇理论性文章,题目是《略讲艺术与政治生活》。该文批评一些人把艺术与人们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民众运动分离开来的错误思想,肯定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积极反映。通过有理有据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纯艺术品”的错误认识。号召艺术工作者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创作出为抗战、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好作品。
第13页到19页是蒋弼的《从一般到深化》。文章指出:在抗战三年当中,已经培养了大量的艺术工作者,创作了不少真正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但是,有一个提高的问题。他号召广大的艺术工作者投身到群众的斗争中,“灌注自己丰富的热情,经历战斗,了解战斗,把握战斗,在战斗中充分发挥自己,锻炼自己”,以便得到艺术的深化和提高。在这篇文章中,既讲了艺术的作用,又指出要从一般到深化提高的问题。
晋东南鲁艺第一届毕业美术展览会场前合影


此外,还有朱杰民写的《对敌后歌咏的一点意见》,他首先指出歌咏的作用并不亚于戏剧,但是歌咏运动还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和健全的程度。接着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缺乏“健康”的音乐工作者;二是短小精悍应时的歌子太少,多是一般的冗长的陈旧的歌子;三是歌咏工作者联系与批评工作做得不够,单独发展倾向存在。他希望各地音乐工作者应对上述问题讨论研究,以便对敌后歌咏运动有所帮助。
从20页到25页,有王林的通讯《冀中区戏剧运动》,报导了敌后根据地开展的轰轰烈烈的戏剧运动情况,指出当时话剧工作的特点和条件,以及它在当时推动抗日战争的历史作用和开展戏剧运动的重大意义。
29页到34页,是教务处主任牛犇写的《鲁艺概况》一文,还有雷力写的《鲁艺教职员生活片断》。35页至44页,刊登的是学员们的作品,有诗歌、通讯等,形式多样,内容充实。
《鲁艺校刊》自出版创刊号后,先后出刊二十余期。在烽火连天的太行山上,前后共开办两年多时间。即使在1940年夏,日寇反复“扫荡”,李伯钊带领师生整日辗转于武乡东部与敌周旋,无法按时出刊,但当日军“扫荡”稍有停歇,她就又抓紧组织刊物编印出版工作。
1941年,李伯钊回延安后,心中仍然牵挂前方鲁艺和《鲁艺校刊》,每见前方来人,都会询问前方鲁艺和《鲁艺校刊》的情况,时任《鲁艺校刊》编委会主任、著名诗人冈夫与《鲁艺校刊》主编、小说家蒋弼,每有新刊出版,都会托人给在延安的李伯钊捎去一本。
《鲁艺校刊》尽管只是一份貌似普通的校刊,在当时则被誉为“太行山抗战文化战线一面旗帜”。它不仅真实地记录了鲁迅艺术学校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发展和壮大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正确引领了敌后文艺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推动了前方的抗战文化工作。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鲁艺校刊》当年因系手工刻印,份数有限。经过数十年的社会变迁,现存更为罕见,已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和宝贵史料。
透过《鲁艺校刊》,我们可以窥见“前方鲁艺”为推动太行山敌后抗战和根据地文艺运动作出的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以及对新中国革命文化艺术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百团大战歌》创作手稿


郝雪廷


这是决死一纵队二十五团战士创作的一首歌唱该团参加百团大战的歌词。其歌词共分七段,每段都是上下两句,每段两句基本压韵,是一首典型武乡民歌风格的歌词。《百团大战歌》以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利用武乡民歌演唱。该歌词内容为:


《百团大战歌》


1、八月二十一,下午八点半;


八路军决死队,展开百团战。


2、破坏政(正)太路,积(疑为“截”)断平汉线;


同蒲路呀也积(疑为“截”)断,鬼子没法办。


3、道路挖战吼(疑为“壕”),炸坏铁路桥;


这一场呀打恶战,打得也(疑为“他”)呱呱叫。


4、英勇的决死队,走路如刮风;


人不知呀鬼不兜(疑为“觉”),来了一旅人。


5、决死队真英勇,屏(拼)命往上冲;


一霎时呀把碉堡,围了个元(圆)盆盆。


6、炮台上的鬼子兵,还有些化(皇)协军;


交(缴)枪不杀他不行,个个都送了命。、


7、九月二十三,天明月政(正)南;


黄(皇)军在呀敌碉堡,一黑夜就完蛋。


这件文物发现于武乡县蟠龙镇石瓮村,歌词是决死一纵队二十五团文化战士创作的,其中有一些错别字,创作时间是1940年10月,这期间,正是该团参加榆辽战役后在石瓮村休整。


歌词记录了该团从8月21日开始参战,到9月23日攻下碉堡,参加百团大战第一、二阶段的整个场面。其中第一段提到的“八月二十一,下午八点半,八路军决死队,展开百团战”,百团大战是8月20日晚8时正式开始的,但决死一纵队在百团大战中的首战应该是21日傍晚。21日下午,40多个日本鬼子利用“青纱帐”作掩护,偷袭一纵队二十五团团部驻地寿阳县大落坡村。该团八连官兵发现后,立即组织反击。子弹打完了,官兵就全部上刺刀,与敌短兵相接展开激烈的白刃格斗。六班一名战士在被敌人刺中腹部的情况下,死死抱住一个鬼子,用牙狠狠咬住其咽喉,与之同归于尽。经过激烈拼杀,八连官兵将敌大部歼灭,保卫了上级首长和机关的安全。战后,该连被八路军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


第二至六段描写百团大战的战场气氛、战斗收获,以及决死一纵队的参战情况。第七段写9月23日的战斗。9月23日我军发起榆辽战役,二十五团以一营主攻沿毕,其余主力两个营位于梁山谷附近待机。当晚23时全线发起攻击,第一连在火力掩护下以勇猛迅速的动作冲过三道铁丝网,直扑外壕前沿。守敌仓惶集于碉堡内,以轻火力向我还击,并出动20余名向我反扑。由于后续部队未能跟进,一连被迫退出。当我实行第二次冲击时,守敌大放毒气,突击队大部人中毒,稍稍后退,接着又连续组织七次突击未奏效。这时天亮,阵地上不易立足,才将主力撤出战斗,准备黄昏再度攻击。24日18时,一、二两连改由西北方向秘密向敌接近,摸进阵地时发觉守敌外逃。获皖南炮一门,此时三连由正面突围,碉堡为我占领。榆(社)辽(县)战役,是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三八六旅、新编第十旅、决死第一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等部,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主要战役,经榆社县城、王景、红崖头,辽县石匣、管头等战斗,至10月1日战役结束,共歼灭日伪军900余人,攻克榆社县城及榆辽地区敌据点多处。战斗结束后,部队开到武乡休整的。


这件《百团大战歌》创作手稿,是粉红色有光纸,32开,用小楷毛笔书写。它记录了决死一纵队在百团大战中英勇作战的场面,也从中看出了我八路军战士在战斗的间隙依然歌声不断,以一种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来对待战争,用歌声来鼓舞我军士气的革命豪情。


2008年在武乡县石瓮村发现,现由武乡红色收藏家梁松筠收藏。



一方炕桌一盏灯


采 禾


“这张方桌的名字叫炕八仙,这盏灯其实不是灯,就是老百姓家以前吃饭用的小陶碗……” 父亲说。


地上,一张深棕色的小炕桌,高一尺,面二尺见方,榫卯结构,四条圆柱短腿支撑,四周由圆柱形横梁及横梁上面二寸宽的带简约弯曲的挡板牵扯,起稳定作用,斑斑驳驳的漆面深藏着岁月的痕迹。桌子上面,一只浅口小碗,浅褐色,带小花图案,古朴而厚重。父亲说:“在碗里倒上素油,用棉花搓一根灯捻子,就成一盏灯了。” 


看到眼前的这两件父亲当宝贝的藏品,记忆拉回到从前。小时候留在记忆深处的物件,这方炕桌和这种小碗,算是印象颇为深刻的几件。


每到冬闲时节,坐在暖暖的土炕上,祖父便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故事大王”。祖父名叫李炳,1939年,在他24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韩北村最早的20多位党员一道,成为本村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力量,积极参与动员群众、宣传抗日、屯积公粮和自卫队等工作,期间,曾两次担任村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中,参与和见证了韩北村抗战时期的所有重大事件。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在这炕桌上,摆了油灯、水烟盒,几个小孩轮流给祖父捻“烟圪蛋蛋”,小心地按在烟袋眼眼里,祖父则俯身就灯,微微一吸,灯火摇晃,吞云吐雾,棒棒棒,磕磕烟袋,烟雾缭绕之间,烟草香味之中,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流淌在冬日的温暖里。


祖父讲的大多是抗战时候的事。我们家在村里称之为南院,上、中、下三个院子,弟兄几家分住,虽然不是财主,但也算是个殷实人家,耕读传家,重视教育,祖父从小读书,幼时在南寨家的私塾,后时又就读于奶奶凹高校,这可是武乡当时的名校呀。1938年后,八路军进驻韩北村,我们家因为房屋有空闲,既然也就成了八路军的住所,三八五旅旅部、三八六旅旅部、总部特务团、七七二团、十三团、十四团等许多机构都在村里住过,什么王连长呀、李排长呀、武科长呀、赵指导员呀,祖父讲起来都熟悉的很,而且每个人都有好多的故事。不过,最有故事的还是当年八路军的一所学校,校部首长就住我们家,祖父说他被张校长看准了,因为他读过高小有文化,还把他招进学校上了税务班。这所学校叫华北财政经济学校。


那是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为了加强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支持长期抗战的战略任务,1940年4月11日到26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一二九师司令部附近的北社村,召开了有冀南、太行、太岳三大根据地的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参加的北方局高干会议,史书上都叫“黎城会议”,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建政”三大任务,制定了加强统一战线、政权建设及财政经济建设等各项具体政策,对粉碎日寇扫荡、巩固和发展华北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决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联合办事处,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工作。为了统一指导各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工作,北方局还成立了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通过管理,统一了根据地党、政、军财政政策,建立了财政经济制度,为了解决财经管理人才的缺乏问题,决定设立华北财政经济学校,为根据地培养人才。1940年5月,华北财政经济学校在韩北村正式成立,该校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总部共同领导,校部设在南院,祖父李炳把几间房子腾出来,让给校部机关的首长。学校下设财政班、税务班、金融班和高级班,该校培养了中国最早的财政、税务、金融的管理干部和一般工作人员,为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及新中国的财政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校长叫张慕尧,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八路军总部财政经济部部长、北方局华北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书记,又兼任了新组建的财经学校校长。张校长就住在我家西房里,就在这个小炕桌上,就在这盏素油灯下,总是那么仔仔不倦,不懈的努力工作着,祖父和家人们常常去帮他扫地、打水,帮他收拾零乱的物品,他总是“我来吧、我来吧。”有一次打听起我祖父的经历,当知道祖父读过高小,就有意在问话中对他的知识量、对抗日的看法、对革命的观点进行了解,而且通过组织了解到他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时候,便说,“你到学校来上学吧,咱们根据地需要大量的有文化的财经干部,希望通过学习能给根据地建设作更多的贡献。”就这样,祖父李炳成了华北财政经济学校税务班的一员,可惜后来因为曾祖母病重,未能到分配的工作岗位上去工作。


半年之年,也就是1940年年底,由于日军频繁“扫荡”,财政学校不得不撤离武乡。而这个小炕桌和这盏油灯留了下来,因为她与八路军的亲密接触,记载了八路军首长的不倦工作,记载八路军分行根据地的艰苦与不易,祖父视为珍宝,流传下来。多少年来,一直保存着。后来家里翻修房子,家里的大炕刨了,换成了新式的床,家里的条几、竖柜等老物件,大都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或送人或闲置,退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这方炕桌,父亲却当成了宝贝,搬到了阁楼上,摆了曾祖父、祖父、祖母的遗像,逢年过节,上香祭奠,那只小碗亦成为盛放供品的器具之一。


2005年,记录片《武乡抗战风云录》摄制组来到韩北村,在我的老家南院录制相关片段,父亲被邀请讲述华北财政经济学校校部在我家南院驻扎的情况,拍摄完毕,相关部门向父亲收藏相关物件,便提到了这方炕桌和做油灯用的小碗。


历史的风尘中,一些物件被赋予了时代的特定的使命,原本普普通通毫无温度的东西便有了灵性,承载了对革命传统,对优良家风的传承,亦承载了对亲人的无尽思念。


一方炕桌,见证烽火岁月,一盏小碗,盛放红色记忆。



八路琴


常惠斌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武乡县活动着一支被朱总司令盛赞为“太行山敌后抗日文艺轻骑兵”的武乡盲人宣传队。他们在艰苦的岁月里,宣传动员全民抗战演唱时用过的土制长杆月琴,被称之为“八路琴”,这个红色且具有光荣历史的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1938年夏,为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武乡县抗日政府组织了以程光明为首的鼓书团,有80余人,因这些说书艺人,大部分是盲人,这个组织就叫成了“武乡县盲人曲艺队”。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都有抗日救国的思想,默默地做着抗日的工作,自己编演了数以百计的抗日题材小段子,什么《减租减息》、《屯积公粮》、《打长乐滩》、《百团大战》、《打辽县》、《打关家瑙》、《地主与长工》、《劳动英雄王桃梅》等许多段子,至今还有人倒背如流。1939年12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与八路军总部在王家峪为朱德总司令举行了五四寿辰庆祝活动,武乡县盲人曲艺队派出优秀的队员,为朱总司令贺寿,由指导员胡海亮打八角鼓演唱,名艺人韩庚江弹三弦、张叶青拉木胡为其伴奏。这次演出受到八路军首长的高度赞扬,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极受推崇。从此,武乡鼓书、武乡三弦书和武乡琴书,成为宣传抗日的有力工具。


武乡县盲人曲艺队在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慰问演出


那是1940年夏天,日寇占领武西重镇段村后,进行疯狂“扫荡”和搜捕杀害我地下共产党员,对我抗日根据地形成极大破坏。受我抗日政府委托,盲宣队共产党员张培胜同志带领队员王兆成、李海林和王兆成的儿子王根柱,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护送我抗日政府张特派员回榆社,张特派员也扮成盲人拄着棍子背着行李,五人一行来到长乐村时,正遇上日军在长乐村一带进行疯狂“扫荡”,他们只好躲在长乐村野外的窑洞里。中午时分,日军一队人马朝窑洞附近走来。张培胜同志怕日军进窑洞发现了张特派员,不顾自己生命危险,用杂草把张特派员挡在窑洞里,他带领队员赶快起身走出窑洞,打点行装上了路,假装要到“维持村”麻池沟一带说书。这四人为了引开日军,保证张特派员的生命安全,急急忙忙出了村。他们刚甩开后面的敌人,淌过漳河,突然从西南方向又出现了一股日军。只因张培胜三人双目失明,领路的王跟柱年仅六岁,一时情况不明。敌人在汉奸的带领下迅速把他们围在中间。一个名叫王八狗的汉奸认识张培胜,就吆喝说道:“呀!这不是宣传队长张培胜嘛,你们这是到哪里说书呢?”


张培胜等刚引开日军,顺利地保护了张特派员的安全转移,他们又过了漳河,后面的敌人也没有追来。心里大意,只当是遇见了咱当地老百姓,就回答说:“到麻池沟,你们是那个村的?”敌人不回答,又问:“你们去宣传什么呀?”张培胜听了,心里一乐:“宣传什么?还不是宣传抗战,叫咱老百姓团结起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张培胜不说倒好,这么一说,只听得一句骂声:“八格!”“飕”地一下,耳边划动风声,一把凉叮叮的刀已经架到了他的脖子上。张培胜这才晓得原来周围都是敌人。心里说,张培胜呀张培胜,你怎么碰上敌人都不知道呢?他一直急,浑身冒出来一身冷汗,心“怦怦”跳动几下,却也随之平静下来。敌人高声喝道:“瞎子,你快说,八路军民兵在哪里?老百姓都躲到哪里去了?”


一连几声的喊叫,张培胜都昂首回答:“俺不知道!”敌人看见从他口里问不出什么来,就凶狠地开了枪,子弹穿透这位共产党员的胸膛。张培胜就这样倒在地上,随之敌人又用枪口顶住王兆成、李海林:“你俩愿死愿活?”王兆成、李海林强压着满腔怒火,一声不吭。敌人气得几声狂叫,向二人连开数枪……坚贞不屈的张培胜、王兆成、李海林三位盲艺人,铮铮铁骨,一腔热血,至死都在宣传抗日,不向敌人吐露半句真话,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抗日政府张特派员的安全转移,表现了我抗日文艺战士坚强的斗争意志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汉奸把六岁的王根柱抓起来,阴阳怪气的说道:“你还给共匪瞎子领路吗?让你好好地去领!”一枪打在了小根柱的右腿上,根柱一声惨叫,昏死过去,鬼子汉奸将盲艺人所带的乐器用脚踩坏,一阵狂笑而去。一直过了三天,小跟柱才苏醒过来,将鬼子踩坏的一把破旧长杆月琴抱在怀里大哭,惊动了附近的老乡。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掩埋了父辈尸体,小根柱也被我地下党联络员救下,连夜护送到当时的八路军野战医院所在地贾豁村医治腿伤。虽当时医疗条件困难,失去半条右腿,但他并未停止斗争,伤好后安上假肢,继续给盲艺人领路。这是后话。


单说那把被鬼子踩坏的长杆月琴,八路军总部的文艺工作者就将它修复,后来在一次军民联欢会上,一位八路军干部学会了弹琴和说武乡鼓书。这年年根,日军包围了三八六旅驻地韩北村,在韩北保卫战中,三八六旅旅政治部主任苏精诚同志不幸牺牲。战斗结束后,清理遗物时,才知道原来这位说唱武乡鼓书的八路军干部就是苏精诚同志。


盲宣队同志参加了苏精诚的追悼会,这把琴又回到了盲宣队指导员胡海亮之手,为了纪念这位抗日将领,将这把琴定名为“八路琴”,一直传承了下来。



一台铸字机


赵秀红


《新华日报》(华北版)中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总部领导的华北敌后最大的新闻报纸,1939年元月在沁县后沟创刊。八路军总部进驻武乡以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也从沁县迁驻武乡,先后驻扎在大坪村、安乐庄村、上庄村。
1939年10月19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武乡县大坪村成立,但并没有设立独立机构,而是同新华日报社合署办公,总分社社长由报社社长何云兼任,陈克寒、林火担任正副总编辑。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立后,担负起对外新闻发布,沟通华北与延安、重庆的新闻稿交流,以及国际通讯机构的联络任务。在艰苦的岁月里,新华日报是中国人民精神阵地上一只高高飘扬的旗帜,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它将马列主义思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精神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心中,带领全国人民在反抗日本侵略,巩固红色政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同时,向全世界揭露日军的残酷暴行狼子野心,激励和鼓舞根据地军民奋起抗争,驱逐日寇,还我河山。
当时由于自然条件差,机器设备和印刷材料跟不上,《新华日报》的出版经常遇到困难。
寻原料。在漫长的白晋线上,日军碉堡林立,戒备深严。一位衣衫褴褛的卖油翁沿着庄稼地,巧妙地避开敌人的卡口,挑着担子,在夜色的掩护下来到新华日报社院前,轻轻地叩击,门悄悄地开了,他闪身而进。掀开担子的最下面,露出来一些纸张和油墨。在院子的一角堆放着绿油油的松枝,还有一些麻头,破布,烂鞋子,这些都是制造油墨和纸张的原料。经过层层制作工序,报社在武乡创办了太行造纸厂、油墨厂,为新华日报社解决了纸张油墨不足的问题。
印报纸。一灯如豆,微弱的灯光下,破旧的印刷机闲在角落,磨损的铅字摊放在一边,几个人正紧张有序的用新发明的“半铅模”印刷报纸,一把扎紧的草根,散发着干草的味道,被制作成了大刷子,粗糙的土纸板泛着淡黄色的光晕,交替的动作中,淡淡的墨香在窑洞里飘着,一沓报纸上字迹清晰,墨汁未干。时间一长铅字磨的模糊了,印出来的报纸很多黑片片。八路军敌工人员想方设法穿越层层封锁,购置着运送回来一台铸字机,印刷报纸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940年,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推行所谓“以铁路为主,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为打破这一政策,冲出囚笼,“百团大战”开始打响。此次战役历时5个多月,共组织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华北地区河北、山西的日伪军发动进攻。这次战役共进行大小战斗1800余次,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5000余人。
在炮火连天的阵地上,新华社记者蹲在一块凹地上,笔尖沙沙作响书写战况报道,交付审阅后,带上战场的油印机开工了,一条条新闻报道带着战地的火热,必胜的决心,胜利的消息飞向全国。在绵延起伏的太行山上涌动着一种勃发的力量,激荡着一个民族魂魄的雄壮和强韧,在危难中挺起了中华脊梁。
这年暮秋,日寇的“扫荡”更加疯狂,烽烟四起,血染太行,新华日报社被迫转移。在转移时,这台饱蘸炮火和硝烟的铸字机,由于机身笨重不好携带,只好包裹起来埋在村边的土地里,战乱中埋的忘了位置,后来一直没有找到,这台铸字机也就像一名牺牲的战士长眠于太行山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位村民在开荒种地的时候,无意中挖出了铸字机。
如今,铸字机被珍藏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里,散发着历史的光芒,朴实无华,无声无息。然而每当我们站在它的面前,眼前就会浮现出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在太行山上,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铸字、写稿、印刷、发报的情景,一条条消息通过电讯、报纸发往全国各地。正是这些简易的发报工具将重要的消息,紧急的军情,急迫的命令传达到了目的地,八路军将领才得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是这些简陋的发报工具创造了一个个奇迹,记录了那一段光辉岁月,鼓舞着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抗击日寇,将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更是这些简单的发报工具紧密地联系着前沿阵地与后方机关,联通着国共合作,国际友谊,并肩携手将反法西斯战争推向胜利。

《新千字文》刻印版


张红伟


一说到《千字文》,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想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因为它是中国启蒙教育的典范读物,具有句式整齐、词语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流传了上千年。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积极宣传抗战,发动群众,组织更多的人投身到抗战,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赵树理在武乡编写了抗日《新千字文》,作为识字读物在晋冀鲁豫根据地大量发行。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许多仁人志士和决心抗日的知识青年纷纷来到山西、太行山上,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运动。当年秋,赵树理被分配到阳城县第四区担任牺盟会特派员,从事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加抗日救国的工作,后调《黄河日报》任编辑,1940年初又调入新华日报社。根据报社领导安排,首先把阳城县爱国教师卫纪慰创作的《抗日三字经》进行加工、修改、润色,然后刻版印刷。
紧接着赵树理在武乡县圪窿蛟村(后改名安乐庄),又开始编写《抗日千字文》,内容为国共合作抗战近三年的典型事迹。精心编写,数易其稿,文章写成后,他们就地取材,在报社驻地老乡家找了几块棠李木、枣木板,刨光磨平,锯成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块,赵树理用薄棉纸打上的方格,再用毛笔一笔一画地把内容写到棉纸上方格里,然后用稀浆糊把写好字的棉纸反贴到木板上,放在太阳下晒干,由赵树理、王春等人找来木刻用的平口刀、三角刀等各种木刻工具,亲自逐字逐句刻成木刻印版,然后木版印刷,并装订成册。刻印时改名《新千字文》,竖排木刻共12页,每页6行,共计130行,每行4句,全文520句,每句4字,全书合计2080字。
这块木刻版,就是1940年赵树理等人在武乡县圪窿蛟村刻成的,为棠李木质,纵15.3厘米,横22.3厘米,厚2.1厘米,重295克,该版为小册子的第5页。现收藏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几年前,长治市红色收藏协会白风鸣先生又在乡村淘到一册完整的《新千字文》印本,到目前为止再无收藏消息,故这册《新千字文》应为珍品。现将全文录出,以免绝迹。
《新千字文》
天地变化,世事无常。日升日落,推进时光。
地分水陆,国有弱强。欺负我国,顶数东洋。
九月十八,夺取沈阳。东北四省,百姓遭殃。
更攻长城,冀东沦亡。侵略华北,凶似虎狼。
二十六年,七月七号。卢沟桥边,无理取闹。
二十九军,拉开大刀。星文将军,盖世英豪。
保卫宛平,守卢沟桥。贼攻南苑,血战平郊。
佟赵二将,不屈不挠。战死疆场,万古名标。
日本强盗,口出狂言。三月灭华,用兵廿万。
些小国家,形似弹丸。耗子吞象,狗啃炸弹。
同胞奋起,全民抗战。大家齐心,要和他干。
抗日部队,开往前线。后方民众,帮助作战。
八月十三,上海动兵。冒充参观,虹桥行凶。
守军抵抗,起了战争。把守江岸,飞机腾空。
炸贼兵船,烧敌本营。罗甸杀敌,尸骨如陵。
誓死不屈,有姚子清,全营殉国,堪承英雄。
全面抗战,从此开始。政府下令,动员全体。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热心救国,不分男女。
各省出兵,南北东西。国共合作,团结到底。
协力图存,名言至理。拥护领袖,全国一体。
中国红军,改编八路。朱彭挂帅,保护疆土。
渡河北上,万民欢呼。大战平型,歼敌无数。
旗开得胜,游击战术。攻敌后方,长驱直入。
李氏服膺,胆小如鼠。临阵逃走,杀掉头颅。
忻口血战,鬼子心惊。忠心赤胆,郝将梦龄。
八百壮士,死守四行。斩杀日寇,国威远扬。
更有童军,女生姓扬。冒险献旗,飘荡四行。
贼占上海,进攻苏杭。威逼首都,迫我投降。
领袖贤明,迁都重庆。通知各国,放弃南京。
并告国民,长期战争。持久抗战,必能取胜。
敌犯津浦,先占山东。韩复榘氏,身为司令。
不守济南,怕死贪生。国法难容,枪决示众。
第五战区,宗仁司令。坐镇徐州,调动大兵。
张庞二将,怡沂立功。孙汤司令,作战英勇。
孙曹奋战,缪于成功。指挥有方,将士用命。
台儿庄前,大破贼兵。歼敌数万,空前大胜。
敌寇回师,攻晋东南。九路出兵,入太行山。
第二战区,阎司令官。政治开明,民众动员。
朱总司令,东路血战。统一指挥,挫敌凶焰。
运动游击,配合灵便。粉碎围攻,抗日模范。
我国空军,远征台湾。敌国上空,散发传单。
四月二九,武汉空战。敌机廿一,击落平川
开放民权,政府贤明。抗战建国,颁布纲领。
代表齐全,国民参政。接受民意,改善民生。
增加生产,训练民众。建设新军,准备反攻。
敌后游击,广泛开展。抗日政府,晋察冀边。
收复失地,河北平原。抗日模范,数晋东南。
新编四军,攻入江南。苏鲁皖豫,增敌困难。
东北义军,活跃空前。冀东联军,共十二万。
唐山暴动,矿工七千。敌陷泥脚,进退两难。
毛公泽东,见解周全。说明抗战,三个阶段。
敌进我退,第一阶段。敌我相持,第二阶段。
全面反攻,第三阶段。战争持久,鬼子完蛋。
主张正义,世界青年。同情我国,来华参观。
国际工人,侠骨义胆。赴日货船,不给运转。
和平友邦,极力声援。英美各国,大量借款。
竭诚帮助,更有苏联。飞机大炮,接济不断。
在张高峰,鬼子挑衅。大败日寇,苏联红军。
再说我国,越打越硬。南浔胜利,鬼子惨败。
武汉退出,避免牺牲。保存实力,准备反攻。
敌寇侵华,必然失败。活着出国,死灰运来。
民穷财尽,无法忍耐。枪炮火药,不断烧毁。
来华日军,不能生还。思念家乡,心内忧烦。
三五成群,大哭皇天。悬梁自尽,暴动反战。
日军三千,大沽哗变。广州武汉,也有激战。
虽然失败,反战开端。侵华连年,国库耗干。
被毁飞机,超过一千。正面攻击,无法进展。
扫荡华北,更是困难。华北游击,实在英勇。
范筑先氏,真老英雄。鲁省西北,苦力经营。
幼儿树民,年十七龄。父子杀敌,壮烈牺牲。
忠心耿耿,万古留名。晋察冀区,宋聂二公。
创根据地,粉辟围政。吕公正操,大战冀中。
未及数月,十万雄兵。杨君秀峰,宋君任穷。
收复冀南,建立奇功。友三将军,深入山东。
渡河北上,转战冀省。新编五军,孙氏殿英。
华北杀敌,赫赫有名。镇守豫北,朱庞司令。
道清西北,鬼子心惊。贺龙将军,血战冀中。
河间歼敌,万人钦敬。平原游击,改变地形
人民力量,铁的长城。屏障西北,有晋东南。
战区司令,阎公锡山。组织牺公,领导抗战。
号召民众,动员百万。卅万铁军,准备训练。
有决死队,勇敢善战。民众武装,组自卫团。
儿童放哨,盘查汉奸。妇女缝洗,帮助抗战。
青年干部,到处训练。各界救国,活跃空前。
组救国会,齐心动员。敌人进兵,攻打辽县。
空舍清野,增敌困难。八路决死,杀敌数千。
敌窜和顺,心惊胆寒。各线出击,配合作战。
均获胜利,捷报频传。东洋强盗,诡计多端。
以华制华,利用汉奸。组维持会,散布谣言。
民族败类,利禄是贪。王逆克敏,执政北平。
梁贼鸿志,丑据南京。汉奸头子,汪逆兆铭。
附和近卫,出卖祖宗。私奔出国,屈膝求荣。
朝见日皇,亲赴东京。二百万元,每月活动。
又和平沼,订立协定。灭亡中华,统一伪政。
更派党徒,内地活动。宣扬妥协,分化国共。
破坏统一,挑拨内争。认贼作父,应即肃清。
苏联叛徒,托洛斯基。出卖人民,投降法西。
徒子徒孙,都当奸细。中国也有,受敌指示。
密领津贴,破坏抗日。散布失败,鼓动分离。
挑拨摩擦,兽心无耻。应即扫除,抗战有利。
今日抗战,仍有危机。少数分子,不明大义。
受人欺骗,自己不知。密唱妥协,酝酿分离。
防制异党,不说抗日。防共反共,企图降敌。
河北山东,几次动兵。捉拿活埋,抗日英雄。
平江惨案,无理行凶。摧残抗日,危害阵营。
民族大患,急当肃清。分裂失败,合作必胜。
惨痛教训,当记心中。国际局势,变化无穷。
唯有苏联,主张和平。社会主义,建设成功。
援助弱国,民族革命。对我抗日,最为同情。
德意日本,法西魔鬼。主张侵略,危害人类。
英法两国,声威日坠。殖民地多,处处吃亏。
维持和平,保持现势。英苏谈判,从此开始。
英国首相,张伯伦氏。交结好人,没有诚意。
两国谈判,无形停止。帮我抗战,又想亲日。
新慕尼黑,要我投敌。出卖弱国,一贯把戏。
我国政府,自力更生。不受威胁,反对调停。
希特拉氏,德国元首。愿与苏联,暂结朋友。
相约十年,互不争斗。德国东侵,进攻波兰。
英法一听,心惊胆寒。共同出兵,与德宣战。
美国集团,假称中立。输出军火,从中渔利。
苏德订约,鬼子心惊。平沼塌台,内阁变更。
外交孤立,企图联英。分裂诱降,劳而无功。
我国抗战,已有基础。又有苏联,诚心相助。
只要坚持,前途无阻。目前抗战,已入相持。
准备反攻,争取胜利。三民主义,至理名言。
赶走鬼子,大众安全。采取民意,发挥民权。
改善民生,全体动员。团结进步,伟业奇观。
敌越乏力,我更健全。只要齐心,胜利在前。
收复失地,鸭绿江边。一致高呼,民国万年。
”落款处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的红色方印章。

     

责任编辑:张书鹏

文章来源: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彩塑艺术专委会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